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县令当然也明白其中的厉害关系,但跟着杨国忠好几年起码也得弄个别的官做做,官职大小令当别论,只要离皇帝近一点就成。

    果断就有了牢搔,此时的京城里却又出现了一位风云人物,小驸马的崛起让秦县令有了别的想法,所以在许驸马让他抓人时毫不犹豫的就抓了,不怕得罪杨材,即便杨国忠问起他也很有一套说辞。

    让他意外的是抓了京城第一布行的掌柜,竟是过于平静,杨材也没找茬,杨国忠也没质问,这便让秦大县令下定了决心,这驸马果然厉害,以后就跟着他混了!

    。。。。。。。。。。。。。。。。。。。。。。。。。。。。。。。。

    大明宫,含元殿。

    龙尾道这会儿已经是人山人海,交通严重阻断,因为许辰堵在中间出不来了。

    眼看就要黄昏时候,寿宴即将开始,外国使臣们正在往里进,场面瞬间混乱不堪,御林军卫士也奈何不住人多,毫无办法。

    许辰心说真尼玛艹蛋,这哪是当官的,自己虽然说有点小帅,但也不至于这样吧。便忙道“我有事先走了”便要往外挤,奈何人太多,炎黄子孙们大多都有一个爱围观的毛病,上一会儿还是几个人,这一小会儿已经全围过来了,有的只是看看这驸马到底长什么样。

    使臣们倒也不急,走得缓慢,边走边领略着大唐皇宫金碧琉璃的气派,指指点点,咋咋呼呼的,跟土包子进城似得。

    这些使臣基本上都是第一次来,小国家们对于大唐的向往过于强烈,每逢这个时候都是挤破了头皮争使者的位子,每年来的人也不一样,但大都是皇族一脉,有的甚至皇**来,像太子公主之类的就太常见了。

    这会儿前面的使臣却是停住了脚步,这个队伍便也就停了下来,因为前面堵车了。

    “﹟$%#?﹤﹌*﹡?”

    “﹪﹠﹩﹩@﹫”

    以上便是天竺太子和一个随从官的对话。

    大致意思是太子问印度阿三,前面人群中间那个人是谁,宰相吗?印度阿三的回答是,我去问问。

    阿三当即跑过去,因为是个随从官,当然要会中文,没点功底哪能出来丢脸。阿三只是过去听了一会儿,问了几句便也大概知道了那人是谁。

    以下便是翻译。

    天竺太子问:这人是宰相?

    阿三答:“不是,是个驸马。”

    太子又问:“一个驸马怎会让百官如此吹捧?唐朝的驸马都这般厉害?”

    阿三答:“不是,就这一个驸马厉害,宰相都让他三分。”

    这印度阿三侦查能力确实厉害,那天竺太子“哦”了一声点了下头。不光是天竺一家对那人群中的年轻人好奇,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家伙地位指定不低,外国使臣们来大唐一趟,也没见着大官,却把许辰误认为不是宰相就是太子之类的大人物了。

    于是,待朝中官员因为堵住交通退去的时候,许辰刚要回殿里去没什么心情逛一逛,便被人给拦住了。

    是那个印度阿三,许辰有些惊奇,突然冒出个黑脸很不舒服,回头一看,便是吓了一跳,万国使臣们这会儿却是对着自己满脸堆笑,许辰分明觉得那就是对着自己笑的,想象一下,两百多号不同肤色不同样貌突兀的外国人在这黄昏时候,大步流星的走向一个人,甚至是跑,会联想到《行尸走肉》的情节,太tmd吓人了。

    一群僵尸正在袭来的氛围。。。。

    看到拦在前面不停堆笑脸口中歉疚道:“驸马请等一下”的印度阿三,许辰便能猜出这些外国友人看到那些官员们阿谀奉承还以为自己是个什么大官,无非是出于一个心理罢了。

    又走不开了,那天竺太子便是率先跑了过来道:“我叫甘地,是天竺的太子,久仰驸马大名,此次来天朝,还请驸马多多关照,多多关照。”

    这位天竺太子刚说完,便又挤过来一个翻译,“我乃茨实国使臣。。。”

    此刻,丹凤门的楼顶上,站着两队御林军卫士,威风凛凛,甚有气势,这两对卫士是统帅陈玄礼的亲信,这会儿放在城楼上监视着含元殿外的众人,刚巧陈玄礼将军来到城楼巡视,便是看见龙尾道的状况,有些惊异,便忙问道:“下面那些人是怎么回事?”

    “是那许驸马,外国使臣们似是和他交谈,属下已经派人过去了。”

    回话的这位是陈玄礼的随身副官。

    陈玄礼听完,皱了皱眉头,表情显得有些不可思议,突然想到早些年陛下寿宴时,李亨殿下也曾被人拥簇了起来,陛下知道后却是勃然大怒,陛下认为太子这是在**。

    倒是有些好奇这小驸马到底是何许人物,连杨国忠都敢得罪,若是他真的如传言一般加入东宫,到底对太子还是有利一些的。

    。。。。

    这样的荒诞场面后来真的被记入了野史,标题是:万国使臣齐乎驸马万岁。这应该是后人的杜撰了。

    言归正传,在外国使臣进入龙尾道之后,大宴即将开始了,最后来的一般是些皇亲国戚,架子比较大的那种,像长公主府,齐王府之类的是要压轴的。

    这个时候,人来的也差不多了,龙尾道内的外国使臣们正拿着请柬由太监们依次指挥入座,由殿里到殿外入座,排在最底下的是些品阶小的官员。

    含元殿大殿十分宽阔,摆了将近二十张桌子最上层的自然是老皇帝的御座,这会儿老皇帝还没出来,桌子上已经坐了十个人。

    是的,不出你所料,许辰是坐在那张御席上的,同做的还有太子李亨,安禄山,杨国忠,田驸马,李卿长公主,玉真公主,齐王,李霜儿还有两位王亲,而这样的大场合,一个小小驸马竟然和皇帝同座,却已经是很难引起别人的诧异了,奇怪是见多了,就是平常事。

    李霜儿和许辰自然是坐在最下面,于李霜儿来说,现在的心情既激动又兴奋,这的确是一种无上的光荣,有些小骄傲,还故意用余光寻找着她那几位经常找茬的姐姐,若是撞见了,便嘴角上扬,一副小人得志的模样,李霜儿今天穿的很庄重,自从嫁了人,也不会再像一个丫头一样打扮,再杨玉环没出来之前,她无疑是最耀眼的明星。

    即便是杨玉环在场,两位美人儿却也是平分秋色的,杨玉环代表的是成熟,李霜儿衬托的是青春。

    再往下几桌就是一些小王爷,朝中重臣,虢国夫人与秦国夫人也是来此,外国使臣们像天竺,吐蕃,东瀛是坐在殿中的。

    安排这场晚宴座次的自然是礼部,不过许辰坐在御席上,很明显是老皇帝的意思,杨玉环的旨意。

    桌子上摆的是些果盘,皇帝没来,众人也只能聊聊天,御席很大,许辰挨着一个王爷却不认识,说不上什么话,倒是那王爷主动找话题,打发时间。

    黄昏落幕,天色有些黑影,便听见含元殿外,一阵搔动,殿里人也纷纷起座,出殿迎接,李三皇帝和杨玉环终于来了。

    内谒者宣呼仪仗队入宫立杖,衙内杖便由侧门依次进入大明宫,从含元殿阶前到丹凤门,在龙尾道两旁依次排开。仪仗队分为五队,供奉杖,亲杖,勋杖,散手杖,持杖者或手持绣有龙蛇图案的升旗,或手扶长枪大戟,散手杖下面是对立的八匹立杖马,金鞍绣革荐黄幛。

    鼓楼长击长鸣,通鼓声停,待杨玉环与李隆基走上含元殿,殿内人纷纷下殿,金吾将军趋上殿阶,奏称左右厢内平安,万民同贺。

    所有人在阶下跪拜,然后随着李隆基进入那含元殿。。。。。。。。。。(未完待续。)
------------

第一百七十章 史上最装逼时刻 (五)

    大明宫灯火通明,亮如白昼。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2819 12820 12821 12822 12823 12824 12825 12826 12827 12828 12829 12830 12831 12832 12833 12834 12835 12836 12837 12838 12839 12840 12841 12842 12843 12844 12845 12846 12847 12848 12849 12850 12851 12852 12853 12854 12855 12856 12857 12858 12859 12860 12861 12862 12863 12864 12865 12866 12867 12868 12869 12870 12871 12872 12873 12874 12875 12876 12877 12878 12879 12880 12881 12882 12883 12884 12885 12886 12887 12888 12889 12890 12891 12892 12893 12894 12895 12896 12897 12898 12899 12900 12901 12902 12903 12904 12905 12906 12907 12908 12909 12910 12911 12912 12913 12914 12915 12916 12917 12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