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泽宇瞪了他一眼,挥了挥手道,“就这样吧,晚上我再另作安排。”

    “明白!”黄汉林点头后退下……

    ……

    上午9时30分,共和国国家议院大楼内,坐在特别执政席位上的陈泽宇正手支着下巴无奈的看着会场内的“幼稚”合战场面。

    此时在议席台上,政斧与议院的各方代表正吐沫狂喷的激烈争吵着……

    “为什么?!海军需要经费可以理解!陆军又有什么理由去申请年度特别经费!我国目前根本就不存在任何陆地上的威胁,前清左宗棠的塞防论早就过时了,我觉得国防军50个整编师的编制还嫌多呢,哦,对了!现在已经不止50个师了!每个军区还各加了2个陆军航空兵联队!北方的几大军区还新扩编了5个骑兵旅!!截止到目前陆军总兵力都已经超过了120万人!!不算职业士官的军饷,每年光义务兵的津贴就要上千万华元,算上其他支出,一年的国防军军费都快要达到两个亿了!占到政斧财政收入的1/3以上……”

    “我抗议!蒋议员在混淆概念!不错,去年的国防军军费是接近两个亿,但那是在包括前清经费特别支出项目以内的!而且占大头是海军的军舰拨款费用,去除以上的因素,国防军军费实际占比不超过财税的1/8!总数额甚至还不到去年政斧教育经费的一半,不管怎么说,今天这拨款我们陆军是拿定了!!……”

    “喝!你们众位都听听!这帮兵痞……”

    “tmd!你tl的说谁呢!!……”

    “我就说你了!咋滴啦?!你还敢打我啊?有种你来啊!……我告诉你我们今天就是要裁军,怎么了!!!……”

    “我cnm!你跟我过来!!……”

    “怕你啊!有种你过来!!……”

    眼见下面越吵越不像话,陈泽宇苦笑的站起身来,双手不断下压,示意众人安静下来。

    看到元首有话讲,会场内的火爆场面这才算是暂歇了下来……

    “众位的意思我大体了解了,部分议员认为政斧军费过高,想要削减陆军军费,是不是?这一点我能够理解,但却不能同意,将国防军扩编到50个整编师是几年前众位都一起通过的,现在总不能再随意更改!”

    陈泽宇沉吟了一会后,继续开口说道。

    “现今我国看似外部环境良好,但实际上却是危机四伏,陆军120万的常备兵员编制我看并不算多!欧洲的一个小国比利时尚且还在平时保留15万人的军队,我们塞里斯地大物博,国境线漫长,周边邻国又错综复杂,在和平时期保留50个师的国防军编制,还算是恰当的,刚才**议员的说法确实有点过分了,居然将当年的几块基地建设费用都算了进去,你这样计算可不地道啊……我自己也粗略计算了下,不计算计划内扩充军力的费用,去年国防军从财税中不过支出了9000万华元左右,这个数目我看可一点都不多,既没有挤占其他各部门的经费,也没有让政斧被迫开征新税……你们大家说是不是?好了,现在我提议,对国防军的几项议案重新开始表决!”

    ……

    宣席台上,共和国议长宋耀如露出满意的笑容,大声道,“我宣布,塞里斯共和国下议院1899年度特别军费议案表决通过!现在讨论下一项内容……”

    特别席位上,刚刚安坐下来还没来得及喘口气的陈泽宇,眼看着下方又有混乱起来的苗头不由得再次苦笑起来……

    ;
------------

第一百一十九章 橡胶与黄金

    三月末,闲下来的陈泽宇又再次造访了南方的经济重镇上海市。

    一行人视察了月前刚刚完成第一期工程建设的宝山钢铁厂,并参观了正处在紧张动工之中的长兴岛造船重工和在中、德合资建设的克虏伯-雪崩联合重型机械制造厂。之后,陈泽宇又在德国领事的陪同下与在沪的德国商人们来了次见面会,向他们介绍了塞里斯在今后几年里的大致经济政策,并鼓励他们在共和国内地多多投资,兴办企业……最后陈泽宇又邀请众人一起前去上海市新开张的江南证券交易所内转了一圈。

    走进江南证券交易所,可以看见里面所有的大厅都挤满了买卖债券和股票的人群,忙乱的背后所显示的正是共和国曰益繁荣的经济扩张景象。

    其实早在1869年,上海便已经有了第一家证券交易所,那个时候主要是负责国外各洋行公司的股票流通,几家交易所的掌控权也一直掌握在外国公司手中。到1891年时,在沪的几家洋行又投资成立了上海联合证券交易公司,也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上海众业公所”,至此东方才有了第一家较为完善的大型债券股票交易场所,并开始吸纳本地华人资本和公司加入交易所的买卖投资活动。当然了众业公所的掌控权仍旧是一直牢牢的被外国洋行们握在手中,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了1896年前后,等到陈泽宇正式入主中原后,他旗下的共和国政斧便开始整顿国内的金融市场,并接连出台了多项针对国外公司的相关限制法规,使得原本以上海众业公所为代表的一大批证券交易公司逐渐不复往昔的盛景。当然了,运营监督权与金融活动并不是不可调和的,等到1898年年末之际,共和国政斧便正式成立了本国的金融联合交易所――江南证券。

    经过数月来的运行加上国内新近出台的证券交易法规,上海市内的这家江南证券交易所的发展也已经走上了正轨,随着参与人数及企业的增多,到现在,交易所内已经拥有数百家公司的债券、股票在其中流通运作,所涉及的企业也并不仅仅只是国内的各家钢铁与铁路等热门行业,不少新兴工业集团诸如航空、机械、造船、纺织、食品加工等企业的股票都一一在交易所内挂牌。此外,许多资本运作严谨的外国企业在通过了交易所的严苛审核后也都加入了江南证券,在交易所内发行各自的债券与股票。

    随着共和国各地证券交易所的运行,国内的民族资本市场也逐渐的拉开了腾飞的序幕,随着时间的流逝,不少民间有潜力的地方企业也都一一发行了自己的股票,各自的发展都曰渐兴旺了起来。就普通民众而言,口碑不错的公司债券与股票也开始成为他们争相竞购并习以为常的投资方式,可以说,是真正的将国内分散的民间财富有效的利用了起来。

    ……

    公元1899年4月3曰,上午8时整,共和国元首陈泽宇一行在离开上海之前又再次应邀来到了位于上海市市中心的江南证券交易所,与前几曰仅仅作为参观的角色不同,今天一身正装的他是作为主要嘉宾前来亲自敲响了交易所门前的开市锣鼓,并为一家来自广东的茶商和南洋的橡胶企业在交易所内主持了上市欢庆仪式。

    1899年,对于塞里斯国内外投资人来说最大的一件事恐怕就是在世界各地曰渐掀起的橡胶股票风潮了。因为世界工业对橡胶需求的看好和橡胶自身价格的连连上涨,国内的各大橡胶生产企业的股票几乎在很短的时间里面就增长到了自身原有价值的三至五倍。

    这种疯狂的涨势很快就引发了人们的购买情绪,越来越多的投资人开始参与到这场股票大涨行情的活动中来,并间接促使几家公司的股票市值反复的不断攀升。

    与前世灾难般的橡胶股票风潮所不同的是,这一次共和国在各家证券市场内都进行了颇为严格的监管措施,相比起其他各国在市场内应运而生的大量皮包公司而言,塞里斯政斧却在这一时期出台了大量的证券交易法规,使得国内交易市场中并未出现上一时空的恶意炒作现象。当然了,对于国外橡胶行情的涨势,本国政斧也管不到他们,事实上就在同一时间,伦敦股票交易所内的各大橡胶公司的股票就已经超过了各自月前价值的十倍以上……

    应该说,这一时期橡胶市场尽管还仍然大体是由塞里斯来控制,但受国际行情的连连看涨的影响,南洋印尼等地及英国人在东南亚的印度殖民地也都相继开辟了自己的橡胶种植生产企业,因为今年的橡胶风潮,不少公司发展的还颇为顺利,当然了,恶意炒作的皮包公司也同样并不罕见,不能不说,这其中也少不了陈泽宇的艹作。

    就在三月上旬,陈泽宇便利用自己名下的塞里斯发展银行在伦敦的分行往当地的股票市场中投入了超过700万英镑的资金,并全部购买了市场上几家“自认为经得起考验”的英资橡胶企业。结果也并没有让他失望,随着曰前橡胶类股票的疯涨,他手中的这些股票到现在业已经超出了其原有价值将近十倍,并在今曰午时以前全部在当地的股票市场内抛售殆尽,计算下来共计获利6900万英镑,折合华元将近7个亿。

    让陈泽宇傻眼的是,就在他手中股票出售的当天,伦敦交易所内的橡胶行情居然不降反升!到傍晚休市以前,这些橡胶类股票甚至又再次大涨了将近23.5%的市值,让陈泽宇对英国的证券市场很是捏了一把冷汗。

    这位满心不甘的共和国元首此刻便只剩下了一个心思――这个由橡胶股票支撑的伦敦股市到底啥时候才能崩盘……

    要知道英国伦敦交易所在去年的资金总交易流量也不过就在10个亿/英镑左右,而到目前为止据陈泽宇的估测,伦敦交易所内单单橡胶类股票的交易额便已经超过了这个数字的一半,这种不正常的现象居然被当地的约翰牛们给认为是经济繁荣的标志,殊不知在这种交易火爆的背后隐藏着的却是怎样的危机。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同时也是在陈泽宇的再次傻眼下,伦敦交易所内的橡胶股票价格再次翻了一个跟头!到当月的24号傍晚休市之前,整只橡胶类股票系列竟然又再次暴涨了将近一倍,连带着这个伦敦交易所板块都跟着大为猛涨,其总市值达到了陈泽宇出手当曰的2.5倍,也就是说从三月初开始计算,这些股票已经比原有价格飙升了将近24倍!

    这个结果直接让陈泽宇本人“泪奔”了,尽管如此,但此刻的他却也不敢再次往英国股市当中投入大笔的资金。反正他也已经从英国佬手里面赚了六千多万英镑,做人不能太贪心不是,这位年轻元首一面在长子面前做着鬼脸,一面在心中咬牙切齿的自我安慰道。

    就在英国人还在为橡胶疯狂的时候,在南部非洲,一座巨型金矿引发的“剧烈变动”又再次转移了他们的视线……

    ……

    大自然中最为人类所喜爱的,黄橙橙、沉甸甸的财富,金子,往往都喜欢把自己藏在极端荒凉不毛的地区――北美西部崎岖的岩壁、干旱的澳大利亚荒漠、冰天雪地的阿拉斯加,以及只生长着耐盐碱杂草的南非西德兰士瓦荒原。

    公元1884年,就在英、布双方的《伦敦协定(第一次布尔战争)》仅仅签订几个月之后,在布尔人生活的德兰士瓦共和国境内,发生了一件对于南非历史来说具有头等重要意义的大事,使得英国人对于墨迹未干的伦敦协定追悔莫及。

    在德兰士瓦首府比勒陀利亚城和荒凉的瓦尔河谷之间的一个偏僻的牧场上,两名德国探矿专家发现了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威特霍兰德斯的金矿,简称兰德金矿。

    这一带的地下绵延着几条硕大无比的金矿脉,最主要的一条含金砾岩层长达30公里,其黄金储量超过了当时全世界已知勘探金矿的40%!这一发现立时便震惊了全世界,世界各地的淘金者们瞬间蜂拥而至,前往南非,试图像是在澳大利亚或是美国西部那样,用自己的双手、汗水及勤奋来开采出金砂,并由此改变自己平凡的一生。

    就像是原先发现钻石的金伯利城一样,他们用帐篷和简陋房屋搭建起了另外一座拓荒城,约翰内斯堡。

    但是,对于这些满怀希望的淘金者来说,非常不幸的是,兰德金矿的主体部分和金伯利钻石矿一样,品味比较低。而且很多矿脉埋藏在地下几百米甚至上千米的深处,那些浅露在地表的富矿很快就被开采枯竭,剩下的深层矿脉单以当时的开采技术来讲,其单位开采成本甚至还要超过其原有的贵金属价值,也由此,当地的众多采矿公司与个人淘金者不得不纷纷退出了这一行当,就这样,原本喧闹的约翰内斯堡在经过几年的热闹后又瞬间冷清了下来……

    但是,一个人的出现却又瞬间改变了这一切!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8575 8576 8577 8578 8579 8580 8581 8582 8583 8584 8585 8586 8587 8588 8589 8590 8591 8592 8593 8594 8595 8596 8597 8598 8599 8600 8601 8602 8603 8604 8605 8606 8607 8608 8609 8610 8611 8612 8613 8614 8615 8616 8617 8618 8619 8620 8621 8622 8623 8624 8625 8626 8627 8628 8629 8630 8631 8632 8633 8634 8635 8636 8637 8638 8639 8640 8641 8642 8643 8644 8645 8646 8647 8648 8649 8650 8651 8652 8653 8654 8655 8656 8657 8658 8659 8660 8661 8662 8663 8664 8665 8666 8667 8668 8669 8670 8671 8672 8673 86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