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个时候,一个消息让英国民众大松口气。

    11月3曰,刚刚抵达的德里的新华帝国陆军参谋长张作霖宣布,新华愿意放弃修建巴格达铁路,但前提是新华在波斯地区的利益必须得到尊重和保障,而细心地记者们发现,他不止一次提到了由新华帝国皇帝开办的波斯湾皇家石油公司在英国保护地科威特遭到了不公正待遇!

    11月4曰,在经过第一天的初步交锋后,急于解决波斯湾危机的英国政斧代表奥斯丁张伯伦在于国内沟通后,开始了艰苦的谈判。

    11月14曰,经过11天的磋商,英国和新华在德里达成了关于解决波斯湾纠纷的《海湾协议》,根据这份协议,英国将允许新华帝国海军派驻一支不超过总吨位不超过一万吨,总驻军人数不得超过三千人的小舰队,在波斯湾进行护航任务,同时就打死两位中国船工,造成运输公司的损失赔偿十万英镑。

    此外,英国还宣布解除与科威特酋长们达成的保护协议,确保新华帝国皇帝李默投资的波斯湾皇家石油公司能够获得公平公正的待遇。

    新华也答应赔偿二十万英镑作为强盛号的维修费用,并表示至少在十年内不会开建巴格达铁路,同时承诺不会插手科威特以外的英国保护地利益,并且保证皇家石油公司在任何时刻都不会停止向英国及其盟友油出售石油。

    而最令人想不到的是,根据协议最后达成的一项条款,新华将向英国提供价值七千一百五十万英镑,约合五亿蓝币的贷款,贷款将用三百吨黄金和一些英国在新华和南洋等地的海外资产作抵押,而贷款将全部用于向新华采购粮食,橡胶,钢铁,汽车发动机,发电机和石油等战略资源。

    对于英国来说,这个结果算不上失败,对新华也算不上胜利,因为霍尔木兹海峡还在英国手里,印度洋依然是英国的后花园,区区三千兵力根本不足以改变什么,但能够塞进去一万吨的护航舰队,还是为这道大闸埋下了一个祸根。

    11月15曰,就在英国和新华达成协议开始各自撤回舰队的当天,阿斯奎斯首相抵达美国,进行了为期五天的访问,并与美国总统塔夫脱就英美太平洋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商讨。

    与此同时,张作霖也马不停蹄赶往了伊斯坦布尔,与正深陷巴尔干战争的奥斯曼帝国皇帝穆罕穆德五世进行了五个小时的秘密磋商,最终达成了奥斯曼帝国将科威特、巴士拉以及阿巴丹在内的幼发拉底河入海口三角区合并为大科威特,租借给新华帝国,换取价值三亿蓝币的军事援助。

    对于奥斯曼来说看似失去了土地,但其实那些土地一直就不在他们的掌控中,波斯地区反对奥斯曼的声音从未停息过,何况那里以前都被英国控制着,所以拿来换取三亿蓝币的军事援助实在是太合算了。

    三亿蓝币,就换到了占世界总储量百分之三的超级油田区,李大皇帝嘴巴都合不拢了,即使按照目前波斯湾石油公司的利润,也不过两年时间。

    不仅从不断获得欧洲大额贷款的美国手里抢到了五亿蓝币贷款的大生意,更重要的是,这意味着自己终于在铁幕般的波斯地区撕开了一道缺口!

    兴奋之极的他,当即宣布作出决定,派遣海军陆战队第四师两个营共计两千士兵,和五艘保卫级驱逐舰前往那里保护帝国在大科威特的利益。

    舰队定名读力番号为。

    第七舰队!……

    (未完待续)
------------

五零一 德国和石油

    @@@@@@@@@美丽的宁波港内,五艘驱逐舰缓缓靠上了码头,残损的外表和污迹斑斑的舰壳,并没有让人觉得有多么狼狈,反而让那些入港换上了新军装,依然笔挺的站在甲板上的年轻水兵们多了种让人钦佩和羡慕的彪悍。

    当卫青号率先靠上码头,早已等待多时的皇长子李振立刻走上前去,最后还帮着船工们固定缆绳。

    也许会有人说这是做作,但看在那些军方雇佣的船工和海军将士眼中,这代表了皇帝陛下对自己这些征战将士的最高荣誉,就像古时将军出征得胜归来,皇子亲自牵马以示荣耀。

    这是个海军的时代,谁也无法否认这点,不是说陆军和空军不行,而是海军天生的平台优势,昭示主权,巡视海疆,还可以跟随军舰前往世界任何一个沿海国家。

    在李默几年前率先提出境外决战,将危机和战争化解于国门之外的新军事理念后,海军是最大的受益者,因为这个新军事作战理念,使得海军在设计每一种军舰,哪怕是为皇家国民海岸警卫队建造护卫舰时,也追求长续航,以及全海域存在和到达这个宗旨。

    不过空军和陆军也没有闲着,在决战国门外的战略思想下,空军已经在开始研制两种大型双发和四发的飞机。

    陆军先天具有劣势,但不代表没有优势,其完全按照李默后世知道的标准组建的四个装甲师和机械化步兵师,除了火力和机动力上不能和后世相比外,但从组建开始就提出了要体现快速化作战理念。

    除了这八个核心师外,陆军部还首次组建了山地师,快速步兵师等特殊作战部队,大量的卡车和吉普车开始陆陆续续装备部队,使得快速的理念愈加深入人心。

    毫无疑问,正在走下甲板的这五位年轻舰长就是首批快速时代的产物,他们把快速和境外决战的理念结合了起来,利用了装备优势,以弱势兵力狂奔三千海里,展开了一场短促却堪称经典的海峡突击战。

    这场小战役的带来的影响却是无比深刻的,新华在舰船动力方面的独特造诣已经大白天下,各国除了加大情报刺探外,也在纷纷研制新式舰船动力。

    德国把主攻方向放在了柴油机上,而作为英国海军斗士的费舍尔,在得到新华五艘小军舰速度不低于33节的情报后,在两国谈判的短短一个月内,就拿出了1500吨驱逐舰的方案。

    为了提高速度,他在蒸汽轮机设计还不完善的情况下,毅然决然选择强行上马,并在窄小的舰体内安装了六台,终于拿出了30节高速w级驱逐舰的方案,并一口气向各大船厂下了五十艘的订单。

    不过这个消息并没有让李默感到太担忧,和卫青级已经达到单台33000马力相比,英国只有4300马力,而且过多的锅炉和蒸汽轮机,使得w级续航力只有12节1500海里,平均无故障间隔更是以170比15小时遥遥领先。

    而且蒸汽轮机只是动力组的一部分,动力最主要的还是锅炉,目前新华第五代李默盗版于后世带过热器的增加锅炉,无论是热效率,功率输出和反应速度,都是远超过这个时代小水管锅炉的,随着技术不断改进,新华甚至已经无限接近变态的超临界锅炉这项技术。

    后世的共和国吃够了引擎的苦,所以李默回到这个时代后,就着重解决核心动力技术和研究,如今新华科技部动力试验室内,已经云集了不少于五千各类专家,有锅炉,蒸汽轮机,内燃机,航空发动机甚至是火箭发动机等专家,而让他高兴的是,这其中超过七成都是自己这些年培养出来的。

    相比于国外,这些人在开放姓思维和技术上还不算很强,但他们的起点高,平时耳闻目染的都是最核心的高端技术,所以进步还是很大的。

    从1893年上马舰船动力,李默也花了近二十年,还带了金手指才走到了今天,其中十年耗费在了打磨技术工人上,现在终于是享受成果的季节了。

    随着舷梯放下,最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只只铺着红底金龙国旗,扛在将士们肩膀上的冰冷棺仪,码头上肃穆而立的士兵们全部敬礼致敬,就连那些船工都行注目礼。

    李默是格外注意这个细节的,和后世缺乏管理,屡次被各地政斧强行拆迁的军人公墓,甚至那些还在为侵略敌人树碑立传,拿历史开玩笑的人相比,他不仅规划了专门的墓区,还完全以超规格对待,哪怕是个小兵牺牲后也有权安葬在里面。

    同时他还强行规定除非不得已海陆空三军决不允许丢下战友的遗体,而且军规里也做出了严格的规定。

    军人,无论何时何地都是国家的脊梁,无论牺牲或者生存到最后一刻,他们都是再为这个国家和民族浴血奋战。

    这样的人,无论什么年代都必须获得尊重,都值得让人们仰望。

    砰砰的仪仗枪声,是在为这些年轻水兵们送行,同时长鸣的汽笛,是在为他们祝福,死者已去能够给他们的,除了优厚的抚恤金外,也必须告诉一代代人,他们今天的一切,都是这些年轻的脸庞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

    庄重的送别战友,看着他们被安葬在了宁波港一处专门辟出的山坡草坪上,优美的环境让前来为他们送别的战友和亲属都放下了心。

    舰队司令和大皇子的亲自迎接,高规格安葬仪式,让被戏称为近卫军的年轻海军将士们接受了心理上的一次洗礼,更让他们想不到的是,等到有功战士坐着专列抵达燕京后,皇帝陛下还在百忙中亲自接见了他们,并在他们胸口挂上了代表荣誉的军功章。

    如果不是考虑到这些年轻人还需要锻炼,李默甚至拿不出匹配的奖励,因为他们不仅给这个国家打开了波斯的大门,让新华一举控制了世界百分之十三(前一章打错了,少了个十)的石油储量!

    包括李秀岩在内的五位舰长,都破格授予了上校军衔,根据新华军队条例,这意味着他们已经可以带领战列舰。

    不过虽然他们这仗打得很精彩,但主要原因还是英国人准备不足,而且装备也具备了一定的优势,最主要的是他们和海军中老资格的舰长们相比,多了激情却少了稳重,所以海军部经过考虑,先将他们送回大连海军军校,借军舰需要维修的机会继续深造半年,然后在派到各艘主力舰上实习一段时间。

    解决完这件大事后,李默终于有机会静下心来观看欧洲已经堪称火爆的军备竞赛了。

    巴尔干的闹剧如历史般愈演愈烈,伦敦和会还未达成协议,奥斯曼青年党就在德国的怂恿下发起政变,在北非和新华军有过合作的恩维尔带领四十人左右的激进成员,持枪冲进了议政厅,当场打的了奥斯曼军事大臣纳齐姆帕夏,迫使卡米勒帕夏政斧辞职,恢复了青年党人的政权。

    李默不喜欢这个激进的党派,当处于国家利益和波斯湾将来的实力分配,他还是推动了三亿蓝币的军事援助。

    为了解决运输问题,李默曾想过向科威特提供一万辆卡车,不过那样总兵力人数就会超标,必然又会导致和英国的冲突,最后还是陈平想到了办法,从国内私营船运商手里,一次购买了五十艘专门用于内河浅水区使用的快速小船,然后又用潜艇支援舰和可以塞登陆艇的大型登陆舰伪装成货轮将这批小船送了过去。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73846 73847 73848 73849 73850 73851 73852 73853 73854 73855 73856 73857 73858 73859 73860 73861 73862 73863 73864 73865 73866 73867 73868 73869 73870 73871 73872 73873 73874 73875 73876 73877 73878 73879 73880 73881 73882 73883 73884 73885 73886 73887 73888 73889 73890 73891 73892 73893 73894 73895 73896 73897 73898 73899 73900 73901 73902 73903 73904 73905 73906 73907 73908 73909 73910 73911 73912 73913 73914 73915 73916 73917 73918 73919 73920 73921 73922 73923 73924 73925 73926 73927 73928 73929 73930 73931 73932 73933 73934 73935 73936 73937 73938 73939 73940 73941 73942 73943 73944 73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