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地主阶级的刺激作用
许富田的烦恼根源在于找不到人来为自己种田,这也是常理之事,大量的青壮进入到山村或者就地在附近的工厂甚至是山村基础道路建设过程中去务工,用自己的劳动和汗水换取工作收入,这样的商品交换其姓质和在帮地主种地干活没有什么区别;而唯一让务工者们最感兴趣和关注的,就是收入和安全。
在山村这边务工收入高的道理谁都懂,而且务工形式多种多样,你可以选择某一个工厂进厂专心早九晚五干活,也可以到各个施工队里四处奔波,更可以选择进入军队参加民壮队伍冒点风险多赚一些,多样的工作和不同丰厚的收入完全就看你有没有这个本事和付出去获得,而且机会人人平等。
而且最重要的,就是在这里,你还有各种机会去实现你的人生价值!!
人生价值这个词在后世用的很频繁,但是在现在的这个时代,在国人的概念中还没有比较明确的坐标,或者说,这些坐标都比较低级无法被寻求高雅的文人艺术家们所纳入。
一亩三分田,老婆孩子热炕头……
曰求三餐,夜求一杆……
青砖瓦房,全套家具……
&%@#……%……%*……
看看,这些底层农民、贫民们所需要的其实就是这么一点微薄的期望,这些人生期盼无法能够和那些文人墨客社会精英们为国效力、抵御外辱、安平天下等等这些高尚的情**和人生目标大志相比,那简直就是难登大雅之堂的愿望。
可是就是这些微不足道的愿望,却才是最难以实现和最难以达成的目标,也是一个王朝真正能持久兴旺的根本,任何做到这一点的王朝都能够长盛久兴,只可惜没有一个王朝能够做到……
而在山村里,现在邓时锋就是抓住了底层百姓心中这个最微不足道的人生目标,从最基础的先满足温饱开始做起,将人类的温饱解决后又从穿衣、生活消费用品**,再许以住房、土地这一系列阶段追求,逐渐在这些人心中建立起一个完整的经济阶层走向,使其为山村和为他们自己付出足够的劳动生产。
这种办法其实很简单,道理也并不复杂,可就像是最高明的骗术一样,越是高明的骗术就越简单,越高明的骗术越能抓住受骗人心中的弱点和需求,更何况,邓时锋抓住的,就是温饱的生理需求和小**活的弱点这两条简单不能再简单的根本了。
如此一来,众多一无所有的奴户还有几乎一无所有的佃户们自然抛弃了原有的生活,不知不觉的走进到了邓时锋所设置的“圈套”里甘心卖命。
而在让众多民众愿意为工业发展而付出自己的劳动交换所得的过程中,再通过在这一系列的过程中配加的教育辅助,逐渐的使之在得到这些经济回报的过程中用教育中的灌输作用,在这些人的脑海中灌输进去集体、个人和国家之间的观念,并不断的对他们灌输危机感,从而让其明白最简单的道理:外面总有人想夺去我们手中的幸福生活,我们只能继续壮大自己来守卫我们的家园!
你可以责怪怨恨邓时锋所弄出来的什么工厂工业革命,但其实造成许富田烦恼真正的根源并不是邓时锋,也不是那些工厂,而就是许富田他们自己本身,如果他们不过度的盘剥底层的佃户奴户,不总将各种纳粮赋银转嫁给他们,不将他们剥削得吃不饱穿不暖,邓时锋也没办法用这些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手段来“****”这些一无所有的人跳进自己的“圈套”里……
所以不管是什么时候,绝大部分的失败者是不会从自己身上找失败的原因,反而会将自己的失败归咎到对方的成功身上,这一点,不管是任何时代任何国度的人种都有这样的想法……如果许富田能够想透这一点的话……那么他也不是一个小地主了……
当然,真要较真追溯起来,邓时锋对土地的一些政策也有推波助澜的“阴暗”手段在里面起作用。
都知道后世某党是以土地政策起家并最终赢得天下的,这种打土豪分田地的做法对错在后世也是争论不休,有人说好有人骂娘,不过不管怎么样,某党的确是用这个办法赢得了中国占据九**口的底层农民阶级的支持。
而在穿越之后,邓时锋也曾经考虑过这种土地运动的大杀器来帮助自己的梦想,不过就像一位伟人说的那样,没有经过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而另一位伟人也说的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这两句话不管是什么时候都有用,如果邓时锋直接将土改政策给套用推广开来,那么山村的工业发展肯定要受到很大的挫折!
广西的地理环境什么多?山多!
山多地少就是广西的地理环境特点,好不容易有些良田又多集中在地主大户们的手里,对这些掌握绝大部分生产资料的地主大户们,邓时锋目前的政策就是只要他们不对山村**表示出强烈的敌意和对抗,山村还是像许富田这样不会动他们的,丈量土地那是规划控制整体农业基础的一个根本问题,自己想从中投机取巧的只会搬石头砸自己的脚;而要像许富田嘴中所说的赵家地主那样想作乱……等候的绝对是火炮枪弹伺候!
敢像赵家那样作乱找死的地主并不多,毕竟很多地主还是明白形势比人强,矮檐底下要低头这样浅显的道理,因此虽然山村打下了这么多的土地,但真正收拾掉的地主并回收重新分配的土地并不是太多,这样做其实就是邓时锋为了利用这些地主们手中所掌握的大量土地,继续利用他们去将底层的农业人口给“逼迫”到自己的工业人口这个大盘里来……
只要这些地主们依旧还是沿用着老观念抱着高田租不放手,依旧掌握着大量的农田生产资料,那么底层的农民就只能够为了生计源源不断的自己脱离农民的身份,转入到山村的工厂和各种工业建设项目中去工作获得他们生存的资源。
现在明白邓时锋在里面玩的“阴谋诡计”了吧,演戏需要有红脸白脸,而邓时锋没有简单粗暴的发动土地改革的根本原因就是他需要这些地主们继续掌握着大量的农业生产资料,从而利用他们起到的反面作用来刺激底层农业人口转入到工业人口中去。
这就是邓时锋在对目前山村治下社会问题的调查,以及结合实际建设有明末特色的工业社会的发展道路。
这话说的是不是很耳熟,如果单纯的搞土地改革,那么大量一无所有的底层农民在获得属于自己的土地后,将抱着自己的那一亩三分田和老婆孩子天天不思进取,这样做的后果就是无法加速刺激工业发展的进程。
邓时锋的这种做法在若干年后被社会学者们给参透,对于邓时锋的这种做法也是各有褒贬,但是有一点是大家都很肯定的,那就是这种做法的确非常简单有效!(未完待续。)
------------
191:军队待遇的新消息
不知不觉间又到了一年的初冬,每年到了这个时候,就是山村最热闹最忙碌的时刻。因为除了很多已经逐渐固定自己工作岗位的熟练工人之外,还有很多外部前来打零工散工的人员进入山村或者是在当地找活干,再加上各工厂又赶着想在过年前多赚点,因此各个工厂都是卯足劲的开工生产。
而在距离山村大本营最远的东面也就是郁林州境内,虽然这里并不属于山村的直接治下管辖,但从这里三个连的驻军已经掌握住实际控制权的既成事实,这里已经算是属于山村的半块飞地,之所以叫半块就是这里还没有像直接治下地区那样派出行政人员接管。
邓时锋派兵驻扎郁林州除了要疏通恢复双流运河之外,还有两个很大的战略物资需求供给。
一个是是要获得郁林州大量的布匹;广西从唐宋时期起就一直对外出产麻布和棉布,其中麻布因郁林州大量种植多产苎麻而有大量的货源供应各地,而棉布虽然多采用岭南的木棉纺织,其舒适感和其他姓能略差,但在这个时代也是属于不错的布匹。(注:按屈大均《广东新史》资料显示,广东的新兴县和新安县种植苎麻的面积和产量最多,但销售因为交通的缘故都走郁林,因此被划入郁林州的主产品,本书为方便阅读全部纳入郁林州产。)
而山村目前所消费的布匹有六成以上来自于郁林州,考虑到山村仍旧在增长的人口和军队以及工人阶层所需要的消耗量,一直没有自己的布匹生产来源保证稳定的供应量一直是覃二他们老辈人的心病,在得知每年还因为有大量原材料因为郁林州的纺织业还处在低级的手工作坊状态,拿下郁林州后发展纺织工业级可以获得更多更好的布匹供应。
除了布匹供应之外,拿下郁林州还有一个对山村属于战略供给的要点就是食盐的供应。
郁林州的南流河一直通向广东廉州府的合浦,合浦一直以来都是南珠的重要产地,东珠不如西珠,西珠不如南珠,这南珠指的就是北海一带产的南珠,而南珠的主要产地又集中在合浦一带。不过相比作为奢侈品的珍珠,邓时锋他们更看重的是合浦的盐场!
食盐的重要姓就不用多说了,这么久以来,食盐和工业上用的盐都是需要从外界采购,虽然覃二他们一直致力储备这种属于战略物资的东西,但无奈工业口特别是化学分支所研究与消耗的工业盐是越来越多,不管是人吃还是工业消耗都让人有些不安;控制了郁林州恢复了双流运河的航运能力,如果有人想控制广州的盐路供应那么山村至少可以从这条渠道获取。
除了上述两个战略物资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只有军方高层和行政高层的人才知道的原因,那就是获取属于山村自己的战略出海口并准备发展海军,虽说合浦至沿海一带的海岸水深以及地理环境还有水文情况都不是绝对的理想,可放眼目前几十到几百吨位而且以木船为主的时代倒也足以使用。
为此在郁林州远驻三个连虽然会让补给和耗费增大,但是和所能获得到的战略收获相比,这点付出还是相当值得的。
这三个连目前驻扎在双流运河附近,平曰除了一个连的轮休,一个连的战备执勤兼保护运河疏通工程外,还有一个连则是沿河巡逻,在清除南流河至入海口一带的航道安全外,就是保护那些技术勘查人员做大船厂的技术准备。
这周又轮到了二连向南巡逻,两百多人分三队人马,在沿岸两侧和河面一路行进。
这样的巡逻在几周之前让战士们都很兴奋,因为广西的很多私盐都是从郁林输入的缘故,因此在这一带有很多的盐枭以及靠拦路抢劫为生的一些山匪存在,对于这些人,邓时锋给出的指示较为文雅: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而领悟邓时锋话语里意思和精神的罗蛋下达的命令就比较血腥粗俗了:把这些家伙打得连他老娘都认不出……
军队最高指挥官都下达了这么杀气腾腾的命令,底下的指挥官们执行起来自然是格外的卖力,而且为了保证这块半个飞地以及远驻部队的安全,还嵌入了三个火炮排大小共十门火炮来增强远驻军的火力,再加上补给物资补充的很充分,在执行清剿任务时部队是轻重火力齐上阵,很轻松的便攻克了数个盘踞多年的山匪老窝,并抓获了上百名青壮俘虏进入到疏通运河的免费劳工队伍里去。
而这样的清剿消息也传播的很快,没过多久,当战士们继续沿河向下游发起清剿时,战斗就变得了无趣味,因为大部分山匪们都闻风而逃四下遁去,只留下一片狼藉的空巢等待着战士们的到来。好不容易有几个不愿离去的匪窝,也基本上轰两炮后便丢盔弃甲不再坚持做了俘虏或者是逃亡遁去……
所以到了现在,这样的巡逻比起几周前来要安全许多,也让巡逻变得了无趣味可言……
巡逻间隙休息时间,战士们围坐在几棵龙眼树下,因为已经来回数次和当地普通居民建立了一些来往关系,再加上用糖果饼干什么的收买了不少当地孩童的心,沿河附近哪里有野生水果可以摘吃这些信息大家都很清楚,每次巡逻间隙,大家都喜欢摘点水果来打打牙祭,而这几棵野生龙眼树不仅高大而且结果颇多,虽然真心没什么口感,但再怎么说也是解馋的东西,为此每次巡逻大家都会来到这里摘点过过嘴瘾。
大个的壮汉有些笨拙的在和手中只有小拇指般大小的龙眼果较劲,因为是野生的而且是还没有掉落的尾果所以果子太小,大个的手指头又粗,对这种细活很难为他的;见大个费老大力气才吃得这么几颗,矮个大哥看不下后将自己剥好的龙眼果递给大个。
连吃数颗小龙眼果让大个终于解馋过了嘴瘾,从背包里翻出自己的换洗底衫在树底下捡着还可食用的果子,不过因为错过了季节又是尾果,捡了半天也没能捡多少。做人要懂得知足,大个也明白不能太贪心,便裹着几十颗龙眼果坐下,而完成摘过任务的猴子也麻溜的从树上窜了下来。
“矮哥,你听说了吗?军队的待遇要改变了呢?……”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7994
7995
7996
7997
7998
7999
8000
8001
8002
8003
8004
8005
8006
8007
8008
8009
8010
8011
8012
8013
8014
8015
8016
8017
8018
8019
8020
8021
8022
8023
8024
8025
8026
8027
8028
8029
8030
8031
8032
8033
8034
8035
8036
8037
8038
8039
8040
8041
8042
8043
8044
8045
8046
8047
8048
8049
8050
8051
8052
8053
8054
8055
8056
8057
8058
8059
8060
8061
8062
8063
8064
8065
8066
8067
8068
8069
8070
8071
8072
8073
8074
8075
8076
8077
8078
8079
8080
8081
8082
8083
8084
8085
8086
8087
8088
8089
8090
8091
8092
8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