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米两百文,这是李隆基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天宝初年斗米不过十文,这才几年便到两百文了,他沉吟片刻便问张筠道:“张尚书,太仓还有多少存米?”
张筠从袖中取出一折道:“陛下,太仓存米还有八十万石,臣昨天特地去实地查看,其中有三十万石都是霉烂不堪地陈米,不能食用,实际上只剩下五十万石了,陛下,就这五十万石,也不够陇右战役三个月所用,昨天兵部发来牒文,要求再调米八十万石米到陇右,臣哪有还有粮食运去?”
“那陕州的存米呢?是否可以调来一部分?”
“陛下,河东、河南大灾,陕州的存米已经调往二地了。”
李隆基的眉头重重拧成一个倒八字形,怎么会窘迫到这个程度?这时裴宽站起身道:“陛下,臣有一个办法,可以立即得米百万石。”
李隆基大喜,急道:“裴爱卿请说。”
“陛下,关中米并不少,关键是它存在长安各大豪门的私仓之中,如果陛下能出一旨限米令,限制豪门屯米,然后朝廷以平价购米,那时,何愁京中无米?”
裴宽说完,大同殿里一片寂静,让长安豪门限米,这和前几年的限田令有何区别?谁会买帐?大同殿的气氛变得有些尴尬了,李林甫干笑了一声道:“裴尚书的办法虽然不错,但不太现实,恐怕行不通?”
“怎么会行不通?”裴宽冷冷道:“豪门私仓遍布关中,仅咸阳县就有二百五十座,哪一座不是存米千石以上?这些私仓都是谁的,李相国应该比我更清楚,此陇右战役到了关键之时,总不能因为军粮不足而兵败吧?还有新年将到,长安城内米价将暴涨的流言四起,前天西市的张家米铺已经被河东饥民所抢,昨天下午西市的糙米价便已突破了一百四十文,到新年时,二百文会止得住吗?这些,李相国难道不比我更清楚吗?”
李林甫听裴宽揭穿了他的粉饰之言,他老脸不由一红,道:“我并不是说不可以向豪门购米,可购米是需要钱,现在左藏存钱也不过五十万贯,年底要支付俸禄,下个月还要新年大祭,都是要花钱,哪里还有余钱去购粮?”
“购粮只是说法,钱不够可以暂欠,陇右之战牵动关中安危,唇亡则齿寒,难道豪门们连这一点道理都不明白吗?”
“好了!”李隆基不高兴地打断了他们的争论,对豪门征米,怎么可能?他拉长脸对李林甫道:“陇右的军粮要保证,长安的米价也降下来,朕不管你用什么办法,新年时长安的米价不能超过二百文,否则朕惟你质问。”
李林甫无可奈何,只得苦着脸道:“臣遵旨!”
停一下,李隆基又道:“传朕的旨意到陇右,告诉哥舒翰,朕不想再拖下去了,三个月之内,务必要拿下石堡城,否则王忠嗣就是他的下场!”
.......
尽管长安米价高昂,但没有会把它和陇右战役联系起来,不仅是长安,整个大唐都在关注这场天宝以来最大的战役,几十年对石堡城的争夺,三度易手,都将在这一场唐蕃大战中落下定论。
天刚亮时陇右唐军带来的最新战报,短短半天后便迅速传遍了长安城,街头巷尾,酒肆茶楼,都在谈论唐蕃大战的最新进展。
中午时分,太白酒楼里热闹非常,在二楼的一张桌旁,十几名准备参加天宝八年科举的士子,正聚在一起大声谈论着青海大战。
“那个安西李庆安听说又立奇功,在青海龙驹岛上大败吐蕃军,杀敌五千人,而自己居然只轻伤十几人,简直不可思议。”
“姚兄,我不相信,杀敌三千,还自损八百呢!怎么可能不伤士兵,这一定是谣传。”
“这不是谣传,这是真的,我有最新消息。”
一名士子笑嘻嘻地走了过来,众人连忙把他拉坐下,七嘴八舌问道:“王兄快说,到底是怎么回事?”
那姓王的士子,喝了杯酒、又吃了口菜,笑道:“你们的消息都太简单了,我舅舅就在兵部任职,这次陇右送来了两份战报,一份是给圣上的简报,一份是抄给兵部的详报,刚才我见过舅舅了。”
“你舅父怎么说?”
“舅父说,李庆安这次在陇右连立两大功,率千人攻破伏俟城,杀敌三千,箭毙吐蕃大将尚息德赞,火烧吐蕃军三十万石军粮,然后又在龙驹岛布火雷阵,火烧吐蕃大军,举手间,一举歼灭五千余人,他们自己只轻伤十五人。”
众士子皆露出了向望之色,半晌,一名士子悠然叹道:“哎!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渡阴山,这才是男儿大丈夫所为。”
就在士子们谈论李庆安时,在旁边的靠窗的小桌前,坐着两个俊俏的年轻后生,虽然是男人打扮,但明眼人一眼便可看出,这是两个男装女扮的姑娘。
“姑娘,你听见没有,很多人都在议论李庆安啊!”
“你就吃饭吧!别把耳朵放这么长。”
“可是,李庆安和姑娘有关系啊!”
这两个女子便是舞衣和她的侍女玉奴了,自从李府放松对舞衣的管束后,她也时常外出游玩,不再屈闷在府中,今天她们上街修琴,正好听见了酒客对李庆安的议论,舞衣见玉奴越说越露骨,便不高兴道:“他和我有什么关系?你真是越说越奇怪了,好了,别说话了,吃完饭咱们就取琴回去。”
玉奴不敢吭声了,可过了片刻,她又忍不住小声道:“可是姑娘,他临回安西前,把他的六弦琴送给了姑娘,这不就是他对姑娘的示好吗?陇右爆发战争,他也不得不回去,姑娘又何必怪怨于他呢?”
舞衣沉默了,她转头望向窗外,眼中闪过一丝难以掩饰的惆怅,良久,她低声道:“玉奴,别说了,这件事以后不要再提了。”
玉奴心中暗暗叹了一口气,李庆安一去安西不知何年才能回来,万里相隔和漫漫无期的时间足以熄灭姑娘刚刚升起的一线希望,想到这,她心中也难过起来,舞衣看在眼里,她淡淡一笑道:“玉奴,你说我答应腊曰重新复出,杜大娘会是怎么样的表情?”
“这还用问吗?琴仙复出,肯定轰动长安!”
........
(未完待续)
------------
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战前夕
鄯州,陇右节度使府的一间会议室内热气腾腾,数十名参加河湟战役的大将汇聚一堂,正在听取河湟战役的主帅,陇右节度使哥舒翰传达朝廷的最新命令。
“圣上已经下了严令,三个月内拿不下石堡城,我哥舒翰的人头将悬挂在长安明德门下,同样的,拿不下石堡城,在座的诸位也就是我哥舒翰的陪葬,我会在朝廷杀我之前,将你们统统处斩。”
哥舒翰目光冷峻地扫向在座的二十四员大将,这些大将来自五大系统,陇右、朔方、河西、安西,还有一个来自长安卫戍军的董延光,这半年来,他哥舒翰一直致力于整合他们,想将他们锻成一块同心作战的铁块,可事实证明他错了,他没有足够的权威镇住这些大将,他们依然是自有想法,神威堡丢失便是最好的例子,阿布思的朔方骑兵当时就在百里之外,当神威堡的求救烽火点燃后,他们居然按兵不动,直到神威堡丢失,他们才慢吞吞起兵,可最后告诉自己的理由却很简单,自己没有告诉他们有救援神威堡的义务,这件事让哥舒翰既感到愤怒,但也让他清醒了,他不可能整合这五支不同体系的军队,除非全部换成自己的手下,可是朝廷却没有给他这个权力。
哥舒翰心知肚明,圣上给了他三个月的时间,并不等于他可以在两个月后再从容不迫地打石堡城,到时候一个小小的变故就会让战局无法挽回,圣上给他三个月时间,他只能给自己一个月的时间。
“我的开头语就这么多,有什么意见现在给我提,等会儿我就要部署战役,如果那时再有意见不干,对不起,那你就给我滚出陇右!”
哥舒翰发了狠话,会议室里鸦雀无声,阿布思轻轻捋着几根短须,眼中露出一丝不屑的神色,哥舒翰这番话不就针对自己吗?不就因为神威城之战自己没出手吗?他以为自己是谁,以为自己是王忠嗣吗?哼!
“阿布思将军,你有什么意见吗?”哥舒翰瞥了一眼阿布思,冷冷问道。
“没有!我会有什么意见?哥舒翰大帅,你尽管下令,不过我的骑兵不合适山地作战,这一点请大帅考虑。”
阿布思的意思就是告诉了哥舒翰,石堡城的攻坚战,他不会参加,哥舒翰冷笑一声道:“阿布思将军,石堡城的攻坚战将由陇右、河西和安西三家来完成,你的骑兵是执行另外的任务。”
“那好,哥舒翰大帅下令吧!我听着。”
就在哥舒翰和阿布思争论之时,李嗣业悄悄对李庆安道:“七郎,哥舒大帅怎么矢口不提你龙驹岛大胜的之事,难道朝廷没有任何表彰吗?”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69500
69501
69502
69503
69504
69505
69506
69507
69508
69509
69510
69511
69512
69513
69514
69515
69516
69517
69518
69519
69520
69521
69522
69523
69524
69525
69526
69527
69528
69529
69530
69531
69532
69533
69534
69535
69536
69537
69538
69539
69540
69541
69542
69543
69544
69545
69546
69547
69548
69549
69550
69551
69552
69553
69554
69555
69556
69557
69558
69559
69560
69561
69562
69563
69564
69565
69566
69567
69568
69569
69570
69571
69572
69573
69574
69575
69576
69577
69578
69579
69580
69581
69582
69583
69584
69585
69586
69587
69588
69589
69590
69591
69592
69593
69594
69595
69596
69597
69598
69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