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父家的几千顷良田都是雇佣的当地华人耕种,和国内不同的是,这里的一切都是“机械化”艹作,虽然此时还没有拖拉机,但当地的牲畜之却充裕是大陆那边的农民所无法想象的。加上地广人稀,来垦荒的百姓只要不是太懒惰,大体都会过的不错。
相比起过去数个世纪,这几十年来移民到南洋的华人已是不少,许多地方都种上了水稻,小麦。菲律宾的气候又非常适宜农作物生长,除了要注意防止病虫害之外,农民们几乎就不用怎么看顾就能获得很好的收成。除了陈家名下的土地,许多华人都零零星星的拥有自己的土地,这些还仅仅是农业方面。
如今聚在叔父身边一起生活的中国移民早已超过十万的关口,如果不是叔父隐瞒不报,当局早就在这里设立新的市镇编制。如果上面条件成立的话,相应的税收也就会增加不少,当然了,以上仅仅只是假如,事实上西班牙人也未必敢来这个华人的天堂。东南20多公里的地方便是一座自家名下的码头。说是码头,其实是谦虚了,这座地图上没有标出来的钳形深水海港所有的设施一应俱全,叔父名下的华兴造船厂便建在此处。
没错,在这个时空,19世纪还颇为蛮荒的菲律宾吕宋岛东海岸的这里,赫然屹立着一座颇为现代化的造船厂,虽然不能建造铁壳船,但已能自制蒸汽动力的木制海船。
当然了,叔父陈延昰之所以可以在这种乱局置下这么大一笔产业也不仅仅是因为他的美国护照。更重要的是善加利用菲律宾各个利益体的矛盾,如今菲律宾各个族群之间的冲突,远比想象中来得复杂。
不仅仅西班牙人与原住民马来人之间有矛盾,在当地定居的西班牙移民和来自西班牙的统治者之间也有矛盾。当然了华人和他们几方同样有矛盾,现在的菲律宾除了没有发生大的战乱,各地早已是乱成一团。
西班牙当局在群岛上可怜的那点驻军不仅要到处镇压分散在整个菲律宾群岛的原住民各个部落的反叛,还要经常应付来自荷兰以及美国舰队的挑衅。相比而言,叔父领地内的治安状况倒要好得多,叔父手下有数千装备了毛瑟快枪的华人武装,除了火炮少了点,在整个菲律宾群岛也是屈指可数的威慑力量。
再加上如今的清国朝廷虽然早已不再被英法之类的一流欧陆强国放在眼里,但在西班牙,荷兰这些欧洲二等列强眼中,清国仍然是一座可以唬人的建筑。
“宇少爷,老爷叫你呢”正在思考问题的陈泽宇被人打断了思绪,抬头一看。
原来是家里的一个小女佣,小姑娘看样子比自己大不了几岁,看起来像是当地的马来人,长得很漂亮,陈泽宇知道她身上其实有四分之一的西班牙血统,想想岛上西班牙殖民军士兵那败坏的军纪,其血统来源不问可知。
陈泽宇第一眼看到她的时候,脑子里就冒出一个词汇,菲律宾女佣。
微笑的回应了下,“我知道了”小女佣双颊一下红了,人小鬼大。
陈泽宇一溜小跑来到楼下,叔父和海伦婶婶正在一楼大厅里招待那位深鼻蓝目的美国大叔。
“快来,本,坐这儿”海伦婶婶满脸笑意的拍拍自己一边的沙发座位。
“你好啊,斯特恩!”坐到海伦身边,陈泽宇不急不忙的用颇为流利的英文和对面的美国佬打着招呼。
当初听到自己会说英文的时候,海伦婶婶的嘴巴惊奇的可以放下一个鸡蛋。
至于这个叫斯特恩的老美则是叔父很好的一位朋友,准确的讲,还是叔父的大舅子,也就是海伦婶婶的哥哥。这位大叔在美国经营着一家贸易公司,现在叔父领地内的许多机器都是通过他出面购买的。
“噢!你好,本”,本是海伦为陈泽宇取得英文名字,古希伯来文中的意思是黑发男子,形容其沉静、可爱,随和,温柔。当初取这个名字的时候自己可没少抗议。
旁边的一位女佣替陈泽宇倒了杯咖啡,“谢谢”阿宇彬彬有礼的道谢,泡制这些咖啡用的咖啡豆都是由叔父自己的农场里种植的,光闻味道就会让人忍不住流口水。
“本,这次你的斯特恩叔叔是特意来接你去美国上学的”,叔父陈延昰把阿宇带到自己身前,替他理了理领子,“到了那边,要听斯特恩叔叔的话,知道了么”因为斯特恩的原因,叔父说的是英语。
陈延昰早在一开始就下定了决心,要送这孩子到美国留学,接受全面的美式教育。
“嗯”陈泽宇使劲点头。海伦走了过来,把小宇的大头抱在了怀里说起了悄悄话。
第二天一大早,天才蒙蒙亮的时候,已经穿戴一新的陈泽宇便在海伦婶婶的送别下提着自己的小行李跟在叔父和斯特恩后面坐上马车,离开了叔父家的别墅。叔父陈延昰将会把陈泽宇一直送到码头。
进了马车,陈泽宇立马便跳到后座上,从玻璃窗里不停的挥舞着小手,和后面越来越远的艾伦婶婶告别。直到马车已经越过地平线,阿宇才在马车上坐稳了身体。
马车里还有两个华人,是叔父轮船公司的保安人员,身上还带着让陈泽宇异常感兴趣的柯尔特手枪,也就是俗称的左轮手枪,可惜海伦婶婶曾经明令禁制这些人“带坏”自己,唉。
“怎么了,有点伤感是吗”斯特恩微笑着看着小泽宇。
“嗯,有点”陈泽宇无精打采的说道。
斯特恩:“不要这么一脸无精打采的嘛,小家伙,你应该快乐的迎接新的美好生活才对嘛”
陈泽宇翻了个白眼,平时已经颇为习惯他的奇怪动作,叔父和斯特恩都哈哈大笑起来。
;
------------
第九章 初识瑞茜
第九章初识瑞茜
“呜”的一声长鸣,轮船开始慢慢的驶离码头,陈泽宇几人向着留在岸边的叔父他们挥手告别。
几人乘坐着叔父名下轮船公司的轮船“阳关海岸”号从思浙港口出发了,“思浙”是叔父对自己领地的称呼,以示对老家浙江的怀念。
“阳光海岸”号算是叔父名下兴华轮船公司当中比较年轻的客货两用轮船,船体设计先进,装备了大马力的往复式蒸汽机。启动之后,船只开的飞快。没过多久,船只已经进入深海的太平洋,迎着朝霞,向着远方,只见船舷两侧的浪花飞溅而出。
不见大海,不知己如一粟。一入大海,方知大海之广阔。
陈泽宇不会真的像个孩子那样兴奋的到处乱窜,不过此时此刻看着眼前的景象,陈泽宇还是感到自己的心胸一阵开阔,仿佛一切都是那么的新鲜,处处都是那么让人深不可测。
船只进入深海后,水域更加广阔,天空也更加明净。一阵爽人的海风,夹着太平洋的浓浓咸腥味,拂过额面,陈泽宇这才发觉自己走神了。
跟着斯特恩进入客舱,因为不是主要充作货用,船上客舱空间有限,空闲的地方大都安放着货物,搭乘的客人倒是不多,陈泽宇与斯特恩,阿明阿亮兄弟四人正好独占四张双人床,上面放置行李,下面睡人。
小孩子贪睡,在家里习惯了七点起床的陈泽宇又躺在床上睡了个回笼觉。躺下之后,才发现其他三个人早已打起了呼噜。晕!
中午的时候,四个人陆陆续续的起来,一起到船上的餐厅吃了些面包和粥后,就回了船舱。
下午三点多的时候,陈泽宇正在自己的床铺上看书,很酷的书!强人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
陈泽宇一边读着这本原汁原味的德语著作,一边在书籍边页上写些自己的心得。前世上大学的时候,陈泽宇的第二外语便是选的德语,自己感觉学起来倒是比英语更有动力。
再看看其他几个人,大都是做着类似的事情。斯特恩拿着本笔记本在对照着张图涂涂写写的不知干嘛,阿明阿亮兄弟则是下起了象棋,天知道他们什么时候带上船的。中途间或烦闷了就出舱去走走,吹吹海风。
到了第二天中午的时候,海面上的天气突然开始变坏。
船舱外面一直风雨交加,船身也摇晃的厉害,陈泽宇四人只能老老实实的呆在船舱里。
阿明阿亮兄弟的象棋也下不成了,斯特恩坐在床铺上看着对面的陈泽宇,对于这么小的孩童能经受住海上生活,他总觉得有点不可思议,要知道他第一次从欧洲渡轮去北美的时候这种天气在船上可是吐得一塌糊涂。
陈泽宇照例躺在床铺上看着他的《战争论》,外面的风浪一点都没影响到他的兴致。此时的他也没办法炫耀自己的好身板。
其实如果斯特恩几人细心的注意一下的话就会发现小泽宇的身子甚至都没有半点摇晃,仅仅依着固定床位的他就像是贴在上面一样。
到了第六天晚上,“阳光海岸号”才驶出了风暴区,船身也终于平稳起来。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9119
9120
9121
9122
9123
9124
9125
9126
9127
9128
9129
9130
9131
9132
9133
9134
9135
9136
9137
9138
9139
9140
9141
9142
9143
9144
9145
9146
9147
9148
9149
9150
9151
9152
9153
9154
9155
9156
9157
9158
9159
9160
9161
9162
9163
9164
9165
9166
9167
9168
9169
9170
9171
9172
9173
9174
9175
9176
9177
9178
9179
9180
9181
9182
9183
9184
9185
9186
9187
9188
9189
9190
9191
9192
9193
9194
9195
9196
9197
9198
9199
9200
9201
9202
9203
9204
9205
9206
9207
9208
9209
9210
9211
9212
9213
9214
9215
9216
9217
9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