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问陈泽宇对于美国的第一印象,火车无疑是最好的概括。和各个城市刚刚兴起的有轨电车不一样,早在十多年以前,这个年轻的国家就已经修筑完成了遍布全国、横跨整个北美洲的火车干线。

    如果说几十年前,美国还仅仅是由几十个州政斧形成的松散的联盟国家的话。那么现在,全国火车网的连通,便顷刻间将整个美国各地区间的缝隙给撞没了。火车带来的是速度,是利润,是新奇事物的蓬勃出现,是对传统作坊式的农业时代的挑战。田园牧歌时代早已一去再不复返,仿佛一夜之间从东到西,整个北美都冒起了滚滚浓烟。

    这个建国不过百年的国家轻装上阵,朝气蓬勃,一种被称为“美国精神”的东西,吸引着来自全世界的新移民在到这块尚未开垦的土地上去实现自己的淘金梦想。

    lt;/agt;lt;agt;lt;/agt;;
------------

第十章 哈特福德

    第十章哈特福德

    斯特恩说从旧金山坐火车到达东部大概要一周的时间。

    最初的几天,陈泽宇还在为这种最原始的火车感到新鲜好奇,不过时间长了,也就无所谓了,毕竟自己脑子里有许多更先进的火车动力体系,这些不过小巫见大巫了。

    倒是对面的阿明阿亮兄弟还是一直啧啧称奇。这两位小兄弟也是叔父几千武装人员中年轻一辈的佼佼者,听阿亮自己自吹说是枪法相当的牛逼。不过正因为一直呆在南洋,虽然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和西班牙语,但许多东西还是没有看到过。

    忘了介绍一下,这位阿亮全名叫做李晓亮,另一位阿明是他的哥哥,叫做李晓明,名字都是叔父替他们取得,两人原本都是幼时被拐卖到南洋的,后来被叔父救下就一直跟着叔父做事。别看两人平时不声不响的,其实都有自己特长,阿明不仅枪打得好,还跟管家大叔黄锡祥学得一身功夫并且厨艺还非常出色,阿亮除了一手漂亮的飞刀绝技外,听说还有一手机械修理的绝活。另外,两人都能说一口流利的美式英语和西班牙语。这在现代再怎么样也不会去做一个保镖之类的吧。

    原本叔父还想让自己多带些佣人过来,都让自己给拒绝了,虽然时代变了,但有些东西是不会变的。

    二十一世纪的时候,西班牙早已成为一个边缘国家,不过在这个世界,全世界范围里还是有不少西班牙的殖民地的,有这两个家伙在,陈泽宇没事的话就跟着阿亮兄弟学两句西班牙语。

    随着火车有节奏的响动,沿途铁轨两边的山川,田地,树木,全部电光火石般闪过。中途也有许多隧道通过,每次通过这些人工山洞,火车上的妇女们总要炫耀下自己的嗓音。

    火车上没有固定的用餐时间,都是到达固定的停车期间让乘客下车到站台解决。

    “twentyminutes!”

    每次停车的时候,车上的工人都会大声报给一个时间,也就是火车停留的时间,站台外面有许多商铺,大部分都是卖食物的,品种也很齐全,牛肉,羊肉甚至连馒头都有,不过味道就实在不敢恭维了。陈泽宇四人通常都是由阿亮他们下去带些食物上来在车上解决。

    1885年11月12曰的早上,陈泽宇搭乘的火车终于到达了终点站,美国康涅狄格州的首府,哈特福德。

    在简单的用过早餐之后,一行四人从站台出发。

    登上有轨电车,很快就来到了离车站不远的哈特福德中学。

    美国的中学和后世的中国不同,有许多地方初中和高中是连起来上的,何况现在也还没有这么多的概念,一个聪明的孩子,从小学毕业后只要花三四年时间大概就可以中学毕业了,想想后世的中国教育体制,还真是让人无话可说。

    斯特恩把陈泽宇送进了哈特福德中学的附属小学办理了入学手续,领了教材课本等东西,由于是私立学校,所以学费不算便宜,不过这些对陈氏财阀来说并没有什么。之后斯特恩又带着三人来到斯特恩在哈特福德市区买下的别墅,两层楼带一间院子。离学校也不远,不过两三个街区罢了,还有电车经过。陈泽宇整理好自己的房间,便跟着斯特恩认识了一下附近的邻居。

    一切都搞定后,陈泽宇便和阿明阿亮兄弟一起送别这位帮助自己多多的斯特恩。

    一番感人场面不提,将斯特恩大叔送上火车后,三人又回到魁瑞斯大街的小别墅。

    中午的时候,阿明终于漏了一手厨艺,当然做的是西餐,只不过相比一般的欧美家庭主妇,阿明做的品种更丰富些,陈泽宇怀疑当初叔父让他跟过来就是为了今天。

    吃过午饭,陈泽宇提议上街转转。

    两兄弟自然不会有什么异议,

    哈特福德不仅是座美丽的城市,而且商业非常繁荣,这座城市的地理位置非常突出,哈特福德东临波士顿,西接匹兹堡,南依纽约港,北接魁北克。

    也因此许多银行和最早的保险公司都将总部设在了该市,城中的各个商业公司如毛纺工业,精密仪器工业等都近水楼台先得月,发展十分迅猛。高楼大厦或许没有纽约,旧金山那么多,但商业密度却要大大超过人们的心理预期。

    两大一小三人组从街区杀到市中心,又从市中心跑到康涅狄格河河边,此时哈特福德的商业已经相当繁荣,看得阿明阿亮兄弟直眨眼。至于陈泽宇,心里只有更多的叹息。

    每当看到美国各地欣欣向荣的景象,自己心里一面是被其朝阳蓬勃气氛的感染,一面却是深深的空虚感,不知道地球另一端的中华土地什么时候才能达到这个程度呢。

    将这些想法晃出脑袋,陈泽宇发现自己三人周围也围了不少围观的当地市民,喊上两个快看花眼的“保镖”回到了别墅。

    晚上依旧是阿明掌勺,做的却是中国菜,只不过没有米饭,三个人将就着面包,中国菜吃的津津有味。

    吃过饭后,各自洗漱睡觉。阿明阿亮兄弟各自睡在一楼的两个房间里,至于陈泽宇,则自然是睡在二楼的主卧。

    第二天,刚刚五点多的时候,陈泽宇便早早的起了床,来到楼下,阿明阿亮兄弟已经在院子里打起拳来了。跟他们说了一下自己要出去跑步,最后立马变成了三个人一块出去锻炼了,得。

    三人沿着整个街区跑了一圈,回到家的时候已经接近六点半了。陈泽宇又让佣人烧了点热水,在浴室里冲了热水澡。等吃完早餐后便准备出门,这个时候问题却再次来了。

    阿明两人表示一定要跟着护送他去上学,陈泽宇却觉得这很傻,最后没有办法,在两人震惊的目光下,陈泽宇将门口护栏的一根铁管当场捏成手状,这下两人都服气了,搞了半天自己家的少爷根本就用不着保护。

    ………

    就这样,陈泽宇背着书包一个人早早的来到了学校。

    这所由早期移民自己创办的学校,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朴实无华,陈泽宇能从中感觉到历史的气息。

    还是昨天的那个办公室,一个老师早早的等在了那里。陈泽宇有礼貌的打了个招呼,之后,便由这位自称乔希.博林的老师领着来到了小学三年级的一个教室。

    之所以是三年级,是因为陈泽宇已经可以熟练的使用英语,一二年级这时候就是学些拼写和词汇罢了。昨天测试的老师看到面前的这个华人小孩能够和他谈论古罗马历史的时候,脑子里甚至冒出让他代理学校中学部历史课的想法。

    此时还没有上课,教室空间挺大的,相应的一个班的学生却只有二十几个,小孩子们一个个追逐打闹的厉害,或是趴在桌子上打着瞌睡。等看到有人过来,又一个个正襟危坐起来。

    这熟悉的场景看得陈泽宇会心一笑,下面的学生看到老师领着一个黄皮肤小孩进来后,也都很好奇,瞪大了双眼,一个个都盯着陈泽宇。

    其实早在几个月前,哈特福德学校里就纷纷传说,会有位中国男孩要到这里上学。

    就在今天,传说中的中国男孩真的到来了。

    乔希拉着陈泽宇的小手在第一排为大家做了个介绍,之后又鼓励陈泽宇自己在众小面前自我介绍了一番。陈泽宇自然不会在一群小屁孩面前怯场,大大方方用流利的英语做了介绍。

    其间稍稍涉及了点中美两国地理历史,一下便镇住了所有在场的小屁孩。

    之后便是正式上课,第一节课程便是乔希的数学课。

    虽然很幼稚,不过陈泽宇还是很感兴趣的听了起来。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7643 7644 7645 7646 7647 7648 7649 7650 7651 7652 7653 7654 7655 7656 7657 7658 7659 7660 7661 7662 7663 7664 7665 7666 7667 7668 7669 7670 7671 7672 7673 7674 7675 7676 7677 7678 7679 7680 7681 7682 7683 7684 7685 7686 7687 7688 7689 7690 7691 7692 7693 7694 7695 7696 7697 7698 7699 7700 7701 7702 7703 7704 7705 7706 7707 7708 7709 7710 7711 7712 7713 7714 7715 7716 7717 7718 7719 7720 7721 7722 7723 7724 7725 7726 7727 7728 7729 7730 7731 7732 7733 7734 7735 7736 7737 7738 7739 7740 7741 7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