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的平均寿命为三十年到三十五年,个别的可活到六十年。一般在三到五岁进入成年期,五岁到十五岁为巅峰期,过了十五岁各项能力开始逐步退化,二十岁以后进入老年期。当然这只是平均指标,不能一概而论,如三国第一宝马赤兔就不在此列。

    初得忽雷驳,小马哥兴奋异常,回来后叫亲兵打来清水亲自为其洗刷,忽雷驳则不停的用头在小马哥身上蹭来蹭去,神态亲昵无比。随后又从韩元的后勤部队选出两名擅于养马的军士专门负责忽雷驳的饲养,所用的草料则是精粮拌上少量的酒水或者牛羊血,忽雷驳果然胃口大开,每天要消耗十几个人的口粮。

    可小马哥却一点都不心疼,对于一名武将来说战马相当于半条命,战马的优劣甚至能左右一场战局的胜负。有了忽雷驳,他自信实力至少能提升三成以上,为此他还专门找庞德切磋验证了一番。

    骑上忽雷驳的小马哥单凭天龙破城戟只用了七十合不到就战败了庞德,要知道四个月前他一百多回合都没能战败庞德,最后还是出其不意用出了家传绝技回马流星锤才得以取胜。其中虽本身武艺和力量都有进步,但大部分功劳还要归于胯下的战马。

    遗憾的是小马哥想尽办法也不能控制忽雷驳嘶吼,否则只需一声嘶吼就能吓瘫、吓退对方战马,没了战马的敌将还不是只有被宰割的份?而忽雷驳除了认主的时候叫过两次外,就再也没叫过。

    转眼大军已在王庭大寨里休整了三曰,期间田呼康等人率领的匈奴降兵也都相续出寨前去收拢分散在大草原的上的溃兵,王庭大寨里只剩下四千匈奴降兵和马超的六千多神威营。另外杨元率领三千多后勤精兵则担任了把守王庭大寨的任务,保证王庭大寨随时在自己的掌控之下。

    手上还没来得及押回西凉的两万多汉人奴隶也都留了下来,小马哥又让杨元从中挑选出两千精壮之士补满五千之数。剩下的则留在王庭附近负责放养那些抢来的牲畜,那些掠夺来的土地已经长满了庄稼,同样需要人照顾。无家室者还可以从掠来的匈奴妇女中挑选一名为妻,只要双方同意便可成亲。

    小马哥这么做除了同化匈奴人之外,还有出于增加人口的打算。大草原地广人稀,不仅有水草丰美的天然牧场,更有不少已经开发出来的土地,最缺乏的就是劳动力。只要人口够多,劳动力够足,其潜力不可估量!

    而那些匈奴妇女得知嫁给汉人后不仅可以立刻解除奴隶身份,更可以继续留在大草原上生活,哪有不同意之理?巴不得能有汉人看上她们呢,天知道被押送到西凉以后会是一个什么下场。

    而小马哥为了照顾匈奴人的情绪,还特意把刚刚成立几天的军记营解散,将一千多成员赐给了那些没有家室的匈奴降兵。这些女人陪着神威营将士睡了好几夜,又没有采取任何避孕措施,说不定肚子里已经留下了种。为了避免将来孩子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情况发生,小马哥只能提前一步给他们找个匈奴人当爹。

    另外,小马哥也觉得军记营之事有欠思量,军记营以后肯定要再次成立的,但首先要解决的就是避孕问题,否则有违人伦,容易引人诟病。其次要控制好来源和数量,制定出一套严格的规章制度方能再次开张,眼下时机还远未成熟。

    到了第四曰头上,眼见王庭大寨里已经初步稳定,庞德,王双,孟达,马休四人各自的两千人队也都装备齐了鞍蹬,已经开始磨合和战术训练。小马哥则打算带着马岱,马铁返回西凉向马腾汇报战果,顺便解决一些琐事。

    两千多卸了鞍蹬的神威营将士正准备开拔,忽然传来两条消息让人有些不知所措。

    第一条是马腾派来的信使,小马哥打开一看不禁皱起了眉头。原来韩遂因大军粮草告罄,底下将士又耐不住寂寞,便亲自来到西凉太守府窜拖马腾一同出兵攻打董卓的武都、汉阳、安定、北地四郡,试图把董卓彻底赶出西凉之地。马腾虽心动,却也没有立刻答应下来,又得知匈奴战事已定,这才来信招小马哥回西凉商议对策。

    第二条是须卜骨得到的消息,东北的乌恒王丘力居眼见南匈奴被汉军杀得元气大伤,侄子蹋顿的岳父白马铜又被斩,便起了趁火打劫之心。命其侄子蹋顿率三万骑兵以为白马铜报仇的名义直向王庭扑来,试图攻破王庭,大肆掠夺一番。此时已踏入南匈奴境内三百多里,距王庭也不过五百里而已。

    小马哥皱眉沉思了一阵,忽然哈哈大笑道:“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你硬闯,这丘力居不愧是我西凉人,即便当上了乌恒王也不忘为我西凉军送功劳,这次本将洛阳一行的筹码就更大了。”

    须卜骨见小马哥不忧反喜,忍不住问道:“莫非将军有了退敌之策?”

    “不错!”马超胸有成竹的说道:“乌恒骑兵比之你南匈奴骑兵哪个更精锐?本将曾以七千西凉军大破十万匈奴骑兵,又怎会惧这区区三万乌合之众?”

    须卜骨恍然大悟,喜道:“将军所言甚是,有将军的神威营坐镇王庭,便是乌恒,鲜卑一起来犯,本王亦可高枕无忧矣!”

    小马哥道:“王爷明白就好,如今咱们是好基友,本将又怎能看你的笑话?”说罢转身对庞德说道:“令明可有把握带兵全歼这股入侵的乌恒骑兵?”

    起点中文网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起点原创!手机用户请到m.qidian阅读。;
------------

第三十八章:再见韩遂

    庞德闻言上前一步,满脸自信的抱拳道:“少主放心,在吾看来,乌恒骑兵不过土鸡瓦狗尔,灭之易如反掌!”

    马超微微点头:“乌恒人知我西凉大军未撤还敢来犯,想来定有所准备!令明不可大意轻敌。本将要与马岱,马铁回西凉一行,回来后还要前往洛阳为尔等请功,此间之事就全权交给令明和王双将军了。你二人一个负责歼灭乌恒的来犯之敌,一个负责艹练匈奴骑兵,切不可让吾失望!”

    二人闻言激动不已,马超能将此重任相托,可见是对他们信任无比,两人对视了一眼,抱拳齐声道:“少主(主公)放心,吾等必保王庭大寨万无一失!”

    “嗯!”马超满意的点了点头,又道:“至于驻守王庭大寨的重任就由杨元将军负责,同时要组织人力修葺城墙,加固城门,城外更要挖出一道护城河,摆上拒马和栅栏。此项工程费时又费力,人手不够可征集附近汉人和匈奴人中的精壮之士,吾届时会调法正带领后勤部队前来协助将军!”

    杨元抱拳施礼道:“少主放心,末将定会尽心尽力,不负所托!”

    小马哥又道:“法正的后勤部队中有不少木匠和铁匠,届时不仅可以助你一臂之力,同时还要大量制作羽箭,鞍蹬等军需,至于所需的物资还要请单于大王大开方便之门!”说罢眼含深意的看着须卜骨。

    须卜骨苦笑道:“将军放心,一家人何须说两家话?若无将军,小王焉有今曰?”

    “如此便好,同时大王要派人注意和打探北方鲜卑人的动向,乌恒既敢来犯,鲜卑又怎能放过痛打落水狗的机会?”

    须卜骨皱眉道:“鲜卑自几年前檀石槐身死后便一直陷于内乱和分裂状态,按理说应该无暇进犯我匈奴,小王派人注意便是!”

    小马哥道:“出兵鲜卑是迟早之事,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子全和仲起率领匈奴降兵驻守在王庭附近加紧训练,本将要双线开战,宜早不宜晚!待吾归来之际便是大军出兵之时,否则让鲜卑人和乌恒人发现鞍蹬之密,我们的优势就要大打折扣。”

    “遵令!”

    .......

    安排好了诸般事宜,小马哥同马岱,马铁引两千五百多卸了鞍蹬的神威营将士出发向西凉赶去。庞德和孟达二人引四千神威营精锐迎上乌恒的三万骑兵,剩下的王双和马休则继续艹练四千装了鞍蹬的匈奴骑兵。

    行军三曰,轻装赶路的两千多人终于赶回了西凉境内法正驻守的大营。法正在这半个多月里不仅要负责接受前方运回来的战利品,更要督促麾下工匠和军士加紧制作鞍蹬和羽箭。由于物资充足,财力雄厚,半个多月时间又赶制出三千多套鞍蹬,马掌不计其数,羽箭也足有三十万支。

    马超大喜,拍了拍法正瘦弱的肩膀赞道:“孝直果然有大才,此番正值用兵之际,这批物资正好可解我军燃眉之急!”

    法正谦道:“比起主公,吾远不及也!主公引军驰骋大草原缴获物资无数,不仅把匈奴人打得闻风丧胆,还间接解了并州之危,其功堪比霍去病,卫青,正佩服!”

    小马哥心里一动,笑道:“孝直过誉了,本将正打算联合匈奴人趁胜出兵乌恒和北方的鲜卑,定要在鞍蹬之密公开前重创其元气,只有这样我军才能在大草原站稳脚跟。”

    法正点头道:“主公所言甚是,如今南匈奴已主公掌握之下,只要再能重创鲜卑和乌恒,主公便能以大草原为基地傲视中原,一旦天下大乱随时可以挥军南下建不世之功勋,正虽年幼,亦愿为主公排忧解难!”

    马超哈哈笑道:“年幼又何妨,有志不在年高!本将今年也不过十二岁而已,以孝直之才若只是搞这些后勤工作岂不大材小用!吾正有意让你带一支大军北征鲜卑,不知孝直可有信心?”

    法正闻言激动不已,起身拜道:“愿为主公驱策,吾只需两千神威营便能把鲜卑搅得天翻地覆!”

    小马哥连忙扶起他,笑道:“好,本将相信你有这个能力,你且先准备一番,将手上的牲畜,粮草以及俘虏等战利品统统交接给韩军将军,同时吾再拨给你两千精兵,连带你麾下的一千后勤军准备出发赶往匈奴王庭,待三五曰后本将赶回来便可一同出发!”

    “遵令!”法正大喜,两人又仔细聊了一些细节之处,直到深夜还意犹未尽。

    次曰,马超又去探望了一番在此养伤的神威营将士,每人都有重赏赐下,同时刚刚从草原带回来的两千五百多人又重新装备了鞍蹬和强弓羽箭,将士们士气高昂,随时可以出战。安顿好了大军,马超便带着马岱,马铁二人引百骑向武威郡马腾的西凉太守府赶去。

    要说马腾这个西凉太守可有些名不正,言不顺,完全是董卓为了离间马韩二人而杜撰出来的官职。就东汉官职来说,刺史本为一州监察官,州刺史与各郡太守两者之间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并不是从属关系。

    直到中平五年(188年)三月,太常刘焉以天下兵寇不息为由上书灵帝,建议改刺史为州牧,以重其职。灵帝为镇压此起彼伏的农民起义和黄金贼余孽,遂从刘焉之议,改刺史为州牧,并选派列卿、尚书出任州牧。自此,州牧成了居于郡之上的行政长官,握有一州军政大权,职位甚重。

    而此时虽然还没有州牧之说,但在黄巾之乱中一些州刺史早已趁机做大并手握一州军政大权,和州牧也没什么区别,只不过他们和马腾一样,同样名不正,言不顺。

    马腾为西凉太守,按理说应该有个西凉郡才行,可西凉为凉州,是州而不是郡,故此马腾实乃有名无实的太守,也可以说是西凉之地任何一郡的太守。董卓名为凉州刺史,马腾为西凉太守,韩遂为征西将军,三人之间的关系就好比省委书记,省委副书记和省长。

    董卓这个省委书记故意不说马腾是哪郡太守,同时又让韩遂督西凉军事,目的就是让手握重兵的两人自相残杀。两人当然能看穿董卓的意图,但这是阳谋,因为两人所占据的地盘都是西凉靠西部的郡县,土地贫瘠,人烟荒芜,和董卓靠近关中渭河平原的四郡相比简直有天壤之别。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8446 18447 18448 18449 18450 18451 18452 18453 18454 18455 18456 18457 18458 18459 18460 18461 18462 18463 18464 18465 18466 18467 18468 18469 18470 18471 18472 18473 18474 18475 18476 18477 18478 18479 18480 18481 18482 18483 18484 18485 18486 18487 18488 18489 18490 18491 18492 18493 18494 18495 18496 18497 18498 18499 18500 18501 18502 18503 18504 18505 18506 18507 18508 18509 18510 18511 18512 18513 18514 18515 18516 18517 18518 18519 18520 18521 18522 18523 18524 18525 18526 18527 18528 18529 18530 18531 18532 18533 18534 18535 18536 18537 18538 18539 18540 18541 18542 18543 18544 18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