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国忠知道他的意思,便道:“你放心吧!我会给你重谢,照老规矩,明天你派心腹来我府上吧!”
“多谢杨尚书!我还要去伺候圣上,那我就不送了。”
鱼朝恩心中得意,向杨国忠告辞,转身走了,杨国忠望着他的背影,不由暗暗‘哼!’了一声。
.......高力士府里,高力士背着手,慢慢踱到李庆安的小院前,负责照顾李庆安起居的管家婆连忙施礼,“老爷!”
“李将军呢,休息了吗?”
“老爷,他还在沐浴。”
“嗯!等他沐浴结束,请他到我房中来,就说我有事对他说。”
高力士吩咐完,便转身走了,管家婆望着那间门窗紧闭的浴房,她不由暗暗叹了口气,都已经快半个时辰了,他们还没有结束吗?
浴房中热气腾腾,在足有三丈宽的大浴桶中,李庆安半身泡在热水中,正闭着眼睛享受那激情后的放松,在他身边,如诗如画姐妹一左一右服侍着他,雾气中,隐约可见她们雪白晶莹如凝脂般的肌肤。
“大哥,明天你能封一个什么官?”如画将她那美妙动人的**紧紧挨挤在他身边问道。
李庆安伸手揽住她的腰肢笑道:“你觉得我能封什么官?”
“我觉得你能封王,什么鲁王、齐王之类,大哥管那么大的地方,最差也该封个安西王吧!”
李庆安呵呵一笑,又仰头问如诗道:“如诗,你觉得呢?”
如诗正在给他梳洗头发,她两腮潮红,眼睛里还荡漾着激情后的春意,她娇媚地瞥了爱郎一眼,道:“我听人说,官坐得越大,皇帝就猜忌,我希望大哥的官不要太大,平平安安的过下去。”
李庆安呵呵一笑,道:“男人都是有野心的,每人会嫌自己官小,我也不例外,人在朝堂上,都是身不由己,不进则退,这就像走过独木桥一样,走过这一关就海阔天空,可若走不过去,只能掉进深渊粉身碎骨。”
如诗一呆,手上的动作慢了下来,李庆安明白她的心事,又伸手将她揽在自己怀中,柔声对她们姐妹道:“你们放心,就算我出事,我也会把你们安排好,我会给你们足够的钱财,让你们舒舒服服度过后生。”
“大哥,我不要钱,我只要你平安无事!”
如诗有些动情地抱住他,焦急道:“你答应我,你不能有任何事情,你说,你快说!”
“大哥,我也不愿你出事!”如画在旁边也道。
李庆安望着眼前这对长得一模一样的孪生姐妹,心中暗暗忖道:‘若自己有什么事情,如诗肯定会跟着自己走,如画就不一定了,外貌虽像,心却完全不同。’
他轻轻拍了拍姐妹俩的脸,笑道:“我只是说说罢了,我不会有事,就算当今皇帝,也动不了我。”
如诗叹了口气,轻轻将脸贴在他胸膛上,良久,她低声道:“大哥,你马上就要娶妻了,说实话,我们都有点害怕。”
“大哥,我也是!”
如画趴在他耳边小声道:“我的脾气不好,我担心将来明月姐不能容我。”
“那是你们想多了,明月是大家闺秀,心胸宽广,你看她替舞衣解除婚约,就可以看出她不是一个小心眼之人,只要你们尊重她,尊她为长,她就会善待你们,你们毕竟是我的妾,届时我也自有家规,你们就放心吧!”
这时,门外传来了管家婆的声音,“大将军,老爷说有事找你!”
“我知道了,这就好!”
李庆安长长伸了个懒腰,又搂住二女在她俩的胸臀间摩挲了一阵,这才笑道:“好了,不能再泡了,咱们洗洗就起身吧!”
如诗如画姐妹连忙起身,替他梳头擦身,片刻,李庆安洗浴完毕,换了一身舒适的新衣袍,走到院子里,管家婆连忙上前禀报道:“大将军,老爷请你到他房中去,他说有事和你谈。”
李庆安点点头,回头对姐妹俩道:“你们先回屋收拾一下吧!明天我要参加早朝,将我的朝服取出来。”
姐妹俩答应一声,上楼回房去了,李庆安这才向高力士的房中走去。
高力士房中点着几根蜡烛,灯光明亮,他正坐在灯下看书,这时一名侍女道:“老爷,李将军来了。”
高力士放下书,只见李庆安笑着走了进来,对他施一礼道:“高翁,你找我?”
“来!七郎,坐下。”
高力士请李庆安坐下,又让侍女端了两杯茶进来,他笑道:“七郎,明天朝会了,心中可有什么想法?”
“我在想,我封郡王可能姓有多大?前两天李相国告诉我,我极可能被封郡王,但今晚发生了这件事,他会不会改变主意?”
“这倒不会,我很了解他,他虽然对明月有想法,但他不会因此迁怒于你,女人固然重要,但他的江山更重要,七郎,你明白吗?”
李庆安点了点头道:“今天哥舒翰半路拦住我,希望我能配合他发动对吐蕃的战役,圣上已经批准了,我想或许是这个缘故。”
“哼!穷兵黩武,竟不知悔改!”
高力士重重哼了一声,对李庆安道:“我不是说你,我是说当今圣上,他总以为现在还是开元盛世,以为天下富足,殊不知大唐已经羸弱之极,各地库房的轻货都被杨国忠卖掉,积钱于左藏,造成天下富足的假象,事实上各地库禀空虚,尤其江淮各地去年普遍下了一个多月的大雨,很多地方颗粒无收,损失惨重,圣上却一无所知,只知道整天逼江淮运粮,以致江淮屡加税赋,惹得民怨沸腾,十之五六弃田而逃,圣上非但不知节俭,反而更加奢靡,给贵妃过寿便几乎耗尽左藏存钱,去年高仙芝平定南诏判乱,只能说是惨胜,二十万大军只剩下十二万,巴蜀富饶之地也被这场战争拖累得元气大伤,朝廷太仓一百五十万石米,最后只剩下不到四十万石,连百官的禄米都减半了,现在他更加好大喜功,哥舒翰提议发动对吐蕃战争,他竟欣然同意,就为了夺取吐蕃千里不毛之地,要知道这种大战将会使大唐彻底陷入深渊,七郎,你久在安西不知,大唐其实只剩下一个空架子了。”
高力士情绪有些激动,他一口气将这几年积压在胸中的愤懑都倾吐了出来,眼睛里充满了焦虑。
李庆安沉默了片刻,问道:“高翁这些话告诉过圣上吗?”
“怎么会没说呢?”
高力士长长叹了口气,道:“就是因为说得太多了,才让他反感,说我危言耸听,他只喜欢鱼朝恩那种只会阿谀奉承的小人,杨国忠说的话他也是深信不疑,他现在已经不是从前那个励精图治的中兴之帝,他现在真的老糊涂了,竟然**熏心,要夺重臣的妻子,这哪里还是一个有作为的皇帝。”
高力士痛心疾首,从桌案上取出一本册子,道:“我已经心灰意冷,打算等你成婚后我便告老还乡,回岭南潘州去,不想再呆在长安了。”
听说高力士有意回乡,李庆安不由有些伤感,道:“高翁若走,我在朝中就真的无人了。”
高力士微微一笑,“想当年我初见你时,你不过是个校尉,替我打马球,可如今你已经升为郡王,还有什么可担心的,你完全可以像安禄山一样,在朝中培植自己的势力,再说你还有王珙为盟友,怎么能说朝中无人?”
说到安禄山,李庆安一下子被提醒了,他缓缓问道:“我在安西听到一种说法,说安禄山有反意,不知是否属实?”
这是李庆安最关心的事情,现在历史的细节已经更改了很多,安史之乱还能像从前一样爆发吗?据他从河北得到的情报,安禄山已经完全掌握了河北的军政大权,铸币屯粮,还有说法是他的兵力已不止范阳和卢龙的额定兵员,他至少私自招募了四万人马,如果从大唐的社会走势来看,叛乱总是在民不聊生、民怨沸腾到顶点时爆发,而现在的大唐社会正符合叛乱发生的前夜。
李庆安的问题让高力士有些为难,他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其实不仅是李庆安,朝野中很多人都有这个怀疑,关键是安禄山掌控范阳已近二十年了,如果按照大唐节度使的轮换制度,他最多呆五年便该换地方了,可是不知为什么,安禄山却能在范阳呆这么长时间,他还记得当年张九龄曾经对圣上提过这个问题,而圣上的答复是,‘非安禄山不能压制契丹。’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1495
11496
11497
11498
11499
11500
11501
11502
11503
11504
11505
11506
11507
11508
11509
11510
11511
11512
11513
11514
11515
11516
11517
11518
11519
11520
11521
11522
11523
11524
11525
11526
11527
11528
11529
11530
11531
11532
11533
11534
11535
11536
11537
11538
11539
11540
11541
11542
11543
11544
11545
11546
11547
11548
11549
11550
11551
11552
11553
11554
11555
11556
11557
11558
11559
11560
11561
11562
11563
11564
11565
11566
11567
11568
11569
11570
11571
11572
11573
11574
11575
11576
11577
11578
11579
11580
11581
11582
11583
11584
11585
11586
11587
11588
11589
11590
11591
11592
11593
11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