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日本下令总动员,以第3、11师团为基干编组“上海派遣军”,日本天皇任命松井石根大将为司令官,任务为“协同海军击灭上海附近之中**,并占领上海及其北方地区要线
中国方面因为相信列强的调节,白白浪费两天的宝贵时间,此时的上海日本已经召集了全部侨民火线入伍,总兵力一万五千余人,对外宣称三千二百人,一万装扮精良的日军,借助工事和巷战的便利,那里是那么容易就能拿下的。
由于蒋介石身边的日本间谍泄密,**准备歼灭长江的日本军舰计划也彻底落空,这让张俊后悔不已,自己居然把这事给忘了。
这样中日双方在上海一地不断投入军队,此役国民党方面先后投入78个师、7个独立旅、3个暂编旅、中央军校教导总队、炮兵7团、财政部税警总团、宪兵1个团、上海市保安总团、上海市警察总队、江苏省保安团4个团,3队海军舰队,兵力总数在75万人以上。日军投入5个师团1个旅团达20万人,鏖战两个月后,日军的依靠强大的火力突破中**队防线,但此时中国虽败而不乱。
此时的蒋介石已经是热锅上的蚂蚁,战局发展如此的不顺利,根据情报日军又一次增兵,很可能在上海的日军将达到空前的三十万人,此时的**伤亡已经快十五万人了,很多中央军的精锐部队都打成了残废,比如三个德械师,36,87,88三个师,在上海的巷战中已经损失过半,这让蒋介石心里在流血,如果自己的精锐打光了,那什么来限制那些诸侯,此时的蒋介石已经进退维谷,打自己的精锐尽失,不打失掉民心军心。
一九三七年十一月三日中午:
军统局局长戴笠拿着公文包,匆匆忙忙地进了蒋介石在南京的官邸,这次戴笠可是有重要的情报报告,为了这份情报,自己牺牲了一个组的情报人员,同时这份情报关系到几十万的**生死,所以戴笠就匆匆忙忙跑来见委员长了,哪怕为止打扰委员长的休息也在所不辞。
“委座,经过我们情报人员的努力,终于搞到日军最新的作战计划,请你过目。”
蒋介石本来睡眼朦胧的严谨突然放出精光,飞快地从戴笠的手上抢过日军的作战计划,飞快地看起来,然后就是“啊!”的一声,日军作战计划掉落在地上。
“戴笠,速度给我找张俊来,要快,还有请国防部的相关人员立即到场,有重大军情发生。”
这份作战计划里面清楚地写着,日军在国内秘密组建了第十军,现在已经运到上海的外海上,将于十一月五日在金山卫登陆,然后包围七十多万**,这要是让日本得手,那蒋介石也就完蛋了。此时的蒋介石才想起张俊的作战计划书,上面清楚地预判日军将在金山卫登陆,而他蒋介石根本就没有理睬,现在情况万分危急才想起张俊,也算没有到无可救药的地步,事情还是大有可为的。
前期两个月的鏖战,中**队伤亡十五万人,而日军伤亡连四万都不到,这让日军更加狂妄地认为,中**队不堪一击,这也将更利于张俊实施诱敌深入,节节抵抗,持续消耗,最后绝地反击的战略。
当戴笠点头哈腰地找到张俊时,张俊正带着几个师长在作战室推演战局的发展呢!其实张俊也是忧心如焚,为什么委员长到现在还不召见自己,等日军在金山卫登陆后,事情将发展到无法收拾的地步,今天张俊正在与隆美尔等人商量,今天晚上秘密派兵进驻金山卫呢,虽然张俊不愿意把自己的部队派到日军的舰炮攻击范围内,但挽救七十万**的命运必须促使他这样去做。
不过现在委员长既然召见自己,那么说明事情就有转机,张俊连忙带着相关资料跟着戴笠去了国防部。
当张俊穿着一身党卫军制服进入国防部会议大厅的时候,所有的上将们都非常吃惊,为什么这个德国人今天会到国防部会议室来。蒋介石的话打断了大家的疑惑。
“各位,现在我可以把这份绝密的作战计划公布了,之前根据中日双方的真实实力,同时为了保密,没有公布这份作战计划,这份计划是由本人亲自主持制定的作战计划,希望在各位精诚团结,认真执行之,如有懈怠,军法惩处。”
张俊不管蒋介石是不是往自己的脸上贴金,重要的是这份作战计划又有了他施展的舞台,有蒋介石着个大靠山站出来支持自己,那是在好不过了。
“现在请张俊上校讲解这份作战计划。”
下面传来几声稀稀拉拉的掌声,张俊没有管那些个高官是什么感想,自己本来也无意在这里争权夺利,自己只是为这个苦难的祖国尽自己一份炎黄子孙的力量而已,其他的都不在重要。
“谢谢委员长给我这个机会,这份计划,是委员长的授意,同时根据委员长的战术思想,来制定的,为了保密所以使用的是另外一套作战计划,只是第一阶段和上份作战计划相同而已。
现在我军已经完成第一阶段的作战任务和目的,我想大家都知道,日军的本意是在华北和我方开战,而我军主力基本上布置在南方,此去北方,有几千公里的补给线,而我们并无空中优势,日军只需要用飞机轰炸铁路,即可截断我军的补给,如果我军精锐尽灭,那么抗日将没有胜利的希望。
既然在北方我们无胜利之希望,那我们就把战场摆在咱们的家门口,那就是淞沪和南京地区,其优势有五条:指挥利便、集中容易、补给较便,江南多港湾不利于敌,易动列强观感而得多助。所以委员长把战场摆在了淞沪和南京地区。
而日本是不愿意与我们在上海开战的,所以我们只能诱敌于淞沪,让日军大规模调遣军队来上海,而减少对华北的军力投入,这一阶段我们已经胜利完成,虽然我们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但也给日寇以惨重的打击,破灭了日寇三个月忘我华夏的叫嚣。
现在战役转入第二阶段,继续诱敌深入,现在的三道国防线,相信大家都去查看过,绝对是质量一流,如果日军想要攻破这三到国防线,会付出十分惨重的伤亡,第二阶段的作战思想就是,继续诱敌深入,依托工事节节抵抗,持续消耗日军之有生力量,为地三阶段做准备。此阶段的作战时间为两个月
具体安排为上海参战各军,于今天晚上,有序撤退至各国防工事线内,国防部会做出具体的安排。
第三阶段,此时的日军已经突破前两道国防线,与锡登线上的**,鏖战已久,我军主动放弃锡登线,锡登线上防守的各军立即退入无锡和江阴两市,放日军进入南京地区,而南京到无锡和江阴的这片土地十分平整,也没有什么水网,非常利于装甲部队的突击,而我们组建的装甲军,就会对进入南京城下的日军展开反击,此时筋疲力尽的日军在我们的装甲军前,只能像臭虫一样被碾死,而在无锡和江阴的**也将展开反击,截断日军的退路。
而我们的新式空军,在第一战役期间,没有参战,一是为了麻痹敌人二是为了给他们更多的训练时间,第三阶段时,我们的空军将夺回制空权十天以上。”
“啪啪啪……”这下整个国防部的掌声才热烈起来,大家都是军人,张俊的计划合理不合理一样就能看出来,就算第三阶段不能反击破日军的攻势,(看来这些人还不了解德军装甲师的威力)在三道国防工事前,也是我守敌攻,那伤亡比例就不在是在上海巷战中的那种伤亡比例了,在上海的巷战中是我们拿着简陋的武器去攻击精锐的日军,并且日军还依托着坚固的工事,那伤亡能不大吗?
这次的总指挥赫然变成了蒋介石,副总指挥是何应钦和李宗仁,张俊还是他的七十四军军长,指挥地三阶段的反击任务,张俊并无意来争什么权利,既然蒋介石要亲自指挥,那就让他亲自指挥好了,自己现在也可以加紧练兵,等到第三阶段的时候,好给日寇惨重的杀伤。
“报告司令官,昨天晚上,中**队全线撤军,我军前线部队以为是中**队在换防,所以没有报告,今天早上才发觉,所有的中**队全部退到他们的国防线上去了。”
“八嘎,给我查,是什么人泄露了作战计划。”
“嗨!”
松井石根能不气吗?定于十一月五日登陆金山卫,然后用一天时间截断中**队的退路,就可以全歼中**队的精锐,然后在逼迫蒋介石政府投降,现在完全泡汤了。双方之间的间谍战又如火如荼地在上海城内展开。
张俊又一次的闲了下来,**内的派系和争权夺利,张俊算是看明白了,自从那次国防会议请张俊参加了后,就在也没有邀请过张俊了,不要说是指挥权,就连过问权都没有,只有每天的战场通报会给张俊送一份,让张俊他们可以了解到战况发展到何种程度。
------------
第十八章 一寸河山一寸血
日军方面,反应也快,在**退出上海后,随即占领上海全市,同时派兵追击,在第一道国防工事前,开始了试探性的进攻,被中国守军击退,随着日军的部署到位,日军开始动用二十万军队猛攻吴福线和乍浦线,吴福线在太湖的右边乍浦线在太湖的左边,日军动用了一切力量和使用了一切武器,包括毒气弹,依然没有完全攻破这两道国防线,国防线的五到防线梯次配备,在日军没有使用装甲集群之前,光靠徒步的士兵去突破,只能是死伤累累。
战后具参战老兵回忆,1935年,于德元加入了西北军杨虎城将军特务团(即警卫团)。1937年淞沪会战打响后,杨虎城将军抽调十七路军精悍力量组成赴淞沪增援团,于德元奉命出征。
1800名热血男儿每人配1把4公斤重的大刀、1挺机关枪和6颗手榴弹,向上海进发。抵达上海后,他们被编入88师,死守吴福线的一段阵地。敌人装备精良,日军坦克就在对面逞凶,但战士们高喊着“决不能让日本人把阵地攻下来”,宁死也不愿做亡国奴!
机枪扫射,炮弹横飞,战士们浴血奋战。很快,战壕里的水就变成了红色,不断有人在受伤、牺牲。每当有战友在身边牺牲,于德元就会大喊一声:他奶奶的!
有一次,于德元正在掩体旁射击,只觉得额头一热,两眼顿时什么也看不到了,一颗子弹擦着他的额头飞过去了,鲜血糊住了他的眼睛,但他根本顾不上包扎,继续战斗。随后的几次战斗中,于德元的左腿、脖子先后被子弹打中,但只要还能动,他就一定坚持打下去。
很快,子弹打完了,不知是谁大喊一声:“我们不能再退了,哪怕只剩一人一枪一弹,也要坚持到底,与阵地共存亡!”于德元抽出大刀就冲了上去。在西安时,于德元就是大刀班的兵,对日本人的刀法有过研究。拨、挡、刺,上来就把一个日本兵的头砍了下来。还没等他喘息过来,又一个日本兵上来了。大刀翻飞,血肉四溅,于德元不知道战斗是何时结束的,只觉得眼前的日本兵渐渐少了,一停下来,他只觉手脚酸软,这时,他已经砍倒了13个日本兵。
经过一个多月的拼杀,到1937年10月返回陕西时,1800人的队伍就剩下了600余人,随后又到山西打鬼子
川军少将的回忆:
1937年8月13日,淞沪抗战爆发时,杜重石任川军二十军驻上海办事处少将处长。奉蒋中正命令,在军长杨森带领下,二十军士兵穿着自己打的草鞋,戴着竹斗笠,有的还带着油纸伞,9
月1日从贵州安顺徒步出发,沿湘黔公路行军,到湖南辰溪乘船到长沙,换乘火车经粤汉路到武昌徐家棚车站,连夜渡江到汉口,再由汉口到浦口换京沪线火车,于11月12日抵达上海前线的南翔火车站集结。
11月15日,部队投入守卫国防线战斗,二十军一三四师首日就遭到日军进攻,恶战开始。
“敌人火力很猛,我在战壕里用刺刀把一顶军帽撑出去,转眼间帽子上就被打了十几个洞。”杜重石回忆说,“我们的队伍每天一个师一个师地加入前线,有的师上前线一天就减员一半,有的支持了两天就减员三分之二。战场就像个大炉,人一填进去就被熔化了。”
11月16日,八○二团团长林相侯壮烈殉国。林相侯部与日寇白川大将指挥的第九师团和禁卫师团激战,日军凭借武器优势,发起猛烈攻击,林相侯亲临第一线指挥作战,屡挫日军。16日傍晚,日军发起又一轮攻势,士兵潮水般涌来,阵地眼看不保,林相侯冲出战壕,吼声震天,拼杀间,头部中弹倒下。林相侯是川军在淞沪战场上为国捐躯的第一位团长,他以这种姿势牺牲:怒目圆睁,手指前方……
二十军以血肉之躯保住一寸阵地不失,还夺回了中央军二十三师丢掉的陈家行阵地。11月18日,804团奉命收复失掉的阵地。团长向文彬率部当夜恶战,夺回了阵地,但全团官兵,营长只剩彭焕文1人,连排长非伤即死,无一幸免,班长剩下4个,士兵只剩120余人!一天中3小时内,向文彬由中校升上校,由上校晋升少将……
12月5日,杨森奉命将阵地交广西部队接防。至此,二十军结束了20昼夜上海抗战,奉命到纪王庙整顿残部,一个军的残余部队,只能勉强编为一旅。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7700
17701
17702
17703
17704
17705
17706
17707
17708
17709
17710
17711
17712
17713
17714
17715
17716
17717
17718
17719
17720
17721
17722
17723
17724
17725
17726
17727
17728
17729
17730
17731
17732
17733
17734
17735
17736
17737
17738
17739
17740
17741
17742
17743
17744
17745
17746
17747
17748
17749
17750
17751
17752
17753
17754
17755
17756
17757
17758
17759
17760
17761
17762
17763
17764
17765
17766
17767
17768
17769
17770
17771
17772
17773
17774
17775
17776
17777
17778
17779
17780
17781
17782
17783
17784
17785
17786
17787
17788
17789
17790
17791
17792
17793
17794
17795
17796
17797
17798
17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