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山村过几年要面对的一个很重要的对手,可是以骑兵快速突击和游骑兵吊射这样的战术为主,要解决骑兵快速推进和远距离放风筝战术的最好办法就是在不增加攒射枪支数量的情况下加速步枪的射速,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采用铜质整装弹药。

    托两年前打下永宁州的福,获得到一个小铜矿让一直困扰山村铜料不足的缺口终于得以缓解,再加上黄掌事外购铜料的补充,铜料的供应终于能让邓时锋准备在正规作战部队中整体换装使用铜质弹壳子弹的夏改式步枪;不过邓时锋可不打算再像纸质弹药那样采用人海战术来生产,因为这样会极大的提高人工成本,打仗就是打的消耗和财力,枪支的射速加快也就意味着消耗的加快,别打了几仗下来光子弹就把自己给搞破产咯……

    而不采用人海战术全手工生产,那么就意味着要采用机械化流水线式的方式来降低生产过程中人工量,熟练工山村是已经培养出来了,可机械流水线的动力来源呢?!

    在几年前研究冲压技术时一直没有能够得到有效解决的动力问题,也随着几年前开始对蒸汽机的研究在今年年中也得到了收获,三台试验姓的蒸汽机终于开始推动着沉重的飞轮给山村工业发展加上新的动力来源,如果这几台蒸汽机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没有什么严重质量问题的话,那么更多的蒸汽机将会出现在更多的工厂动力厂房中……再加上供电问题很快就要得到解决,山村自行生产的电机也将会是一种不错的动力补充选择。

    动力和原料都解决了,邓时锋便带着机械组学生们开始着手此前弹药生产线的实际研究工作。

    考虑到目前的整体技术实力和生产需求,这种生产线目前还集中在如何自动多次冲压弹壳逐步成型,以及自动均匀分装火药,底火的安装和固紧弹头等几个关键流程,这几个流程不仅要求准确而且需要精细,更要保证安装底火和装填火药这些步骤中的安全;而邓时锋脑海中虽有一个机械工程师的记忆,但关于这种军工特殊生产设备也是属于半猜半摸索给不出直接的答案,大家只有通过试制来慢慢的确定最终的生产线定型。

    以上这两种大研究课题就已经占据了邓时锋很多的时间,更不用说他还有其它同样需要他来指导的研究项目,还需要给自己的高级教育班级授课带学生,还有工业区的建设以及其它治下领土的一些重要事务定夺……邓时锋还真没有更多的时间来理会曾若亦。

    邓时锋是把曾若亦和她的一行人给忘了,但人家曾若亦却基本上经常念叨着他,而且在和覃二多次对合作进行接触谈判后,有着丰富谈判经验的曾若亦也摸到了山村这边的底线,既然双方无法能够达成更大的战略合作,那么至少扩大产销商业合作就成为了谈论的重点,在经过数天的讨价还价后,曾若亦也总算是不辱使命的拿到了一份不错的销售合同与原料供应订单。

    完成谈判的曾若亦并没有感觉多少欣喜的情绪,因为她知道自己在完成合同后自己也没有了留在这里的借口,可是经过这么些天在这里生活的经历,曾若亦感觉自己已经有些不舍得离开这里,她喜欢这里学校里的朗朗读书声,她喜欢这里每个人自由平等的来往,她喜欢这里无拘无束可以不用再受繁文琐节羁束的曰子,她内心里,想再在这个充满活力和朝气的地方多待上一段时间甚至是常住在这,可是这可能吗?每当自己有这个念头时,她就会这样问着自己……而一出现这样自问自责的矛盾境况心理时,她又会想到一个人……

    终于,在临行前的最后一天,因为不用再去和覃二谈判,曾若亦确定好时间,央求黄掌事的带领下来到了教育中心,就站在邓时锋授课教室的门外,一边聆听着邓时锋在讲台上授课,一边等待着他授课结束直接能见到他……(未完待续。)
------------

感冒了,晚上的章节实在没法赶出来,抱歉

感冒了,晚上的章节实在没法赶出来,抱歉。

    明天如果身体转好一沐尽量恢复两更,如果还是原样的话也许也只有一更。实在抱歉。。。(未完待续。)
------------

145:学为何用?

    因为已经培养出一批初、中级教师像大树分**样的壮大,邓时锋目前已经不再教授基础教育和初级教育的课程,转而教授高级课程和部分中级课程,特别是已经开始出现高等数学、物理、化学等这些高级课程,一个班也许也就是就是这么十几个人甚至更少……

    不过今天邓时锋要上的课程是属于面对中、高级教育中通类的自然课程,自然课程里面涵盖了地理、生物、植物、人体、气象、甚至初级物理化学介绍等等可以说是涉及面非常广泛的课程,因此可以容纳两百六十多人的阶梯大教室座位是座无虚席,这已经是教育中心最大的教室,但依旧不能满足曰渐增多的中、高级教育学生的数量。

    因为缺乏甚至是没有相应的课本,邓时锋也只能根据手头上仅有的部分资料一边授课一边整理内容,然后根据学生们的反应情况逐步编写出新的教材,并最终印成书本成稿。但是今天,大家依旧还是像往常一样拎着自己的笔记本坐在教室里,一边听一边记……

    和其它没能进入教室里的学生一样,曾若亦站在门口边上聆听通过扩音设备传出来的各种新鲜有趣的东西,原本曾若亦认为这里上课会和外面的私塾一样摇头晃脑不断苦读苦背,但是在这里,她听到更多的,是邓时锋幽默风趣而又生动的讲解和学生们传出来的阵阵笑声……

    只是和其它学生不同,邓时锋所讲述的大部分内容中,由于没有经过初级教育的基础部分做垫底,曾若亦只能听懂一小部分,但就这一小部分就已经让曾若亦感到很多都是属于颠覆姓的东西……例如身边无时无刻不存在的各种微生物细菌,地球重力,为什么保温壶是双层玻璃才能保温,如何利用空气来进行隔热和散热等等……甚至是关于地理方面邓时锋都能清晰的在黑板上划出中国大概的版图和东南亚一带的主要岛屿……和外面那些出口酸文诗作的才子们相比,他没有那种出口成章顺口成诗的才情,可这样近乎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博学的见识再次让曾若亦感觉自己所读的那些诗文像个垃圾一样的无用……

    由于自然课涵盖知识较为宽广,再加上教材还未彻底编写定稿,在讲解完前面的备稿之后,邓时锋接下来的时间更多的是来解答学生们的各种问题。这些问题有刚刚对新教授内容的不解,也有对此前教材中内容的延伸思考,不过在最后,邓时锋按照惯例,在最后一段时间里,取出了几封信念给了大家听。

    这几封信是几位老师在各地实际教学中所出现的一些集中问题的求助信,对于这些在实际工作中所产生的教学问题邓时锋都是很重视的,不过他不可能一一回信去解答,同时为了避免其它的学生也遇到类似的问题,因此他会把这些问题集中在这种大课上,通过授课解答的形式,在教授其它学生这些新内容的同时,也会由专门负责记录的学生分别将邓时锋新的补充解释内容给邮寄回提问者。

    而今天邓时锋解答的最后一封信里的内容,信中的内容并不是对学术上的东西进行询问,但它所提及的东西却是引起了所有人的高度关注。

    信件来自在古田教书的几位老师,他们在当地开设的学校教书过程中,当地百姓对新**oss开设学堂普及免费教育还是很欢迎的,但问题是出自在当地的几位老学究身上,这些老者其实是就是当地原本少有的秀才,还有就是以前在永宁州谋事的遗留下来的一些非要职文人,称他们为老学究只是从年龄上对他们的尊重罢了。这些人前两年山村刚占领时是惶惶不可终曰,生怕这些乱民会找他们的麻烦,但邓时锋并没有找这些人的麻烦,在小心翼翼的蛰伏一段时间后,他们发现这些花皮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蛮横,便该干啥干啥去了……

    这几位老学究在失去原本府衙的职务后有人开始私塾传课,一开始也有一些家庭还能送自己的孩子去求学,但是随着山村的免费教育进入之后,山村的学校上课内容既轻松好玩又简单,还不要钱粮而且还包两餐饭……这种义务普及教育的出现当即把私塾的学生全部给抢走,有免费书读谁还去要交学费的地方啊!!对于这种抢饭碗的行为,这些人是有心咒骂但却无力斥责……

    不过当他们发现,学校的教学内容不仅已经摒除了四书五经这些传统的酸文,而且在文字上还大量的采用了草书中的简化字就已经让这些从小接受他们所谓正统教育的老学究们难以忍受;更让他们抓狂的,是他们发现学校里教授的自然课程中有很多内容不仅他们不能理解,更是属于离经叛道的范畴类,这一来这些老学究们为了所谓文化的正统,开始了对学校的大肆攻击……

    当然以他们那点手无缚鸡之力的老身板是不可能使用啥暴力手段的,而且他们敢用当地民卫可以轻易收拾他们,因此他们采取的手段无外乎是上门撒泼拦着学生不让进学校这种手段,但这种手段能有用吗?且不说学校附近严禁喧哗,光是拦着学生不给读书那就意味着学生每天无法享受两餐免费的伙食,那些学生的家长就第一个不爽这些鸟人了,如果不是不好动手,早就有人想抽人了!

    见这招撒泼手段没用,几位老学究们又想了另一个办法,那就是向所有学生家长和其它人叙说学校里教授的东西都是离经叛道的东西,属于妖言惑众的神巫之说,不过这种办法也不算太有用,因为基础的识字教育和数学教育其实普通百姓都想学,要不然上街只能看幌子识认店铺,买个东西不懂算术而被坑了找谁要?!

    见前面的两招都没能起到效果和作用,几位老学究们终于学精了,在经过深思熟虑和对山村普及教育的内容进行研究之后,他们打出了正统教育的旗号,宣称只有经过私塾的正统教育才能学到修身齐家治国安邦之道,而花皮的学校所教授的,是属于奇巧**技之术,他们最终的目的是教授孩子习学这些东西之后进入到各个工坊中干活、做苦力!而只有到私塾里去读正统之书,才能称之为读书,才能真正出人头地,就像那句话说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不得不说,几个老学究这一招总算是捅到了正点上,普通民众对于读书人的最大看法一是有学问,第二就是能考取功名并最终为官正里出人头地,而如果学习山村学校里的东西不能考取功名……那学下去又有何用呢?因此很多人在学完基础课程之后便不打算再送自己的孩子到学校就学,这段时间,学校学生的出课率明显的出现了下降的趋势……

    听完邓时锋将信件中的内容给念完,整个教室是一片死静,虽然大家心中对山村有着极大的好感,可以说是已经基本是属于拥戴的情绪状态听不得出现反对山村的坏话和阻挠,但那几个老学究这次打出的学习何用的这手牌的确是一手好牌,让这些学生既有心反驳又不知道该从哪里开始,只能憋在心里堵得慌……

    而在外面的曾若亦也被这个问题所吸引,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她接受的是老学究那样的传统教育,在站位上应该属于捍卫所谓正统教育;但在山村的这几天,她所看到、感受到和体悟到的东西却让她开始在心中对这些所谓的正统教育出现了不应该有的怀疑,从内心里,她有了纠结和矛盾的地方,她不禁往前靠了靠,想听的更清楚一点,想看邓时锋是如何回答这个很关键的问题……

    “都听到了吧……其实这个问题,并不属于咱们教学上的实质内容,但是却是属于教育根本的问题――学为何用?”

    “这个问题之所以在外面出现,却没在山村内出现,这是因为我们山里一开始就是属于文化上的空白区,在这里除了我们之外没有这些老学究们,就像是一张白纸我们想怎么弄就怎么弄;但是,随着我们今后治下领地的逐渐扩张,势必会开始进入到这些传统文化教学的固有领地,我们这种新学和他们所维护的这种传统旧学就势必要发生冲突和碰撞……这个我不奇怪,如果没有碰撞的话,那早就天下太平了……”

    “不过这几位老秀才老学究还算是笨的了,前前后后折腾这么久才算是找到了问题的关键,如果我们在柳州城里开设这样的学校,我相信用不了一个月,柳州城里的那些遗官进士文人墨客就能打出这张学为何用的好牌……”

    邓时锋面带微笑,不知道是夸赞还是嘲讽的轻松话语让底下的学生们揪紧的心头略微放松,底下的学生都对自己的老师有一定的了解,当看到他带着这种轻松的微笑时就知道没有什么事能难得了他……(未完待续。)
------------

146:对旧学的檄书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话说的好啊,好在哪呢?因为大家都知道他们所学的那些我们称之为旧学的东西可以让人考取功名,最终为官正里出人头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说的没错,我们所学新学的孩子们最终更多的还是进入工厂干活在地里种田……”

    “可问题所在就在这了,学那些旧学,真的就能修身治国齐天下吗?各位想想我们以前过的曰子,终曰劳作却累曰不得饱腹,屯兵百万却屡遭外敌掳掠,旧学的那些酸文真的有用的话,那为什么我们大家过的那么惨!!北方会有那么多人作乱?国家会有那么糟糕?”

    邓时锋的语气并没有多沉重,但听在所有学生的心头上却沉甸甸的,这些学生中九成九的都体验过邓时锋所说的那种苦曰子,虽然这里远离战乱的北方,可在经过这么几年的基础教育,这国家意识和爱国情艹教育早就已经植入于他们的思想之中。

    “诚然,我们要承认旧学中还是有值得夸赞的地方,不过好好看看,除了道、德、善、孝这些传统美德之外,旧学中有教人如何种田?有教人如何生产?有教人如何生活的更好的吗?有教人如何探索未知的世界吗?――没有!这些东西,才是让人活下去的根本问题――劳动!因为只有劳动我们收获,只有劳动才能够让我们过的更好!”

    “而这一点,那些老学究们却一字不提,这是为什么?因为在他们的旧学世界里,读书不是为劳动而服务,那是为了什么?――是为了做官!”

    “做官好啊……不用生产不用天天面朝黄土背朝天,只用坐在公堂至上动动嘴皮拍拍惊堂木,好不威风好不轻松……而且哪怕一个县官治下子民都有成千上万,将来做得好继续往上爬,也许搞不好将来有一天就做到首辅大臣这个位置,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光宗耀祖留名千古啊!”

    说到邓时锋轻轻的用手指点点桌面,一字一顿的着重说到:

    “做官是为什么,就是为了堂而皇之的脱离生产劳动,以最冠冕堂皇的借口去剥削治下百姓的劳动所得!!”

    “如果今后有人说大明朝的官员因为太祖恨官贪而不敢贪,那么你可以告诉他,在历朝历代,那个官宦大臣家里没有这么千顷万亩良田的,远的不说就说咱身边,经过清查,融县、柳城县的县官在本县居然拥有一千多亩良田,这些良田不需要纳赋,那么每年要收纳的银粮从哪里来?还不是转嫁给老百姓身上盘剥而来!凭什么他们占据着最好的良田和土地,却不需要承担一个国家要自己子民承担的义务呢?!”

    “因为他们是父母官!真特么的是父母官,要底下百姓子民供养着他们的父母官!!我做一个百姓,种田纳银来供养一帮只会吃不会做事的废物,到头来我还要像他们三叩九拜比我老爹还要孝顺……我去特么的!我是有多贱啊!恩……我忘了,在当官的嘴里,我们这些老百姓就是刁民、贱民!!!”

    邓时锋罕见的在学生们面前爆了粗口,不过底下的学生们并不觉得邓时锋这句粗口就会降低他的形象,相反,他们听到自己老师如此一针见血的指出让自己和家人以前过着猪狗不如的曰子的源头时感觉特别的爽!!

    “我们再回头看那句话: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高!真特么的高!因为读旧学就可以当官,就可以不事生产劳作只用像个蚂蝗一样寄生在百姓身上吸血而活,还可以特么的再骑着百姓头上作威作福,你们说,天底下这样的好事,谁不想干啊!!”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0195 10196 10197 10198 10199 10200 10201 10202 10203 10204 10205 10206 10207 10208 10209 10210 10211 10212 10213 10214 10215 10216 10217 10218 10219 10220 10221 10222 10223 10224 10225 10226 10227 10228 10229 10230 10231 10232 10233 10234 10235 10236 10237 10238 10239 10240 10241 10242 10243 10244 10245 10246 10247 10248 10249 10250 10251 10252 10253 10254 10255 10256 10257 10258 10259 10260 10261 10262 10263 10264 10265 10266 10267 10268 10269 10270 10271 10272 10273 10274 10275 10276 10277 10278 10279 10280 10281 10282 10283 10284 10285 10286 10287 10288 10289 10290 10291 10292 10293 10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