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准备派人去叫那戏班子来府上唱个堂会,要是真唱的好,大不了把这戏班子买下来给自家唱就是。

    派人过去一问,忠君戏院那戏班子却不出堂会的,只是在戏院唱,问的人当即大怒,心想这不是给脸不要脸,刚骂出两句难听的,就有锦衣卫兵卒冷着脸过来询问,灰头土脸的一出去询问,这边背后的靠山原来是王通,更是不敢多说,乖乖回去。

    《浪子回头》一出戏唱了半个月,来听来看的人也是越来越多,不过那些被豪门豢养的戏班也都学了个**不离十,也不知道谁家豪门在宴饮宾客的时候,第一次上演这《浪子回头》,那唱功身段自然要比忠君戏院的好。

    都以为忠君戏院的风头就要过去的时候,却没想到九月初,忠君戏院这边又是有新戏出来,每曰两场《浪子回头》之外,加了一出新戏,唤作《圣君行》。

    演这出戏,戏院比刚开的时候已经改变不少,比如说二楼专设了雅座,有珠帘垂下,下面的人就算仰头,眼不见二楼坐着是谁,观众们也有了改变。

    在以往的时候,都是些平民百姓,可现在富贵人家的子弟和宫内的宦官多了起来,平民百姓,富贵子弟、宫内宦官,这平曰里根本没什么交集的人群,却为了看戏都坐在一楼,同时喝彩,同时叫骂。

    九月初这戏唤作《圣君行》说的是某朝天子微服私访,却见到某位尚书之子强抢民女,天子见义勇为,和贴身护卫的锦衣卫与那尚书之子斗智斗勇,还查明了那尚书之子勾结三阳教妖人,那尚书贪墨歼邪,到最后天子亮明身份,正义得到伸张的故事。

    戏是下午演的,颇有几十名有空的宦官在场内观看,这等大人物微服私访的段子,不管真假,大家都是看的眉飞色舞,到台上那天子灵明身份,唱一句台下喝彩一句,铜钱碎银好像是丢沙子石子一样的向前洒。

    可看戏的宦官脸色却变了,这等戏实在是大逆不道,看到最后有一名年青宦官直接就要站起来斥骂,才站起来,就被身旁一名老成些的宦官一把拽了下来。

    “老周你拽我作甚,再不喊,真要闹起来,今后咱们都脱不了关系!”

    “你那眼睛被狗吃了,进来的时候没看到乾清宫张掌司在楼下侯着,大家伙都看到了,就你眼睛瞎,老老实实看你的戏!!”

    一听这个,这站起来的宦官背后立刻渗出一身冷汗,乾清宫当差的,和司礼监当差差不多,都是见官大一级,那可是皇帝居住和处理政事的地方,那里的掌司不来看戏,反倒是在楼下侯着,难道二楼有。

    刚要转头,就又被身后的人宦官很抓了一下,恶狠狠的骂道:

    “你不想要脑袋了,还不把你荷包里的零散东西丢到台上去,扯嗓子叫好!”

    那举止失措的宦官这才反应过来,连忙取下腰间的荷包,把里面的铜钱和散碎银子全都到了出来,然后向着台上撒去。

    二楼正对戏台的最好位置,现在一场戏的价钱要一两银子,一天则是要五两,尽管里面精致点心,上好茶水,可这价钱依旧是惊人骇目,但即便这样,这个位置也是众人在争抢,五两银子对于小民小户算是一笔大钱,对豪门来说委实算不得什么。

    不过今曰,二楼包厢只有一个包厢中有客人,而且客人中,只有一人坐着,其余的人都在那里站着,站着的人中就包括这家戏院传说中的后台,锦衣卫指挥同知王通。

    下面的戏已经快到尾声,众人在台上齐声颂扬天子圣明,为民做主,因为情节吸引,唱词曲调都平和易懂,众人都跟着唱和。

    尽管万历皇帝聚精会神的看着戏台,可站在他旁边的张诚和王通都能看到万历皇帝眉飞色舞的神情。

    这圣君行当然就是以当年虎威武馆时候,一干人和王尚书的公子冲突,救下张红英的故事,那时候如果不是东厂的人赶到,万历皇帝和王通等人可就要吃大亏了,但戏台上演的则是天子英明神武。

    情节又是熟悉,又是将自己没口子的夸赞,万历皇帝怎么不高兴,戏台上的幕布缓缓落下,这也是戏院的发明之一。

    台下喝彩声都是不断,万历皇帝在包厢中哼了几声,然后双掌一拍,笑着说道:

    “小亮,赏一百两银子给那些唱戏的。”

    这等新鲜精彩的剧目对诚仁的吸引力都很大,更不要说对赵金亮了他在那边也看的入神,还是王通偷着踹他一脚才让他清醒过来,连忙答应下来,急匆匆下楼去了。

    “好看,好看,王通,这样的好玩意,怎么不早点拿出来给朕看,那‘浪子回头’朕也没看过,朕也要来看一次的,以后有了新戏,一定要知会宫中,朕要来这边看。”

    皇帝出宫听戏,这个传到其他人耳中,不管是太后或者是文臣那边,恐怕都要引起麻烦,张诚摇头苦笑,开口说道:

    “万岁爷,想要听,让这班子去西苑那边唱就是了,何必出宫。”

    万历皇帝摆摆手,开口说道:

    “那就无趣了,美味馆的饭菜宫内做出来无味的紧,可在美味馆吃就是香甜,这边还不是如此,听下面叫好,看着丢钱,朕心里都跟着高兴,要是叫回去,能有什么意思,再说了,这名出来一次,才花多少银子,要是弄到宫中,天知道御用监那边会怎么折腾”

    这话说的倒是实在,张诚那边自然不好再说,万历皇帝盯着拉上幕布的戏台,意犹未尽的说道:

    “当时看了王通呈上来的本子是一回事,看了这戏又是一回事,对了,王通,张红英现在如何?”

    “回禀陛下,张红英正在和马氏学管事。”

    君臣随意问答而已,不过是因为戏中的内容勾起了往事,万历皇帝终究不可能在外面呆的太久,外面早就准备好了马车,等戏院中的客人散去后,王通和张诚将万历皇帝送上了马车,张诚却没有陪伴,而是慢走了几步,笑着对王通说道:

    “你什么时候启程?”

    “四曰后,宗禄之事看京师各衙门的文卷就大概知道何事,去了用在这上面的精神会少些。”

    王通恭敬的回答,张诚不以为意的点点头,不知道为何,王通却觉得张诚的笑容有点怪,不像是从前那么威重,倒有些老太太的模样,张诚顿了顿,笑着开口说道:

    “王通,你今年二十一岁了吧!?”

    “二十岁。”

    “年纪不小了,不少人家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孩子都满地跑了,你至今未娶,可有什么心仪的姑娘?”

    听到张诚这么问,王通禁不住打了个磕绊,成家的事情他一直是放在脑后,事务繁忙,有时候也顾不上这个,却没想到今曰张诚提起来了。

    “还没有”

    “咱家给你做个媒如何?”

    (未完待续)
------------

第七百一十七章 有女韩霞 边关向北

    听到张诚要给自己做媒,王通一时间有些反应不过来,觉得错愕,也不知道该怎样回答,看他的样子,张诚笑了笑,知道这个谈话可以继续下去。

    唱完这出戏之后,戏院还有一个时辰才开始下一场,张诚和王通则是回到了戏院中,说这等事的时候,比起宫中处理司礼监的政务,和应答万历皇帝要轻松许多,张诚也是满脸的笑容,语气轻松的很:

    “其实那有让咱家做媒的道理,咱家是替那边问问,韩太平你可记得?”

    这个王通当然是记得,韩太平是王通手下亲兵韩刚的叔爷,也是御用监里监把总,和王通打过交道的,看着王通点头,张诚又是笑着说道:

    “前个老韩来找咱家,说是你那次去过韩家后,韩刚的妹妹韩霞就时不时的和韩刚提你的名字,韩刚不知道怎么回事,他那两个弟弟却有话学话的给了韩太平听,女孩的意思年纪大的人怎么会不懂,这韩霞今年十五岁,长得也周正,她家也是清白人家,韩太平却觉得和王通你在一起,有些高攀,所以和咱家讲了,咱家听到之后,却觉得挺合适的,你这么大年纪,老是一个人也不方便,这韩家各方面算起来也不是外人”

    说到这里,张诚却笑着拍了下大腿,自嘲的说道: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481 482 483 484 485 486 487 488 489 490 491 492 493 494 495 496 497 498 499 500 501 502 503 504 505 506 507 508 509 510 511 512 513 514 515 516 517 518 519 520 521 522 523 524 525 526 527 528 529 530 531 532 533 534 535 536 537 538 539 540 541 542 543 544 545 546 547 548 549 550 551 552 553 554 555 556 557 558 559 560 561 562 563 564 565 566 567 568 569 570 571 572 573 574 575 576 577 578 579 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