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辅国一脸无奈道:“是,安禄山是这个意思,他嫌自己只是郡王,要和李庆安平级,也要做亲王,殿下,这应该就是安禄山此次入京的真正目的了。”
“很好!很好!”
李亨怒极反笑,道:“这一次他要做亲王,那一下次呢!他是不是就要做皇帝了?”
这时李亨似乎想到了什么,他立刻走到书架前,翻了起来,很快他便找到了一本奏折的副本,是河北监察御史李洛半年前上的弹劾书,奏折中弹劾安禄山有不臣之心,他作伪在范阳挖掘出了燕王的石碑。
“果然如此啊!”李亨自言自语道。
安禄山有野心谁都知道,但他究竟会用何种方式来实现自己的野心,这就难以判断了,但现在他自己暴露想做亲王的企图,那么他的下一步图谋就很清晰了。
从目前来看,安禄山暂时还不敢造反,应该关内道的惨败使他公开造反的企图遭到了重创,那他就转变了策略,用割据的方式来逐步实现他的野心,燕王只是第一步,从半年前发现燕王石碑来看,安禄山的计划非常周密,而且是步步为营,发现燕王石碑,他就获得了天意,然后就是进京寻求朝廷册封他为燕王的途径,这就是他进京的目的,如果达不成目的,那他回去后肯定会自封燕王,然后再等待朝廷混乱的机会,出兵以武力逼迫朝廷就范。
那时,燕王的管辖范围就不只是范阳一地了。
李亨心里明白,他需要作出一个决定了,安禄山对他究竟是有利还是有弊,这两个多月安禄山进京以来,他一直在小心翼翼地和安禄山接触,一步步和他达成了盟约,他希望安禄山的军队能替他抑制住李庆安的东扩,但从现在安禄山的表现来看,李亨失望了,安禄山的两百精锐就这么死在千牛卫手中,而他对千牛卫却屁都不敢放一个,却反而是收拾行装回河北了。
这里面固然有安禄山想和自己讨价还价的原因,但也有他从心底惧怕安西军,害怕安西军找他算帐,李亨觉得自己没有看错安禄山,安禄山确实很害怕安西军,如此,他怎么还可能指望安禄山去替他压制李庆安呢?
想通了这一点,李亨便有了决定,他取出了一面金牌,交给李辅国道:“你速拿此金牌给陈玄礼,告诉他,无论是死是活,不准安禄山离开关中!”
.........安禄山的马车从驶离长安城后便加速了,其实安禄山也在赌,他在赌李亨会接受他的要求,说服政事堂册封他为燕王,毕竟他手上有数十万大军,只有他才是李庆安的唯一对手,李亨必然会倚重他,但安禄山也知道,他所下赌注的风险很大,一旦李亨不接受他的条件,那李亨很可能会对他下手了。
因此,安禄山也非常害怕,走了不到二十里,这时,他的谋士高尚和大将史思明率军和他汇合了,现在他手上有军队七百人,使他的心稍稍安定下来。
“大帅,我感觉不妙啊!”谋士高尚催马在他车窗边道。
“先生发现了什么?”
高尚忧心忡忡道:“如果李亨真有诚意,他应该亲自来挽留大帅才对,他派一个心腹宦官来,这是不是有迷惑大帅的意思?”
安禄山沉思了片刻,确实很有这个可能,他也很了解李亨,连自己的儿子都敢杀,他还有什么不敢,这时他心中开始紧张起来,急忙问道:“那我们是不是按原定策略走?”
他们很早便商量过退路了,如果他们和李亨谈判不成,李亨必然会动杀机,这时他们就从西走,从李庆安控制的关中西部走,去关内渡河,或者取道汉中。
高尚摇了摇头,“殿下,从昨晚千牛卫的举动来看,千牛卫必定也有了戒备,不能再从西面走,我们得另觅道路。”
“那先生有对策吗?”
“有!我们走水路。”
..........两个时辰后,安禄山的车队抵达了新丰县,就在他们正准备离开官道,前往另一条小路时,这时,数千名驻扎新丰的关中军士兵从旁边的树林中杀出,箭如密雨,安禄山的卫队措不及防,一下子被射得人仰马翻,死伤一片,顷刻间,数千士兵将安禄山的车队团团围住。
“安禄山何在?”一名军官厉声喝问道。
“我家大帅不在车上,已经离开多时了。”
..........从长安到陕州,除了走陆路潼关外,走漕渠水路也可以前往,漕渠是维护关中经济的主要命脉,李隆基登基后,便几次大规模疏通漕运,其中开元二十八年陕州太守李齐物开凿了开元新河,两年后接任陕郡太守的韦坚又继续加深开凿漕渠,将开元新河接通了灞水,使江淮船只可以直抵长安以东九里外的广运潭,这条运河便由开元新河改名为天宝渠,韦坚也由此升为刑部尚书,跻身政事堂为相。
上午,广运潭中舟楫如云,大量的船只趁河水尚未冻结之前,离开关中前往江淮,在一座河运检查署前,几名河运官员乘坐一条小船,正忙碌地在船只中穿行,收钱放船,他们眼睛毒辣,任何一条船都休想免费逃过,这时一艘体型颇大的花船驶了上来。
“停船!”
河运官员一声高喝,他们的小船靠近了花船,“做什么的?”
大量货船出现一条花船,确实很引人瞩目,花船上有十几名年轻家仆,一名中年管家男子拱手笑道:“官爷,这是出嫁的花船,赶时辰去陕州。”
“赶时辰走陆路才快,走水路什么时候才能到?”
两名官员好奇探头看了看,从船帘缝隙中可以隐隐看见一名极为肥胖的女人,穿着大红裙,头上戴满了珠翠,打扮十分妖艳,她侧身坐着,看不清模样,不过她那身肥肉便令检查官没有兴趣了,便笑道:“新妇座船,除了正常收钱外,应该还有喜钱才对!”
“有!有!有!”
中年男子取过两贯钱,恭敬地递上道:“这是一点心意,请收下!”
一般而言,过往船只只收几百钱,但对方却给了两贯钱,着实令两名官员喜出望外,他们接过钱,便一挥手道:“放行!”
花船缓缓地启动了,很快便驶离了检查站,消失在数百艘货船浩浩荡荡的队伍之中。
.......
(未完待续)
------------
第四百九十八章 高原斥候
安禄山最终逃出了长安,一个月后,他开始在范阳军大规模清洗汉将,将所有的重要将领职位换成了胡人,在贞治元年的最后一天,安禄山在幽州自立为燕王,从此撕掉了虚伪的面具,他向天下公开发表声明,不再承认长安朝廷,而改为向成都的朝廷效忠,并在恢复正统朝廷的借口下,开始了积极的扩军备战。
十二月的吐火罗已是冰天雪地的世界,夜晚尤其寒冷,在百里无人的旷野里,高阔的天空满挂着星斗,干冷干冷的寒气,冻得星星也僵直了眼。
在距离王庭国都步师城约百里外的一座峡谷中,穿流峡谷的步师河已经冻成了一条冰河,这条发源于葱岭,蜿蜒千里的河流仿佛睡着了,冰面上再也没有任何生命的气息,包括富有生命力的河水也沉寂了,此时,冰面倒成了一条便捷的商道,总有富有挑战精神的商人沿着这条冰河路,往来于疏勒和吐火罗诸国之间,将来自唐朝的商品贩运到吐火罗,卖一个好价钱。
到了夜间,这些商人就会结伴宿营在山壑间的洞穴中,点燃熊熊篝火,抵御严冬和高原狼群的袭击,在峡谷的中间,隐隐有火光跳动,显然有人在峡谷中宿营了。
这是一个长宽均不到一丈的山洞,但洞内却宽敞高阔,这种山洞是商人们最喜欢的宿营洞穴,只要在洞口点燃一堆火,便可以平安的渡过一夜了,此刻,洞口正点了一堆火,一个年轻的胡商坐在一旁,正在给火堆里添加木材,目光却警惕地向峡谷两边巡睃。
而在洞穴中则点燃了另一堆篝火,旁边有**个商人正在低声地说着什么,大火上噼噼啪啪地烤着山鸡,香气诱人,在离篝火不远处,则卧躺在二十几匹骆驼,它们都在闭眼安睡,身上厚密的长毛足以让它们抵御严寒,骆驼的旁边则堆放着不少箱笼货物,大多是茶叶,也有丝绸和瓷器,这些在吐火罗也都是极为抢手的货物。
商人们的年纪看起来都不到三十岁,看面孔有汉人也有胡人,大多身高体壮,一边喝酒,一边大嚼着刚刚烤好的山鸡。
“周大哥,你说明天进步师城,吐蕃人会不会把咱们的货物没收了?”
说话的是一名年轻的汉人,他将一只烤好的鸡腿洒上盐末,递给了另一名三十岁左右的男子,这名男子显然是他们的首领,他也是一名汉人,他正眯着眼靠在岩石上休息,便随手接过鸡腿,狠狠咬了一口,便大嚼起来,又喝了一口酒,口中含糊不清道:“关键看你说什么话,如果你说突厥语或者吐火罗语,吐蕃军不会为难你,但如果你说汉语,那么吐蕃人第一个抓的就是你,记住了,你绝不能随便开口,老老实实地装哑子,否则你会害死我们大伙。”
这十个人其实就是唐军的一队斥候了,他们任务是探查王庭国吐蕃人的驻兵情况,因此他们扮作了商人,这十斥候中有五名汉人,五名胡人,首领是一名经验丰富的斥候校尉,名叫周泌,曾经在吐火罗驻扎,能说一口流利的吐火罗语,其实这十名斥候除了那名年轻士兵外,其他人都能说吐火罗语。
而那名年轻士兵是一名训鹰手,这是斥候队中最重要的职位之一,训鹰手就相当于后世的通讯兵,安西军中的通讯工具除了信鸽以外,还有猎鹰,尤其在吐火罗,猎鹰很多,用信鸽的往来通信会非常危险,因此一般都使用鹰来传信,所以训鹰手的重要姓就由此可见了。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6561
6562
6563
6564
6565
6566
6567
6568
6569
6570
6571
6572
6573
6574
6575
6576
6577
6578
6579
6580
6581
6582
6583
6584
6585
6586
6587
6588
6589
6590
6591
6592
6593
6594
6595
6596
6597
6598
6599
6600
6601
6602
6603
6604
6605
6606
6607
6608
6609
6610
6611
6612
6613
6614
6615
6616
6617
6618
6619
6620
6621
6622
6623
6624
6625
6626
6627
6628
6629
6630
6631
6632
6633
6634
6635
6636
6637
6638
6639
6640
6641
6642
6643
6644
6645
6646
6647
6648
6649
6650
6651
6652
6653
6654
6655
6656
6657
6658
6659
6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