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三爷,你是否知道杨老爷子策划谋刺本官,意图不轨之事?”

    “我,我……”杨三爷哆哆嗦嗦,舌头打结,几乎说不出一个字,刘璋身后的魏延立刻将宝剑拔出四分之一,寒光映在杨三爷眼眸上,杨三爷疾声道:“是,是我看见的,是杨老爷子亲自对我说的,杨老爷子谋刺州牧,罪不容诛,罪不容诛……”

    杨三爷慌不择言的大喊,这时候哪有人不明白,刘璋根本就没打算过要找证据,杨老爷子脸色彻底灰败下来,这时他才明白,自己那点小聪明,那点依仗,那一套世族快玩烂的把戏,在刘璋面前多么不值一提。

    “你们呢?”刘璋冷声对其他杨族领袖说道。

    “嫡系杨氏谋刺州牧,意图不轨,罪不容诛。”

    宗族领袖们附和着,这时的他们,除非愿意冒着被诛族的危险,否则根本别无选择。

    刘璋笑了,一招手,一名士兵端着一盘冒得高高的竹简,走到杨老爷子面前道:“老爷子,看见了吗?这是你们同宗杨氏,各重要人物,写下的对你的指证供词,砍头之前,要看看吗?”

    杨老爷子瘫软在地,到现在他还认为,是自己策划的刺杀,导致了整个族群的覆灭,相对于生死,百年大族因为他的愚蠢行为断送,更让他心痛和绝望。

    刘璋一抬手,一把掀了竹简盘子,几十封竹简滚到了杨老爷子面前。

    “行刑。”

    随着刘璋冷声一喝,五百士兵拖着两百杨族人到了大刀之下,随着张任的手势,人头滚落,血水沉入白雪之中。

    刘璋走到杨族各领袖的面前,随意地说道:“从今天开始,你们得记住,你们喜欢表面一套背地一套,仗势欺主,还总是振振有词,谁也抓不着你们把柄,谁也说不过你们。

    但是本官告诉你们,在本官这里,本官认为你做了,那你就是做了,如果谁侥幸地觉得,只要掩饰了罪行,嘴上把执政的官员敷衍过去,就可以万事大吉,就可以继续横行无忌,你们可以试试。”

    刘璋看那些老者低着头,浮出淡淡的笑容,沉声道:“你们必须抬起头来,看着这些乱贼伏法,直到斩下最后一颗头颅,否则,本官会认为你们同情乱党,相信你们应该知道同情乱党的后果。”

    领袖们不得不抬头观看,可是除了雪的白色,满目皆红。

    “各位好自为之。”

    刘璋丢下一句,带着随从缓步向刑场外走去,后面几百口大刀同时斩落的咔嚓声与惨叫哭喊声汇合在一起,交织在雪雾之中。

    君王一怒,伏尸千里。

    “回府吗?”王绪问刘璋道。

    “不,去蛮军大营。”

    上庸,申耽拿着那封劝降信连看了两遍,一巴掌拍在桌子上:“岂有此理,刘璋欺人太甚,我已经同意全郡归降,每年纳粮五十万石,这已经是我们能做到的极限,我还答应开放驻军,刘璋竟然尤不知足,还扬言屠城,一定要逼得我们上庸与他以死相拼吗?”

    弟弟申仪拿起信封看了一眼,皱眉道:“为了家族考虑,让我兄弟二人去成都效命,也不算什么,上庸守兵与巴西换防,申氏领袖全部移居成都,也可勉强接受,只要我们家族在,这一切都可以换回来。

    可是刘璋不但对我们下了土地令,还让我们申家将五年内兼并的土地卖给官府,变成官地,这样一来,岂不是掘我们申家根基,土地大大萎缩,土地令执行,我们将永远无法恢复家族今日之荣光,还要我们申家负担一百个成都作坊的修建,将大部分银钱都投到商业之中,也太异想天开了。”

    申耽一拳捶在桌子上:“刘璋这哪是在劝降,这是在逼我们反啊。”
------------

第094章 是否有意

    申仪横了横心道:“大哥,我看刘璋不过是恐吓之言,全郡投降,这是天大的好事,要是换了其他诸侯,早高兴的忘乎所以,他刘璋能不心动?非逼得我们以死相拼,最后得到一个破败的上庸对他有什么好处?”

    申耽深皱着眉,良久,拳头一握,“决不能让家族的荣光烟消云散,我们军队已经在汉水覆没殆尽,弟弟你立刻将刘璋屠城的劝降信抄录百份,贴在上庸各处,组织所有百姓,发放武器,准备誓死抵抗川军进攻。”

    “是。”申仪领命离去。

    申耽手掌死死抓着桌沿,他心里知道,就算发动全民抗战,兵微将寡的上庸守住的把握也不到两成,现在申耽指望的是,上庸摆出一副以死相拼的态势,再加上大雪封山道路险阻,会让刘璋知难而退,到时再去献降,就要容易得多了,任谁也不愿放着一个完好的城池不要,而要一个十室九空的废城。

    “可惜啊,刘表无意进取,曹操对峙官渡,否则哪容得刘璋如此猖狂。”

    就在这时,一名士兵进来,呈上一封书信:“主公,汉中情报。”

    申耽拿过来,一个字一个字看完,脸色大变,喃喃道:“我错了,刘璋一定会来攻上庸的,上庸若破,莫说家族荣光,整个申氏家族不存已。”

    那是四千多杨家世族子弟被屠杀的情报,这四千人一死,汉中的经济不知道会有多大损失,刘璋连这都可以舍弃,何论一个小小上庸?四千人,所谓庞大的申氏家族,还不到这个数字的一半。

    “遭了,一定不能让弟弟贴出告示,否则激怒刘璋,后患无穷。”申耽猛地一惊,亲自追了出去。

    三日后,刘璋接到申耽书信,申耽接受了刘璋提出的全部条件,举郡投降,杨任带着一万汉中兵马进驻上庸,并监督土地令四科举仕以及申家迁移的执行,申家卖出了近四分之一的田地,这些田地的佃农开始享受官府的薄租,上庸终于从申家的统治中摆脱出来。

    大军返回成都,实在太冷了,刘璋坐到了车中,法正同乘,本来叫萧芙蓉也进来的,小丫头怎么也不答应,不过一身红衣,在雪花中也是一道风景。

    大军翻过秦岭,天气才微微好起来,见到了久违的蓝天白云,刘璋也仿佛终于舒了一口气,对法正道:“这次汉中下这么久的雪,可能有雪灾,回到成都后,让王甫运一些粮食到汉中。”

    法正道:“主公多虑了,现在是临冬,收获的季节已经过了,大雪应该没有太大影响,而且汉中储备充足,又抄获了杨家资产,绝对不会有物资短缺的顾虑,倒是主公应该想一想下一步做什么。”

    刘璋沉吟道:“下一步自然是荆州,荆州乃天下之腹,民富物丰,只有取了荆州,才能与统一北方的雄主抗衡,不过刚拿下汉中,士兵都有些疲惫,应该先休整一段时间。”

    法正道:“休整自然是需要的,不过荆州之事也应该尽早考虑,主公应该知道,主公从江州到汉中,一路杀伐,现在益州豪族基本都是慑服在主公的鸿威之下,如果主公一帆风顺,他们不会反,而主公一旦战败,这些人必反无疑。

    荆州天下之腹,民富物丰是不错,也是一块难取之地,先不说刘表坐拥四十余万水陆大军,比曹操还强上三分,我们现在总兵力却不到十万,扩军之后也不会超过二十万,再加上荆州乃世族聚集之地,主公兵临城下,他们必然同仇敌忾,哦,不对,是蛇鼠苟合,主公面对的抵抗之力可想而知。”

    刘璋点了点头:“征伐汉中本官就已经知道了得罪世族的后果,要不是周不疑,还差点阴沟里翻船,荆州对于别人来说或许好拿下,对本官来说却是一块难啃的骨头,而要是我们在荆州折戟沉沙,我们就会变成益州豪族的骨头,既然如此,孝直有什么想法?”

    法正微微一笑:“效仿当年高祖故事。”

    “高祖故事?”刘璋看着法正神情,突然了悟,大笑道:“那好,本官也学一回名将韩信。”

    刘璋立刻叫来魏延:“魏将军,你不用回成都了,立刻带两万兵马到鱼腹关,整军练兵,沿鱼腹、秭归一线疏通到荆州的山路。”

    魏延听了命令,知道刘璋意在荆州,喜道:“末将立刻前往。”

    魏延带军走后,刘璋安稳地坐在车中,舒适地道:“剩下的就是一些轻松的事了,主要是收拢中原难民开垦荒地,扶持商业,另外匠人营成立,也该做些有用的事了,连弩、攻城车都可以交给他们,这些都由得王甫黄权去操心,另外。”

    刘璋看一眼外面踏马而行的萧芙蓉,“本官决定在征伐荆州之前,把该办的事办了。”

    法正看着刘璋神态,哪不知道刘璋的意思,故作而言他,“主公,内政之事,属下插不上手,臣在巴西结识一位好友,想趁着空闲,去拜访一下,还请主公允诺。”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95376 95377 95378 95379 95380 95381 95382 95383 95384 95385 95386 95387 95388 95389 95390 95391 95392 95393 95394 95395 95396 95397 95398 95399 95400 95401 95402 95403 95404 95405 95406 95407 95408 95409 95410 95411 95412 95413 95414 95415 95416 95417 95418 95419 95420 95421 95422 95423 95424 95425 95426 95427 95428 95429 95430 95431 95432 95433 95434 95435 95436 95437 95438 95439 95440 95441 95442 95443 95444 95445 95446 95447 95448 95449 95450 95451 95452 95453 95454 95455 95456 95457 95458 95459 95460 95461 95462 95463 95464 95465 95466 95467 95468 95469 95470 95471 95472 95473 95474 95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