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身子晃了一下才一个箭步蹿过去,紧紧扯住马永成的衣领子,不敢置信地道:“你说什么?谁回京了?”

    马永成哭丧着脸道:“刘公公,是威武侯、内厂提督杨凌杨大人回京了,他他没死!”

    “啊?”刘瑾腾腾腾倒退了两步,这回太后和永福公主也听清了,二个人一齐站了起来,太后惊道:“你说什么?给哀家再说一遍,你说杨凌杨卿家没死?”

    永福公主张了张嘴又马上闭上了,可是小巧的鼻翅儿翕动着,酥胸急促起伏,兴奋的脸蛋儿都红了,一双俏美的杏眼放着光,紧紧盯着马永成,生怕自已是听岔了话儿。

    正德看台下好象出了事儿,就没精打彩地摞下身段儿,走到台边儿上有气无力地道:“什么事呀,永成?”

    后边锣鼓依然带吹带打,马永成又对他说了一遍,正德还是没听清,永淳公主得到确认,顿时欢呼一声,返身和姐姐抱在了一起,永福脸上也绽开一片笑,就象一朵莹光流动的玉百合。

    张皇后瞪了永淳一眼,斥道:“你是公主,大呼小叫的成何体统?”

    正德就听到‘回京了’三个字,他不耐烦地挥挥袖子,锣鼓声戛然而止,正德又问道:“什么事儿?谁回京了?”

    马永成刚张开嘴,永淳公主已抢着道:“皇兄,杨凌没死,他回京来了!”

    “什么?”

    马永成刚刚扯平了被刘瑾揪成麻花的衣领,又被跳下台的正德一把扯住了,‘杏眼’圆睁地道:“你说杨凌没死,是不是?是不是杨侍读没死?”

    马永成忙不迭地道:“是是是,皇上,宫禁关了,杨大人进不来,锦衣卫石大人到宫门传讯,说是杨大人回来了,正在午门外遥拜皇上”。

    正德松开手,一脸的惊喜,他象没睡醒似的晃悠了一下,忽然挺起胸来仰天打了个哈哈:“哈哈,哈哈,啊~~~~哈哈哈哈”。

    朱大‘花旦’唱完了‘老生’,把水袖一甩,健步如飞,嗖嗖嗖地跑出了皇家戏园子。

    永淳公主喜滋滋地道:“皇姐,咱们也去瞧瞧,这个杨凌好有趣,比皇兄唱大戏好玩多了,嘻嘻~”。

    永福公主实在比她还想马上飞奔到前宫,可她毕竟年岁稍长,懂得规矩,不禁看了一眼太后,太后果然把脸板了起来,斥道:“不许胡闹,你们是堂堂公主,半夜三更的跑去前宫成何体统?你皇姐身子不好,赶快陪皇姐回去休息吧,哀家还要去看看太皇太后,你们想知道什么信儿明天向你皇兄打听一下便是”。

    永淳公主嘟着小嘴儿,见姐姐也不敢表示意见,只好答应一声,牵着永福公主的手向太后施了一礼,告辞退下。

    刘瑾又惊又怒,万种滋味纷至沓来,可他是个越遇大事越能镇静下来的人物,还能追上两步,向永福公主施礼道:“殿下,要不要老奴准备些点心,着人给您送过去?”

    “不必了,嗳,叫御膳房准备两碗不,三碗粳米肉脯粥送来,本公主和御妹宵夜要吃”。

    “姐,我挺饱的”。

    “饱了也吃,省得半夜跟我喊饿”。

    姐妹俩象两只小蜜蜂儿似的飞走了。

    张太后看着她们翩然而去的身影,总觉着有点儿不对劲。永福毕竟是她的亲生女儿,在身边的时间又远比太子多,母女感情很好,这女儿若有什么异常她岂能觉察出来?

    看到杨凌死而复生给永福公主带来的变化,张太后越想越是不妥,女儿她不会是?

    张太后心里不安起来,永福常住深宫大院之内,倒不怕她做出什么有辱皇家体面的事来,可是如果自已担心的事是真的,终究不是一件好事。

    女儿长大了,再过了年就是二八芳龄,换在民间都已成亲了,目前为止,永福接触过的男人只有一个杨凌,那个杨凌又是一副讨女孩子喜欢的模样,估摸着不行,是该给她张罗找个驸马了,免得这孩子胡思乱想的。

    “嗯,明儿把两个兄弟召进宫来一起议议,他们是永福的舅舅嘛”张太后一边思索着,一边摆驾慈宁宫,去探望太皇太后了。

    杨凌站的离午门远远儿的,莫说是他,就是任何皇亲贵戚,宫禁期间也不得擅自靠近宫闱半步,否则以谋逆论处。

    石文义是皇宫大内的锦衣卫,有宫中当值的腰牌,即便如此宫门一上锁也进不去了,送了犯人回来只能在宫墙外边两侧的门洞房里暂歇一宿。不过他有禁宫当值腰牌,可以越过侍卫,来到宫门下,顺着门缝儿向里边喊话。

    消息一直传进后宫,因为皇上还没睡,马永成才急忙赶去禀报,这样的消息,他也不敢承担延误的后果。正德一身红装,裙带飘飘,从后宫一直到前宫,演了一出‘红拂夜奔’。

    他习武练剑,体力甚好,后边四个小黄门可累的上气不接下气,这副不拘礼仪的情形以前后宫的太监宫女们常见,前宫的侍卫们却只是耳闻。

    一路的侍卫看见皇上身边的四个小太监追着一个高挑的红衣女子飞奔而过,口中还一迭声地叫着“皇上慢着些”,仍是直到这些人消失在视线之内,才反应过来。

    正德到了宫门口急叫道:“快快开门!”

    午门将军迎上来左瞅右瞅,有几分象是正德皇帝,声音也象,可他不敢乱认,后边四个小黄门追上来喊了一嗓子:“大胆,还不跪下见驾?”

    午门将军这才确认红衣宫装女子就是正德皇帝,这位爷能怀抱民女跨马闯午门,鞭指金銮殿,他还有什么荒唐事儿干不出来?

    午门将军急忙跪倒,说道:“臣启万岁,臣不敢!宫禁已落,从无半夜开启宫门的道理”。

    正德大怒,喝道:“你敢抗旨?”

    午门将军磕头道:“皇上,这是祖制,禁宫一闭,天大的事也不能开启宫门,臣开启宫门是死罪,抗旨亦是死罪,臣宁愿受皇上赐死,不敢违禁开门”。

    旁边的副将军战战兢兢地也跪下道:“皇上,这的的确确是皇家的规矩,更改不得,臣等不敢抗旨,也不敢违制,而且禁宫之钥落锁后也被司礼监收走了,不到五更是不会发还的”。

    正德急的跺脚,可是他也不是不计理的人,恐吓是一回事,这些臣子们严守规矩,哪能真个处罚,他奔到宫门前拍响大门,叫道:“杨卿!杨侍读,是你在外边吗?”

    夜里声音传的清楚,石文义在外边听见皇上说话,急忙提高嗓门答道:“皇上,是微臣石文义在此”。

    正德闻言一愣,说道:“石文义?你跑宫外边干什么?快叫杨卿上前答话”。

    石文义不敢怠慢,急忙跑到午门外的大广场上向杨凌宣旨,杨凌随着他走到午门下,心中也热乎乎的激动万分,他平抑了一下心情,才“砰砰砰”地拍着宫门,大声说道:“皇上!臣杨凌见驾,微臣没有死,微臣回来啦!”

    “杨卿!”正德紧紧抓着门上的兽吻铜环,欢喜叫道:“杨凌!朕高兴,朕很高兴”。

    “皇上”,杨凌也没有再说什么“微臣该死,累皇上为臣担忧”的套话,隔着一道门,那是大明的皇帝,也是他的手足兄弟。彼此看不见,可是他们都能感受到彼此之间那种感情的流动,已超越了君臣上下之分,那是一种血肉相连的感情。

    送走了张太后,刘瑾慢慢直起腰,脸色一下子阴沉下来。

    马永诚急急忙忙爬起来,又扯了扯自已的衣领,紧张地道:“刘公公,这个杨凌竟然大难不死,这可怎么办?”

    刘瑾的眼角轻轻抽搐了两下,低声说道:“宫禁锁了,现在出不去,否则还能和张彩、文冕他们好好商议一下,咱家现在心乱如麻,也想不出好主意。这个杨凌,还真是个祸害,山塌了都压不死他,他居然又回来了”。

    他背起双手,徐徐踱了几步道:“可恨呐,今早要不是那个匿名投书,咱家安排的人就该进言把西厂和海事衙门移交给我了,到时木已成舟,就算他回了京,难道还能拿回去不成,如今嗯?那封信不会就是他的人干的吧?”

    本来因为那信中也有抨击杨凌的话,所以刘瑾的视线一直盯在清流派身上,此时才若有所觉,自已十有**是上了他们的当啦。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22018 22019 22020 22021 22022 22023 22024 22025 22026 22027 22028 22029 22030 22031 22032 22033 22034 22035 22036 22037 22038 22039 22040 22041 22042 22043 22044 22045 22046 22047 22048 22049 22050 22051 22052 22053 22054 22055 22056 22057 22058 22059 22060 22061 22062 22063 22064 22065 22066 22067 22068 22069 22070 22071 22072 22073 22074 22075 22076 22077 22078 22079 22080 22081 22082 22083 22084 22085 22086 22087 22088 22089 22090 22091 22092 22093 22094 22095 22096 22097 22098 22099 22100 22101 22102 22103 22104 22105 22106 22107 22108 22109 22110 22111 22112 22113 22114 22115 22116 22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