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思明当然也明白,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他想了想便道:“我要借三万骑兵,期限为三年,作为条件,我会一年内支付给仆骨部三万担茶叶和二十万匹绢。”

    说到这,他从箭壶里取出三支箭,一折两段,发誓道:“我以我的名誉发誓,若我有违诺言,当如此箭。”

    仆骨阿朵思相信他的承诺,他点点头道:“那我们就一言为定,我这就回去带兵。”

    仆骨阿朵思走了,史思明慢慢坐下,克制住心中的激动,仆骨部的借兵是他计划中极为重要的一环,这样他就拥有了十一万大军,足以让他做一点事情了。

    这时,门外有亲兵禀报:“史帅,燕王殿下请你前去,有重要事情。”

    史思明笑了笑,就算安禄山不找他,他自己也要去找安禄山,他换了一身软甲,便起程向燕王府而去。

    ...........

    安禄山虽然没有正式称帝,但他的排场的用度已经和帝王完全一样了,光他的后宫就有三百余名嫔妃,他也没有什么特别宠爱的妃子,正如李醉在酒楼中所言,他每晚选十人陪寝,三十天轮一次,这个冬天,安禄山在极度荒银中度过.

    除了三百多名后宫外,安禄山念念不忘的就是杨贵妃了,几个月前,当年的虢国夫人杨花花找到了他,希望能在河北做生意,当然,作为条件,杨花花除了给他缴税外,还答应帮他找到杨贵妃,杨花花告诉他,杨贵妃并不在李庆安手上,而是隐居在河东某处,她可以通过杨氏家族的关系替安禄山找到杨贵妃。

    安禄山对杨花花的花言巧语深信不疑,这也是他心中的一种期盼,他不仅免了杨花花的一切税赋,还给她军商的特权,他只求杨花花尽快替他找到杨贵妃。

    昨天,杨花花传来了消息,杨贵妃就藏身在太原府,安禄山砰然心动了,此时已是春暖花开,正是出兵河东之时。

    黄河已经解冻,李光弼大军担心补给不足而退回了河南,整个河北都在安禄山的控制之下,安禄山实现了他的第一步战略目标,占领河北全境,他的下一个目标就是占领河东。

    恰逢此时传来了杨贵妃的消息,于公于私,安禄山都等不及了。

    .........

    (未完待续)
------------

第六百二十八章 春季攻势

    草料库被焚烧事件给安禄山带来的影响远远超过了火药场被炸,一个冬天,他的三十万匹战马饿死近半,契丹和奚也借口自己草料不足,只肯支援他们各自的军队,若不是史思明从仆骨部借来了八十万担草料,恐怕连安禄山的幽州铁骑也从此消亡。

    又由于安禄山在起事之初不顺,连吃败仗,他的兵力也锐减了十万人,战马不足,兵员减少,再加上他占领了河北全境,安禄山便改变了策略,准许他的部将有募兵权,而不封顶,但所招募新兵的钱粮由他们自己解决。

    目前拥有募兵权的大将一共有六人,史思明、李怀仙、田承嗣、蔡希德、李归仁,以及安禄山的儿子安庆绪,这六员大将各统帅重兵,史思明率八万军驻扎在恒州、定州,李怀仙依旧驻兵幽州,田承嗣在魏州、博州、相州,蔡希德在沧州、德州,李归仁则驻扎在赵州、邢州,安庆绪的军队则驻扎在蓟州、檀州及平州一线。

    得到安禄山的首肯,这六人在辖区内大肆招兵买马,所需钱粮则从民众身上盘剥,河北未逃走的民众还有十之三四,他们钱粮几乎都被安禄山军盘剥殆尽,尤其大户人家,被敲骨吸髓,早已变得一贫如洗。

    残暴者如蔡希德之流,纵兵血洗南皮、饶安和弓高三县,抢夺民财、轮暴妇女,将三县男子全部抓入军中为卒,年迈如六十老者,年少十三四岁少年,一个都不放过,使蔡希德的军队从五万人一下子增加到八万人,成为燕军的第四大势力。

    一个冬天,除了幽州还有几分生机外,其余河北州县哀民遍野,饥寒交迫,民无食,挖野菜、剥树皮度曰,此时河北道就像一个骨瘦如柴的病人,除了空有一副骨架,血肉早已被吸干,已经无法再压榨出油水了。

    燕军将士开始不满,为安禄山卖命的契丹、奚人也一样不满,尤其是奚人,安禄山可是答应了他们洛阳高贵之女,可现在他们连洛阳的影子都没看见,奚人大营开始搔动起来。

    安禄山无奈,只得命各将献女数千人,送入奚人大营中安抚他们,但治标不治本,安禄山知道,关键是河北道已经养不活他的数十万大军了,此时漫漫长冬已过,出兵河东的时机成熟了。

    燕王府,从各地赶来的大将聚集一堂,除了史思明在幽州养病,李怀仙本身就在幽州外,其余大将皆从外地赶来。

    在安禄山的议事大堂正中,放着一台巨大的沙盘,长五丈、宽三丈,包括了河北道和河东道,沙盘用一幅绢纱覆盖,使人看不清上面的情形。

    安禄山高高坐在正中,他头戴金盔,一身金甲闪闪发光,平时安禄山不穿盔甲,都是穿常服,而一旦他顶盔贯甲,就意味着他要发动军事行动了,他的六员大将分两列坐在下面,大堂内十分安静。

    “休养了一个冬天,该是出兵的时候了。”

    安禄山开门见山,直接向众人挑明了今天开会的主旨,众人从安禄山的装束便预料到了,没有人吭声,安禄山点点头,目光瞥向了史思明,见他面黄肌瘦,脸带病容,他是因为生病,特地来幽州养病,安禄山心中有些不喜,便问道:“史副帅,你的病情如何了?”

    史思明有些吃力站起身,拱手道:“回禀燕王,卑职已无大恙了。”

    话虽这样说,但他语气微弱,谁都看得出来,明显是在应付安禄山,不当众扫他的兴,给他个面子,若真要让他去打仗,安禄山也未必愿意,更重要是史思明已经有败绩在先了,安禄山已经有点不大相信他。

    安禄山眉头一皱,目光不自觉地扫了一眼李怀仙,安禄山这一点微妙的变化立刻被史思明捕捉到了,他心中暗喜,这正是他所期盼的,让李怀仙去河东。

    史思明从燕王府中也得到了一点点消息,安禄山可能会兵分三路进攻河东,但怎么派兵,路线是怎样,这些他都一无所知,他现在急需买通安禄山身边的亲信成为自己的眼线,而李猪儿就是最好的人选,他极得安禄山信任,甚至有资格在安禄山榻边站岗,安禄山喜欢肥熟妇人,李猪儿便到处给他寻人,是安禄山那个方面的大管家。

    而且史思明也打听到了,这李猪儿十分贪财,但他又很小心,不轻易从外人那里接收钱财,怕丢了安禄山的信任,所以史思明才准备从李猪儿的叔父李醉那里下手,让李醉成为他的牵线之桥。

    史思明已经看出安禄山不想派他了,他一声不吭,病歪歪地坐在一旁,这时安禄山站起身,在心腹李猪儿的搀扶下走到沙盘前,他一摆手,立刻上来两名侍卫,一边一个,将覆盖在沙盘上的绢纱徐徐掀开,露出了沙盘的真面目。

    “你们都过来看看吧!”

    安禄山拔去了原本插在井陉的史思明小旗,换成了李怀仙的小旗,李怀仙上次击败了郭子仪的军队,使安禄山对他充满信心,以至于连烧毁草料库这么大的罪都没有怪他,而杀了一名低级将领作为他的替罪羊。

    众人围拢上来,安禄山取过长木杆,指着河东以北道:“现在河东有北唐的三路大军,北面是云州代州是雷万春部,有一万五千军队,这里兵力较少,不足为虑。”

    他木杆又移到南方,重重地点了点晋州,道:“我真正担心的是这里,晋州部署了李嗣业的五万安西军,这五万人是李庆安的精锐之军,除了他们,还有三万从河西、陇右来的军队部署在绛州、潞州和泽州,而河南那边又有李光弼的二十几万大军,更重要是我们没有渡河船只,本来沧州有船场,却被某个蠢货一把火烧了,造船的工匠死的死、逃得逃。”

    说到这里,安禄山目光凌厉地射向蔡希德,蔡希德心虚地低下头,不敢说话,安禄山重重哼了一声,又将木杆指向太原,对众人道:“太原虽有郭子仪的八万军,但却比安西军容易对付的得多,所以这次我决定攻打太原,力争在一个月内攻克太原。”

    他的目光一一向众人扫过,最后下令道:“我们兵分两路,李归仁为南路率本部五万人出滏口陉,佯攻潞州,务必给我牵制住李嗣业的安西军,若他主力北上支援太原,你就出兵潞州泽州,给我烧杀劫掠,逼李嗣业南下。”

    他又用木杆指了指井陉,对李怀仙、蔡希德和安庆绪道:“你们三人率本部十五万大军,走井陉进军太原,安庆绪为主将,李怀仙和蔡希德为左右副将,南方进攻是虚,而你们进攻是实,从入井陉之曰算起,我希望一个月后,我亲赴太原视察。”

    众人齐声应道:“遵命!”

    “好!现在各归去整顿兵马,十天后大军汇兵幽州,正式起兵!”

    .........

    幽州城内尘土飞扬,马蹄声如雷,一队队骑兵向城外驰去,田承嗣、蔡希德、安庆绪各率亲兵离开了幽州城,城内被一个冬天泡得有些懒散的气氛顿时变得紧张起来,许多人都意识到了,大战将起。

    城南的一间平房内,季胜正和一名中年男子商量买药一事,中年男子叫魏汝群,是燕军中的一名汉人军医,身材瘦高,他原本是幽州一家药铺的首席医师,去年妙手回春堂事件后,所有幽州城的药铺都被牵连了,他所在的药铺被关,药材被强征,他本人也被强征进军营做了军医。

    魏汝群年过四十被强征入伍,对安禄山没有什么忠义之心,再加上燕军内山头众多,军纪不严,人人都在想着劫掠发财,魏汝群也寻思着能发一笔财,给他儿子娶亲买房,也给自己攒下一笔养老钱。

    只是他年老力衰,没有机会去参与劫掠,只能靠山吃山,私自倒卖安禄山的军用伤药,平时都是零零星星偷卖给病人,冒着被发现杀头的风险,几个月才攒了三四贯钱,这令他很不爽,而季胜是他的第一个大主顾,使他倍加讨好,生怕生意谈不成。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66977 66978 66979 66980 66981 66982 66983 66984 66985 66986 66987 66988 66989 66990 66991 66992 66993 66994 66995 66996 66997 66998 66999 67000 67001 67002 67003 67004 67005 67006 67007 67008 67009 67010 67011 67012 67013 67014 67015 67016 67017 67018 67019 67020 67021 67022 67023 67024 67025 67026 67027 67028 67029 67030 67031 67032 67033 67034 67035 67036 67037 67038 67039 67040 67041 67042 67043 67044 67045 67046 67047 67048 67049 67050 67051 67052 67053 67054 67055 67056 67057 67058 67059 67060 67061 67062 67063 67064 67065 67066 67067 67068 67069 67070 67071 67072 67073 67074 67075 67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