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庄沉默了,他感受到的,已经不仅仅是李庆安对他的信任,而且是一种对他的尊重,一种胸怀万里的气魄,他不由想到了安禄山的一巴掌,那一巴掌下,他是一条狗,而在李庆安帐下,他却是一个人,他克制住了内心的感动,缓缓道:“使君,我的意见是跟李林甫合作。”

    李庆安轻轻叹了口气,道:“我也想过,可我担心进门容易出门难,一旦上了他的贼船,再想下来就不容易了。”

    严庄笑道:“如果使君是相国党人,是有这个担忧,但使君却是汰渍档人,相反,只要使君手段巧妙,太子会更看重于你,只要注意不要有什么把柄落在李林甫手中,那他拿你也无可奈何,所以我说是合作,而不是效劳,二字之差,意思却相差千里,合作是要使君也要得到好处,双方在这场博弈中各取所需。”

    “那先生说,我在这场局中能拿什么好处呢?”

    “李林甫是相国,他几乎掌握着大唐所有的资源,使君认为自己坐镇北庭后,最想要什么呢?粮食还是军器?”

    李庆安摸着下巴笑了,他已经想到了他最需要什么,既不是粮食,也不是军器。

    ......

    中午时分,兴庆宫传来了一件大事,御史台正式向李隆基上书,御史台将严查益州太守韦涣用人唯亲一案,李隆基当即批了组成小三堂会审的回复:‘一查到底,绝不姑息!’

    御史台立即转出文牒,通知刑部、大理寺,以及在家休息的从三品以上的重臣,这件事便像长了翅膀一样,瞬间便传遍了长安城。

    当天下午,由御史台侍御史韩远、大理寺司直张瑾、刑部郎中陈玉之组成小三堂,开始正式会审此案,三人调阅了韦明在吏部的考察留存记录,并亲往韦府,和韦涣谈话。

    这时,韦家得到一个消息,户部右侍郎崔翘中午时分拜访了杨钊,杨钊家开大门迎接崔翘到来,这意味着崔杨已经公开结盟了。

    崔府密室里,韦家三巨头,韦涣、韦滔、韦见素正在紧急磋商对策,韦涣表情凝重,背着手在房间里来回踱步,他万万没有想到,不过是个从七品的芝麻小官,竟被炒得如此之大,甚至还惊动了圣上,成立三堂会审,这明显就是针对韦家而来,搞不好,这会演变成第二个‘韦坚案’。

    “大哥,棣王那边还是不肯出面吗?”

    韦滔叹了口气道:“我刚才又找过他了,态度和中午时一样,他说会尽力而为,可我看得出,他不想过问此事。”

    韦涣的眉头皱成一团,连棣王都看出这件事的严重姓而不愿过问,难道他韦涣的仕途真的就此终结吗?

    他韦涣被罢免也不足为惜,可是韦家刚刚开始的复兴将会受到沉重的打击,从而一蹶不振。

    “实在不行,我就主动辞去太守之位,他们不就是想这样吗?”

    “不行!”韦见素当即反对道:“如果在立案之前辞职或许可行,但现在朝廷已经立案,现在辞职就代表你默认了罪行,他们会放过韦家吗?现在已经骑虎难下,只能一搏了。”

    韦见素想了想又道:“其实也未必是任人唯亲,韦明的父亲韦渝曾做到御史大夫一职,按门荫制度,他是可以任从七品之职,关键是他升职前德行如何?有没有什么政绩。”

    一句话韦涣提醒了韦涣,他凝神片刻道:“韦明升职前是东阳县主簿,三年的考评都是中中,无功也无过,不过此子比较好色,常夜宿青楼不归,考评上也有记录,我很担心审官会抓住他这一点不放。”

    旁边韦滔却摇摇头道:“不是什么政绩好不好,现在明显是崔杨借机发难,就算再好,也会被他们说得一无是处,现在我们关键是要找到后台,有一个能和杨家对抗的后台,这样才有可能保全。”

    三韦都沉默了,他们几乎是同时想到了太子李亨,可是,韦坚案后他们主动脱离了东宫,现在出事后再去,太子能接受吗?

    就在这时,门口有人禀报:“老爷,北庭节度副使李庆安求见老爷!”

    .....。

    (未完待续)
------------

第一百六十一章 穿针引线

    时隔两天,李庆安又一次来到了韦府,此时他坐在韦府的贵客堂中一边品尝上好的蜀中蒙顶茶,一边打量着墙上的几幅字画,李庆安对书画是门外汉,只看出几幅画都是出自名家之手,一幅字写得龙飞凤舞,大气磅礴,他端着茶杯慢慢走上前,只见落款竟然是张旭,这幅字是张旭的真迹,还有一幅宫装侍女图居然是阎立本所画。

    这些在后世堪称国宝的字画,居然随随便便地就这么挂在墙上,看得李庆安暗暗摇头。

    “李将军喜欢这些字画吗?”

    韦涣背着手慢慢走了进来,笑道:“如果李将军喜欢,就送给你了。”

    “真的送给我吗?”

    李庆安回头笑道:“那我可不客气了。”

    韦涣其实只是客气罢了,这些字画他也视若珍宝,怎么可能送人,若不是他弟弟一心挂出来,这些字画应该藏在他箱中才对,他没想到李庆安居然当真了,不由有些尴尬,便干笑一声,岔开话题道:“李将军今天上门,可是前晚意犹未尽?”

    李庆安淡淡一笑道:“我没猜错的话,今天应该就只有我一个人上门吧!”

    韦涣一愣,李庆安这话中有话,想到他是汰渍档人,难道真如三弟所言,他代表太子而来?

    韦涣心中顿时燃起了希望,连忙道:“李将军请上坐!”

    两人坐下,韦涣又命人换了茶,这才叹口气道:“我韦家不幸,几年来屡遭挫折,前几年韦坚案,韦家子弟被清洗一空,这两年刚有复苏,却又出了这档子事,我提拔了韦氏子弟不假,但也是上报吏部批准后方行,并没有私自授官,何过之有?再者这已是大半年以前的事情,提拔时不说此事,现在却旧事重提,而且朝廷兴师动众,居然是三堂会审,着实令人费解。”

    李庆安吮了一口茶,笑道:“韦使君应该知道,这种事情不过是个借口,查事是假,权斗是真,如果韦使君去一趟杨钊府,我估计这件事就不了了之。”

    说完,李庆安又端起茶杯,目光却似笑非笑地看着韦涣,等待他的反应,韦涣脸皮蓦地胀成紫红色,重重一拍桌子怒道:“我韦家再是败落,也不肖去捧靠裙带升官之人,若度过此劫,韦家便会重兴,若度不过,那韦家就算败落了也不辱没祖宗,李将军休再提此事。”

    李庆安连忙放下茶杯拱手道歉:“名门的气节令庆安万分敬佩,刚才是我一时失言,请韦使君莫怪!”

    “我不会怪李将军!”

    韦涣叹了口气又道:“其实崔家也并不是全如崔翘崔圆之流,我了解崔圆,他和杨钊不过是互相利用,倒是那崔翘,一味的趋炎附势,先娶了宗室之妇,令崔家人不齿,现又公开投靠了杨家,崔家内部必有内讧,崔家数百年世家,焉能任由他毁了清誉。”

    话虽这样说,他还是忧心忡忡,韦家复兴不易,如果这次再被打击,恐怕就再难有复苏之曰,他瞥了一眼李庆安,见他笑而不语,便试探着问道:“李将军在危难时来探望我韦家,太子知道吗?”

    “我就是为此事而来,如果韦使君愿意,我愿意替韦使君联系太子,请太子为你出头,韦使君以为如何?”

    韦涣听他的口气,似乎还没有禀报太子,不由暗暗忖道:‘原来并不是太子的意思,是他自己愿意出手相助,这是为何?自己和他也素无交情啊!’

    他便笑道:“多谢李将军侠义心肠,韦家感激不尽,不过这样李将军也会得罪杨家,韦家实在过意不去。”

    李庆安明白他的言外之意,便微微笑道:“我之所以愿意助韦家一臂有两个原因,一是前晚砍坏了韦家的一张桌子,尚未赔偿,我心里过意不去!”

    韦涣哈哈大笑,摆手道:“李将军着实有趣,原来竟是要赔韦家的桌子,好!这个赔偿我接受了。”

    李庆安点点头又道:“至于第二个原因,很简单,杨钊恨我入骨,我又公开拒绝了杨家的联姻,和杨家的关系已经难以挽回,如果多一个与杨家抗衡的人,我是乐见其成。”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22762 22763 22764 22765 22766 22767 22768 22769 22770 22771 22772 22773 22774 22775 22776 22777 22778 22779 22780 22781 22782 22783 22784 22785 22786 22787 22788 22789 22790 22791 22792 22793 22794 22795 22796 22797 22798 22799 22800 22801 22802 22803 22804 22805 22806 22807 22808 22809 22810 22811 22812 22813 22814 22815 22816 22817 22818 22819 22820 22821 22822 22823 22824 22825 22826 22827 22828 22829 22830 22831 22832 22833 22834 22835 22836 22837 22838 22839 22840 22841 22842 22843 22844 22845 22846 22847 22848 22849 22850 22851 22852 22853 22854 22855 22856 22857 22858 22859 22860 22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