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卫军新编步兵师的任务又落到了隆美尔的肩上,隆美尔就是一个劳碌命,并且是任劳任怨的劳碌命。张俊也没有闲着,开始动用自己是德国装备部部长的优势,只要是能捞到的坦克飞机,一股脑儿地往波兰境内送,波兰储存的飞机坦克也全部拿着来装备自己的党卫军,功夫不负有心人,张俊的党卫军第一装甲集团军总算是坦克满编的十六个装甲师了。
当然张俊的整个装甲集团军的坦克被迫分成了三类,主战坦克师8个(装备山寨99式坦克),重型坦克师4个(装备山寨虎式),中型坦克师4个(装备四号中型坦克)。
党卫军航空军的飞机也满编了,“六爷”达到了五百多架,其他飞机达到了1000多架,总共一千五百多架,另外德国空军划拨了一个航空军来,装备1200多架飞机,这样张俊能指挥的飞机就有二千七百多架,勉强够用了。
张俊是把所有能捞,都捞了,能拿出来的都拿出来了,反正就是这一锤子买卖,赢就吃香喝辣,输就是人死鸟朝天。
……
“魏特曼,今天晚上必须把所有的坦克运上列车,必须的。”
“军长,我们的列车不够啊!!!”
“列车不够,把所有能调用的列车全部抽调出来。”
“有的列车上面都装满了货物,那些私人老板也不愿意卸货。”
“你手中的枪是干嘛用的,我授权你调动一切力量筹集列车,胆敢反对的,全部抓起来送秘密警察局。”
文森特这个“胡汉三”终于把自己的意大利党卫军训练好了,因为墨索里尼不愿意把这个自己用三百万吨红酒武装的装甲军送去苏联前线,一直没有批准文森特出兵的请求,直到希特勒亲自打来电话,墨索里尼才泱泱不快地派文森特出发,可是此时距离开战只有八天时间去了。
这可是一个装甲军,光是重型坦克就是五百辆,还有人员三万多,其他设备也多,文森特去找墨索里尼,而墨索里尼根本就不见文森特,意思就是你小子自己要去的,自己想办法,没有办法的文森特开始叫魏特曼自己动手去筹集列车了,美其名曰是筹集,其实跟抢差不多,如果不是看在意大利党卫军是去帮自己的德国党卫军,魏特曼还真不会去干这种有损军人荣誉的事情。
为了德国党卫军,魏特曼只要捏着鼻子开始抢劫过往列车,所有物资全部卸车,然后装上意大利党卫军的人或者物资就出发,当然魏特曼还是要开一张白条给那些受到损失的人,落款当然是意大利政府,让这些人去找墨索里尼吵架吧,才不管魏特曼的鸟事。
魏特曼可不是傻蛋,文森特那小白脸叫我执行抢劫任务可以,叫大爷我抓人,那是万万不能的,大爷我打大白条那些受到损失的人。
“长官,你们不行这样啊!!!我这列火车的货物全是海鲜,一卸货就全完了,呜呜呜……这可是我的身家性命啊!!!长官求求你啊!!!千万不要啊!!!”
“你们快点卸货,快点……”
一个商人拉着魏特曼的衣袖,苦苦哀求着,那清醒十分的凄凉,魏特曼其实心中也是十分的不忍,那些个海鲜的价值不菲,这样一卸货,基本算报废了,可以说这个商人的损失是十分惨重的。
“说你损失多少钱?”
“啊!!!”
那商人好像没有明白过来呆呆地看着魏特曼,魏特曼只好在重复一句:
“你损失多少钱,说个数字,我打张白条给你,然后去找墨索里尼先生领钱就是。”
那商人瞬间破涕为笑,两年对着魏特曼鞠躬致谢:
“一百万意大利里拉。”
“嗤嗤……拿着这个两百万意大利里拉的白条,一星期以后就去找墨索里尼首相领钱吧。”
魏特曼也不知道自己开了多少张白条,你要你能说出个所以然来,魏特曼就会把白条打给你,并且加倍给,这让魏特曼的抢劫列车行为极为顺利,居然有几辆列车自己空着就开来了,然后找魏特曼开白条,如果主动的投怀送抱,魏特曼当然不能小气,大笔一挥,二十万意大利里拉的白条就送了出去,只是这些人找到墨索里尼的时候,墨索里尼会不会气的吐血,这些商人的势力自古都是很大的。
文森特带着整个意大利装甲军浩浩荡荡地乘着火车到了波兰,此时已经距离开战还有三天,张俊的所有部队全部到被部署到苏联边境地区去了,张俊和隆美尔已经在收拾东西,准备也到前敌指挥所去了,至于南方集团军群总司令希姆莱,就不用去管他了,指挥大兵团打仗不是他这个“养鸡场主”该干的事情,他就在柏林为党卫军刮地皮吧。
“报告,我胡汉三又回来了。”
好吧,文森特这小子还是改不了那嘻哈浪漫的习惯,因为以前张俊有空闲的时候,给他们讲个关于《沙家浜》的故事,文森特别的没有记住,就记住了一句非常经典的台词“我胡汉三又回来了。”
“哦,胡汉三同志,看来你还混的不错嘛,现在都是中将军长了,那胡汉三军长有什么指示不。”
“报告总司令,我胡汉三是来找你领战斗任务的,呵呵,还是老长官指示我胡汉三吧。”
“那行,胡汉三同志,你立即把你的装甲师运动到这里,明白了吗?”
“明白了,然后呢?”
张俊勇手指着地图继续说道,我们的第一步目标就是进攻苏联的港口城市敖德萨,使苏联里海舰队失去补给基地,从而毫无用武之地。然后我们快速挺近500公里到扎波罗热这个铁路枢纽,这样我们就可以充分利用苏联的铁路补给,再下一步就是我们这次的战略节点――罗斯托夫,拿下罗斯托夫,我们的整个补给系统,就将完全依赖苏联的铁路系统了,并且这个铁路系统还四通八达的,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利的。
占领罗斯托夫后有两个战略任务,一个是去南边700公里外的巴库地区,另外一个就是直插斯大林格勒,以北一百公里处,炸毁斯大林格勒通往莫斯科的铁路,然后快速度过伏尔加河,狂奔1300公里,到达苏联的亚欧分界线上的铁路枢纽城市――奥尔斯克,快速地攻占它,然后建立机场和完善的防御圈,这个机场就是生死存亡的关键,一方面是我们的补给通道,一方面是用来轰炸苏联所有的铁路枢纽和车站的。这个任务无疑是最艰巨的,稍一不慎就是全军覆没的下场……(未完待续。)
------------
第二百零六章 战略解析(1)
我的胡汉三同志,你选择去巴库地区抢油田呢?还是选择去死地奥尔斯克呢?”
文森特好不犹豫是用自己的手指着奥尔斯克说:
“我选择去死地奥尔斯克,但请总司令再给我一个军的装甲部队吧,呵呵.”
“胡汉三同志,你可别把我当土豪一样地打劫,装甲军是没有的,但是我可以给你两个师的党卫军步兵师你,德国最精锐的步兵师,战无不胜的步兵师,想要吗?”
国防军新编步兵师,现在已经划入党卫军战斗序列,再把衣服一换,就成了张俊口中最精锐,战无不胜的党卫军步兵师了,这不是忽悠文森特这个胡汉三嘛。
“要,当然要,我完全可以让这三万多党卫军精锐步兵建立一个防御圈,然后用我的意大利装甲军组成快速打击部队,哪个苏联佬敢来动我的奥尔斯克……那是他自寻死路,我会免费送他去上帝那里报道。
文森特狂言已出,不知道结局如何,也只有真真切切地打过才知道。
……
张俊安排到文森特这个胡汉三后,在离开华沙的时候,亲自给给希特勒写了一封报告,仔细分析了德国应该如何战胜国土宽广的苏联。张俊毕竟只能指挥一个集团军群,对于占领地的具体政策,还是需要德国这个欧盟元首拿主意,张俊没有直接使用说教的方式,而是用一种学术研究报告形势来写的。
“……小国能战胜大国,面积、人口、资源、技术等因素,更多程度上代表的是一个国家的战争潜力,而不是立即就能在战争中发挥作用的战争实力(战争实力最直观的表现就是武装部队的多寡精锐与否、武器装备是否精良、后勤补给是否充足)――“潜力”不等于现实的“实力”。换言之,如果一个国家的战争潜力未能及时转化为战争实力,即使她的潜力再庞大,也有失败的可能。
国土面积的大小和人口数量及资源丰富程度有着一定的关系,而且它决定了战略空间的大小和战场上双方的旋回余地,并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战争的进行方式:阵地战还是运动战?速决战还是持久战?人口数量直接关系到战时急需的人力资源:适龄兵役人口的数量决定了军队后备兵力的大小,男女壮年人口是战时扩大军需生产的主要劳动力来源。
矿产资源的丰富与否和国家能否生产出足够的战争物资、武器装备有着莫大的关系。石油、铁、铝、煤、橡胶、粮食、布料、各种金属都是战时需求量极大的战略物资,缺少了它们,战争机器就无法正常运转。一个国家如果处在战时被封锁的状态,战略物资无法通过贸易交换等方式获得的话,资源问题就决定了她自持力的大小、持续作战的能力。
文化技术的高低关系到国家在战时能够发明出多少武器装备、生产设备、军事理论、运筹科学等成果,他们是国家战争实力的放大器:先进的武器可以以一当百,优秀的战术可以以寡胜众,卓越的理论可以使战争机器的运转效率最大化。但是,战争潜力的转化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相当程度的时间、空间和物资保障。一旦被敌方使用以快打慢的方式得逞:国土被大片占领、人民被大批奴役、物资被大量掠夺、技术被疯狂窃取,战争潜力向战争实力的转化就会被强行压制,国家甚至就可能一败不能翻身,永远抬不起头。
小国如何才能战胜大国?可通过以下途径实现,主要为四个方面:
1.使用编制精悍的精锐军队,大量消灭敌方庞大但臃肿的军队。即以精锐胜平庸,消灭敌方直接抵抗力量。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23175
23176
23177
23178
23179
23180
23181
23182
23183
23184
23185
23186
23187
23188
23189
23190
23191
23192
23193
23194
23195
23196
23197
23198
23199
23200
23201
23202
23203
23204
23205
23206
23207
23208
23209
23210
23211
23212
23213
23214
23215
23216
23217
23218
23219
23220
23221
23222
23223
23224
23225
23226
23227
23228
23229
23230
23231
23232
23233
23234
23235
23236
23237
23238
23239
23240
23241
23242
23243
23244
23245
23246
23247
23248
23249
23250
23251
23252
23253
23254
23255
23256
23257
23258
23259
23260
23261
23262
23263
23264
23265
23266
23267
23268
23269
23270
23271
23272
23273
23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