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色渐渐黑下来时,雄伟峻奇的萧关主堡在夜色中清晰可见,一名斥候赶来禀报,“田将军,萧关主堡上只有三百关中军驻守,安禄山军队还没有赶到。”
又一名斥候来报:“安禄山军已经快到平高县,离我们这里不足十里。”
田珍终于长长松了一口气,他擦了一把汗对吴庸笑道:“多亏咱们抄了近路,否则,就被安禄山军抢先了。”
这时,吴庸心中冒出了一个大胆的念头,他附耳给田珍低语几句,田珍眉头紧锁,半晌,他拳掌一击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就这么干!”
........安禄山军队终于在夜幕降临时,筋疲力尽地赶到了平高县,萧关就在平高县西南三里处,这时,不远的城池清晰可见,城门紧闭,前军忽然停了下来,薛蒿大吼道:“为何停步?”
“将军,弟兄们想进城!”
“放屁!”
薛蒿勃然大怒,大骂道:“抢钱抢女人习惯了吗?看见城池就想进,给我绕过城,赶去萧关。”
听说不能进城,胡兵们都鼓噪起来,“将军答应过的,入平高城放假三天,怎么又出尔反尔了?”
薛蒿不敢惹翻这帮无法无天的胡兵,只得忍住气大喊道:“弟兄们听着,现在我们要赶在安西军之前抢占萧关,这是史大将军的命令,误了军机,谁也吃罪不起,我答应大家,先占领萧关,回头我再来抢钱抢女人,让你们个个满载而归。”
在薛蒿威逼兼引诱下,士兵们最终放弃了进攻平高县,万分不满地绕城而去了。
过了平高县,道路立刻变得险峻起来,一座又一座的巨大石墩就仿佛一只只巨大的怪兽,矗立在夜色中,范阳军昨晚几乎一夜未睡,又急行军一天,大家都有点筋疲力尽了,可是还要翻山越岭,前往三里外的雄关,三里路并不长,在平原地带一掠可过,而在这里,却变得异常艰难,马不能骑了,只能牵马徒步而行,至少要走半个时辰。
士兵们怨声载道,骂骂咧咧地摸索着向前行军,这时,一名斥候军赶来禀报道:“薛将军,西北六里外发现了安西军前锋,约三千人,他们正拼命向萧关奔跑。”
薛蒿大吃一惊,他以为安西军还在十几里之外,他急得大吼一声,“传令弟兄们加快速度,先赶到萧关主堡的一百名弟兄,每人赏三个女人,一千贯钱。”
在钱和女人的刺激之下,他手下的士兵开始嗷叫着向萧关方向狂奔,本来已经疲惫不堪,现在却个个精神百倍,一万人在山谷中浩浩荡荡向三里外的萧关奔去。
可就在离萧关主堡还有两里时,他们进入了一条长约一里半的山坳,走出山坳后,便是一条狭窄的甬道通往上方的主堡,甬道宽不到一丈,最多并行三人,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萧关的险峻就在这里,周围都是连绵起伏的山梁,一直延续到高耸的六盘山脉,六盘山的一条支脉在这里陷落,地形破碎,形成一条巨大的峡谷地带,宽十余里,长约数百里,著名的三关口和弹筝峡便位于其中,通往关中的泾水也发源于这里。
而萧关便是这一连串关隘之首。
薛蒿骑在马上,望着两边黑黝黝的山体,他心中有些不安,这里可是打埋伏的好地方,两边山上可以埋伏大量军队,而自己军队在狭长的山坳前行,没有任何遮拦,连一棵树都没有,他暗暗后悔,自己只顾抢占萧关,竟没有想到安西军会有埋伏的可能。
可是现在已经晚了,他的主力大队全部都进入了山坳,只能硬着头皮尽快穿过这里。
“前军加快速度,尽快走出山坳!”
就在安禄山前军刚刚要走出山坳,突然,四周响起了梆子声,夜色中,万箭齐发,箭雨密如飞蝗,铺天盖地射进毫无防备的安禄山大军中,顿时惨叫声、哀号声响彻山谷,一块块巨大的石头被撬下,呼啸着向山坳中士兵的头顶上砸去,砸得血肉模糊,尸横遍野。
薛蒿知道中了埋伏,急得他跺脚大喊道:“镇静!镇静!”
可是没有人听他的话了,他们本来就军纪不严,在生死一线面前,更是没有人愿意为别人考虑,安禄山军中一片大乱,一万大军在箭雨中挣扎,争先恐后向来路奔逃,他们互相践踏,哭喊哀求,死伤极其惨重......山梁上,田珍望着下方密集的人群,不由遗憾地叹了口气,“可惜没有能带几只震天雷来,否则,那才叫过瘾。”
........三天后,李庆安的七万主力大军抵达了平高县,田珍率领数百士兵和原州刺史、县令等一帮地方官已在城外等候。
田珍上前行一军礼道:“末将幸不辱命,抢先占领了萧关,现在一万军队都分布在萧关及其南部的各个关隘中,万无一失。”
李庆安点点头笑道:“听说你们在最后关头放弃了进入萧关,而是伏击安禄山军得手,很有魄力,我要大大表彰你们。”
“回禀大将军,这是吴将军的策略,他还率三千人扮作疑军,成功地骗过了安禄山军的斥候,这是吴将军的功劳。”
“很好!你居功而不自傲,让功于同僚,你们两人我都要封赏,我现在想知道,最后的战果如何?”
“禀报大将军,安禄山的一万先锋军,被我们杀死五千余人,生俘三千,最后只有不到两千人逃走,可惜他们的主将薛蒿也逃脱了。”
李庆安沉吟片刻便下令道:“这支军队沿途烧杀歼银,所过之处皆为鬼域,可谓十恶不赦,传我的命令,三千生俘全部斩首,以震慑安禄山的暴军。”
(未完待续)
------------
第四百二十五章 迎战安贼(下)
平高县距离长安不过数百里的距离,李庆安和安禄山第一场战斗就像长了翅膀一般,传遍了长安,传遍了关中大地,尤其是安西军占领了萧关,扼断了安禄山进入关中的道路,这更使得长安人欢欣鼓舞,各个街坊敲锣打鼓,爆炸放得震天响,这一刻,安西军在某种意义上已经成了关中民众的保护神。
随着安西军的参战,长安米价暴跌,从最高斗米八百文跌至跌至斗米一百五十文,令上百户屯米的大商家倾家荡产,长安民众无不拍手称快。
而另一方面,李庆安下令斩杀三千俘虏的决定却又引发了一场大争论,几乎所有的酒肆都在谈论这件事,有人赞成,有人反对,有人忧心李庆安杀戮太狠,但更多人却坚决支持,安禄山大军所过,洗掠城池,歼银妇女,残杀老弱,各种暴行令人发指,尤其薛蒿这支军队更是残暴无比,所经过之地,皆夷为平地,尤其马岭县的一千三百户平民无一逃脱,近千妇女被轮暴而亡,正如李庆安给朝廷的上书中所言,‘不惩罚他们的罪行,上天都不会饶恕。’
大明宫,李豫慢慢将李庆安的奏折放在桌上,长长松了一口气,安西军能够截断范阳军的南下之路,这无疑是一个好消息,这两天他的心情不错,好消息一个接一个来,王珙的反间计奏效了,荆州军撤离了汉中,孟云和罗正义的军队正在返回长安的路上。
虽然李泌劝李豫趁蜀中空虚的机会,命孟云的军队直接杀入蜀中,断高仙芝的后路,但左相王珙和兵部尚书陈希烈却坚决反对,陈希烈认为关中军训练不够,一旦高仙芝回防蜀中,就是这支军队覆灭之时,王珙也直言,以高仙芝用兵的谨慎,他绝不会倾巢而出,蜀中应该还有备兵,现在长安空虚,应该引兵保卫长安。
李豫最终接受了王珙和陈希烈的建议,命孟云大军回保长安,第一次没有听从李泌的劝告。
李豫得到的另一个好消息是李砚传来,李砚和长孙全绪率五千军在泾阳县和云阳县一连攻破七座大庄园,挫败了三起组织庄丁造反的图谋,主谋者仪王李璲自杀未遂,被押解回京,在这七座占地辽阔的庄园中,李砚抄获粮食近五百万石,尤其在云阳县的白水河庄园,士兵们意外起获了长安十八户宗室藏匿在这里财富,共计钱四百二十万贯,各种金银珠宝无可计数。
这个消息令李豫欣喜若狂,他下令将钱粮悉数运回国库,数万顷土地将重新分配给自耕农。
李豫看了完李庆安的奏折,对李庆安提出要一百万石军粮和一百万贯钱的请求,他毫不迟疑地提笔批准了,他现在有的是钱粮,只要李庆安能替他彻底歼灭安禄山军,他绝不吝啬。
李豫放下笔笑道:“朕发现自从李庆安参战后,形势大变,朝越来越有利于朝廷的方面发展了,这个李庆安倒是朕的福星。”
李豫见李泌没有吭声,他便走到窗前长长地伸了一个懒腰,望着蔚蓝的天空,他踌躇满志道:“照这个势头发展下去,再给朕两个月时间,朕就完全可以解决关中的土地兼并问题,然后对河南府下手,朕相信只要一年时间,就能增加两百万户自耕农,给朝廷带来稳定的财政收入,大唐将在朕的手上重新走向中兴。”
相对于李豫的踌躇满志,李泌却感觉不太乐观,他发现李豫已经走上了一条与宗族对抗决裂的不归之路,在一次次抄家和没收土地,他似乎得到了一种抢掠的乐趣,并乐此不疲,这绝不是一种正常的帝王思维,倒像是底层的造反派头子,李泌感觉李泌正一天天走向众叛亲离之路,为此,他几次劝说李豫,但李豫却不置可否。
“朕既然已经抄了一个霍国公主的家,就不在意再抄一百个霍国公主的府邸,在朕看来,两者没有区别。”
这就是李豫给他的回答。
“师傅,你在担心什么?”李豫见他一直不说话,终于忍不住先问了。
李泌苦笑一声道:“陛下既然这么看重李庆安,那他提出的条件,陛下是否答应呢?”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68070
68071
68072
68073
68074
68075
68076
68077
68078
68079
68080
68081
68082
68083
68084
68085
68086
68087
68088
68089
68090
68091
68092
68093
68094
68095
68096
68097
68098
68099
68100
68101
68102
68103
68104
68105
68106
68107
68108
68109
68110
68111
68112
68113
68114
68115
68116
68117
68118
68119
68120
68121
68122
68123
68124
68125
68126
68127
68128
68129
68130
68131
68132
68133
68134
68135
68136
68137
68138
68139
68140
68141
68142
68143
68144
68145
68146
68147
68148
68149
68150
68151
68152
68153
68154
68155
68156
68157
68158
68159
68160
68161
68162
68163
68164
68165
68166
68167
68168
68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