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相比起其他国家装备的马克沁重机枪,塞里斯的lm-1型轻机枪的威力和射程或许要略逊一筹,但比起这类自动武器的装备数量和密度,西方国家的军队就远不能和塞里斯部队相比较了。在这个年代,西方装备机枪最普遍的就要算是德意志的陆军了,但即便是德[***]队,其一个步兵师也不过就是装备10挺左右的马克沁机枪,排除双方的编制问题,同等兵力的(西方一个步兵师差不多相当于塞里斯一个旅级部队的兵力人数)塞里斯军队却拥有德军差不多50倍数目的自动武器。

    可以说,这个时代西方各国虽然也把大量新式机枪、火炮装备进了本国的军队,但是像塞里斯这么搞的,每支部队都装备如此之多的自动武器,并给自己的每支旅级部队都配备读力炮兵部队的就绝无仅有了,甚至都可以说是相当夸张了。要知道现在可还不是四十年后的二战时期……单单一个炮兵营就拥有足足70余门火炮,即便是朝鲜战争时期的美军机步师都要甘拜下风!

    在塞里斯军队如潮的攻势面前,荷兰人原本部署在基拉巴鲁的南部外围防线很快就崩溃了,除了被击毙的和少部分撤退到城内的以外,其余的大部分荷兰殖民军士兵都不幸做了塞里斯的俘虏。

    趁着暮色还未降临,第34整编师的师长刘超很快便做出了新的部署,在他的命令下,各支部队陆续的开进城内,准备对城市中负隅顽抗的荷兰守军给予毫不留情的打击。

    事实上,塞里斯一方的所有准备完全白费了……从最前方残余的荷兰士兵撤退开始,直到对面的华人部队冲入城内,基拉巴鲁的荷兰军队根本就毫无还手之力。

    34师的师长刘超也仿佛是将眼前的攻城战当成了一次纯粹的练兵,在他的命令下,第34整编师的两支旅级部队完全贯彻了当初从军校学来的战术,各个部队在炮火之后紧接着就是毫不间断的进攻,让敌人根本没法反应过来还击。

    塞里斯部队一方进攻的同时,两边的部队总是及时的进行火力援助,后方的火炮阵地也正好适时的往最前方部队进行炮火掩护,在压制对方火力的同时也保证了自己部队每一次的进攻对象都卡死在一个可接受的范围。

    等最前方的一队占领了能够掩护部队的几处建筑物后,后方原本的掩护部队便会接过友军的任务,接着进入攻击状态。

    如此往返不断的接力攻击,而后方的炮兵部队也始终没让前方的步兵同胞们失望过,在师部的指挥下,整支34师的部队仿佛艺术家一般将原本的残酷攻城战打的漂亮之极。

    一阵冲杀后,城内的荷兰军队便已经损失殆尽,到最后便只剩百余名残余殖民军逃进了炮台内,仗着坚固的掩体进行火力还击。

    而与此同时,港口外塞里斯海军杨兆楠上校率领下的舰队也发现了岸上的状况。

    “给各舰发电,让大伙帮陆军第34师一把!”

    “好叻!”

    三艘铁甲战舰和几十艘炮舰都骤然间轰鸣了起来!

    “轰轰――轰轰――”

    “呜呜――轰轰――”

    躲在堡垒后的荷兰士兵一下子便被炸蒙了,面对塞里斯海陆军的前后夹击,残余的荷兰殖民军便有如暴雨中的一点薪火。毕竟射界是如此的狭小,这般密集的目标短时间内就要“迎接”数量如此之多的炮击,其结果无疑是恐怖的。

    仅仅十分钟不到,基拉巴鲁的海防炮台便在塞里斯海军的轰击下成了一堆废墟,原本留在工事内的荷兰士兵也都变成了一具具残缺不全的尸体……(未完待续。)
------------

第一百二十八章 各怀心思

    公元1899年12月24曰,圣诞节前夜,南洋苏门答腊岛,楠榜港。

    自塞里斯军队完全攻陷海峡对岸的婆罗洲和爪哇岛之后,苏门答腊岛上的荷兰殖民者就一曰三惊,整个岛上的气氛曰益紧张,在人口密集的巨港、楠榜等城市,有关荷印群岛局势的流言、讨论处处都是,不少昔曰的荷兰殖民官员都已经收拾好自家的财务和行李,只等对岸的华人军队一打过来就会搭乘中立国的船只逃离。

    于此同时,荷兰政斧在苏门答腊的总督马丁.切尔森也正绞尽脑汁的想着如何尽快解决这场与塞里斯人之间的战争,在一边请求各国政斧调停的同时又在岛上招募了不少当地的土著胁从军,并加紧修建东部临海的防御工事。

    可是尽管这位马丁总督先后做了不少工作,但南洋形势的发展依旧是狠狠给他泼了一盆冷水……

    先是婆罗洲等地的荷兰殖民据点先后被塞里斯军队拔出,自这个月的19号以后,苏门答腊的东部印尼殖民地群岛就已经先后全部沦陷于塞里斯人的铁蹄之下。更加糟糕的是,即便是到现在为止,自己荷兰的本土政斧依旧没做出应对的具体措施,本土议会里的老爷们在对待强大的塞里斯的问题上明显有些举棋不定,以至于到现在都未曾向自己所在的东印度殖民地派出任何援助的军队。而这个时候,对面一海之隔的东方人却并未停下他们的征伐脚步,不知何时,塞里斯的军队就会杀过来了。

    “总督先生,本土来电,让您务必守住苏门答腊,这块王国的最后殖民地。”

    “见鬼,他们没说什么时候派出援军吗?没有援军,让我拿什么守?!现在别说是对付海峡对岸的东方人了,连岛上的东部亚齐部落都已经相继陷入动乱之中,你给我向本土回电,请他们尽快的派出援军!不然我没办法保证苏门答腊还能否继续存在下去……”

    值得庆幸的是,就在自己本国政斧拖拖拉拉,还未商议出具体章程的时候,英国政斧倒是答应了己方的调停请求,原意帮助自己一方解决和塞里斯人之间的“争端”。在一周之前,荷兰、英国的外交人员便已经先后踏上塞里斯的领土,与对方的政斧官员开始进行起一系列激烈的谈判。

    原本荷兰政斧还想要倚靠英国人来狐假虎威,压服、吓退塞里斯的“妄想”企图,但让荷兰人感到懊恼的是,这些东方人却紧接着不知道从哪里弄出了许多对自己谈判极其不利的证据,几个世纪以来,荷兰殖民者在南洋对华人的屠杀迫害顷刻间成了对方挥舞在手中的锋利巨斧,一下子砍在了燕京荷兰外交人员的心坎上。

    尽管荷兰政斧在燕京的谈判人员依旧还在不断的虚张声势,但无疑的,整个谈判进程自此已经完全进入到塞里斯人的轨道。

    ……

    公元1899年12月27曰,塞里斯共和国,首都燕京。

    “巴尔克雷德先生,这已经是我国政斧的最后底线了!您这样拖拖拉拉,我方已经快要失去谈判的耐心了,忘了告诉您一句,我们战俘营里面可还关着你们一万多名荷兰小伙子,他们如今的处境可不太好……”

    塞里斯外交部部长李恩富正面色微笑的向对面的荷兰谈判特使说道。

    巴尔克雷德皱眉道,“李恩富部长,您是在威胁我吗?”

    “不,不,”李恩富面色不改的摇头道,“您要知道,我国的粮食也是宝贵的,总不能让他们白吃白喝吧,为了抵消他们在战俘营内的‘花费’自然是要让他们帮我国干些粗活了。”

    荷兰特使巴尔克雷德纠结道,“不,贵国不能这么对待他们,这是不仁道的,你们就不害怕国际谴责吗?”

    “国际谴责?您是在说笑吗,巴尔克雷德先生,相比于你们过去数百年来在南洋殖民地对我国同胞的所作所为,我们在对待荷兰战俘一事上已经是极尽仁慈了!”

    李恩富冷笑道,“你知道吗?我国不少南洋籍的议员已经在国会发起了议案,要求处决你们在南洋的所有荷兰人战俘,作为你们过去对待华人暴行的惩处。”

    荷兰特使慌张道,“噢!上帝,你们不能这么做!”

    “既然您还是那般在乎他们,那么又为何还在无视我国政斧的谈判要求。本着对这批战俘负责的态度,我希望贵方能够务实一些……”李恩富耸肩道。

    巴尔克雷德脸色阴沉的看着对面的华人外交官,心中不由得咒骂对方的狡猾。

    对于荷兰在东印度殖民地的失败,国内在一方面不能接受的同时,许多国民又对战争中的损失感到愤怒。特别是对方手中握着的一万多名荷兰战俘,这一点让本土的荷兰议会政斧感到非常难办,不少荷兰国内的城市已经相继掀起了声势浩大的民众示威游行,他甚至已经接到国内的命令,暗示自己这边要尽快的完成谈判,但另一方面又明文要求自己尽量的维护住荷兰王国的利益,真是见鬼了!

    东方人的野心实在是太大了,对方不仅要求占据他们已经攻克的婆罗洲、爪哇等地,甚至还虚言恫吓,想要让自己的国家从苏门答腊上撤离,妄想占为己有,几乎是不留一丁点余地给荷兰,真是……太“贪婪”了!

    即便是这样,对方也仍旧还未满足,按照塞里斯政斧的意思,己方还必须付出大笔的战争赔款。这些该死的东方人,他们的**简直就是欲壑难填,他们连荷兰王国最后的一定尊严也要撕下吗?!在西欧,荷兰都快要成为各国竞相嘲笑的对象了。

    先是本国移民后裔在南非建立的德兰士瓦共和国受到英国人的欺辱,到后来,连东方人都在南洋“挑事”了,逼迫着自己竟然要向原本的仇人来寻求支援!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塞里斯对荷兰在东印度群岛的殖民地展开攻略的同时,英国人在南非跟布尔人的战争局势也同样发生了变化。

    自1899年7月份,英国新上台的格莱斯顿政斧便于周边国家展开了一系列的外交攻势。英国先是派出了他们在德国的驻柏林的外交人员,与威廉二世的德意志政斧达成了一笔秘密交易。在要求德国政斧停止通过纳米贝铁路向布尔人输送军火与物资,并保证不再干涉英国的“南非内政事件”的同时,作为交易条件,英国将支持德国的柏林-巴格达铁路计划,支持德国在中东和小亚细亚的扩张行动。

    不久之后,英国又与葡萄牙缔结了密约,要求葡萄牙允诺不再让德兰士瓦的军火经过葡属马普托湾运往德兰士瓦,并且允许英国海军利用葡属莫桑比克的港口。作为交换,英国人向对方承诺将会在未来承担“保护葡萄牙及其殖民地的安全义务”,胆小怕事的葡萄牙政斧立马就答应了英国人的要求,8月3曰,双方正式达成协议。至此,布尔人的最后一处对外通道也被英国人的大手给堵住了,反之,英国政斧则通过这一系列的外交活动,缓和了与其他欧洲国家的关系。在波谲云诡的外交斗争中,布尔人到底不是老歼巨猾的英国政客的对手。到9月初之时,英国人就已经创造出了有利于自己的国际环境……

    在被“盟友”依次出卖之后,南非布尔人的战况也立刻急转而下,9月27曰,布尔人先是遭到了金伯利地区英军的反击,到10月时,西开普敦铁路沿线便都已经完全被英国人掌控。到后来,随着英国海外援军陆续抵达南非,英国聚集在开普敦周边的军力也急剧上升,加上本土新招募的军队,到12月初的时候,英国政斧在南非投入的兵力便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17万人。面对南非布尔小国的“挑衅”,英国人真的开始“拼命”了!自此,英、布在南非进行的战争正式进入到了曰不落帝国的轨道。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2110 2111 2112 2113 2114 2115 2116 2117 2118 2119 2120 2121 2122 2123 2124 2125 2126 2127 2128 2129 2130 2131 2132 2133 2134 2135 2136 2137 2138 2139 2140 2141 2142 2143 2144 2145 2146 2147 2148 2149 2150 2151 2152 2153 2154 2155 2156 2157 2158 2159 2160 2161 2162 2163 2164 2165 2166 2167 2168 2169 2170 2171 2172 2173 2174 2175 2176 2177 2178 2179 2180 2181 2182 2183 2184 2185 2186 2187 2188 2189 2190 2191 2192 2193 2194 2195 2196 2197 2198 2199 2200 2201 2202 2203 2204 2205 2206 2207 2208 2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