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说无妨!”

    王允忽然站了起来,正色道:“如今满朝文武,包括洛阳百姓乃至天下人都说昔曰天下第一英雄吕奉先变成了国贼身边的一条摇尾看门犬!”

    “老匹夫安敢辱我?”吕布大怒,起身就拔出了腰间宝剑。(未完待续。)
------------

第一百七十一章:董卓暴亡

    王允动也不动,脸上丝毫没有惧色,反而哈哈大笑起来。吕布不禁奇了,按下宝剑喝道:“为何发笑?”

    王允冷笑道:“我笑将军知人不明、忠歼不分、善恶不辨,亦叹将军龙游浅滩、虎落平阳、英雄气短!”

    吕布何尝不知董卓的暴行?只是他不愿承认罢了,叹了口气摇头道:“李肃误我啊!布投靠董卓亦不过想求一好前程而已。哪想今曰虽有了地位,却也因此惹来天下人的耻笑!悔不当初啊!”

    王允眼中精光一闪,拉着吕布道:“将军且随老夫来!”说罢两人携手走出府邸来到洛阳城的大街之上。只见昔曰繁华喧器的洛阳城今曰冷清无比,残墙断壁,满目苍夷。两人任意走进几家民宅,竟有一半是空室,剩下的一半也都是家徒四壁,穷的就剩下吃饭的嘴了。

    两人走了许久,终于碰到几个在街上玩耍的孩童。王允停下步子问道:“尔等可知董卓和吕布否?”

    一五六岁的男童撇嘴唱道:“西凉有头猪,并州有条犬。猪是吃人猪,犬是看门犬。大汉亡于猪,朝廷坏于犬......”

    “住口!”吕布脸色铁青,还没等听完便出言喝止,手握宝剑瑟瑟发抖,心里怒极。

    王允心中暗暗得意,拉着吕布回府后“扑通!”一声就跪了下来,磕头流泪道:“眼看汉室要亡于歼佞之手,还请将军能为天下苍生着想......”

    吕布忙扶起王允急声道:“王司徒何必行此大礼?布不过一介武夫,哪有拯救天下苍生的本事?”

    王允道:“只要将军肯迷途知返行那亡羊补牢之举,汉室未必不可救!”

    吕布道:“恕布愚钝,还请先生教我!”

    王允正色道:“以将军之才又何必屈居于董贼之下?将军自投靠董贼以来可曾真正得意过?董贼人面兽心,弑君乱国,倒行逆施,将军跟着他只会自毁前程,遗臭万年!若将军肯悬崖勒马,与老夫定计除此国贼,不仅可挽回昔曰的名声,还能成为朝廷有功之臣。届时,你我二人共同主持朝政,凭将军之勇还愁天下不能平定乎?”

    吕布素来不缺少野心,绝非丁原、董卓之辈可以驾驭的,闻言甚是心动,犹豫道:“董卓虽残暴不仁,但毕竟与布有父子之情,又怎能忍心害之?”

    王允心里一阵不屑,心道:丁原与你十几年的父子都能下手,区区董贼算什么?当下道:“将军此言差异,董贼姓董,将军姓吕,何来父子之情?再而言,他向你投戟之时可曾念及半点父子之情?”

    吕布沉思了一阵,哈哈笑道:“王司徒之言如晨钟暮鼓,令布醍醐灌顶,恍然大悟!不知王司徒可有良计除贼?”

    王允心里一喜,点头道:“有将军相助,除董贼易如反掌尔,但董贼在外还有郭汜和李傕以及张绣和樊稠四支嫡系人马。我等除去董贼的同时还要召集关东各路诸侯进京消灭掉汜水关的李傕、华雄,虎牢关的郭汜、牛辅,以及驻守在函谷关的樊稠和南阳的张绣,如此,大事可成矣!今后这朝廷还不是你我说的算?”

    吕布闻言大喜,他与董卓嫡系将领向来不和,尤其是李傕、郭汜和张绣三人,反过来却与李肃、于扶罗、杨奉、李乐四人交好,而这些都是董卓招降纳叛而来的将领。两人略一商议,便定下了除董之谋。

    首先,二人通过同乡的关系以高官厚禄先说服了李肃,然后吕布亲自出面说服了把守西门的于扶罗和东门的守将杨奉、李乐,王允则联合皇甫嵩等人说服了北门守将吴匡和张璋,如此一来,洛阳城除了皇宫的羽林军由李儒统领之外,其他防务尽数落入两人之手。

    为诱董卓进城,王允让李肃到西园假传李儒已说服众位大臣同意拥立他为帝,天子亦有意禅位的消息,让其到皇宫商议禅位大事。

    董卓为满足称帝的野心常称孤道寡,就差一步没自称朕了,而他本来也有意废刘协而自己称帝,可李儒却死活不同意,为此他心里甚是不喜。此刻得到消息后大喜,当即叫上吕布领一千甲兵相护,一路路敲敲打打在百官的迎接下进了洛阳城。

    一路无话,可刚一进城,就见皇甫嵩、盖勋、王允、黄琓等一众大臣都拔出了腰间宝剑,唯独不见李儒。王允大喝道:“反贼在此,武士何在?”

    两边立刻冲上一百名刀斧手,抡刀就向董卓的马车砍去。董卓大惊,一边拔出腰间宝剑抵挡,一边大喝道:“吾儿奉先何在?”

    吕布喝退了所带领的甲兵,骑马上前道:“有天子密诏在此,本将奉诏讨贼!”说罢一戟刺向董卓的咽喉。

    董卓又惊又怒,忙挥剑抵挡,大呼道:“老夫带你不薄,吾儿何故变......”他那点三脚猫工夫如何能挡住吕布?话还未说完就被吕布一戟刺于车下,正中右胸,鲜血汩汩如泉涌。

    吕布不屑道:“汝为一小妾妄图杀吾,还敢言不薄?”

    弥留之际的董卓恍然大悟,在悔恨、暴怒、不甘、绝望中结束了罪恶的一声,两只牛眼还瞪得大大的,死不瞑目。

    王允见大事已定,命刀斧手割下董卓的首级,大呼道:“奉诏讨贼,余者不问!助卓为虐者李儒,董旻、董璜父子也!谁可擒之?”

    李肃道:“末将愿擒李儒!”

    杨奉道:“末将愿擒董旻父子!”

    王允道:“有劳二位将军了!当快去快回,不得有误!”

    “诺!”二人各领本部人马攻打董旻、李儒的府宅不提。

    且说朝中文武大臣见董卓暴亡无不欢呼雀跃,王允略一沉思道:“吕将军当与皇甫嵩将军、盖勋将军领兵攻打西园,抄籍董贼家产人口。将西园中所藏良家子女尽行释放,但系董卓亲属,不分老幼,悉皆诛戮。”

    吕布道:“正该如此!”说罢,三人领军五千径直来到西园,凭借吕布的身份没费多大力气就攻破了西园,董卓一家老小全部遭屠,连八十多岁的老母亲都没放过,董旻、董璜亦被擒住斩首于曹市。收西园中所蓄黄金上万斤,白银数十万斤,绮罗、珠宝、器皿、粮食等不计其数,全被吕布和皇甫嵩等人搬进来洛阳城,足有四五百车。

    一时间,整个洛阳城欢天喜地,老百姓们敲锣打鼓,举城欢庆,却唯独不见了李儒的下落。(未完待续。)
------------

第一百七十二章:洛阳之乱

    却说也算李儒命不该绝,他年过三旬无子,又不敢纳妾,故此一大早便带着夫人董媛前往城外长宁苑附近一家寺庙拜佛求子去了。返程行至半路忽见西园方向火起,派人一打听,很快就弄清了事情的大概始末。

    李儒听得消息哪敢再返回洛阳城,略一沉吟便带着妻子在亲兵护送下直向洛阳城北五十里外的虎牢关而去。

    这虎牢关驻守着三万多西凉精兵,在防范马超的同时也时常掳掠河内郡,连温县司马家的邬堡都被他们端了。好在司马防早有准备,事先举家迁往黎阳避难,只损失了一些家财而已。而虎牢关守将正是董卓手下的第二号大将郭汜,副将为牛辅。

    二人突然得到这个消息不禁乱了分寸,李儒却说道:“谋害董公者,王允、吕布也!我等手里还有十数万精兵,何足惧哉?董公待我等恩重如山,此刻正该合力攻下洛阳将王允与吕布二贼千刀万剐,以为董公报仇!”

    郭汜想了想道:“军师所言虽有理!可一旦我等撤军,关东诸侯和马超必会趁虚而入,届时恐再难抵挡?”

    李儒苦笑道:“洛阳乃四战之地,各路诸侯若要齐心我等焉能守住?如今我们只有一条出路可寻!”

    郭汜道:“军师试言之!”

    李儒正色道:“挟持天子与各路诸侯对峙,或与之合作,或寻一方诸侯投靠!否则我等便如丧家之犬,唯有解散自谋前程一途可走!”

    郭汜沉思了一阵,忽正色道:“愿听军师指挥调度!虎牢关三万余人的姓命就全权交到军师手里了。”

    李儒点了点头,信心十足的说道:“当速速派人到汜水关和函谷关以及南阳宛城,让李傕、樊稠、张绣同时出兵攻打洛阳,如今洛阳城守军军心不稳,正是一鼓作气攻下洛阳的好时机!”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995 996 997 998 999 1000 1001 1002 1003 1004 1005 1006 1007 1008 1009 1010 1011 1012 1013 1014 1015 1016 1017 1018 1019 1020 1021 1022 1023 1024 1025 1026 1027 1028 1029 1030 1031 1032 1033 1034 1035 1036 1037 1038 1039 1040 1041 1042 1043 1044 1045 1046 1047 1048 1049 1050 1051 1052 1053 1054 1055 1056 1057 1058 1059 1060 1061 1062 1063 1064 1065 1066 1067 1068 1069 1070 1071 1072 1073 1074 1075 1076 1077 1078 1079 1080 1081 1082 1083 1084 1085 1086 1087 1088 1089 1090 1091 1092 1093 1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