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我这就离去。”
韦青平连忙起身走了,片刻,南霁云匆匆走了大帐,单膝跪下施礼道:“卑职参见大将军。”
这次南霁云没有参加郿县的防御,他和严庄去奉天县编理新兵去了,得到了李庆安的命令,急急赶了回来。
李庆安瞥了他一眼道:“新兵情况怎么样?”
南霁云现在的军职只是中郎将,而比他还晚的崔乾佑已经是大将军了,雷万春也成了云州都督,从三品云麾将军,甚至一些他从前的手下都当了将军,这倒并不是南霁云能力不行,相反,他箭法高绝,屡立战功,对李庆安忠心耿耿,在怛罗斯战役后,他便被封为千牛卫将军,只是因为几年前的一次重大失误,使他被李庆安贬为郎将,连降三级。
大约在两年前,李庆安奇袭关中,支持李豫登基,当时在长安的流民中招募了两万军队,为安西军驻长安之军,当时李庆安离开长安时,将这支军队交给了南霁云,反复交代他要握紧这支军队,不料半年后,李豫提升南霁云为左武卫大将军,南霁云一时糊涂,便接受了任命,最后导致他权力被架空,军队被李豫夺走,事后南霁云追悔莫及,回安西向李庆安请罪,李庆安虽然饶恕了南霁云,但连降他三级,贬为郎将。
这件事给了南霁云难以磨灭的耻辱,他从此沉默寡言,跟随李庆安南征北战,再次立下了累累战功,这次回长安,南霁云旧地重游,百感交集。
南霁云沉声道:“回禀大将军,十一万新兵已在奉先县集结完毕,三天后将回凉州训练。”
“你感觉这批招募的新兵和前年那两万军相比,是不是要更强一点?”李庆安似笑非笑地望着他问道。
南霁云的脸蓦地胀得通红,旧事重提,他的心又一次被刺痛了,他低低叹息一声,道:“上次两万军虽是流民,但大多数都是府兵,稍加训练便可作战,而这批新兵虽然也有不少府兵,但至少一半都还是普通农民,比不上那两万军。”
“你脸红什么,是不是当年的事情,我把你处罚错了?”
南霁云头深深垂下,痛苦道:“当年我一时贪图名爵,铸下大错,大将军处罚得没错,我只恨大将军处罚得太轻了,若大将军将我处斩,我也毫无怨言。”
李庆安注视着他道:“真的吗?我杀了你,你真的没有怨言?”
“卑职绝无怨言!”
“那好,我就再给你一个机会,这次对安禄山作战,你立下了大功,我论功行赏,提升你为千牛卫将军,替我在长安县组建两万军队的新千牛卫,你从那里跌倒,我就给你机会从那里爬起,若你这次还做不好,那你就自己了断吧!”
南霁云心中激动万分,他鼻子一酸,忍不住眼含热泪道:“卑职就是肝脑涂地,也难报大将军的知遇之恩。”
..........南霁云走了,李庆安望着他远去的背影,不由笑着摇了摇头,他相信这一次南霁云能做好,一个人犯错不可怕,可怕的是犯错不知道错,不肯改,如果是那样,他李庆安就看错人了,这两年来,他知道南霁云一直生活在痛苦和自责之中,从没有因为被贬为郎将就耿耿于怀,从这一点来说,南霁云真的知错了,此人依然可以大用。
李庆安也知道,就算他饶恕了南霁云,南霁云也不会饶恕自己,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再重走一遍当年的路,只要他能走过这一关,他的心结也就解了。
李庆安转身正要回大帐,一名执勤军官跑来禀报道:“大将军,大营外有人求见。”
“是什么人?”
“就是上次被我们赶走之人,他又来了。”
“李俅!”
李庆安一下子反应过来,便微微笑道:“这次让他进来。”
李俅的到来自然是李亨所派,不用说,一定是为了那三个条件之事,李亨要给自己答复了。
李庆安也心知肚明,第一和第二个条件没有问题,李亨必然会答应,关键是第三个条件,他要河东北部的七州一府,尤其太原府极为重要,关系到他的身份正宗问题,太原是大唐龙兴之地,有很多文章可以做,李庆安已经下定了决心,就算李亨不答应,他也会强行占领。
片刻,李俅在几名亲兵的带领下,忐忑不安地走进了李庆安的大帐,他急忙躬身施礼道:“太常少卿李俅参见大将军赵王殿下!”
有了上一次的教训,他不敢再和李庆安套近乎了,态度变得毕恭毕敬,李庆安点点头笑道:“李少卿请坐!”
“多谢殿下,卑职奉监国摄政王之命,给大将军送一封信,不敢久呆。”
“信在哪里?”
李俅取出信,双手恭敬地递给李庆安,道:“上次大将军赵王殿下提出的三个条件,监国全部答应。”
...........
(未完待续)
------------
第四百五十三章 明珠来请
长安城以朱雀大街为界,分为两个县,东面是万年县,西面则是长安县,一直以来,长安的巡街治安主要由金吾卫担任,昼夜巡察,执捕歼非,长安城门大街随处可见金吾卫的镀金铜棍在阳光下闪烁。
但从今天清晨开始,长安县的居民们便发现,以前威风赫赫的金吾卫士兵不见了,而变成了另一种装束的士兵,他们头戴黑盔,身着黑色细甲,后背弓箭,腰挎银装长刀,一些士兵步行,也有骑兵队,战马神骏,威风凛凛,从银装长刀不少长安县居民便猜出了他们的身份,他们应该是千牛卫,只是他们的盔甲和金吾卫完全不同。
很快,真相便大白了,在长安的大街城门处都贴满了布告,告之长安民众,从即曰起,金吾卫只负责万年县的治安巡查,长安县将由千牛卫接管治安,下面的落款是千牛卫大将军李庆安。
也就是说,长安县由安西军接管了,这个消息让长安县民众欢欣鼓舞,安西军一向以军纪严明著称,据说他们在关内道时便设立了军纪检查署,严查士兵违纪情况,这个消息传到西市时,商人们更是欢声如雷,从早上到中午,爆竹声都震响不绝。
上午,长安明德门附近的一棵大树边站着一个年轻的女子,从一大早开始,她便焦急地向明德门方向张望,她似乎在等人。
如果我们把视线拉近,便会认出来,这个年轻的女子赫然就是明珠,此时的明珠已经不再是几年前的那个调皮女孩了,她已经长成了一个花颜月貌般的俏丽女子,和她姐姐明月相比,她的身材要略略矮一点,但肌肤雪白,细润如脂,粉光若腻,两颊笑涡如霞光荡漾,令路人无不驻足回望,这会是谁家的美貌女子?
她也并不是一人,在她身后站着几名身高体壮的健妇,各自栓了一匹马,目光凶狠,几个想上前搭讪的登徒子吓得不敢靠近。
明珠今天是受母亲之命来这里等候李庆安进城,她已经向千牛卫士兵打听过了,他们的大将军今天上午就会回来,这时,一名仆妇从明德门处飞奔而来,气喘吁吁道:“姑娘,来了!我看见他的队伍来了!”
明珠心中激动,翘首向城门方向探望,片刻,开始有骑兵进城了,进城的骑兵并不多,只有五百余人,很快,明珠便看见了一辆宽大的马车从城门进来,她立刻提着长裙奔跑上去。
“姐夫!”
她高声喊道,几名亲卫用长矛指着她,厉声喝道:“不准靠近!”
“我找你们大将军,他是我姐夫。”
马车里,李庆安正在批阅几本从安西传来的报告,忽然听见有年轻女孩的声音,很熟悉,他拉开车帘,见竟然是明珠在外面,便对亲兵笑道:“开车门,让她上来。”
马车停下,车门打开了,明珠欢喜地跑上前,“姐夫,我等你好久了。”
“来!上车再说。”
李庆安把手递给了她,轻轻将她拉上了马车,明珠上了马车,便对几名仆妇摆手道:“刘大娘,你们先回去吧!等会儿我自己回来。”
几名仆妇无可奈何,只得牵马走了,马车门关上了,队伍再次徐徐进发,马车里,明珠坐了下来,又取出铜镜照了照,还好,刚才奔跑时发鬓未乱,她放了心。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99205
99206
99207
99208
99209
99210
99211
99212
99213
99214
99215
99216
99217
99218
99219
99220
99221
99222
99223
99224
99225
99226
99227
99228
99229
99230
99231
99232
99233
99234
99235
99236
99237
99238
99239
99240
99241
99242
99243
99244
99245
99246
99247
99248
99249
99250
99251
99252
99253
99254
99255
99256
99257
99258
99259
99260
99261
99262
99263
99264
99265
99266
99267
99268
99269
99270
99271
99272
99273
99274
99275
99276
99277
99278
99279
99280
99281
99282
99283
99284
99285
99286
99287
99288
99289
99290
99291
99292
99293
99294
99295
99296
99297
99298
99299
99300
99301
99302
99303
99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