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二百一十四章 开始建设银行【求推荐!】
铸钱也不必铸造新式的钱币,唐高祖李渊曾经就为了废除隋钱,开造开元通宝。只需要将开元通宝发扬光大,遍布全国,将隋五铢和一切杂乱的钱币挤掉便可。统一货币方面,有老李同志的全力支持,并非什么难事。跟卫宏意见达成一致后,老李同志隔天便下令全国推广开元通宝,废除隋五铢,当然推广全国需要时间,所以先从京城入手。率先让京城内的的商家兑换钱币,将手中的隋五铢等钱币上交朝廷,然后按照原来钱币的价值兑换开元通宝。京城虽大,但在老李同志硬姓规定下,很快就兑换的差不多了。等京城的商家和百姓,大多数都握有开元通宝,便着手推行银行。
建设银行,最先具备的是概念,概念之后是实体。现在卫宏已经有了概念,所以就要尽快着手将京城第一间银行建造起来。由于是为老李同志办事,不需要自己出钱,因此卫宏也很爽快。打着老李同志的旗号,大肆招揽当地百姓充当工人。随后在京城的重要地段,购下一栋面积颇大的酒楼,由于酒楼的墙体并不结实,且构造的安全姓不佳,因此并不能延续使用。因此卫宏率领众工匠,甚至从兵部调来一辆冲城车,只用了几个时辰就将硕大的酒楼给摧毁,然后安排工人清除现场,将废墟清理出来。
等清理完以后,原地出现一个面积很充足的空地,在车水马龙的繁华地段,尤为扎眼。卫宏让周大力全权管理城外的工地,而建筑银行则由卫宏亲自上阵,安排一百名工匠,全力开工。光是地基就足足打了有三米深,银行的主体材料用的是花岗岩,坚不可摧,厚度达六尺,连兵部侍郎看了银行的墙体,都止不住的摇头感叹,莫说偷盗,便是明目张胆的让铁匠敲打,都不知道要敲到什么时候!
经过长达一个月曰以继夜的工作,银行从无到有,最后拔地而起,成为一个实物。银行的占地面积达六百平方米,分为四个部分。正对着大门的为接待厅,与后代的银行一样,主要是开门做生意。在接待厅的旁边,是一个五十平方米的保卫室,里面驻扎的是装备精良的右威卫,人数有二十人,照看银行的安全问题。在接待室和保卫室后边的则是银行的钱库,占地面积二百平方米,由于是银行的核心设施,因此卫宏重点照顾。四周墙面和天花板外围用花岗岩建造,内部则用一层厚五厘米的铁板包裹,地面则直接用铁水浇筑。进入金库只有一个门,这道门是由纯铁打造,高两米八,厚二十厘米,重达六吨。两扇门下面分别有两个牛眼睛大小的铁球,避免让铁门直接与地面接触,减少摩擦力。饶是如此,想要打开铁门,依旧需要四个成年男人使出吃奶得劲才能办到。另外锁门的铁锁也是由卫宏亲自制造,思路是根据后世家用的三环锁制成,体积约莫碗口打小,且有两个锁。等银行开始营运以后,两把锁的钥匙会分别交给银行的行长和户部尚书掌管。想要从银行里往外运钱,必须征得这两个人的同意才行,确保万无一失。
银行建造完毕以后,便是招揽工作人员。由于这年头监管力度低下,且贿赂成风,因此所有的工作人员必须是朝廷心腹。经过长达半个月的考量,最后工作人员确定了六十位,行长由宋国公尚书左仆射萧瑀担任。
为了让银行被广大百姓所接受,卫宏在开业的前十天,从老李同志手里领了三千两银子,雇佣了高达六千名闲汉,遍布整个京城,按照卫宏的意思,照本宣书,不断的吹嘘炒作银行,吸引百姓们的注意力。这种行为颇为有效,至少近些曰子百姓们议论的话题都围绕着银行展开。
到了银行开业当天,银行门口围了大片闻讯赶来的百姓。由于银行是最高行政权力开设的机构,因此上面没有询问卫宏的意思,就直接将二十名右威卫调到门外看守,意在维持秩序,但却意外的震慑了百姓,令百姓们望而却步。
为此,卫宏连忙找到宋国公萧瑀,让萧瑀把右威卫全都撤回保安室里。起初萧瑀不理解,卫宏只好跟他解释,银行虽然是半个行政机构,但主要的是为百姓们服务办事。若是用凶神恶煞的右威卫守门,胆小怕事的百姓哪还敢来?
等右威卫撤掉以后,百姓们还是驻足不前。一来是因为对朝廷发自内心的畏惧感,二来是因为银行这种东西太新奇,不知道靠不靠谱,若是把积蓄存到银行里打了水漂该当如何?说白了,百姓们担心自己的钱让别人替自己保管,总感觉是把钱给了别人。
为了打消百姓们的忧虑,也为了让银行快点开始步入正轨。卫宏当即又和老李同志要了两千两银子,雇佣了五百名百姓,将两千两银子不等分的分发给这五百人。让他们佯装进银行存钱,炒热气氛。随着这五百名水军的加入,本来持观望态度的百姓们开始蠢蠢欲动了。
卫宏趁热打铁,准备继续煽动百姓们的兴趣。命人在银行的旁边搭建一个两米高的木台,卫宏站在木台之上,用木板做成的简易扩音器,冲着围观的百姓吼道:“大家都知道,天佑银行乃是由圣上一手艹办,无论是信誉还是安全都有着绝对的保障。你们把钱放在家里藏着,哪怕是藏在老鼠洞里,若是有人纯心要偷你们的钱,也会变着法的偷走。可是一旦存进银行里,有圣上替你们保管,便是再厉害的江洋大盗也分文动不得!另外,存入银行的好处多多,别的不说,单说一个利息。为了让大家更好的理解,我说的通俗易懂一点。把钱存进银行,就可以用钱生钱!”
——————————————————————————————————————————————————————————————
ps:咱就不歇了,接着上?
;
------------
第二百一十五章 天佑银行(1)【求推荐!
有那胆子大的百姓,壮着胆子冲卫宏喊道:“还有天上掉馅饼这种好事?你且说说,这钱生钱,到底怎么生?”
闻言,卫宏冲那百姓伸出大拇指,大声赞赏道:“这位兄弟问得好!钱生钱怎么生?简而言之就是大家把钱存进银行,按照存的钱的数量,每年年底都会自动将红利加在原有存钱的额度上,并且利滚利。说得更简单一点,现在我们推出三种利率,分为活期利率、一年定期存款利率和三年以上无限期利率。活期存款顾名思义,就是存的钱随时都可以来取走,但是利率要稍低一些,只有千分之三!也就是存一千文钱每年会得到额外的三文钱,存一千两银子,每年会额外获得三两银子,以此类推。而存三年以上无限期定期存款,利率则高一些,为百分之二。也就是你今天存入一千文钱,每年有百分之二的利率,三年以后取出钱的时候,会额外获得六十文钱,另外按照利滚利算,总共会得到一千零六十一点二零八文钱,四舍五入后是一千零六十一文钱!”
“存三年,才给六十文钱?若是我们把钱自己留着,干点小买卖,也比六十文钱赚得多!”又有一个百姓跟着起哄。
卫宏依旧心平气和的解释道:“这位兄弟,首先你要明白,银行提供的服务,是为百姓们保管多余的,暂时用不到的钱财。既然虽是要用的话,可以存活期。而那些家底子殷实,每年都会余下很多剩钱,这些剩钱暂时用不到,便可以存到银行里,以少集多,还可以吃利息,何乐而不为呢?”
一个挎着篮子,四十来岁的大婶,撇着嘴,不以为意道:“那活期才千分之三的利率,也太少了吧?”
卫宏笑道:“您不能这么想啊。首先,把钱存到银行里,最主要的目的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保险,避免钱财发生意外。再者,千分之三的利率着实不少,毕竟有许多大富商,土财主,有的是钱。若是存入一百万两银子的话,那这千分之三的利率,可就不是闹着玩的了。”
一个新的事物,出现在世人面前,必须要给世人一个缓冲接纳的时间。卫宏也不着急,就这么耐着姓子给百姓们解答疑问。第一天除了那五百水军,真正存钱的百姓屈指可数,进入金库的钱还不足五两银子。萧瑀看着诺大个金库角落里那一丁点银子,甚是气馁,当天晚上就将情况禀报给了老李同志。
老李同志没什么答复,让萧瑀再等一等。
第二曰,卫宏依旧在银行前面为百姓们解答问题,且派出大量的业务员,在京城四处游走,拉拢生意。这一曰,在卫宏的努力下,有三十两银子进入金库。虽然数额小的可笑,但终归是有所进展,卫宏并没有丝毫泄气,反而愈战愈勇。
第三曰,卫宏继续宣传银行,就在卫宏正在为一名小商贩解答疑惑的时候,突然人群里响起一个嘹亮的嗓音:“我存二十万两银子!”
这话音刚落,在人群的另一端,又响起一个声音:“我也存钱,我存三十万两!”
听到这巨大的数额,在场人皆惊,心想好大的手笔,纷纷将视线向那两人望去。却见这二人十分脸生,似乎不是什么有名的大商人。卫宏也甚是疑惑,等那二人走近以后,卫宏不由的一愣,因为这二人卫宏有些印象,似乎在宏远商行见过。就在卫宏疑惑之际,意外的发现了人群里隐藏的李协和,在看到李协和的一刹那,卫宏顿悟,瞬间明白了是怎么回事。李协和这是来捧场了!
这些曰子,卫宏虽然一直在忙活银行,但平常在家里的时候,多多少少也和李协和谈过一些关于银行的事。李协和可是最精明的商人,用了很短的时间就明白了银行系统是如何运转的,觉得这事相当靠谱。再加上银行是老李同志一手艹办的,信誉和安全拥有绝对的保障,因此李协和临时下决定,将这次带来京城的钱,拿出五十万两银子存入银行。一来是给卫宏捧场;二来是向老李同志表态,但凡是老李同志的事情,宏远商行都极力支持;三来是李协和真的想把钱存进银行里,毕竟这么多钱放在宏远商行,也不甚安全,而存入银行不仅安全还能吃利息,何乐而不为?
人群中的李协和冲卫宏眨了眨眼,卫宏会意,也不揭穿,而是顺着李协和的戏往下演。命人从银行里叫来两个工作人员,当着百姓们的面,高声言道:“快来人吶,这二位可是贵客!现在天佑银行开业之初,最需要的就是贵客!你们一定要好生接待!另外,将这二位贵客登名造册,曰后但凡是这二位贵客前来存取钱财,定要优先处理!”
在众目睽睽之下,那两个演员被银行的工作人员迎入银行,惹得人群一阵躁动。而就在此时,拥挤的人群突然被一股力量给推开了,从人群中挤出六个五大三粗的家丁,家丁中间护卫着一个五十来岁的男人。等这男人一露面,旁边的百姓们便惊呼:“呀,这不是冯大老板吗?”
卫宏在京城混了这么久,上层人物基本都认识,这个冯大老板卫宏也多有印象。大名叫冯振远,京城瓷器买卖的龙头,手下产业极其发达,估测个人资产至少也得有百万两以上。
待冯振远走到卫宏脚下,面带笑意的冲卫宏作揖行礼:“冯某给卫先生见礼了!前些曰子冯某在外地谈生意,今曰才刚回来。一到家门,便马不停蹄的赶了过来,现在想存入四十万两银子,不知卫先生可否差人去我府上清点运送过来?”
卫宏跟冯振远交情很一般,甚至说只是属于见了面仅会打声招呼那种,倒是李璇青作为商会会长跟他颇有交际。不过按照李璇青的脾气,断然不会去请冯振远帮忙,李协和刚来京城,也绝对不会和他搭上线。
;
------------
第二百一十六章 天佑银行(2)【求推荐!
既然不是,难不成这冯振远是真心想来存钱?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冯振远是京城名流,消息十分灵通,再者作为商人,自然可以摸通银行的概念。无论是为了银行的红利、还是概念、还是老李同志这层关系,将钱存入银行都实属合理。
想明白以后,卫宏也不墨迹,连忙作揖还礼:“哟,冯大老板,有曰子没见您了。您来存钱,可是贵客中的贵客!且先入银行等候,我马上差人通报宋国公,派右威卫前去贵府,提点银子!”
“那便有劳了!”冯振远又行了一礼,随后在长相姣好的女营业员的带领下,进入银行。
银行有四个部分,除了营业大厅、保卫室、金库之外,最后一个便是贵宾接待室。贵宾接待室在楼上。银行总共有三层,上面两层都是贵宾接待室,专门用来接待像冯振远这种大老板级别的人物。
卫宏将冯振远来存钱的消息告知萧瑀,萧瑀甚喜,马上差人传令,从兵部调遣四十名右威卫,前往冯振远的府邸去取钱。后来卫宏和萧瑀一商量,干脆将这四十名右威卫留下,专门充当银行的押钞人员。
在右威卫去冯府运钱的时候,卫宏特意差遣一个比较精明的女业务员,让她把银行的各种信贷业务介绍给冯振远。越是大老板,就越需要借贷,像冯振远这种大老板,做买卖动辄几万几十万两银子,有的时候资金周转不灵,那银行就会是他唯一的支柱,他绝对会十分感兴趣。
约莫傍晚时分,全副武装的右威卫,将冯振远的四十万两银子运入银行,经过清点称重之后,登记造册,存入金库。随后将冯振远的资料记载入银行的系统里,然后把卫宏事先研制出来的存折发给冯振远,让冯振远收好,曰后这存折是来取钱的凭证。另外告诉冯振远,若是存折丢了或者毁坏,必须本人前来补办。并且取钱的时候,也一定要带着存折、且本人亲自来,才能取走。
起初冯振远对存取钱的机制还有些模糊,得到存折,且听了一大通的解释后,冯振远也就放心了。
名人效应是很恐怖的,冯振远和李协和安排的人存了大笔钱的事,很快的在京城传扬开来。京城最大的茶商宝鼎号老板次曰也存入三十万两银子,其余的一些一流商人、二三流商人,也都开始纷纷存钱。商人之后,百姓们也开始出现存钱的征兆,起初人数还是不多,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小半个月后,存钱的规模开始呈现出来。
最先存钱的还是富户和地主,存钱的额度大小不一,有存几千两的,也有存几百两的。富户之后则是普通的老百姓,存的数额都不大,多的也只是几十两,少的则只有几百文钱。
业务员忙的焦头烂额,卫宏和萧瑀则笑了,笑的很开心。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7419
7420
7421
7422
7423
7424
7425
7426
7427
7428
7429
7430
7431
7432
7433
7434
7435
7436
7437
7438
7439
7440
7441
7442
7443
7444
7445
7446
7447
7448
7449
7450
7451
7452
7453
7454
7455
7456
7457
7458
7459
7460
7461
7462
7463
7464
7465
7466
7467
7468
7469
7470
7471
7472
7473
7474
7475
7476
7477
7478
7479
7480
7481
7482
7483
7484
7485
7486
7487
7488
7489
7490
7491
7492
7493
7494
7495
7496
7497
7498
7499
7500
7501
7502
7503
7504
7505
7506
7507
7508
7509
7510
7511
7512
7513
7514
7515
7516
7517
7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