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不辞辛苦来这十里之外的大致村可不是来感叹的,而是有正事。当然,这个正事也不是什么大事,他们就是来看看这些农民种地没有,是否按照他们的要求种地,塑料薄膜,肥料的使用是否正确,顺便纠正一下错误。

    当然,这是表面上的理由,实则是陈立青想要来看看农民们是否能够接触接受肥料,舍得舍不得使用肥料。别到时候没有人使用肥料,他们的蔬菜又长得好,那陈立青他们的肥料生意就泡汤了。

    于是,陈立青一行人直接对着叶大兴他们的地走过去。

    “叶队长,我们来看看你们种地了,这是韩老师,他不太放心你们,所以来看看,你们现在种地哪儿还有问题,可以直接问韩老师。”他们这一行十几人刚刚走过去,便被叶大兴他们发现了。顿时,叶大兴等当然激动,热情的招呼后,张显谟就直接说明来意。

    “啊,是这样吗?”叶大兴一愣,接着大喜,他连忙看向韩伟良,”韩老师,您来的正好,我这边种地,特别是这个塑料薄膜不太会使用,您那天是怎么用的?您能够再次示范一次吗?”叶大兴立即不耻下问。

    这一套是韩伟良首先在上课的时候强调的,有问题就要问,别不好意思。特别是这个种植粮食,是你们自己的问题,如果你们有哪儿不懂了,还不懂装懂,那么饿死了就别怪韩伟良。这样一句话下去,这些农民哪儿还敢矫情。

    这一套,叶大兴就执行的很成功。特别是再他回来后,他教授乡亲们种地时候,他又着重把这句话说给村里人听了。那些乡亲们第一次接触到这种新式种菜方式,问题自然很多,叶大兴早就积累了很多问题。

    现在韩伟良一来,他就把问题挨个问了。

    韩伟良也不矫情不会不耐烦,立即再当场示范,一行人等到叶大兴一家会了,种起了一块标准的小棚白菜后才停止教学。

    “好了,叶队长,你们这次应该会了吧?”韩伟良看着眼前的小棚,转头问叶大兴。

    “会了,会了,多谢韩老师,多谢韩老师。”叶大兴连忙表示感谢。

    韩伟良却推辞了:”别光是感谢,你快再照刚刚我教的再来一次,这一次我看着,等你们会了,我们再去下一家。”

    叶大兴一家,立即在韩伟良的注视之下,开始照着要求种地。

    “好,大兴,你们种得很好,不过,肥料也不要太节约了,不然营养跟不上,没有肥料了,你们再去平越拿,不要钱,因为你们已经预付了粮食。”半个小时后,瞧着差不多的小棚,韩伟良表示满意,叮嘱了叶大兴一家后,他们又去了下一家。

    一整天的时间,陈立青他们就这样一家一家的走,一家又一家的手把手教学。

    一整天下来,他们虽然累,可是他们的行动,却征服了整个大致村的村民,村民们把几人的行动看在眼里,心底暖暖的。他们何尝受到过这种关心,这种重视。一些人甚至自发的拿来了中午饭,晚饭。

    饭虽然不是很好,粗茶淡饭,可陈立青他们吃的却是津津有味。

    “好了,叶队长,张大爷,您们也不要送了,这是我们应该做的。”傍晚,陈立青他们走的时候,大致村的村民们甚至自发组织来欢送。不过送到村头,张显谟他们连忙婉拒了。

    “是啊,各位叔叔伯伯,哥哥姐姐,你们回去吧,早点休息,你们明天还要种地呢。我父亲和二哥都说了,这一次在十里八乡当中,哪三个村子种出的粮食最多,他们就免收头三名村子的肥料种子费,这样下来,大家都能够得到四成粮食。所以,大家想要的好的名次,就要努力种地,互相帮助,好好休息啊。”陈立青也站出来,拒绝乡亲们送的时候,也把提高村民种植积极姓的奖励政策再说一遍。

    “这,好吧……”听到这,村民们虽然不舍,但毕竟是小少爷发话了,只能打住。

    于是陈立青他们一行人终于能够离开。
------------

第四十五章 第一笔生意?

    接下来的十几天,陈立青他们一行人就这样一个村,一个村的走,一个村一个村手把手的教农民们种地,施肥。

    自然,帮忙教育施肥的同时,陈立青也一个村子一个村子,一户家庭,一户家庭的检查他们有没有按照他的规定使用化肥。

    当然,这一检查还真发现了个别有几个村的村民,因为心疼肥料的昂贵,故意没有用肥料。陈立青他们发现了,立即义正词严的当众批评教育。好在经过他们的批评,指正,那些农民们也都虚心接受,并且认错态度良好,立马改正了错误。

    批评农民大哥,这当然不是陈立青做作,和官僚主义。而是肥料问题关乎他的赚钱大计和种子秘密,不得不让他如此慎重对待。万一要被人发现他们的种子不用肥料就能够丰产,那陈立青如此辛苦的教农民们科学种地恐怕就要付诸东流。

    当然,目前使用徦肥料毕竟是迫不得已的事情,以后,贵州发展了,贵州有钱了,全国发展了,全国有钱了。陈立青他们还是要走到农业发展正途上来。现在就培养农民们科学种植的习惯,以后农民他们不用肥料不科学种地反而觉得不习惯,从而这种小习惯,小措施会引导农民慢慢转换成科学种地的观念。

    长远看来,这绝对是利与农业发展的好事,也是利国利民的大善举动。

    所以,为了自己,为了农业的长远发展考虑,现在陈立青虽然在批评农民大哥的时候有些内疚,可想到自己此举背后的重大意义,他心里就好受一点。

    可是这种下乡“指导”“教育”的活儿并不轻松,十几天下来,陈立青他们一行人再次回到平越的时候,看起来和农民已经没有什么区别了。特别是陈立青,回到家他老母亲差点认不出来,当时他老母亲王氏就心疼的眼泪汪汪。

    好在陈家现在吃的东西很多,光鸡鸭都养了上千只,陈立青在好吃好喝过两天后,也就恢复过来了。

    这一天,陈立青照常在家里享受这难得的清闲,正在烤着火,烧着鸡翅膀。忽然,他专业的传话参谋二德跑了进来。

    “小少爷,张老师叫你去公司一趟。”二德一进来就直接说明来意,没有一丝废话。

    “去公司,干什么?”在家休息两天,陈立青已经懒了。现在听着张老师叫他去一趟,他眉头不由得一皱,不觉有些抗拒,想要通过二德直接得到张显谟想要说的话。

    可二德哪儿够权限啊,闻言立即苦着脸道:“少爷,我哪儿知道,张老师他说了,要你一定要过去一趟。”

    “额,一定要出去吗?”

    说实话,现在陈立青压根不想出门,已经到了冬天,虽然还没有下雪,可是贵州这天已经下起了冻雨,走在外面冷风一吹,冻雨一沾,那滋味,别提有多么不爽了。再加上,平越这个街道也不是水泥路,出去难免要弄湿脚。

    这出一趟门,简直是有些受罪,这两天,陈立青甚至懒的连晨练都没有和李二傻他们做了。

    可心中不想,但张显谟都叫他了,他能不去吗?

    “二德,给我拿伞!”陈立青立即不太情愿的从热乎乎的火炉旁起身,然后对着旁边一个漂亮的小女孩善意一笑:“小雅,你和娘就好好呆在家里烤鸡翅吃啊。”

    这小女孩,眉清目秀,皮肤白皙。虽然才六七岁的模样,可五官已经有了美人的雏形。

    陈小雅,其实原本是一个乞丐,正是上一次陈立青去贵阳卖香皂时候捡来的乞丐。当时广告时候陈立青他们不是找了一个小乞丐来当模特吗?没有想到这小乞丐洗白白后居然是一个可爱的小美人,陈立青他们当时见这么可爱的小女孩居然孤苦无依,就动了恻隐之心把她带回家了。

    回家后,陈立青的母亲王氏一听小雅这孩子的苦难身世,还有看到小雅那美人雏形,就心疼喜欢的不得了,立即就把她认为了干女儿,同时给了她一个姓。

    现在的陈小雅,算是陈立青的小妹妹了。

    “恩,青哥哥,你去吧,小雅会乖乖和娘在家的。”小雅立即乖乖点头。

    “小青,多穿件衣服,别冷着了。”陈立青的母亲看着陈立青出去,也连忙嘱咐。

    “我知道,娘,小雅,我出去了。”陈立青打了一个招呼,便和二德出门了。

    “靠,这雨,真尼玛冷啊!”刚刚出门,陈立青就被冷风刮着冻雨吹了脸,他不自觉的打了一个哆嗦,同时也忍不住骂了一句。

    贵州的天,好像因为这是一百年前,反而更加清冷了,陈立青走在路上,那是不知道吐槽了多少次。

    “对了,二德,二少爷的那些东西,都搞出来了吗?”路上,正吐槽着,被冷风一吹,陈立青不免就想到这天正适合吃火锅,想到火锅,他顿时想到了一件事,忽然就转头问二德。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653 654 655 656 657 658 659 660 661 662 663 664 665 666 667 668 669 670 671 672 673 674 675 676 677 678 679 680 681 682 683 684 685 686 687 688 689 690 691 692 693 694 695 696 697 698 699 700 701 702 703 704 705 706 707 708 709 710 711 712 713 714 715 716 717 718 719 720 721 722 723 724 725 726 727 728 729 730 731 732 733 734 735 736 737 738 739 740 741 742 743 744 745 746 747 748 749 750 751 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