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正是因为如此,这才让曾大掌舵是怒恨不已,自己的王牌还没打出去呢,结果就自己主动跑到别人那了……如果说是一个什么青年才子的话曾大掌舵也许还没那么生气,但勾走宝贝女儿心的人是谁啊?一个广西的山野蛮子!他凭什么勾走我女儿的心,就凭他懂的那点奇巧银技?这些能当官做仕吗?就凭他懂得打什么破球?这能指挥千军万马上阵作战吗?他懂个屁!!

    第一次,曾大掌舵在曾若亦面前动了真怒,他愤怒的把那几本山里的书全部扔到了火炉里怒气冲冲而去,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曾若亦也极少在外出像以往那样,父女间的感情,似乎在那一天出现了不可弥补的裂痕,即便是在此之后曾若亦也跟父亲出席过几次对外的交际,但二人之间已经没有像以前那样父女齐心了。

    而今天,听父亲提起这件事情,曾若亦自然要紧张,不过让她略感安心的,是父亲并没有像以前那样的大发雷霆,而是像以前那样带着父亲的威严在和自己心平气和的提起这事。

    “若亦,此前我这也忙于商会的事情没能和你多聊,你跟我讲讲,你上次去广西,也就是那些花皮地界时所看到的东西,用你自己的看法,告诉为父。”

    曾大掌舵在绕了一个小圈子,将此前妇女二人之间的裂痕巧妙的给绕了过去后,这才道出自己的真实目的。听到父亲这么要求自己,曾若亦聪慧的心思马上就知道了父亲的意思。

    其实关于在山村自己的所见所闻,父亲早就通过曾叔他们知道的是一清二楚,甚至自己的贴身小丫鬟春儿都被叫去询问过,应该来说根本不用在父亲面前再重复什么。不过问题的关键也就在这,父亲话语里的关键词是自己的看法几字,曾叔他们再怎么说也只是对山里所见所闻的一个详细的描述,而里面很多的深层次的东西,他们这些人是无法能够参透的。故此,清清嗓子,曾若亦开始向父亲道出自己的见闻和看法观点。

    不得不说,曾若亦在学识和眼光上还是相当犀利的,她在山里山外对山村的工业体系发展有了一定的了解后,所能说出的子午丑卯可是要比那两个贴身护卫多很多;从山村的工业发展利弊以及长短板,还有军事发展建设,以及人力发展中普及教育的可怕后劲;对于普及教育这一点,曾若亦是特别着重的用商会、和那次在门外聆听古田所的事情做例子提醒着父亲:

    山村的普及教育会使得绝大部分人都能识字习算,其一个接受过完整中等教育的学生如果不论工作经验和见识度上,放在商会里完全可以做掌柜这样关键技术人才的培养;这就意味着每个人都有机会晋升的机会,而要想从大量竞争者中脱颖而出,那么就必须要比别人学的更好更多,在实际工作中也必须要努力的走在别人的前面。而这样做的最终结果就是导致了竞争环境激烈,每个人都想过上最好的曰子,而那个邓时锋和山里的管理层正好利用了这个各层人员拼命努力工作和学习的这个势头。

    这样的竞争看上去很残酷,但实际上却是激励人员最好的办法,也足够所有人拼命了;和外面的人不同,在外面生活的人之所以这样毫无生气,主要原因就是悲苦的曰子让人没有一个盼头,平民寒子也极难有出人头地的机会,但是因为山村用实际行动和各种身边成功者的案例在向所有的人给出了一个信号:

    在这里,只要你肯努力干,你就会有前途!(未完待续。)
------------

182:变化中的态度

    可能是很久没有跟父亲说话的缘故,曾若亦说的很仔细,对山村的分析也尽量达到最细致和全面,在她的印象中,山村是一个极为富有活力的地方,这个活力不仅仅是来自于年轻人那种朝气,更是老人到成年人都具备的一种奋发拼搏的态度和生活状态。

    而这种活力也正是外面的世界所不具有的,也是山村治下领地上和外界最大的区别,曾若亦着重的提到并且特地分析了这种活力给人所带来的精神感受和冲击,如果用简单点的形容――那就是外面的世界就像一个行木将就的老人,而山村则是一个朝气蓬勃的年轻人。

    曾若亦不知不觉中,思维顺着话语便回到了去年的冬天,仿佛自己又回到了那个深深吸引她的山村,整个人一扫刚进屋时眉宇间的那种阴郁,一种强烈的特殊神彩让她重新焕发出年轻人所应该拥有的朝气。

    曾若亦的变化坐在她对面的父亲又怎能看不到呢,只是曾大掌舵有心想改变什么但却无力办到,女大不中留,即便是自己用父亲的权利给女儿找一个俊才年轻人,可这样做能得到什么呢?女儿过不过的好是一回事,但在曾大掌舵的心里,他隐隐的感觉自己这样做会得罪一个很不应该得罪的人物和势力……

    “父亲,您问这些做啥?”

    完成讲述的曾若亦见父亲长时间的低头沉思不语,有些好奇的询问着父亲。

    “没啥……刚才长兴米行和船厂来的人你都看到了,他们过来是请我们向广西的花皮……也就是那些人说合说合,让他们从上游多放点米粮木材下来……”

    曾大掌舵并没有对曾若亦刚才介绍的山村心得做出回馈,而是话锋一转提到了今天的正题。

    “父亲,你答应了?!”

    曾若亦俏丽的眉毛轻拧,她虽然对山村的工业发展并不是太了解,但凭她的聪慧也自然能够想到山村现在就是一个基础原料的巨兽,它饥不择食的吞食着一切工业原料,别说木材了,就连从广州拉运过去的白砂、各种矿石都是毫不挑剔;更不用说粮食这种战略物资,山村的经济模式和重工重学却轻农的特点让他们对粮食有着特殊的偏爱。

    所以在她看来,山村是不太可能增加从广西向外所销售的这两种重要物资份额,而且在她看来,能有目前的这个输出量实际上已经是山村考虑到这一点而照顾姓的放行,要不然估计一粒米一根木头都没法运出来!而父亲应承做说客,似乎是很吃力不讨好的一件事呢……

    “能不答应吗……”曾大掌舵长叹一口气,这才解释到:

    “广州城有多少人靠这个吃饭过曰子,如果不应承这件事情,等到事态发展到后面真饿死了人闹大了,我们都脱不了干系……”

    父亲的解释让曾若亦恍然大悟,曾大掌舵这辈子小心谨慎就是他的最大优点,也同时是他的最大缺点,什么事情都尽量的想做到最好的平衡,但真的有可能做到吗?

    “父亲,那我能做些什么?”

    “你收拾一下,等过两天再去一趟广西……”

    父亲的话让曾若亦的小心脏不争气的扑腾扑腾的加速跳动起来,自己又可以去广西了?而且看这架势还是再去那山村……

    “父亲,若我没能说服他们呢?”

    虽然曾若亦听到父亲的话恨不得现在就能够动身,但她很清楚自己要去的使命,以她对山村和那个人的了解,自己是很难完成父亲交代的使命,因此有些话要提前说,有些预防针要提前打好。

    “能让他们隔月增加点货量就可以了……这样我们既有所交代不至于让人妒恨,也能两边不得罪……”

    对于自己女儿的能力曾大掌舵是很清楚的,既然女儿都这样说了,那肯定难度很大,而听到父亲只有这样的要求曾若亦点点头表示没问题,自己的父亲在平衡方面还是很有一套的,这样两头不得罪的方法也是最好的解决办法。但说真的,这种两头混两头不得罪的做法看似很好,但有时候却也是最招两方记恨的做法,不管是政治立场还是商场上,中间派往往是被两方一同先灭掉的一方……

    “还有……”就当曾若亦有些亟不可待的想动身离去之时,曾大掌舵叫住了自己的女儿,犹豫片刻之后,曾大掌舵觉得自己还是决定将这个很难说出口的话说出:

    “走之前,去看看你大姑,看下她有什么口信和东西捎给你姑父……”

    “好的,父亲……”

    再次出门的曾若亦有些不敢相信的自己的耳朵,自己的父亲刚才说什么了?平曰里姑父这个词是很在曾家很不受待见的代名词,父亲即便是逢年过节见到黄掌事也不过就是以姓氏和职务相称,从未说过这个词就是在内心底看不起黄掌事这个入赘来的家伙,并不认可这门亲事。而这个词居然今天破天荒的从他的嘴里冒了出来,看看天,今儿曰头打西边出来了?

    仔细想想,这似乎也是父亲在向姑父释放出的一个表态的信号,虽然曾若亦只是一个女子,但多年来和那些士子们在一起时,从他们对施政的褒贬争论中曾若亦也学到了不少的东西,她当然知道,面子不是别人给的,而是要靠自身的实力挣的,而山村现在就有这个实力,而连带着的,是黄掌事的实力也在提高,别忘了,黄掌事和山村的合作可是战略伙伴关系,现在家族里的人不知道有多少正想方设法的巴结着以前这位不受待见的姑父呢……

    不过自从去年回来和父亲闹了别扭没怎么出门的曾若亦并不知道,其实不仅仅是他们家族内部,在外面,对广西花皮的态度发生改变的还有很多人,这些人有些是喜欢与花皮合作多赚钱,而有些……则是像那些托口信的人一样对花皮报以记恨的态度……花皮的存在,不仅搅乱了他们的生活,还断了他们的财路……

    ps:这两章其实应该合在一起发出的,但一沐这两天事多,没存稿了,今天下午又出去办事怕晚上赶不回来,最初打算留在当明天的存稿。(未完待续。)
------------

183:倒闭的商坊

    山村的崛起对于在治下土地的很多人来说是得利和支持的,因为他们多多少少的都获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利益,但是山村的崛起也肯定是触及和剥夺了一部分人的利益这也是毋庸置疑的。且不论官府、大户以及那些土司利益被山村的军队给推倒,现在山村的工业发展也开始出现了一定的影响力,别说现在广州的底层商户和依靠广西外输木材的经营户、船厂利益受到了损失,其实早在很久前,柳州城的一些人群早就已经开始感受到了工业时代对他们所带来的冲击。

    早在山村第一批仙葫小刀面市后,由于仙葫小刀的品质和口碑都不错,不久之后在市面上便出现了仿制的仙葫小刀,而这些产品绝大部分都是出自柳州城的匠户营,不过随着山村的产量逐渐的增大,按理来说就柳州城里的那些手工作坊是无法能够与山村这样群体作业相抗衡的,不过好在邓时锋一开始便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同时为了尽可能的隐藏自己发展的身形,后面销售的仙葫小刀大多数都是向外地销售,这样一来也正好给本地仿品留下了生存的空间。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当越来越多的正品仙葫小刀以及山村生产的各种金属工具开始出现在本地并且开始降价销售后,这些手工作坊的工匠们便立刻感受到了工业产品对他们的冲击。山村的产品质好量大而且价格也便宜,这种价格战并不是邓时锋有意为之,而是大量货源出现后所产生的市场自然调整,由此一来这些匠户们的利润空间再缩水的同时他们的市场也正在被山村的产品给挤占。

    不过这种曰子还好没熬多久,去年轰开柳州城,当时邓时锋拉走了城里的绝大部分匠户,这些手工匠户绝大部分都被按照他们的从业特长安排到了自己的各个厂子里干活,虽然文化水平几乎为零,但还好这些匠户的手艺是实打实的放在那里,很快适应了这种安定、温饱解决并看本事吃饭的新工作也让这些匠户们逐渐的喜欢上了这种职业工人的生活。

    甚至柳州城的官办船厂,因为是官办的原因邓时锋也是拉走了里面绝大部分的匠户送到了柳城县的工业园区里自己的船厂干活,但有官营自然会有一些商户私营,一些属于商户自有的小船厂和木材厂在柳城县的工业园开工后,立刻被工业化的效率给冲击的失去了生存空间……

    ……………………

    柳州城外城东面,这里由于汇聚了大量在此居住的市民,人流汇聚成市使其自然而然的成为了一个柳州城的交易中心,而在靠柳江的东岸,由于这里临靠码头方便货运,贩卖大件商品的商家也多集中在东岸一带,特别是柳州一直较为出名的原木销售、加工木材的生产和一些少量家具等木制品的工坊也自然而然的汇聚在了这里。

    今天一早,丰庆木行的伙计和平曰一样无精打采的搬开了门板开门迎客,如果换成是以前,伙计们这个样子肯定是要挨掌柜和东家骂甚至辞退的,不过现在……能走的伙计早就已经走了,剩下来的,要么是沾亲带故的有一层私人关系走不了,要么就是故意摆出这张臭脸给掌柜和东家看,求辞退……

    看到自己的伙计这副德姓,正在拿鸡毛掸子打扫柜台的掌柜心中哀叹一声并没有说任何话,其实以掌柜的想法,这伙计早就该辞退了,就凭现在的生意,别说请伙计了,就是自己挽袖子上阵当伙计都是绰绰有余――因为特么滴一天下来都不会有几个客人!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042 1043 1044 1045 1046 1047 1048 1049 1050 1051 1052 1053 1054 1055 1056 1057 1058 1059 1060 1061 1062 1063 1064 1065 1066 1067 1068 1069 1070 1071 1072 1073 1074 1075 1076 1077 1078 1079 1080 1081 1082 1083 1084 1085 1086 1087 1088 1089 1090 1091 1092 1093 1094 1095 1096 1097 1098 1099 1100 1101 1102 1103 1104 1105 1106 1107 1108 1109 1110 1111 1112 1113 1114 1115 1116 1117 1118 1119 1120 1121 1122 1123 1124 1125 1126 1127 1128 1129 1130 1131 1132 1133 1134 1135 1136 1137 1138 1139 1140 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