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此,他需要得到一片土地,让他成为能支配这片土地的主人,在大唐,这样的身份,文官是太守,武将就是节度使,至少是一州都督。

    李庆安不由又想到了哥舒翰,在金城县和他分手时,哥舒翰极为不高兴,其实在陇右交令时,他便感觉哥舒翰的爽朗笑容背后,藏有一丝警惕和不安,这是一种喧宾夺主的必然结果,安西军风头太劲,已经威胁到了陇右军的利益。

    哥舒翰是陇右战役的主帅,李隆基势必还要再依赖他继续夺取九曲和大非川,在这种情况下,哥舒翰对自己的定位就显得至关重要了,可是,哥舒翰会极力褒奖自己吗?

    忽然,李庆安若有所感,一回头,只见高力士站在门口,正笑眯眯地望着自己。

    “高翁!”李庆安连忙躬身施礼。

    “来!坐下说话。”

    高力士摆摆手,让李庆安坐下来,他关切地问道:“七郎,身上的伤势如何?”

    “今天请了两个名医看了,他们说我筋骨强壮,不碍事,只要不再伤口崩裂,一个月后便完好如初。”

    高力士点点头,又道:“刚才圣上也问到了你,希望能早曰见到你,具体时间可以由你来决定。”

    说到这,高力士叹了一口气,道:“七郎,说起来圣上对你确实宽容有加,你擅自不参加庆典,圣上原谅你了,本应由兵部去安抚军属,你却跑去了,这个圣上也宽容你了。”

    李庆安默默点了点头,沉吟片刻,他又问道:“高翁,朝廷准备怎样抚恤阵亡将士的家人?”

    “方案已经定了,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朝廷直接给丧葬费每人一万钱,然后是每月支给钱三百文、米七斗,一共连续支给二十年,这由各地方官府负担,另外在税赋上也有减免。”

    “才十贯!”

    李庆安霍地抬起头,他眼中燃烧着愤怒之火,“高翁,恕我失礼,将士们为了夺取石堡城,为了保卫大唐的江山,不惜付出自己的生命,可朝廷竟是如此贱视他们,以后谁还会为大唐卖命?”

    “七郎,别这样激动。”

    高力士连忙安抚他道:“朝廷也知道十贯钱略略偏少了,所以又用每月支付钱米的方式来作补充,全部加起来也有百贯了,若米价上涨,还不止百贯呢!”

    李庆安按耐住心中悲愤,缓缓道:“高翁,事情不是那么简单,朝廷是要把负担扔给地方,可如果地方官府不肯负担怎么办?如果经办人从中敲诈克扣怎么办?二十年的漫长岁月,高翁真以为地方官府会不折不扣地坚持到底吗?”

    高力士无言以对,其实他也心知肚明,现在虽然钱粮不够,但很快到三四月份时,各州的税款都将押解进京,完全可以在那时再支付一部分,但圣上却坚持要采用按月支给的方式,说到底,他的根本目的还是想把抚恤阵亡将士的负担扔给地方官府。

    李庆安注视着高力士,他知道抚恤方案已经是定局了,无法更改,便道:“好吧!这件事我不说了,我想问一问高翁,陛下准备给我一个什么样的封赏?”

    “这就是我今晚来找你的原因,其实也是圣上让我来的,虽然他没有明说。”

    李庆安心中忽然有种不安的感觉,高力士带来的或许是一种对自己不利的消息。

    “高翁,你说吧!我听说。”

    高力士轻轻叹了口气,道:“今天哥舒翰正式向朝廷提交了石堡城之战的奏折,虽然他承认你拦截吐蕃主力立下了大功,但他认为夺下石堡城才是主功,而且他还认为虽然最后是李嗣业夺下的石堡城,但李嗣业的成功是建立在陇右军一万二千人的阵亡之上,所以在他奏折中,首功是陇右军先锋高秀岩,次功是李嗣业,再次才是你。”

    说到这,高力士偷偷看了一眼李庆安,见他没有自己预料的那样愤而跳起,高力士心中有些愕然,便问道:“七郎,难道你也认为这合理吗?”

    李庆安淡淡道:“他是陇右之战的主帅,怎么报功是他的权力,难道因为我不满,朝廷就会否决他的正式奏折吗?”

    “朝廷确实不会因为下属的不满而否决主帅的报告,但圣上知道这对你不公,所以圣上希望能和你谈一谈,找出一个两全齐美的办法。”

    李庆安站了起来,“高翁,我明天就想面见圣上。”

    .........

    次曰一早,李庆安病体稍好,来到了兴庆宫,稍等了片刻,一名宦官领他进了大同殿。

    “陛下,李庆安到了。”

    “宣他进来!”御书房里传来了李隆基的声音。

    这几天李隆基出人意料地勤政,拿下了石堡城,他的心思又转到了大非川和黄河九曲,这两处地方原本是吐谷浑的领土,由于吐谷浑被大唐征服,吐谷浑便成为了大唐的附属国。

    但由于吐蕃的兴起,大唐龙朔三年,吐谷浑被吐蕃所灭,九曲、大非川最终归于吐蕃,成为吐蕃进攻陇右的后勤基地。

    李隆基心里非常清楚,如果说石堡城是吐蕃通往大唐的桥头堡,那大非川和黄河九曲就是吐蕃人侵犯陇右的资本,几十年来的教训告诉他,只有拿下大非川和黄河九曲,才能真正取得战略上的优势。

    李隆基站在地图前久久凝望,心中在策划着下一场战役,这时,李庆安已经进了书房,他没有打扰李隆基的沉思,而是站在一旁静静地等候。

    “陛下!他来了。”高力士小声地提醒道。

    李隆基回过头,见李庆安已经进来了,便收回了思路笑道:“李将军,朕现在最想见到的人,就是你了。”

    “臣参见陛下!”

    “免礼,赐座!”

    一名宦官将一只绣墩搬给了李庆安。

    “谢陛下!”李庆安坐下,欠身道:“陛下能体谅臣的心情,臣感激不尽。”

    “李将军,你的事迹朕已经知道得很清楚了,你们能以三千军拦截住吐蕃八万大军,以几近全军覆没的代价给前军夺下石堡城赢得了时间,这份功劳朕不会否认。”

    说到这,李隆基又取过哥舒翰的奏折,摇摇头道:“但有一点朕也要给你说清楚,兵部的封赏必须要根据哥舒将军的奏报来决定,这是一贯以来的规矩,不会因为哥舒大将军对你评价不高而改变规矩。”

    说完,李隆基注视着李庆安,等待着他的表态,哥舒翰将是替他夺取大非川和九曲的依仗,就算李庆安再立下天大的功劳,他也不会因此驳回哥舒翰的奏折,这是前提,李庆安必须要接受。

    “陛下,国有国法,军有军规,臣能理解。”

    李隆基笑了,李庆安的表态让他心中轻轻松了一口气,只要李庆安接收这一点,其他什么都好商量,他点点头笑道:“这次陇右之战有功有罪,有功者,朕会给予重赏,有罪者,朕也会给予重罚,朕一定会赏罚分明,虽然在此战中,给你定的拦截功劳为第三,但你还有其他的功劳,比如火药,就凭这一点,朕就可以在战役以外对你进行额外的封赏,你明白吗?”

    这就是李隆基的折中方案了,尊重哥舒翰的决定,以陇右军为第一功劳,但又以别的借口来安抚李庆安,李庆安明白李隆基的意思,他沉声道:“臣明白陛下的难处,没有任何意见,不过臣还有两件事要向陛下禀报。”

    李隆基满意地点点头,“你说吧!还有什么事?”

    “一件是火药,陇右之战后,火药的军事用途必然会被广为人知,

    臣恳求陛下对火药的制作进行最严格的管制,绝不能让配方外泄。”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67001 67002 67003 67004 67005 67006 67007 67008 67009 67010 67011 67012 67013 67014 67015 67016 67017 67018 67019 67020 67021 67022 67023 67024 67025 67026 67027 67028 67029 67030 67031 67032 67033 67034 67035 67036 67037 67038 67039 67040 67041 67042 67043 67044 67045 67046 67047 67048 67049 67050 67051 67052 67053 67054 67055 67056 67057 67058 67059 67060 67061 67062 67063 67064 67065 67066 67067 67068 67069 67070 67071 67072 67073 67074 67075 67076 67077 67078 67079 67080 67081 67082 67083 67084 67085 67086 67087 67088 67089 67090 67091 67092 67093 67094 67095 67096 67097 67098 67099 67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