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四二 海狼初现

    站在码头,望着正在最后清点行李的杜大壮,李默深吸了口气,经过半个月的等待,在终于迎来了利好消息的同时,他也不得不立即起程回檀香山。

    还好,唐景崧关于修建铁路的折子发电报给朝廷已经便得到了批复,并可以从东南沿海招募劳工。得到了消息的黄子辰立刻以大东洋行的名义,联合巡抚唐景崧一起成立了台湾铁路公司,由丘逢甲领衔就地开工,同时向法国购买大量的铁路设备和材料。

    此外为了融资,李默还首次让政务院出资五十万英镑,以大东洋行的名义开设台湾银行,为未来建立统一的银行储备经验,这也是他第一次开设自己的银行。

    铁路开建也意味着,原本人力资源逐渐枯竭的工业区,也可以借此机会,光明正大的从沿海城市招募工匠,为了尽早把人运过来开工,他还命林永祥设立在台北的分公司全力配合运输两岸人员。

    眼看着一场轰轰烈烈的建设潮将在台湾岛北部开始,但李默却不得不立即动身会檀香山,原本还准备去关岛逛逛的计划顿时夭折。

    “少爷,都好了。”

    “走吧。”李默回首看了眼渐有生气的基隆新港,扭头向早已待命的客轮走去,正当他要走上舷梯时,一个熟悉的声音突然从后响起。

    “听说少爷要回檀香山了,可否让严某搭一段顺风船呢?”

    “严复!”

    听到声音,李默的脚步猛地顿住了,连忙回头,就见到码头边严复一身青衫,戴着眼镜,提着一只藤箱正微笑的看着他。

    “哈哈……。”看着严复,李默顿时大笑起来,连刚刚收到的不利消息都忘记了,连忙停止脚步做了个请的手势,说道:“当然可以,先生请。”

    随着一声悠长的汽笛声从船桥顶部响起,这艘专门来接李默的客轮在黄子辰和丘逢甲的目送下,缓缓驶离了基隆港――

    汽笛悠长,浓烟滚滚。

    伴随着琉球建设的热潮,来往于珍珠港的船只似乎也愈加密集,经过一年多的扩建,码头早已被扩建了近一倍,光是深水泊位就达到了三十多个,曰吞吐能力也正式超越了旧金山,成为了太平洋地区最大的海港。光是每曰从这里转运的货物就多达十余艘。

    谭望站在甲板上,兴奋地看着连成一片的码头区,他实在不敢相信时隔两年,这里竟然从只是一个只能停靠四五艘大货轮的码头,发展到现在的规模。而且这还不算海军的专用码头!若不是旁边从琉球出发便始终拧着眉头的老爷子,恐怕他早忍不住跳下船游玩一番了。

    虽然头一次遭遇了损失,但南洋船队还是为檀香山带来了整整七艘,数万吨的生铁原料,此外还有上千吨的胶皮和烟叶,要不是其中两艘货物留在了琉球,这个数字还要在增加,大大缓解了檀香山原料曰益紧张的局面,同时到达的从澳大利亚和辽东回来的船队,虽然规模没有南洋船队大,但也让码头上接待的政务院和装备部工作人员喜得抓耳挠腮。

    下船后,龙国章立即别过谭家父子,坐着前来迎接的汽车,一溜烟的向岛内驶去。还是第一次见到汽车的谭望顿时目瞪口呆,扯了扯父亲,张大嘴巴问道:“爹,这是啥玩意?”

    “汽车!”谭晓增没好气的瞪了眼,似乎对儿子这么没见识非常不爽,说道:“走吧,几年没回来了,你妈也很想你了。”

    “看什么看!没出息,就这玩意,老夫也有!”见到儿子滴着口水望着远去的汽车还不走,谭晓增恼的狠狠拽了一把,又踹了脚。“爹,真的啊!要不借我玩几天?”一听说老爷子也弄了辆,谭望顿时眉开眼笑,搀着老爷子还不忘献媚两句。

    虽然瓦胡岛不大,但自打装备部弄出了样车后,海军和陆军也都没皮没脸的弄了几辆来,有了最先进的代步工具,龙国章很快就来到了位于岛中央的太平洋军参谋本部。

    太平洋军参谋本部虽然成立时间不长,但却是整个太平洋军的大脑,之前由于条件限制,一直窝在厂区的一间临时仓库里,如今有了条件,便搬到了这个岛屿中央。

    由于这个连着地下工事的参谋部也是最近才刚刚建设完毕,所以四周还能看到很多施工痕迹,甚至还有不少工人在进行收尾工作,但警卫和保安工作已经非常严格,一路上都能看到身佩步枪眼神警惕的哨兵。

    随着逐渐深入,龙国章发现四周来往的参谋和机要秘书也越来越多,听着紧密如鼓点般的脚步声,他忽然觉得似乎连血都沸腾起来,随着沙俄忽然派军舰来远东,刚刚散去的硝烟味似乎又变得浓烈起来。

    “哦?国章回来了,太好了,走。”

    龙国章推开门还没开口,就见到陈平正拿着一份文件准备出门,见到他立即拖着就往外走去。“我说元寿,你不会在我走后长期吃素,就等着我回来开荤呢吧?我告诉你,门都没有,要蹭饭去少爷那里,我这月的工资都给你嫂子搜走了。”

    “得了得了,我是那种贪恋口腹的人嘛?”

    “……是!”龙国章想了想,果断肯定的说道。

    “滚蛋!就算要蹭,我也只会去少爷那里!”陈平鄙视了眼一毛不拔的铁公鸡,把手里的文件递给他说道:“看看吧。”

    “少爷还没回来?”龙国章接过文件,还没看,想起不久前接到的电报,追问一声。

    “电报说,已经从基隆出发十天了,估摸着就这几天能到了。”

    “那消息他收到了吗?”

    “收到了,不过……。”陈平摇了摇头:“至今没有答复。”

    龙国章沉吟了一下,才暂时抛开这个话题翻开文件,但还没看上两眼,猛地停下了脚步,不管四周参谋们怪异的眼神,拉住陈平瞪大眼睛:“这玩意真弄出来了?”

    “嗯!等少爷回来就可以进行海试了。”陈平点点头:“现在就差个指挥官了,你觉得谁最合适?”龙国章兴奋地合上文件,偏头想了想,报出了答案:“就秦寿那小子吧。”

    “呵呵,和我想到一块去了。走吧,他还在会议室等着呢。”陈平哈哈一笑,拖着龙国章向大会议室走去――

    坐在宽大的会议室内,秦寿总觉得有些不自在,他不喜欢这种森严的气氛,作为鲟鱼号驱逐舰舰长,此刻他本该带领鲟鱼号前往巡逻智利航线,和士兵们待在舰上吹牛打屁,但没想到参谋部一纸调令,硬生生让他结束任务赶了回来。

    和舰队里那些中流砥柱不同,他并非舰队老人,而是后来舰队扩编时加入的,既没有从北洋出来的背景,也没有留洋归来的华丽,唯一拿得出手的履历就是在当初在马斯地岛时,在智利海军实习了半年。

    不过也正是这次实习,让他在一次偶然中认识了西蒙斯将军,并在他的推荐下参加了一次智利海军实战演习,也正是因为这次演习,改变了他的命运。

    回到夏威夷不久,他就以扎实过硬的评分,最终从驱逐舰舰长选拔中脱颖而出,成为了首批前往智利接收驱逐舰的舰长。

    秦寿自认不是那种天才横溢型的舰长,也不是能把握全局的参谋型人才。对他来说,从一位只接受过中学教育,旅美华人家庭中走出来的普通人,能够成为舰队中人人羡慕的舰长已经是非常了不起了,就连一向看不起自己的叔叔在听说后,也立即从旧金山搬到夏威夷定居。

    当然。作为舰长,他和所有舰长一样,最大的梦想就是能带领战列舰,不过他也知道,要成为战列舰舰长可不是件简单的事情,不仅需要资历和军功,还需要长年累月的积累,所以踏踏实实干好自己的工作才是第一位的。

    只是他没想到,这个时候参谋长突然调他回来干吗?难道说自己最近犯了错误?

    正当他冥思苦想的时候,忧心冲冲地时候,紧闭已久的大门忽然被推开,参谋长和司令竟然同时走了进来,吓得他连忙起身敬礼。

    “坐吧。”

    见到秦寿一脸紧张,陈平连忙拍拍他的肩膀,龙国章也呵呵一笑,戏道:“老实交代吧,你小子最近是不是做错了啥事?被咱们参谋长大人盯上了?”

    “滚蛋!”陈平差点想把手上的文件砸龙国章脸上,连忙说道:“别听他瞎说,坐吧。”参谋长和司令打趣,秦寿可不敢瞎掺合,挠挠头呵呵一笑,坐了下来。

    “是不是感觉这次调你回来有些突然?”落座后,陈平把手里的文件一摊,和龙国章一起上下打量起这位年轻的舰长。

    说实话,能够在二十六岁就成为舰长,除了西蒙斯的推荐外,和他自己的努力是分不开的,虽然不是那种天才横溢的指挥官,但却作风扎实,胆大心思,做事果敢,尤其是那份耐得住苦,甘于从底层做起的心思,才是让他进入参谋部眼帘的主要原因。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22824 22825 22826 22827 22828 22829 22830 22831 22832 22833 22834 22835 22836 22837 22838 22839 22840 22841 22842 22843 22844 22845 22846 22847 22848 22849 22850 22851 22852 22853 22854 22855 22856 22857 22858 22859 22860 22861 22862 22863 22864 22865 22866 22867 22868 22869 22870 22871 22872 22873 22874 22875 22876 22877 22878 22879 22880 22881 22882 22883 22884 22885 22886 22887 22888 22889 22890 22891 22892 22893 22894 22895 22896 22897 22898 22899 22900 22901 22902 22903 22904 22905 22906 22907 22908 22909 22910 22911 22912 22913 22914 22915 22916 22917 22918 22919 22920 22921 22922 22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