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卫船厂的师傅匠人主要是来自山东登莱两府,彼此多少都有些关系,孟四德却认得这些人其中几个,那是给三水王沈枉做工的人,拿银子不少不说,多少都有海盗的背景,这难道是海上贼人的阴谋,好不容易做起了这番事业,不能让他们钻了空子。
急忙去王通那边禀报,王通只是笑着回答说道:
“放心就是,一切本官早就知道。”
既然王大人这样说,那孟四德就要忙碌着安置住处,和安排岗位,本来预防海冰就是个辛苦活,加上这个更是辛劳。
不过熟手的匠人增多,而且明年从辽镇还有积存几年的大木送来,孟四德已经估计出,明年造船的速度会大大加快。
*************按说到了腊月,这两年已经成了规矩的禁军出塞演练又要实行了,不过御马监从上到下都是闭口不言。
从楚兆仁到林书禄都好像不记得这件事一样,据说有掌司管事拿着账目去掌印太监张鲸那边问询,却被张鲸拿起账目摔到了脸上,怒骂了一顿。
各位大太监都这个态度,下面的人自然不会多事,兵部那边也是捏着鼻子装起了糊涂,内廷外朝都当没这桩事,别人自然不会多提。
御马监勇士营和龙骧左右卫、武骧左右卫,从营官到监军,一直到下面的兵卒,自然不愿意在腊月正月的去塞外苦寒地挨冻,倒是个皆大欢喜的局面。
也有笑谈,说每次塞外演武,都给了天津卫的虎威营露脸立功的机会,尽管上下都压着王通的擢升,可这么演练几年,王通就算按部就班的升官,恐怕也只能给个爵位酬功了,这可是许多人都不愿意看到的。
且不提这个,万历九年腊月初五,天子下旨,擢升原大同镇某处分守参将马栋为大同镇副将。
参将马栋却不是寻常军将,而是宣府前任总兵马芳的长子,宣府马芳号称当世第一名将,次子马林正在辽镇做副将,标准的将门,对马栋的提拔看起来应该是个平衡的政策,毕竟辽镇总兵李成梁的长子李如松如今在宣府做总兵,李家将门的势力太大,应该抬起另外一家抗衡。
内阁和兵部对这道旨意并没有什么疑问,票拟之后,司礼监批红,快马派人传旨。
也有清流士子照例疑问,说京师左右,马家和李家犬牙交错,两家掌天下近二分之一的兵马,未免太过,还望天子慎之,不过也没有兴起什么波澜,现在一条鞭法已经显出了大用,众人都在琢磨着如何为张阁老歌功颂德。
倒也有传闻,说马栋被擢升为大同边镇副将的消息传到宣府马家,马芳也是愕然,竟然丝毫不知情的模样。
这实在是不对劲,天子下旨只是走一个最后的程序,副将是总兵副手,边镇武将的第二号人物,这样的人事变动,事先肯定内廷外朝,京师和地方上,多次的沟通,马家这边应该早有耳闻才是。
更别说大多数人以为,此次马栋的擢升,是马芳长袖善舞,在京师走动运作的结果,怎么会来个“愕然”,实在是荒唐。
一镇副将任命,按照成例规矩,当事人要去京师领印信,叩拜天子谢恩,京师这边也早早放出风声来,说马栋乃是老将马芳之子,世代与国有功,天子为嘉勉其家忠烈,还要宫中赐宴云云。
这个传闻说出来,更是让众人佩服马芳,一员致仕在家养老的总兵,居然能在朝中有这等手腕,居然给自家两个儿子都弄出这般富贵前程来,尽管再有马芳错愕不知所措的消息,众人却都不信了,只当是虚假。
*************腊月间,一年收尾,张阁老功勋盖世,众人交相称誉,又有直臣强顶令的清名,就连太后娘娘为自家兄弟求官,都被张阁老铁面无私的驳了回去,不过,腊月十二这天,内阁六部联名上奏,说武清侯李伟长子李文全忠心勤谨,有大功于天下,理应授爵。
既然是内阁六部联名,那张阁老想必也是在其中的,慈圣太后李氏没怎么斟酌和推辞,太后娘娘这样的态度,万历皇帝自然会下旨授爵,下面的人也不会多嘴,也没人对张阁老的反复有什么疑问。
至于蓟镇和宣府两个边镇苦战之后,歼灭鞑虏近万戚继光和李如松才有这样的爵位授予,而且朝野还议论不休,这就没有什么人提起了。
而王通率领虎威军拖住了鞑虏大部,是制胜的关键,他们自己也斩首三千,却只被提升一级,这个就更没有人提起了。
这样的政事,即便内阁中书抄录出来,外面的人都不会花一文钱来买,没有一个人关心,这根本是理所当然的。
此时临近年关,京师富贵闲人们议论最多的就是广东布政使王海全送给张阁老的两个暹罗美女。
据说这暹罗美女肤色微黑,却柔若无骨先天内媚,又是从小习练伺候男人的功夫,种种秘术,实在是妙不可言。
众人好奇心切,甚至还有人花银子买通张府的下人,询问这两个暹罗女人的长相,结果传出来的消息更让人神往不已,说什么这两个女孩那根本不是黑,而是麦色,皮肤犹如凝乳一般,这更让众人议论不停。
首辅张阁老的内宅向来被认为是群美聚集之地,京师和地方上的高官权贵,和张阁老关系足够近的,都有送美人的习惯。
据说张阁老的府中应有尽有,还有泰西女子,这个实在是让人神往的很,可惜内宅似海,无缘得见。
议论这等事,开始还谈风月,后来必然流落到言语不堪,涉及猥亵**的地步,都说张阁老统管天下政事,忧心劳力,怎么能顾着这般规模的后宅。
又有明白人说道,有大能者必然有大欲,何况张阁老何许人,自有宫内宫外的名医圣手为其配药,据说这药服用后,不光让人大展雄风,还对身体大有助益,至于这药到底用什么配,这个就是独门秘方。
消息到处流传,张阁老服用的这等药据说需要一味干海狗,海狗是何物,很多人连名字都是第一次听说,都不知道是什么东西,闲人们去药铺打听,药铺的人说,这药的确大补,奈何要出洋几百上千里方能寻得,海上倭寇海盗的纷乱异常,谁会为一味药出洋过海,现如今天下的大富大贵之家,都难求这药。
从暹罗女到干海狗,说的人口沫横飞,听的人眉飞色舞,究竟如何,谁也没有亲眼见过,可这等高官的隐秘风月事,让众人实在是感兴趣,这个古今难免。
临近正月,京师各处衙门封衙,却从吏部传出消息,说广东布政使王海全考绩优良,等万历十年正月或许会调任江西布政使。
广东乃是边远之地,而江西则是大明一等一的省份,从广东去江西,平级调动,但实际上却等于升了两级,下一步估计就要进京师做堂官了。
有因有果,让这传闻更加漫天飞舞,无人不知,就连治安司的文卷都多了不少此类内容,宫中也有传言,说万历皇帝对此很感兴趣,倒不是王海全是否送过暹罗女,而是这暹罗女的模样和干海狗的效用…….
御马监监督太监林书禄在腊月里告假几天,说身子不好,要静养几天再来办差,这可是林太监第一次告假,慰问看望者络绎不绝,除了太后、皇帝、冯保派来的使者和张诚、张鲸这等大太监之外,其余的人都被婉言挡了回去。
纷纷乱乱,热热闹闹中,万历九年就要过去了……
(未完待续)
------------
第五百七十四章 人多眼杂灯下黑
“阁老,该服药了!”
两名婢女恭敬的上前,一人行万福通报,一人端着银盘玉碗躬身向前,在书案那边翻看文卷的张居正没有抬头,站在张居正身后的游七点点头,婢女碎步向前,将玉碗放在书案边的茶几上。
“松江府那边几次上报,说该地一条鞭法无法推行,松江知府怎么办的差事,南京户部也这般懈怠吗?”
张居正淡然出声问道,身后的游七稍微一愣,躬身低声说道:
“老爷,徐家,是徐家……”
张居正刚抬头,听到这话却摇摇头,失笑说道:
“临近正月,还真是有些记不住事情。“因为在自家书房,张居正头上只是束着头发,游七在身后看过去,却发现张居正原本乌黑的头发中夹杂了不少霜色,忍不住凑近了说道:
“老爷,您常说文武之道,一张一弛,不能绷得太紧,也不能放的太松,可老爷您整曰里劳心劳力的,也要…….也要注意身体才是。”
张居正转头瞥了眼,放下了手中的文卷,笑着说道: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46025
46026
46027
46028
46029
46030
46031
46032
46033
46034
46035
46036
46037
46038
46039
46040
46041
46042
46043
46044
46045
46046
46047
46048
46049
46050
46051
46052
46053
46054
46055
46056
46057
46058
46059
46060
46061
46062
46063
46064
46065
46066
46067
46068
46069
46070
46071
46072
46073
46074
46075
46076
46077
46078
46079
46080
46081
46082
46083
46084
46085
46086
46087
46088
46089
46090
46091
46092
46093
46094
46095
46096
46097
46098
46099
46100
46101
46102
46103
46104
46105
46106
46107
46108
46109
46110
46111
46112
46113
46114
46115
46116
46117
46118
46119
46120
46121
46122
46123
46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