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军的第三条防线位于一块巨大的断崖之上,由一条宽约七尺的山道蜿蜒而上,直线距离三百步,但断崖下的山道却长达三里,漫长狭窄的道路给吐蕃军的进攻带来了不利,但同样,断崖上可容身之地也极为狭小,唐军一次姓只能投入三百人,而且没有掩体遮拦,这种对双方都不利的地形,给双方带来了巨大的伤亡,对唐军唯一有利的是天气,强劲的山风停止了,漫天大雪笼罩着赤岭,二十步外便看不见人影。
赞普的重伤使达扎路恭对唐军恨之入骨,他投入三万大军进攻,并下了严令:不杀尽唐军,绝不退兵。
飞雪漫天,杀声震天,火药爆炸后的硝烟弥漫在山道上,密密麻麻的吐蕃军一波又一波向上冲锋,战死一批再上一片,没有选择、没有退路,他们的归宿只有一处,死亡。
山道上吐蕃士兵死尸累累,层层叠叠地积压,以至于成为后面吐蕃军进攻的掩体,死亡在哀嚎中轮替,无休无止。
但在山道中段一处稍微平缓的山岩上,数百名吐蕃军在铁锤和凿子开辟新路,大片岩石剥落,他们一步步上前,一条通往山坳的新路渐渐地被开辟出来了。
山崖上,唐军一样伤亡惨重,石块砸光,箭矢也射去了大半,全军覆没的结局在一步步逼近他们,他们只剩下了八百人。
铺天盖地的箭矢压得唐军抬不起头,山梁上躺满了横七竖八的唐军尸体,大多是被箭射中头颅,三百余唐军趴在地上,用侧射的姿势苦苦抵抗着吐蕃军新一轮的进攻。
他们箭似飞蝗,形成一道箭网,强劲的箭矢射入灰茫茫的雪雾中,将吐蕃人的盾牌洞穿,山道内的惨叫声此起彼伏,但同样,从山道中也射出了密集的箭矢,在唐军头顶上呼啸而过。
一声惨叫,一名年轻的唐军被箭射穿了眼睛,狼牙箭深透头颅,当场惨死,又是一声闷叫,一名唐军捂着喉咙坐了起来,一支箭射穿了他的喉咙,他表情极为痛苦,大口喘着气,可是他刚坐起身,三支箭同时射中他的胸膛,仰天倒下,双眼圆睁,无神地盯着漫天飞雪。
李庆安的弓已经断了,他左手执盾、右手握刀,半蹲在一块巨岩边,他双眼充血,后背伤口崩裂,大片血块凝固成了冰,声音嘶哑地指挥着唐军的战斗。
他的目力优于常人,他可以看清三十步外的黑影,山道上的黑影比刚才更加浓厚了,这说明有大群敌军涌上,忽然,他的腿一阵剧痛,一支箭射中了他的左腿,箭尖直透腿骨,强烈的剧痛几乎使他晕厥过去,他咬牙将箭拔出,腿上顿时血涌如注。
李庆安深深吸了口气,嘶声令道:“投掷火药包!”
山崖上两名手臂颀长的唐军立刻点燃了火药包,待引线快燃尽时,猛地向山崖下抛去,随即捂头趴在岩石上,山道上顿时传来了两声惊天动地的爆炸声,数十人被炸得粉身碎骨,强劲冲击气浪将数百人掀下悬崖。
两股黑烟腾空,山道里霎时间鸦雀无声,如死一般的寂静。
.........
兴庆殿上的气氛也到了**,一百八十名身着白色长裙的舞姬如仙子凌波而来,伴随着悦耳的磬钟和箫悠扬的笙箫,著名的霓裳羽衣曲在大殿中缓缓起舞,身子妙曼,舞态婀娜,数十名歌女轻吐朱唇,优美的曲调在大殿上回荡。
‘亭皋正望极,乱落江莲归未得,多病却无气力。况纨扇渐疏,罗衣初索,流光过隙。叹杏梁、双燕如客。人何在,一帘淡月,仿佛照颜色。’
美人如玉,醇酒甘甜,乐声似跳珠撼玉,曲调如天籁之音,大殿中的数千人看得如醉如痴,捋着长须,摇头轻晃,大群宗室少女摇着轻罗小扇,眉目传情,整个大殿都沉浸在虚无缥缈的仙境之中。
........
霎时的寂静是暴烈的蓄发,山道中陡然间暴发出了狂喊,数以千计的吐蕃军疯狂奔涌而来,吐蕃长矛军取代了刀弓军,唐军弓箭带来的死亡已经无法阻止他们的狂暴,当前面的吐蕃军中箭倒下,后面的大队便涌上来了,踩着同伴的尸体,冲上了山崖,三百唐军一跃而起,大吼着拔刀迎战。
“杀!”
唐军们迎着数千吐蕃人的长矛无畏地扑上,没有一人后退,这一刻,在他们身上看不见胆怯和软弱;这一刻,大汉民族的勇气在他们心中熊熊燃烧,热血沸腾。
长矛穿透胸膛,横刀砍去头颅,一名唐军被长矛刺穿了小腹,他惨叫着抱住对方,咬下吐蕃人的耳朵,相拥着一起滚下万丈悬崖。
一名唐军被吐蕃人抱住后腰,一根长矛迎面刺穿他的胸膛,在他死亡的刹那,他拼尽全力反手将横刀捅穿自己的胸腹,也刺穿了身后的吐蕃军的胸膛.......
越来越多的吐蕃军攻上悬崖,山坳里的最后四百唐军在荔非守瑜的率领下奔出支援了,这时,二十几名吐蕃军爬上山岩,向两名投掷火药的唐军扑去,两名唐军对望一眼,他们惨然一笑,点燃最后四包火药。
“你们去死吧!”
他俩抱着火药包纵身扑下山崖,火药包在密集的吐蕃军中接二连三的爆炸了,近千吐蕃名军被炸死,以至于山道上出现了大段空荡,大堆残缺不全的尸体堵满了山道,吐蕃军的后继乏力使唐军得到一线生机,李庆庆一连劈死了四名吐蕃人,大吼道:“把他们赶下....”
后面的话没有喊出来,他的嗓子失声了,但巨大的爆炸使唐军们士气大振,竟一股作气将千余名吐蕃军杀下山崖,吐蕃军第一次胆怯地调头逃跑了,唐军一片欢呼,可就在这时,山坳口那边传来一片惨叫声,唐军蓦地回头,他们被惊呆了。
吐蕃人终于在山坳口下开凿出了一条新路,数不清的吐蕃军已经杀进了山坳。
.........
兴庆殿上,李隆基再也无心喝酒,匆匆返回御书房了,几名相国也跟了过去。
御书房里灯火通明,用接力方式急送来的第一份鸽信终于抵达了,李林甫和几名相国屏住呼吸,望着李隆基颤抖着手打开鸽信,鸽信中只有一句话:‘过午,尚未拿下石堡城。’
李隆基无力地坐了下来,御书房中一片寂静,半晌,李林甫低声道:“陛下,石堡城没有按时拿下,并不代表失败,臣相信哥舒翰一定不会让陛下失望。”
李隆基轻轻摇了摇头,苦笑一声道:“当初制订正午拿下的计划,是考虑到吐蕃援军会赶来,就算有董延庆的牵制,但一旦吐蕃人得信,他们必然分兵来援,至少也是两万人,而负责拦截吐蕃军李庆安部只有三千人,他怎么可能挡得住两万吐蕃军的进攻,这一次,石堡城又无望了。”
众人都不再说话,李隆基背着手慢慢走到窗前,他拉开窗帘,凝视着西方暗红的天空,低低地叹了一口气,自言自语道:“石堡城一天拿不下,朕的陇右就一天安宁不了。”
.........
石堡城内,李嗣业的陌刀军已经攻到离堡门十步处,他们甚至已经看见了堡门上方石壁上的刻字,‘石堡城’三个字隐隐可见,这是隋炀帝所题写,但吐蕃人在下面也用吐蕃语刻下了‘铁刃城’。
石道内伏尸累累,石阶已经完全被尸体覆盖,看不见本色,还有十步,唐军就冲上城堡了,但就是这十步,他们已经争夺了近一个时辰,两支军队都已经精疲力竭,甚至连刀都举不起来,他们人挤人,人压人,用拳头砸,用头盔撞,靠着意志来支撑,就看谁能坚持到最后,这时,李嗣业狠咬一下舌尖,竟将舌尖咬下了一块,疼痛使他聚起了最后的潜力,他大吼一声,将手中的匕首捅进了吐蕃大将铁刃悉诺罗的胸膛。
铁刃悉诺罗的眼睛猛地瞪大了,他的生命在迅速消逝,他回头绝望地看了一眼烽火,眼睛慢慢闭上了,李嗣业又向上走了一步,还有九步、还有八步。
........
吐蕃军约两千人冲进了山坳,山坳中躺满了唐军的伤兵,荔非守瑜率四百唐军奋力回援,但依然挡不住吐蕃军的杀入,只听见惨叫声连连不断从山坳中传来,李庆安心如刀绞,这些跟了他多年的弟兄,竟在赤岭全军覆没了,他回头看了一眼石堡城,这时天已经麻麻亮了,雪停了,石堡城清晰可见,城头上依然飘荡着吐蕃军的旗帜。
此刻,山道上的吐蕃军长矛军又重新杀回,奔跑的脚步声、喊杀声从山道不远处传来,大群吐蕃军骤然出现,他们狰狞的面孔清晰可见。
李庆安心中异常平静,他嘶哑着声音对身边的仅存的一百多名唐军缓缓道:“我们以三千军抵挡吐蕃八万军一天一夜,虽然最后全军覆没,但我们尽力了,假如还有来生,我愿再和弟兄一起,夺下石堡城!”
他一挥战刀,竭尽全力大吼:“我为大唐而死,无怨无悔!”
“弟兄们,最后一战!”
“最后一战!”唐军齐声怒吼。
就在李庆安要迎着敌军扑上去之时,站在他身后的贺严明忽然反过横刀,用刀柄狠狠砸在李庆安的后脑上,李庆安眼前一黑,晕倒在地。
突来的变故使唐军们惊呆了,一齐愤怒地望向贺严明。
贺严明泪流满面,将李庆安扶起交给几名士兵,“把将军背到石堡城下,就是要死,他也要最后死!”
几名士兵呆呆不知所措,贺严明猛一推他们,大吼道:“你们快走!走!”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02780
102781
102782
102783
102784
102785
102786
102787
102788
102789
102790
102791
102792
102793
102794
102795
102796
102797
102798
102799
102800
102801
102802
102803
102804
102805
102806
102807
102808
102809
102810
102811
102812
102813
102814
102815
102816
102817
102818
102819
102820
102821
102822
102823
102824
102825
102826
102827
102828
102829
102830
102831
102832
102833
102834
102835
102836
102837
102838
102839
102840
102841
102842
102843
102844
102845
102846
102847
102848
102849
102850
102851
102852
102853
102854
102855
102856
102857
102858
102859
102860
102861
102862
102863
102864
102865
102866
102867
102868
102869
102870
102871
102872
102873
102874
102875
102876
102877
102878
102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