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索里尼双眼顿时放光,已经是自己陷入了误区,老是想用意大利的单独武力来展示自己,现在既然有这一种解释,墨索里尼当然不会放过,在说文森特说的也是十分有道理,既然德国与意大利是钢铁盟友,哪么德国出兵帮助意大利就是他的义务了,想通了的墨索里尼连忙致电希特勒,请求希特勒出兵帮助意大利征服希腊。
……
张俊在与德国国防军交接前就十分正式拜访丹麦皇室,挪威王室张俊也想去拜访,可是挪威跑路了,全部去了英国,并在英国成立了流亡政府,号召挪威人民反抗德国的军事占领,对于挪威王室,张俊已经有自己细致的安排。
整个欧洲史,就是一部王族史,绝大部分的欧洲历史就是与王族的发展来记录的,可以说现在欧洲的王室基本上都有一千年以上的历史,这些王族在本国人民是心中的神圣的,号召力也无比巨大的,要防止这些有国王的国家出现大规模的反抗军,就必须处理好和安抚好这些王室。
张俊于12月1日,十分正式地拜访了丹麦王室,丹麦王室其实也想跑路的,因为他们也不能确定德国到底会处理他们,恐惧不安萦绕在丹麦王室的心头,让他们唯一欣慰的是,这次指挥占领丹麦的德国指挥官是丹麦伯爵张俊,党卫军在占领丹麦后军纪十分良好,没有出现过任何侵犯丹麦人的事件,甚至警察的枪支党卫军都没有收缴,丹麦政府运转正常,商店也照常开业,所有丹麦人基本没有感觉到了自己的国家已经德国占领了。
因为你在所有城市的大街上,看不的到一个巡逻的德国党卫军,巡逻执勤的还是丹麦的警察,张俊早就命令自己的士兵不准去丹麦的大街上闲逛,请假外出买东西一律便装。总之丹麦的一切社会秩序照常,丹麦的政务,警务,所有的一切,党卫军是一概都不插手,党卫军只控制战略要点,这个是必须的。
高姆老国王是丹麦的第一位君主,他的出生年月已无从考查,大约在公元940年去世。他死后,他的儿子哈拉尔继承王位。从一千多年来,由丹麦王族世袭的王位中,也曾有过两个王朝的崛起。一个是奥伦堡王朝;另一个是格吕克斯堡王朝。
丹麦的王朝更迭并不是由于篡权夺位,推翻前朝,建立了新朝。“奥伦堡王朝”和现在的“格吕克斯堡王朝”的兴起,都仅仅是因为国王绝嗣,后继无人,而不得不从去世国王的近亲旁系或母系的后代中去物色王位继承人。由于被挑选出来的王位继承人是先王的支脉、后裔.他们虽保持着爵位,但却生长在异国他乡,所以在他们的头衔中往往带有地名,如:“奥伦堡的克里斯钦伯爵”,及“格吕克斯堡的威廉姆公爵”等等。当他们被选为王位继承人,当上国王后,一个新的王朝开始了,他们原来头衔中的地名就成了新王的称号。
然而,不管丹麦王室如何“改朝换代”,这个王朝消亡,那个王朝兴起,在一千多年的54位君主中,他(她)们之间都有着这样、那样的血缘关系,丹麦的王位从来没有落到过一个完全陌生的家族手里。
要了解丹麦历史,必须了解丹麦的君主制。同许多国家的历史一样,丹麦历史实际上是一部丹麦王族史,可以说基本史实都是以历代国王的生平事迹、结合当时的历史重大事件来记述的。在丹麦的王族史中还有许多具有神话色彩和异彩纷呈的故事,一直流传至今。
克里斯蒂安十世国王与王后亚历山德琳娜早就在一天前接到了到张俊的拜帖,丹麦国王与王后知道,这将是决定自己国家和家族命运的时候,王宫外边站得如树桩一样的党卫军卫兵就是证明。张俊在没有确定丹麦王室的态度前,那对丹麦王室的看管极为严厉,而张俊对丹麦的平民就是极度宽松了。
拜会那天张俊特意找了件丹麦的伯爵服来,然后去租借了一个丹麦男爵的古老马车,张俊的所有护卫也穿上丹麦的传统服饰,浩浩荡荡,敲锣打鼓地招摇过市,向着丹麦的哥本哈根进发,张俊的马车上面还有一面赶制的大旗,上面用丹麦文字写着“丹麦伯爵张”,如果用现代中国人的眼光来看,张俊就是一戏班的班主,带着一群蹩脚的演员在游街打广告。
不过丹麦人可不这样看,他们看到的是德国党卫军司令官对丹麦文化的认同和尊重,这是张俊对一个民族的敬重,收获的当然是沿途丹麦人的热烈欢迎,张俊是从德国出发去哥本哈根,所有的丹麦的人都拿出自己的美酒欢迎他们的伯爵,当然最受欢迎的还是张俊的两个小公主,张天阳和张天寿,张俊为了显示那种温馨的感觉,叫人用飞机把两个丫头接到了前线,然后同乘古老的马车一起见丹麦国王和王后。
等张俊到达哥本哈根后,两个小公主闪烁着一双美丽的大眼睛,好奇地看着街道边前来欢迎的丹麦人,无数的记者也在拼命地照相,两个美丽的小公主差不多把张俊的的风头抢光了,要知道克虏伯家族在整个欧洲也是极富盛名的,所以克虏伯的孙女能成为丹麦人的公主,只能增加丹麦人的自豪感,感情这些人不是欢迎张俊的,是来欢迎他们的公主的,现在的丹麦国王和王后只生育了一个儿子,丹麦没有公主的遗憾,终于被填补上了。
“哈哈……欢迎克虏伯公主……”
“你们看那个是长公主……好萌啊……她在对着我笑呢!太爱有了。”
“快,快看,那是你小公主,太美丽了。”
……
丹麦人不知道张天阳,张天寿怎么喊要么放克虏伯公主,要么用大小来区分,欧洲人的王子公主情结就像现在疯狂的追星族,张俊的两个小公主瞬间俘获了丹麦人的心,明天全世界的报纸将报道这件事。
突然一对老年的丹麦夫妇冲出了人群,这的的确确让张俊的护卫人员紧张的不得了,连忙向张俊的马车靠拢,见那对夫妇没有恶意,这才悄悄地退回去。
冲出欢迎人群的那一对老年的夫妇,没有生育,见了这么可爱的公主,实在忍不住心中的疼爱,就跑了出来,想抱一抱两个小公主。
“吁……吁……”
马车车夫连忙把马车控制住,稳稳地停了下来:
“伯爵大人……伯爵大人……等等……”
张俊见两个五十多岁的人气喘嘘嘘地追着自己马车跑,连忙叫车夫把马车停了下来。
“呵呵,请问两位老人家有什么事情?”
那位长着金黄色大胡子的丹麦老人扶着他满脸慈祥的妻子追了上来,那长着金黄胡子的丹麦老人,就像魔兽里面的那个大胡子猎人。
“呼呼……我有一个请求,可以吗?”
等两位老人追上上张俊的马车,稍微停息了一下,对着张俊提出了一个要求。此时此地,无双算眼睛和相机对着张俊,张俊不能拒绝,也不敢拒绝,连忙点头答应下来。
“两位老人家,你们有什么要求尽管提吧,只要我能办到,一定不会让你们失望。”
“我们想抱一抱两位小公主,可以吗?”
“完全没有问题。”
张天阳和张天寿是典型的混血儿,完美无瑕粉嘟嘟的小脸,一双漆黑发亮的大眼睛,里面闪烁着童真的浪漫情怀,柳叶眉,樱桃小嘴,一头金黄的头发略带弯曲,自然地散落在肩膀上。张俊的这个两个宝贝女儿的的确确太惹人疼爱了,怪不得萌翻了所有人……(未完待续。)
------------
第一百八十三 成立欧盟(1)
你张俊在能打又能怎么样,我家儿子一颗棒棒糖就把你闺女骗到手了,同时还会收到你的一大笔嫁妆,这可是战场上不能出的气,现在丹麦国王和王后全出了,顿时感觉心情舒畅起来。
“张天阳.克虏伯公主,那你同意了克努特王子的要求吗?”
德林娜王后十分祥和地问张天阳:
“尊敬的王后,那你同意吗?”
张天阳毕竟是克虏伯那奸商的孙女,智力也不低,先是反问德林娜王后。德林娜王后怎么可能不同意呢,要知道克虏伯家族那可是富可敌国的,现在张天阳他爹又是希特勒的红人,还手握数十万雄兵,丹麦怎么会不同意呢!这是天上掉下来的好事啊!!!
“我完全同意,国王也是,那我们的张天阳公主的意见呢?”
张天阳没有直接回答德林娜的问题,而是使用克虏伯的招数:
“尊敬的国王和王后,我会让带着很多的嫁妆来哦!我爸爸和爷爷好多好多的钱,我把他们统统带来,给尊敬国王和王后买好多好看的衣服,好多好吃的食物,另外我还要把克虏伯公司搬到丹麦来,我要让每个丹麦人民都有工作,都有面包哦!”
“碰咚……”
张俊一头栽倒在地上,人事不省了。张俊在心里问苍天,问大地,世界上还有比这更坑爹的闺女嘛?把自己老子的所有钱和工厂统统搬到夫家去,自己这闺女也忒狠了吧。想我张俊累死累活赚点钱容易吗?风里来,雨里去的,才有这点家当,你这傻闺女一句话就全拿走了,你不会是让你老子我喝西北风吧。
再说张俊现在可是四个闺女,如果每个闺女都这么对张俊“宰”一笔天量的嫁妆,估计张俊只能把骨头熬成油都凑不起这么多的嫁妆啊!!!张天阳是长女,要这么多的嫁妆,别的女儿也是自己的心头肉,不能偏心吧,估计张俊只能跳地中海了,黄河太远没有办法去跳,只能就近到地中海去跳了。
……
张俊万分沮丧地带着条约和两个小公主回到了柏林,好好地陪了一下艾薇儿,然后就去帝国大厦找伟大的元首希特勒商量一件无比重要的事情,张俊也必须去帝国大厦,因为希特勒接到了墨索里尼请求德国出兵的电报,希特勒也想找张俊单独商量下,等商量好了以后,希特勒才决定召开军事会议。那基本上就是一个过程了,方略早就是张俊与希特勒两人密谋好的。
现在的希特勒经过这段时间对张俊的磨练和仔细观察,希特勒更加欣赏自己的“小萝卜头了。”这小子持宠不骄,也不四面树敌,反而十分低调,也不因为自己的宠爱,肆意揽权,更加不会嚣张狂妄这些优点都是希特勒最喜欢的,同时也让希特勒放心。
希特勒忘记了张俊的汉民族血统,圆滑世故咱是他们的祖宗,如果张俊连与希特勒关系都处理不好,哪么他也是一个最失败的华族人了。中国自古以来的皇权思想深入骨髓,不管你是大臣还是太子,就不要去触及帝王的权力,不然就是找死,此时的希特勒已经和中国古代的皇帝已经没有任何区别,张俊可是看得明明白白的。这种情况下,怎么可能自己去找死,引起希特勒的猜忌,这种因猜忌杀人的事件,在中国古代实在太多,前车之鉴啊!!!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780
1781
1782
1783
1784
1785
1786
1787
1788
1789
1790
1791
1792
1793
1794
1795
1796
1797
1798
1799
1800
1801
1802
1803
1804
1805
1806
1807
1808
1809
1810
1811
1812
1813
1814
1815
1816
1817
1818
1819
1820
1821
1822
1823
1824
1825
1826
1827
1828
1829
1830
1831
1832
1833
1834
1835
1836
1837
1838
1839
1840
1841
1842
1843
1844
1845
1846
1847
1848
1849
1850
1851
1852
1853
1854
1855
1856
1857
1858
1859
1860
1861
1862
1863
1864
1865
1866
1867
1868
1869
1870
1871
1872
1873
1874
1875
1876
1877
1878
1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