这样的生活,时间过的很快,万历五年的九月马上就要过去了。
*****万历五年九月二十六,湖广,荆州府江陵县。
江陵县是荆州府的首县,也算水陆交通的枢纽,一向是富庶,城内多有富商豪门,但不管如何豪富,最大的一家始终不是他们,甚至也不是荆州知府。
最大的一家就是当朝阁老张居正的宅第,张居正的父母兄弟都住在这边,张居正是这个天下最顶端的人物,莫说是江陵县令,就算荆州知府,湖广巡抚巡按那都要仰视,甚至连仰视的资格都没有。
如今的张家乃是实实在在的湖广第一豪门,甚至在武昌的楚王都未必有张家这样煊赫的威风。
自从万历四年下半年开始,整个大明的名医就被各地的官员送到这里来,各种各样的珍稀药材更是流水一般的快马送到,原因只有一个,内阁首辅张居正的父亲张老太爷病了,而且病的很重。
不管来了多少名医,不管来了多少珍稀药材,传说楚王还请来了天下第一神医李时珍,可张老太爷的身体依旧是一天不如一天。
差不多每隔三天,就会有快马带着老太爷的病情走驿路奔赴京师,送到张阁老手中,万历五年三月之后,张家周围的人开始多起来,很多人明显不是江陵本地,也不像是湘赣和四川那边过来讨生活的穷苦人。
每隔几天,除了给首辅张大人那边送信的快马之外,也还有同样去往京师的快马急信,不过却不知道送到何人之手,而且并不只是去往一个地方。
九月二十六的夜晚,即便是湖广这等地方也有了些凉意,从天下各处来的名医都已经逐渐散去,倒是武昌府的一个寿材商人经常进出,据说在南洋那边买来的上好楠木快要到黄州府了。
张府灯火通明,直系旁系的亲族人丁不断的乘车坐轿来到门前,然后急匆匆的进门去,往来奔走的都是些家仆下人,他们个个神色也是紧绷。
正门和后门处很冷清,张府墙外的其他地方,却有三三俩俩的人影在晃动,这些人彼此看得到,但却却彼此沉默不语,就好像对方不存在一样。
夜已经深了,张府周围也愈发的安静,外面那些人影中也都站着累了,或蹲或坐,突然间,恍惚有什么声音传出来。
在地上蹲坐的人都猛地跳起来,有人更是低声喝道:
“是不是哭声……”
没有人回答,没过多久,墙内或者是有动静响起,或者有石头包着的纸团飞了出来,外面守候的人捡起来展开。
那捡纸团的人身边同伴已经点着了根蜡烛凑过来,纸团上仅仅是用炭条画了个叉。
纸条看完之后,随手被丢到了地上,那人低声笑道:
“看来人去了,没白花老子这三百两,快走,快走。”
周围的人都用各种各样的方式知道了消息,原本在外面晃荡的人一哄而散,这天晚上,江陵县城墙上有许多人顺着大绳滑下,骑着早就预备在城外的马匹,向着北边疾奔而去。
第二天早上,江陵县张府开始布置灵堂,家人们去知府他们报丧,同时派人给在京师的内阁首辅张居正送信……张老太爷仙去了。
*****大明有明律,官员父母若死去,无论这官员担任何等职务,从得知丧事那一天起,必须回家守孝二十七个月,在此期间,不得任官、嫁娶、应考等,如有违背被查出,严惩不怠,忠孝为大礼大义,若有违背者,朝廷百官、天下士林共唾弃之。
这称之为“丁忧”。
若朝廷需要此人为国效命,也可以下旨强留,让其维持原职,继续做官,则称之为“夺情”。
地方上的士子,中低品的官员遇到这种事无非是回乡闲居几年,然后再出来科考做官就是,可这次牵扯的人是当朝首辅张居正,一切就不一样了。
(未完待续)
------------
第一百六十三章 秦馆的祸事
西城的秦馆被锦衣卫的一个百户在那里大闹了之后,所有人都以为他们的生意完了,好多让秦馆出头的场子、院子都在等着看秦馆的笑话。
谁想到没过几天,秦馆就挂上了平安牌子,而且顺天府新任通判吕万才还领人过来喝了几次酒,这生意又是红火了起来。
大家没过多久也就自以为想明白了,毕竟这宋姑娘背后是吏部尚书张瀚,这样大的人物,什么场面撑不下来,估计那百户也要卖几分面子不是。
而且这宋姑娘的确长袖善舞,经营有方,八月就在南京秦淮河上买了十几个色艺双绝的女孩,九月底到了秦馆。
这等江南温柔女子,一等一的相貌模样,有精通琴棋书画,顿时是轰动京师,没过几天,就成了京师最红的青楼。
每曰里都是大批的官员士子,公子少爷的捧场,这宋妈妈也懂得如何笼络,每曰里就让这一干女子在一楼大厅的中央弹奏唱曲跳舞。
唱曲跳舞的地方单独搭了个大台子,比地面高一尺左右,从天棚顶上悬下一个井字形状四根竹竿,挑着一圈粉纱,正好把舞台遮住。
外面的人看得朦胧,却更加让人心痒,进进出出这台子的时候,好事的人也能看得清楚,的确是美貌少女,风姿各异,但美貌身材都不必说。
除了这些吸引人的手段之外,这位宋姑娘还立下了规矩,这些女孩半年之内不许陪宿出阁,只能陪酒唱曲。
这更勾着那些人前来,很多花花人物大把的银子撒下去,就想要梳拢一个,或者想要买回家养着,都被这宋姑娘给挡了回去。
所谓偷不如偷不着,这等吊胃口的做法却是正好,更让这秦馆顾客盈门,生意好的了不得,又有些假作清高的有钱文人士子,每曰里来这里吟风弄月,就为了听听曲子,看看姑娘,或许这帮读书人的主意,这些女子莫名其妙的就有了个“瑶池十八天女”的雅号秦馆周围的两家院子,都快被秦馆挤的没客人了,却没有什么办法,只是酸溜溜的说道:
“也就是吏部尚书家的产业,要是没这个靠山,这些小粉头恐怕早就让人抢走了。”
不过,在京师这种藏龙卧虎的地方,吏部尚书得罪不起的人也有很多,十月初十这天晚上,平曰里这时候,应该有悠扬的丝竹唱曲声音,可此时,却只有几个人的咆哮大骂。
在秦馆的后院有个精致干净的小宅院,秦馆的管事正站在门前扯着嗓子喊道:
“姑奶奶,前面那泼货已经要动手打人了,小的们又不敢碰他,这怎么办,要不……要不今晚就遂了他的意思!!”
宅院中过了半响才有女声响起,高声说道:
“老娘这有要紧事,遂了那杀才的意思,老娘这十几个摇钱树全得让他那帮杂碎祸害了,不是买了平安牌子吗,去喊差役过来管!”
“我的姑奶奶,那差役怎么能管!”
“那么多银子买的牌子,为什么不能管,快去叫人!快滚!!”
那管事愁眉苦脸的跑了回去,叫骂声连这个宅院都能听到了,可宅院中仍然没什么动静,突然间里面屋门开启,有男声响起。
那屋门处倒也没有什么旖旎暧昧的风光,那位宋姑娘和一名风尘仆仆,疲惫之极的青衣人相对交谈。
“宋姑娘,老爷府第周围现在盯着的人太多,小的这一路快马奔驰,看到的人太多,还要让你把消息送过去。”
宋姑娘沉着脸点点头,开口说道: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63837
63838
63839
63840
63841
63842
63843
63844
63845
63846
63847
63848
63849
63850
63851
63852
63853
63854
63855
63856
63857
63858
63859
63860
63861
63862
63863
63864
63865
63866
63867
63868
63869
63870
63871
63872
63873
63874
63875
63876
63877
63878
63879
63880
63881
63882
63883
63884
63885
63886
63887
63888
63889
63890
63891
63892
63893
63894
63895
63896
63897
63898
63899
63900
63901
63902
63903
63904
63905
63906
63907
63908
63909
63910
63911
63912
63913
63914
63915
63916
63917
63918
63919
63920
63921
63922
63923
63924
63925
63926
63927
63928
63929
63930
63931
63932
63933
63934
63935
63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