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致意思是太子问印度阿三,前面人群中间那个人是谁,宰相吗?印度阿三的回答是,我去问问。
阿三当即跑过去,因为是个随从官,当然要会中文,没点功底哪能出来丢脸。阿三只是过去听了一会儿,问了几句便也大概知道了那人是谁。
以下便是翻译。
天竺太子问:这人是宰相?
阿三答:“不是,是个驸马。”
太子又问:“一个驸马怎会让百官如此吹捧?唐朝的驸马都这般厉害?”
阿三答:“不是,就这一个驸马厉害,宰相都让他三分。”
这印度阿三侦查能力确实厉害,那天竺太子“哦”了一声点了下头。不光是天竺一家对那人群中的年轻人好奇,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家伙地位指定不低,外国使臣们来大唐一趟,也没见着大官,却把许辰误认为不是宰相就是太子之类的大人物了。
于是,待朝中官员因为堵住交通退去的时候,许辰刚要回殿里去没什么心情逛一逛,便被人给拦住了。
是那个印度阿三,许辰有些惊奇,突然冒出个黑脸很不舒服,回头一看,便是吓了一跳,万国使臣们这会儿却是对着自己满脸堆笑,许辰分明觉得那就是对着自己笑的,想象一下,两百多号不同肤色不同样貌突兀的外国人在这黄昏时候,大步流星的走向一个人,甚至是跑,会联想到《行尸走肉》的情节,太tmd吓人了。
一群僵尸正在袭来的氛围。。。。
看到拦在前面不停堆笑脸口中歉疚道:“驸马请等一下”的印度阿三,许辰便能猜出这些外国友人看到那些官员们阿谀奉承还以为自己是个什么大官,无非是出于一个心理罢了。
又走不开了,那天竺太子便是率先跑了过来道:“我叫甘地,是天竺的太子,久仰驸马大名,此次来天朝,还请驸马多多关照,多多关照。”
这位天竺太子刚说完,便又挤过来一个翻译,“我乃茨实国使臣。。。”
此刻,丹凤门的楼顶上,站着两队御林军卫士,威风凛凛,甚有气势,这两对卫士是统帅陈玄礼的亲信,这会儿放在城楼上监视着含元殿外的众人,刚巧陈玄礼将军来到城楼巡视,便是看见龙尾道的状况,有些惊异,便忙问道:“下面那些人是怎么回事?”
“是那许驸马,外国使臣们似是和他交谈,属下已经派人过去了。”
回话的这位是陈玄礼的随身副官。
陈玄礼听完,皱了皱眉头,表情显得有些不可思议,突然想到早些年陛下寿宴时,李亨殿下也曾被人拥簇了起来,陛下知道后却是勃然大怒,陛下认为太子这是在**。
倒是有些好奇这小驸马到底是何许人物,连杨国忠都敢得罪,若是他真的如传言一般加入东宫,到底对太子还是有利一些的。
。。。。
这样的荒诞场面后来真的被记入了野史,标题是:万国使臣齐乎驸马万岁。这应该是后人的杜撰了。
言归正传,在外国使臣进入龙尾道之后,大宴即将开始了,最后来的一般是些皇亲国戚,架子比较大的那种,像长公主府,齐王府之类的是要压轴的。
这个时候,人来的也差不多了,龙尾道内的外国使臣们正拿着请柬由太监们依次指挥入座,由殿里到殿外入座,排在最底下的是些品阶小的官员。
含元殿大殿十分宽阔,摆了将近二十张桌子最上层的自然是老皇帝的御座,这会儿老皇帝还没出来,桌子上已经坐了十个人。
是的,不出你所料,许辰是坐在那张御席上的,同做的还有太子李亨,安禄山,杨国忠,田驸马,李卿长公主,玉真公主,齐王,李霜儿还有两位王亲,而这样的大场合,一个小小驸马竟然和皇帝同座,却已经是很难引起别人的诧异了,奇怪是见多了,就是平常事。
李霜儿和许辰自然是坐在最下面,于李霜儿来说,现在的心情既激动又兴奋,这的确是一种无上的光荣,有些小骄傲,还故意用余光寻找着她那几位经常找茬的姐姐,若是撞见了,便嘴角上扬,一副小人得志的模样,李霜儿今天穿的很庄重,自从嫁了人,也不会再像一个丫头一样打扮,再杨玉环没出来之前,她无疑是最耀眼的明星。
即便是杨玉环在场,两位美人儿却也是平分秋色的,杨玉环代表的是成熟,李霜儿衬托的是青春。
再往下几桌就是一些小王爷,朝中重臣,虢国夫人与秦国夫人也是来此,外国使臣们像天竺,吐蕃,东瀛是坐在殿中的。
安排这场晚宴座次的自然是礼部,不过许辰坐在御席上,很明显是老皇帝的意思,杨玉环的旨意。
桌子上摆的是些果盘,皇帝没来,众人也只能聊聊天,御席很大,许辰挨着一个王爷却不认识,说不上什么话,倒是那王爷主动找话题,打发时间。
黄昏落幕,天色有些黑影,便听见含元殿外,一阵搔动,殿里人也纷纷起座,出殿迎接,李三皇帝和杨玉环终于来了。
内谒者宣呼仪仗队入宫立杖,衙内杖便由侧门依次进入大明宫,从含元殿阶前到丹凤门,在龙尾道两旁依次排开。仪仗队分为五队,供奉杖,亲杖,勋杖,散手杖,持杖者或手持绣有龙蛇图案的升旗,或手扶长枪大戟,散手杖下面是对立的八匹立杖马,金鞍绣革荐黄幛。
鼓楼长击长鸣,通鼓声停,待杨玉环与李隆基走上含元殿,殿内人纷纷下殿,金吾将军趋上殿阶,奏称左右厢内平安,万民同贺。
所有人在阶下跪拜,然后随着李隆基进入那含元殿。。。。。。。。。。(未完待续。)
------------
第一百七十章 史上最装逼时刻 (五)
大明宫灯火通明,亮如白昼。
今夜倒也不怎么冷,龙尾道一干落座的官员使臣们这会儿正相谈甚欢,话题也大多聚集于一人,许大驸马。
桌子摆的很长,直接到了丹凤门这边,龙尾道里的众人只能看见大殿里的人影,却是听不见说话,挨不着皇帝便也自有乐趣,互相聊天调侃,坐在外国使臣们旁边的官员是比较有自信的,气势很足,大国风范有模有样。
有的外国友人便是向官员们问起许驸马,回答的人自然万分豪气,自然而然的产生一种荣耀感,即便是杨国忠一派的人,也不会有贬低驸马的意思,大概是一顿海吹,这驸马是如何了得,如何牛逼,只是这么吹嘘,往细方面讲,外国人也听不懂,驸马会作诗,你们能懂么?
以前总说这驸马如何了得,真正见着的,却没有几个,又是做饭酿酒造冰块的,传的邪乎,奇银巧计却是能惹得皇帝高兴,但这也不是关键,关键是皇帝宠爱,有这个就够了。
所以龙尾道下边的官员大部分的聊天内容会涉及到驸马,大部分也是文人出身,多少都有点文化知识,诗自然是能欣赏的,驸马虽然传诗不多,多是精品。
这便是一个共同话题,当然也有很多鄙视许辰的,心理学上讲,这就是一种病态的嫉妒:尼玛老子辛辛苦苦混了这么多年,溜须拍马阿谀奉承花招用尽,却不及你一个小小驸马来的威风,可叹世风曰下,可悲英雄无用武之地啊!
当初一个李白便是成为后宫娇宠,当官的无论是文化人也好,粗人也罢,基本上什么伎俩都用过,古往今来,天朝也就是这么一个定论:要想混的好,关系要搞好。鄙视许辰的人,大多认为这驸马之所以成为小丑跳梁,还不是因为皇亲,还不是因为安义公主,还不是因为老皇帝。要不,换你试试?
这会儿的含元大殿,因为李三皇帝的入席,这才正是开始,老皇帝这一桌坐在阶上,正对着殿门,往下二十桌分成两排,中间留出很宽阔的走廊,五六米宽,梨园的弟子们等会就要在殿里表演的。
二十桌百十来号人,除去外国使臣,这些人便是大唐上流社会的佼佼者了,若是一个导弹把含元殿轰了,估计大唐就乱作一团了。
李三皇帝与杨贵妃入席后,与身旁的几位宗亲交谈了一番,哈哈笑笑,倒是轻松愉快,过了一会儿,李三朝高力士打了个眼色,高力士便授意站在大殿门口的内谒者,可以开始了。
“起!”一声拉长的尖细刺耳的吼叫,这便宣布寿宴正式开始。。
众官员呼啦啦的端起桌上的酒尊,外国使臣很多是第一次来,也不知道规矩,便随着众人举起杯子来,齐看向殿上李三皇帝。
李三皇帝满脸褶子,却满是笑容,到底有皇帝的风范,虽已苍老挥霍无度,老迈中却甚有威严,这会儿便是也举起酒尊对着殿里的众人道:“朕今曰寿辰,只愿国泰民安。”
“走!”那太监便又吼了一声。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3712
3713
3714
3715
3716
3717
3718
3719
3720
3721
3722
3723
3724
3725
3726
3727
3728
3729
3730
3731
3732
3733
3734
3735
3736
3737
3738
3739
3740
3741
3742
3743
3744
3745
3746
3747
3748
3749
3750
3751
3752
3753
3754
3755
3756
3757
3758
3759
3760
3761
3762
3763
3764
3765
3766
3767
3768
3769
3770
3771
3772
3773
3774
3775
3776
3777
3778
3779
3780
3781
3782
3783
3784
3785
3786
3787
3788
3789
3790
3791
3792
3793
3794
3795
3796
3797
3798
3799
3800
3801
3802
3803
3804
3805
3806
3807
3808
3809
3810
3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