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的战斗最终以明军的大胜而终结,虽说百来人的战果和松锦大战损失十万战力来说简直是微不足道的数字,但是在这种已经听惯了各种战败消息的曰子里的确犹如寒冬中吹来的一股暖风;而且这个战果还是没有水分的,百来颗不是拿普通百姓来充数的人头就已经说明了战果的真实姓。更何况在带回来的战利品中,还有若干件清军骑兵所使用的挂甲,这种清兵的盔甲可不好作假,特别是还打死一个双甲牛录更是让人感到久违的振奋!
这些尸体和战果当天晚上便快马送到了不远的燕京城里,接到这个好消息的崇祯是大喜,而且更让他高兴的是在听到此次战斗不仅干掉这么多清兵,最重要的是自身的伤亡是微乎其微,只有十来人受流矢射伤,一人重伤不治而亡。这样的战损比可是这么多年来罕有甚至是没有过的,这能不让人高兴吗。
而在获悉此次作战的更多细节后,所有人都明白了一件事,那就是打这场战斗的队伍里装备了从广西山蛮花皮那里购买来的快枪,而这么多的尸体可全都是花皮快枪所射杀的!而且当天也就是这么几百条快枪便造成了这么令人舒爽的战果,如果再多装备一些快枪组成这样的作战队伍……已经有人在想着能获得多少战功了……
为此很多人开始吹捧着崇祯的眼光长远,能忍一时之痛,豁达大度的不予广西的那些花皮山蛮计较还懂得识人大度,反正一片吹捧之声。
只是福兮祸所伏,正当朝堂上是一片歌功颂德的益美之词时,广西花皮山蛮再次兴兵作乱的消息以八百里加急快报形式传了过来……
第二天,昨天还是一片歌功颂德的溢美之词的人今天都不怎么说话了,而昨天不怎么说话的人今天就有话说了,这嘴炮战一开当即整个朝堂就成了嘴炮战场,吵来吵去其重点并不是对此事有什么看法和拿出一个解决的办法,无外乎就是党争的想弄死对方为快……弄得崇祯当天还是一如既往的挥袖而去……
这第三天,朝堂上还是一片混乱,不过通过昨天崇祯的态度,双方都摸出了点底,那就是这两条消息来的也忒特么滴寸了,这刚刚利用花皮的快枪让大家看到点胜利的曙光,你这花皮能不能晚点再动手啊!这乐呵都没乐上一天就给你给搅和了好心情……不过让大家为难的地方也就在这,花皮的快枪让大家都明白如果能再多装备一批也许还能改变北方糜烂的局势,不仅能抵御外辱对内也能平叛镇压李自成这些流寇,可你这些花皮突然来这么一手让人措手不及,是和你继续买军火咧,还是派兵剿了你呢……
当然朝堂上的人也明白第二条纯属白瞎,而且谁提谁倒霉!
现在朝堂上的各位大员们都已经明白,南边的这些花皮的确厉害,谁提议去征剿那是在害人,谁去谁死,不是被花皮打死就是失败后回来被人捏住把柄给参死;而正是因为如此,大家也心照不宣的采用反弹模式,谁提议去征剿花皮那就谁去,那属于自作孽不可活。
不过关于花皮的事情总要有个答案出来交代,但大家都拿捏不准这些花皮的态度,不管是说和忍着还是征剿平叛都看不准摸不透,最终只得像后世某部电影里一句经典台词一样:再议论议论,再研究研究,再商量商量,再权衡权衡,再比较比较,再考虑考虑,再观察观察,再看看,再想想,再等等,等等等等……再议……
就这样连续数天的再议再议再议议毫无作为的扯着嘴皮时,又有一个好消息传来,另外一支两千多人的明军也是在河北靠南的地区,也同样依靠装备了花皮的快枪,这支明军击溃了上万流寇……
这些流寇实际上就是李自成麾下的一支队伍,到处流窜的这些人实际上是破坏了生产而只能被卷成乱民,就是为了寻找更多的粮食,别看人数恐怖,但是人数虽然恐怖可作战力实着有限,又缺乏训练甚至是基本的军队记录,特别是缺乏像清军那样的骑兵机动能力,结果这支流寇在试图发起进攻时被明军用花皮快枪一阵速射快打……被这样急速射造成惨重伤亡的流寇们哪经得起这样的伤亡,剩余的流寇们当即便士气崩溃的撒开脚丫子向后跑,连督阵人的大刀都没能止住这崩溃的人潮……
这个消息传到紫禁城后,原本大家僵持的天平开始发生倾斜,花皮的快枪赢一次也许是侥幸,但能赢两次呢?而随着后面几天,第三支装备了花皮快枪的部队又打了胜仗的消息传来后,这天平终于失衡的倒下;花皮虽然发兵祸乱广西,但毕竟属于小寇小乱,其影响和危害远不如北方又是李自成这样的巨匪和关外的清军,而且这些花皮也似乎懂得低调给大明朝留点面子,权衡利弊之下,默许了花皮们在广西的军事行动,以及准备完成剩余两千支快枪还有弹药交易口谕迅速向南传递……
这也就是为啥广西大员们在对山村新一轮军事行动只嚷嚷了前半截的缘故――形势比人强!
而在经过北方的这几次战斗之后,还有一个连带的效应就是这几支明军的队伍给花皮快枪做了一个很好的广告――花皮快枪,射速快、准头好、易装弹、不怕雨、皮实耐艹,是居家必备杀人越货之佳品,亲,不来一发吗?
不过最初北方明军的对手们还不知道这种火枪的来历和出处,但是有钱能使鬼推磨,而且在任何年代中国人内部都不缺为利益卖国的汉歼,没用多久,李自成那些人和清军就知道了这些快枪是广西花皮所产,名为夏式步枪,但因为装弹快出枪快也称之为花皮快枪。
除了这些基础信息之外,关于这些火枪的另外的一些信息也被人抖落出来:明朝政斧和花皮们交易了五千支快枪并已交付其中的三千支和十五万发快枪子弹,这三千支步枪被装备在三支拱卫京畿的明军中,还有剩余部分被送到紫禁城的御林军神机营里……
消息泄露出去,李自成和清军两边的人都大为吃惊,原本他们以为这些火器是西洋人的新品,但却没曾想到居然是国产货!更让他们想象不到的,竟然还是一个山窝旮旯里的山蛮所产……
不过话说回来,那个谁谁谁,把地图拿来,广西特么滴在哪?……(未完待续。)
------------
171:抢购
后世的人都知道卖产品一定要做广告,甭管产品好不好,广告一定要做好!而对于军用产品,特别是属于以杀人为主业务的产品,其最好的广告就是在战场上用这种产品所杀死的敌军尸体!而对于充当“广告模特”的那一方来说,对于这种产品也是有着直观的发言权――用伤亡数字说话!
京畿三支明军部队的连续战果不仅让京城里逐渐意识到这种花皮快枪对战局所起到的影响,同时也引起了被打击方的密切关注,在有心人的调查下,不仅这种新火器的名称和产地给弄清楚,就连交易了多少以及装备的流向详细的**而出。甚至在一些人的特别**作下,几支完全就是属于同批销售的夏式步枪出现在了明军敌人的手中……
“好枪!真是好枪!!”
在李自成的行营里,夏式步枪的速射能力和精度让李自成这位席卷中国北部数省的枭雄是赞不绝口,作为一名转战多年的枭雄,他自然知道兵贵精而不贵多的这个道理,也一直想组建起一支强大而又精悍的队伍出来,但农民军的特点也注定了像弓箭手、骑兵这样的技术兵种是难以快速培训,也就使得他更希望能获得一种低学历、低素质、低训练便能快速上手的三低武器来提高自身的战斗力,而环顾目前人类所装备的武器,火器这种东西那绝对是最佳的首选。
只是自己又只擅长破坏不擅长建设,火器绝大部分都是从明军那边缴获所得,缴获来的明军火器质量又参差不齐,说的不好听点的就是自伤比杀伤也许都大,这极大的限制了己方的实力壮大。而在听到那个万人队被几百条火枪速射击败后,李自成一开始是震怒不已,但在冷静下来后便敏锐的察觉到这种新鸟铳也许正是符合自己各种要求的最佳武器。
在通过秘密渠道收买获得到两支夏式步枪后,李自成和他的一众幕僚们是迫不及待的在自己的行营旁测试这种武器。
精度高、射速快、易于上手**作,而且皮实耐**的夏式步枪一下子便用它出色的表现征服了现场所有人的心,虽然在场的人中没有一个经历过那个万人队的失败场面,但他们已经通过自己的想象勾勒出了当天的战斗是一副怎样的情景,――那就是一场速射的**!
“好枪!!”**着还带着余温的夏式步枪,李自成对这种完全能够满足他各种需求的快枪是爱不释手,如果不是还要顾及自己的身份形象,李自成这位枭雄就差没想狠狠的亲一口手中的这支夏式步枪。
“诸位,此鸟铳甚是好用,如果我们义军也能制其成千上万支,大业成事指曰可待!”
李自成对夏式步枪的评价其实也是诸人的评价,只是问题就出在这了,谁看了夏式步枪都喜欢,谁看了都想仿制生产,可是亲,如果你有那么容易山寨生产的话邓时锋也就不用费那么大的劲在山窝里待那么多年发展工业体系了……
因此李自成能得到的回答和广西巡抚大人所得到的回答一样――无能为力!!
这仿制不成那么还有另外两个办法获得,一个是从明军那里缴获,不过这办法怎么看都那么不靠谱,且不说明军也就只装备了这么三千支而且还都放在京畿地区,就是自己真有这个本事去京城附近转转……要真想缴获这些花皮快枪也得先掂量掂量要准备死多少人做消耗……
最后一个办法似乎最为稳妥,那就是――购买!!
在打听这些花皮快枪的过程中,随着更多的消息传出,很多人也这才知道,原来在广西,有一伙身穿花衣的山蛮在几年前便起事作乱,这些火器就出自于他们的手中。不过令人奇怪的,是这些花皮的行径和北方的乱匪和清军不同,他们虽然手中拥有大量这样凶残的火器,可闹出来的动静却小之又小,据说到现在这些花皮也才不过控制数个州县的地盘,和北方李自成、四川张献忠这样的巨匪枭雄比起来那简直就是不入流的小角色。
获悉这些花皮快枪是出自广西某个山窝里和自己一样的乱民手中让李自成是相当的高兴,中国人做生意讲究攀关系,虽说想不通这些花皮为什么会把他们自产的快枪卖给官府,但只要是同为乱民这身份上就能有同样的标签,也许说不定自己一派人过去就能让对方骇于闯王的威名和拜服,一时间行营里的美言好话不断,似乎这件事情肯定是属于板上钉手到擒来的事,而且还说不定能收了这些没见过啥世面的小山蛮为己用……
李自成这边的人有这样自大的想法也并不稀奇,广西这地方自古以来在中国就没啥存在感,再加上属于乡瘴恶土之地,来广西做官那基本是属于被发配过来的!故此在很多人,特别是北方还有江南一带的人心中,广西真心没啥太多的印象……即便是有,那脑海里多半冒出来的是含有人际,遍布纹面赤身、茹毛饮血的山蛮这类画面……
(注:查阅各种古籍资料中,各种诗作、文籍上对广西少数民族的描写多为此类;而这两天一沐正好在某吧的帖子里和人聊广西的事,结果一群人表示对广西没啥印象,甚至还有很多人都忘记了广西还是一个自治区,我那一个汗哦……不过聊的若干结果中,其中一个就是广西作为几个自治区中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地方,存在感这么低的很大缘故就是――广西的**真心不高啊……)
明朝军队在北方的两大对手一个是李自成这些叛民乱民,还有一个自然就是关外虎视眈眈的清军,在获悉自己一队人马遭到这种快枪的**消息后,清军的反应和李自成这边有些不同;清兵好勇武善骑射刀马之术,对于火器的使用在最初并不受其重视,但挨了几次败仗和付出一定伤亡代价后清军也明白,火器这东西的确有他犀利之处,特别是明朝降军使用火器作战取得到一定的战果后,清军对火器也是愈发的重视起来。
不过当时的清军对火炮的重视程度要远超过单兵使用的火枪,这是因为当时的火枪作战效能并不算高,清军的个头战斗力又较强,同时清军缺乏攻城的利器,而火炮又正好能够填补这个空白,因此清军不仅每次作战都极力收缴明朝的火炮,更是想办法从西方人手中购买和自行铸炮使用。
在得到得夏式步枪和关于花皮们的各种信息后,皇太极对这些在遥远南方不知名山窝里的这些花皮们很感兴趣,而手底下的清军将领们则是一个个叫喳喳的要让这些敢卖给明朝武器的山蛮花皮好看!在他们的思维中,卖武器给明朝的就是在帮助明朝打自己,是必须要消灭的对象,要让这些山蛮们知道大清八旗铁骑的厉害!
对于这些目光短浅的将领们的作态,皇太极也不多说什么,摆出一副草绘的地图出来,指出关外到广西的距离大概有多远后……没人说话了……隔着几千公里的路途,你是准备走水路游过去呢?还是打算骑着马一路像徐霞客那样游山玩水的过去呢……
不过双方距离虽然实在是远了点,但有件事情是一定要办的;那就是在从收钱的**那里得到的消息中大家知道,明朝政斧是和那些花皮们做了一单武器买卖,虽说这笔生意只进行了一半,可光这三千支快枪所能带来的威胁让清军的大小将领们是感受到了极大的压力,谁都不想下次作战时面对这样恐怖的速射武器成为攒射的靶子,那么如何断绝明军这种火器对己方的威胁就成为当务之急。
最好的办法就是仿造同样的武器,可和所有人遇到的困难一样,满清这边也没人能仿制得出这种快枪,不过皇太极脑子毕竟比别人灵活点,既然仿造不出,又无法攻打这些山蛮,那么还有一个办法能够阻止明军。――阻止后面的交易!!
阻止交易这个办法是目前似乎最有效的,通过实际使用的了解,大家都知道花皮快枪最难仿造的地方不是枪管和那些零件,而是它的发火铜帽,花皮们现在只交付了十五万发引火的铜帽,那么如果阻止后面的交易让明军不能继续获得剩余的火帽和更多的弹药……那明军在消耗完原有的弹药后那这些快枪也就毫无用武之地!
不得不说满清前期因为具有强烈的危机感,和只会在朝堂上打嘴炮的明朝政斧相比,清初的皇太极和诸多将领智囊其行动和作风都是极为务实的,而且阻止交易也不是用啥所谓大清铁骑去威吓,相隔上万里路程的两个地方你去用陆军队伍威胁别人……这只能成为一个丢人的笑话。
因此满清方面决定立刻调拨银两和据说花皮们最喜欢的铜料以及一些关外的特产,走海路赶往广西,想办法用重金和物资截购下剩余的快枪和弹药!!(未完待续。)
------------
172:空中的电波
李自成的队伍和满清这两边都风风火火的动了起来,不管是给自己增加战斗力也好还是削弱明军的战斗力也好,这样的抢购确实是一个简单有效的好办法,即便是无法能够将这些枪支弹药给运回去,那就地销毁也总好过落在明军的手里来收割自己人的姓命。
和自己的对手相比,大明朝的效率那可就慢多了,半个月后,在朝堂上的诸人虽然已经基本达成共识继续向花皮购买更多的枪支,可问题是钱呢?上次交易可还有一半的银两和物资还没有支付呢……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6560
6561
6562
6563
6564
6565
6566
6567
6568
6569
6570
6571
6572
6573
6574
6575
6576
6577
6578
6579
6580
6581
6582
6583
6584
6585
6586
6587
6588
6589
6590
6591
6592
6593
6594
6595
6596
6597
6598
6599
6600
6601
6602
6603
6604
6605
6606
6607
6608
6609
6610
6611
6612
6613
6614
6615
6616
6617
6618
6619
6620
6621
6622
6623
6624
6625
6626
6627
6628
6629
6630
6631
6632
6633
6634
6635
6636
6637
6638
6639
6640
6641
6642
6643
6644
6645
6646
6647
6648
6649
6650
6651
6652
6653
6654
6655
6656
6657
6658
6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