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这种火药虽然较过去的为好,但在陈泽宇看来仍然难当大任,除了稳定姓达不到陈泽宇心中的标准之外,这种火药的生产环节也非常繁琐,成本上面也非常昂贵,并不具备大规模利用的价值。
天予弗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行,必受其殃。于是在去年,陈泽宇便厚着脸皮注册了世界上第一种可大规模艹作的无烟火药--陈氏十一型火药(数字纯粹是迷惑别人)。
之后陈泽宇又在阿亮的陪同下前去纽约注册了火药与枪械设计专利,这种步枪同样被陈泽宇很无耻的取名为本-1888式步枪,同一时间阿明也拿着设计在整个西欧跑了一圈,在其他各国都注册了专利。
定型后的本-1888式步枪:枪身全长1240mm,枪管长度750mm,空身全重3.9公斤,弹仓容量5发,最大射程2000米,最佳射程400米。
不仅如此,本-1888式步枪还采用了全新的膛线和弹药。
至于枪管口径则仍是记忆中的7.92mm,所配的枪弹发射药全部淘汰过去的褐色火药,换装最新式的无烟火药。
这种口径不到8mm的步枪在威力上却要远远的超过了同时期的德国毛瑟84式11mm步枪等为代表的一大系列步枪。而且相应的,弹药枪械口径减小,带来的生产成本与后勤优势又不言而喻。
原本一批次骡马可能只能拉一千箱11mm口径的弹药,但换成7.92mm的却能装一千五百箱,
可以说,本-1888一出,过去的所有步枪将全部被淘汰。
之后陈泽宇又用从叔父那里争取得到了资金支持,在自己原本的两家枪炮厂的基础上扩大了规模,在自己成功制作出1888式样枪的基础上,正式成立了匹兹堡雪崩(超级本)兵工厂。
随着时间的推移,陈泽宇心中的计划正在一步一步实现。
没过多久,全世界各国的许多军工集团都派人找到了陈泽宇这边。
出面的是阿明阿亮兄弟,设计者本人,也就是陈泽宇自己并没有出面,众人虽然好奇,但设计专利是骗不了人的。来访的代表看到陈泽宇的样枪都是赞叹不已,看到删减版的机械生产车间也都是若有所悟,陈泽宇主要是不想流水线技术过早的流失。
这时候欧美的有线电报产业已经相当发达,北美和欧洲甚至亚洲都建立了越洋海底电缆,几家代表和陈泽宇这边都是轮番上阵,几方谈的激烈无比。
讨价还价乃是预料之中的事情,陈泽宇的商品具备唯一姓,不愁卖不出去,几家各具雄厚实力的公司又都竞争激烈,自是稳坐钓鱼台。
最后,几家军工集团先后与雪崩公司达成交易。
首先是美国斯普林菲尔德兵工集团,签订的合同规定,首付一百五十万美元外加,今后斯普林每生产一只本-1888式步枪都将会给陈泽宇的账户上打入三美元的专利使用费。原本斯普林菲尔德的人是想直接用七百五十万美元买断的,不过显然陈泽宇对自己的设计更有信心。
其他几家企业也都签订了类似的条款,其中著名的还有德国毛瑟的公司,陈泽宇都没有放过。
之后的几年,果然不出自己的预料。各[***]方对于这款划时代的步枪都是非常满意,正好是在各国推广无烟火药的关口,相应的枪械产量自然不容小看。
其间,由于陈泽宇这边的匹兹堡雪崩军火公司生产的弹药成本具有天然优势,在很长时间里垄断了大半的欧美弹药供应。直到后来陈泽宇估计着欧洲那边无烟火药生产技术将将有所进展之时,果断放开专利限制买卖,才中断了这种局面。
即便如此,这一手也着实很是阴险。狠狠打击了西欧的火药研制集团或是个人,在北美,本-1888式步枪已开始在全美国民警卫队手中换装,美国春田(springfield)兵工厂的经理已经有点后悔当初答应的那么草率了。
赚到钱后,陈泽宇看到美国当下股市挺是红火,在发现空间里还有几本世界股票杂志,其中准确记录了历史上北美及西欧各国股票交易所的涨停曰期。将这些信息统统拍照扫描进笔记本,制成了便于携带的电子文件。
做完这些后,陈泽宇又一股脑的携持着这个庞大的资金,向着纽约股票交易所出发。
有些人赚了一些钱后会把它存进银行吃利息,还有些人则是“变本加厉”的继续赚钱,陈泽宇自然属于后者。
那个时候当口正好是在中学第二年的长假,陈泽宇便带着阿明阿亮两兄弟再次来到了纽约。
陈泽宇的下一步计划需要大量的人手,定下酒店后,陈泽宇直接带着两兄弟来到了纽约电报局的驻地。叔父陈延昰在旧金山同样拥有一家贸易公司,陈泽宇发了封电报让他们带些华人兄弟过来帮忙。
刚要离开的时候,陈泽宇却定住了身形。
不为别的,只是前面的一位华人老兄一直饶有兴趣的看着自己,陈泽宇不禁有点感兴趣的搭讪道,“你有事吗”
“没事”
“那为什么这么看着我,我又不是玻璃”
“???”
“去对面的咖啡店一起喝一杯?”
“也好”
陈泽宇三人和这位老兄在咖啡店里一起聊了半天,搞了半天是遇到美国留学生了。
或者说是前美国留学生,真要说起来这家伙还是挺有来头的。
这厮名字叫做容揆,是早期清政斧在七十年代公派到美国的留学生之一,说他有来头是陈泽宇真心的佩服。
当初清朝政斧陆续发现不少幼童受西方影响一个个剪除了辫子,当下害怕留学生受到更多新思潮的影响硬是将所有人都召回了,但留学生中却有两人留了下来,说是抗旨不遵也不为过吧,容揆便是其中之一。
现在这家伙学业倒是完成了,前两年刚刚在耶鲁大学的雪菲尔德学院毕业,不过现在却是有家不得回,这不才在电报局找了份工作糊口。陈泽宇也不废话,直接把自己的身份也给说了,大逆不道的话也没少说,谁知道容揆听了不仅不生气,反而兴奋的只拍桌子,颇有些相见恨晚,志同道合的意思。
分开的时候各自留下地址,相互约定今后时常联系,陈泽宇带着阿明阿亮直奔证券交易所。
纽约的证劵交易所位于曼哈顿区的华尔街,陈泽宇几人就在这里开始了长时间的股市艹作。
陈泽宇笔记本里面记载了历史上的几只明星股票的名单,所谓的明星股票自然有好也有坏,有涨的,陈泽宇自然会买涨,有跌得,相应的陈泽宇也会建立空仓,当然了有牛逼的,陈泽宇也会长期持有。
几天之后,陈泽宇当初联系的人员便全部赶到,所有的艹作全部提速……
之后两个月里,陈泽宇的几百万资金一下子翻了好几番,涨到了四千多万美金。
也就是从这一天起,陈泽宇的各项产业正式自成根基,不再需要吕宋叔父那边的支持。相反的,由于资金渐渐的富裕,陈泽宇这边的匹兹堡雪崩集团开始反哺起陈氏在南洋的产业建设。
要知道在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四千万美金是何等庞大的一笔资金,十年后英国的一艘君权级战列舰也不过三百多万美金。陈泽宇的这一笔资金足够买上十多艘了,想想清国李鸿章此时还在为定,镇两艘德制萨克森级铁甲舰的余款四处奔走就可以想见这笔财富之庞大。
由于几个人都是分散艹作,并不是集中到单一的股票,再加上这时候的美国股市控制的也没后世那么健全,雪崩公司的动作这才没有引起有心人的注意。后来到陈泽宇上学的时候,就让两兄弟在纽约轮流蹲守指挥,陈泽宇这边直接在哈特福德电话遥控。
渐渐资金变得越发富余的陈泽宇,开始考虑去如何花这笔钱。想到今后的各项计划需要各种人才,陈泽宇从这笔钱中拿出一部分寄回南洋,让叔父在华裔中物色较为出色的青少年送往世界各地留学。学费由匹兹堡雪崩集团承担,相应的这批留学幼童回来后也必须为陈氏服务,陈泽宇可不希望自己辛辛苦苦培养出来的人才最后跑清国那里去。
想起今年年末,南非发现数个大金矿引起的英镑贬值事件,陈泽宇想想后再次拿起手边的电话……
一直等到如今陈泽宇从中学毕业,两兄弟才都从纽约回来,一年多的时间,陈泽宇在这方面的资产已经上涨到了骇人的两亿四千万美金,这还只是陈泽宇存在几家银行里的流动资金,股市里几只长期持有的股票价值并没有算上去。
如果你以为这就是陈泽宇赚到的全部资本,那你就大错特错了。陈泽宇在赚到第一笔千万美金的时候,就将其一部分投入到了资源买卖上。笔记本上的信息能够让陈泽宇准确的在某个时间点介入股市,但也不要忘记蝴蝶效应的存在,股市虽然赚钱,但也只能偶尔为之。但是有一种东西无论你怎么艹作,它都不会随便的发生改变,那就是亿万年前便存在在于地底之下的资源矿藏。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4246
4247
4248
4249
4250
4251
4252
4253
4254
4255
4256
4257
4258
4259
4260
4261
4262
4263
4264
4265
4266
4267
4268
4269
4270
4271
4272
4273
4274
4275
4276
4277
4278
4279
4280
4281
4282
4283
4284
4285
4286
4287
4288
4289
4290
4291
4292
4293
4294
4295
4296
4297
4298
4299
4300
4301
4302
4303
4304
4305
4306
4307
4308
4309
4310
4311
4312
4313
4314
4315
4316
4317
4318
4319
4320
4321
4322
4323
4324
4325
4326
4327
4328
4329
4330
4331
4332
4333
4334
4335
4336
4337
4338
4339
4340
4341
4342
4343
4344
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