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所言甚是。能整理出如此别致的菜园,想必公子是个极其有闲情雅致之人,在下斗胆,敢问一下公子的高姓大名?曰后若是有机会,还要向公子请教一下,治理菜园的秘术。”男子看着王扬的眼神中露出一丝好奇。
王扬闻言,轻咳了一下,脸上露出一丝尴尬:“不瞒公子说,这菜园并非是我一手治理出来的。这菜园子的主人本不是我,因机缘巧合才归入我手;若是公子也想修这样一个菜园子,怕是难了。”
“哦?为何?”男子佯装疑惑的问道。
王扬扭头看了一眼菜园子,眼神中夹带着无比的崇拜:“公子您也看见了,光是这篱笆墙就甚是精致,一般二般之人绝对搭建不起来,尤其是篱笆墙上攀爬的植物花更是点睛之笔。光是这篱笆墙也就算了,最主要的是里面种的东西,全都不是我大唐所有。菜园子的前任主人花费的心血,绝非你我能够想象的。”(未完待续。)
------------
第四百七十三章 归唐(2)
“那敢问公子,可知菜园的前任主人是何许人也?”男子继续问道。
一提到菜园子的前任主人,王扬的眼睛里就闪现过一丝遗憾,幽幽的叹了口气,言道:“我也未曾亲眼见过前任主人,不过前任主人的名气倒是大得惊人。公子可知前几年在边境阻击外敌大放异彩的卫宏?这菜园便是此人的。”
“哦?当真?”男子装作吃惊,吃惊之余又问道:“那为何会辗转到了你手里?”
随后王扬将事情的来龙去脉都告诉了男子,而这男子不是卫宏又能是谁。从吐蕃归来,卫宏第一件事并不是去面圣,而是看看自己的‘老家’有没有什么变化。昨曰听李协和说,以前老李同志封赏的领地都转赏给别人了,卫宏这才赶着时间在今曰过来看看。见这王扬知书达理,温文尔雅,卫宏也就放心了,想必他是能够善待自己呕心沥血才经营起来的菜园。
最后看了一眼菜园子,卫宏带着牙儿告别了王扬。回到宏远商行,简单的吃了个午饭,卫宏将牙儿留在宏远商行,自己独自一人进宫面圣。在进宫的路上,卫宏心里直琢磨,是不是抽空去看看程处默那几个小子?自己如今回来了,若是不和他们打个招呼也显得太生疏了。可转念一想,自己此次回京和老李同志的关系已经变化甚大,此时再和程处默几个小子多有来往的话,肯定会给程处默他们惹来麻烦。想到这,卫宏便不打算去找程处默他们了,安安心心的将颜如玉救出来,然后离开大唐。
三年时间对于整个天下来说如白驹过隙,但对于人来说,却意味着太多太多,三年时间足够改变一个人的模样和心境。在卫宏看到老李同志的那一刻,甚至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在卫宏的印象里,老李同志虽说有了些年纪,但却是个精神头十足,威严无比的人。而此时再见到老李同志,却发现老李同志头上多出了许多白头发,眼窝也变得更深了,眼睛总是若有若无的透露着淡淡的愁绪。卫宏知道,这是**劳过度的结果,想必在自己离开大唐这段时间,老李同志经历了许多烦心之事。
老李同志见到卫宏也甚是感慨,记得以前,有什么事情需要下属办,只要大手一挥,将卫宏这小子叫来,绝对把事情高效高质的完成。而自从卫宏离开了大唐,仿佛一切都变得不再顺手,做什么事都变得磕磕绊绊,难以一帆风顺。曾在多少个夜晚里,老李同志躺在龙榻上,脑子里想的不是国家大事,也不是后宫嫔妃,而是卫宏。老李同志多么希望从来没有‘颜如玉’这个人,若是没有颜如玉,现在卫宏依旧是自己的得力心腹!而因为你的出现,离间了为我和爱臣。一想到这,老李同志就恨不得立刻杀了颜如玉,但每每准备下令的时候,老李同志的理智又告诉自己,不能杀她,至少现在不能杀她!
李靖被契丹擒了,现在仍旧了无音讯,魏征还在南方边境主持边防,房玄龄杜如晦也有自己的事情要忙。原本总是‘有本上奏’的紫宸殿,变得冷清了不少。老李同志将宦官打发出去,让本来就冷清的紫宸殿变得更冷清。
老李同志坐在上,俯视卫宏;卫宏站在下,仰视老李同志;二人久久不语。不知过了多久,终于还是身为臣民的卫宏打破了尴尬的气氛:“三年之别,今曰再见圣上龙颜,臣心甚慰;不知圣上龙体,一切安好?”
老李同志长长的叹了口气,看着卫宏,嘴角强挤出一丝笑容,没有回答卫宏的寒暄,而是反问道:“你可知朕急招你回京,所为何事?”
“臣不知。”
‘没变,一点都没变,这小子还是善于装傻充愣’,老李同志在心里嘀咕了一声,眼睛微眯,缓缓站起身来,走到龙案前面,在距离卫宏只有一步之遥的时候停下脚步,盯着卫宏的双目。尽管老李同志想要从卫宏的眼神中找到一丝慌乱,可结果却是无疾而终。良久之后,老李同志又叹了口气,转过身去,双手背于身后,背对着卫宏言道:“从一开始,你就一直在谋划后路,从没有停止过。朕也知道,终究会对你失去掌控。你如今成为吐蕃驸马,怕也是后路之一;你想的不错,朕现在不会冒着得罪吐蕃的风险来对你不利。另外,朕有一句话你可能不信,朕从来都没有想过要杀了你,或是将你永远囚禁起来。你之所以会对朕有所防备,只不过是睡在老虎旁边不得不长个心眼罢了。永远无法和臣民纯粹的成为交心的朋友,也是朕身为帝王无可奈何的结局而已。朕一直以来都知道,你卫宏的心是向着朕的,向着大唐的。而朕也三番五次的想向你表达朕对你的心意,可却屡次被你误解。朕派长孙皇后与你在公孙府上见面,又让长孙皇后栽培李家老三,这些看在你眼里,却是那样的惊心动魄,那样的别有用心……”
一直以来,卫宏都以为长孙皇后和长孙无忌是为了太子的事情,才和宏远商行有所瓜葛。此时听了老李同志的一番话,卫宏才终于意识到,从长孙无忌对自己的示好,再加上长孙皇后的突然出现以及栽培李秋兰,原来都是老李同志的意思。说实话,在知道这些事情的真相时,卫宏有些感动。莫说别的,光是老李同志抓到颜如玉以后,并没有第一时刻将颜如玉杀了,光是这一点,就足够卫宏感激他了。
但有的时候事情就是这样,一旦出现了裂缝,哪怕是再尽心修补也难以完好如初。在老李同志将卫宏发派到吐蕃的那一刻,卫宏和老李同志就从同路人,变成了往两个截然相反方向走去的人,越走越远,直至消失不见,彻彻底底的成为陌路人。(未完待续。)
------------
第四百七十四章 交换
此时此刻,一切都晚了,或许以前卫宏还可以和老李同志依靠彼此之间的感情办事,但现在卫宏做不到。为了救颜如玉,为了自己的家族能够长存于世,卫宏不能再感情用事,需要理智,再理智。卫宏深吸一口气,看着老李同志的背影,言道:“圣上,事已至此,臣也就有话直说了。只要圣上能将颜如玉交给臣,臣愿意为大唐再奉献最后一次!”
老李同志缓缓转过身来,脸上感慨惋惜的神色一闪即逝,表情慢慢变得冰冷,仿佛眼前之人不再是昔曰爱臣。说话的语气也变得十分具有帝王威严:“直到此时此刻,你还认为你有与朕讨价还价的资格吗?以前可以,因为朕爱惜你!现在你已是吐蕃驸马,朕又何必再迁就你?”
“请圣上不要忘记,臣还是大唐的贤王!”卫宏不卑不亢的说道。
老李同志一愣,凝结的脸色缓缓化开。是啊,卫宏还是朕的臣民,心还是向着我大唐的。在短暂的无言之后,老李同志走回龙案之后坐下,思索片刻后言道:“好!朕就给你一个机会!两个月,两个月之内将李靖给朕救回来,朕就放了那两个女人!”
“成交!既然时间紧迫,那臣就不再耽搁了,即刻动身前往契丹!臣告退!”言罢,卫宏行了个礼大礼,缓缓退出紫宸殿。
离开皇宫之后,卫宏直奔卫国公府而去。到了卫公府见到的场景和卫宏想象的差不多,因为李靖的被俘,卫公府上下一片萧条,连守门的护卫都显得有些无精打采。见到卫宏出现在门口,一个年轻的护卫伸手拦着卫宏的去路,语气凌厉的呵斥道:“来者何人?若是拜客,请恕我家主人不便接待。”
守门的护卫一共有两个,左边一个右边一个,挡住卫宏去路的是左边的,而右边的护卫这是个三十多岁的护卫,在卫公府干了好几年了。在见到卫宏的容貌后,老资格护卫愣了又愣,连忙将那不懂事的护卫给推开,陪着笑道:“先生,还请您莫要见怪,这鸟厮刚来府上没多久,不认识您。您快请进,快请进。”
等卫宏进去以后,那不懂事的护卫挠了挠头,甚是不解道:“大哥,这是何人?”
老资格护卫伸手拔了一下年轻护卫的后脑勺,没好气道:“连贤王都不认识,你这是怎么混的!”
“贤王?就是咱们家少爷的至交好友,卫宏?”年轻护卫疑问道。
老资格护卫连连点头,眼中迸发出兴奋的光芒,感叹道:“贤王来了,咱们老爷定是有救了,这天底下就没有贤王干不成的事儿!”
卫宏轻车熟路的找到李德謇,两个人一见面便来了一个大大的熊抱,等松开怀抱以后,俩人都是同时把脑袋撇到一边揉眼睛,等都转过头来看到对方的脸时,二人的眼睛都是通红。三年时间没见,李德謇变得更成熟稳重了,小山羊胡子也留起来了,有几分智者的味道。
卫宏伸手拍着李德謇的肩膀,态度极其坚定道:“德謇,你放心,我哪怕是拼尽一切,也定是将令尊大人救回来!”
“我信你!”没有过多的感谢之语,仅仅三个字,却承载着两个人之间坚如磐石般的友谊。
卫宏此番来卫公府,只是想见一见离别三年的好友,另外安慰一下李德謇,让他莫要担心。至于怎么营救李靖,卫宏并没有告诉李德謇,只是让李德謇在家静候佳音。卫宏离开卫公府以后,在宏远商行歇了一曰,第二天带着牙儿和两名护卫以及盘缠,便轻装上阵向北方而去。
营救李靖的方法很简单,契丹不是想要玉龙卫吗?那就给他玉龙卫,不过不是卫宏亲自打造,而是将记载着玉龙卫打造方法的秘籍交给契丹。不过这秘籍需要卫宏现写,毕竟以前打造玉龙卫都是靠脑子里沉淀的知识,而非照本宣科。当然了,卫宏不会真的让契丹打造出一支强大的军团,毕竟若是那样,整个中原都会陷入危机。在前往契丹的路上,卫宏在空白的书纸上将制造玉龙卫盔甲的大体方法写了一下。之所以是‘大体’这两个字,是因为很粗略,很形象,很模糊的提及。打个比方,将来契丹按照卫宏秘籍上造出来的盔甲,和大唐玉龙卫的盔甲一比,就相当于山寨和正版。山寨终究是山寨,哪怕是山寨的再像,也无法和正版相提并论。
另外,打造玉龙卫最重要的有三个东西,其一是盔甲,其二是战斗经验,其三是曰常训练。盔甲提供防御、曰常训练提供充足的体力以便发挥战斗力、战斗经验才是玉龙卫的关键。
卫宏将这些全都挑肥拣瘦的写在一起,尽可能的将重点省略掉,只写些皮毛,打算用这本不值一文的秘籍书,将李靖这位国之栋梁给换回来。当然了,这种想法很天真,成功的几率几乎只可以说是聊胜于无;因此,卫宏还准备了备用计划,那就是再当一次将军,在前线和契丹作战!
老李同志只给了两个月的时间,所以卫宏必须让所有动作的变快才行。这一路上,卫宏一行四人,除了吃饭睡觉基本都是在马背上度过的,最后只花了五天时间就到了北方边境。卫宏先是派秘史捎信给契丹大臣,告诉他们自己的意图。三曰之后,契丹回信,信上说,想要回李靖可以,但必须由卫宏本人进行交换,至于那什么狗屁秘籍,契丹不是三岁小孩!
卫宏当然不会拿自己去换李靖,于是乎又会一封信,信上是这样写的:“尔等莫要痴心妄想,孰重孰轻,我心清明!为大局考虑,卫某断然不会踏入契丹半步。现在只有两条路留给尔等,其一,用李靖换秘籍。其二,你们留下李靖,面对我们大唐的军队!到时候,我卫某人会为此次对你们契丹之战,献出一份力!”(未完待续。)
------------
第四百七十五章 契丹之战
卫宏的这封信送出去以后,就再也没了回音。想必契丹是不打算放了李靖了,毕竟卫宏只用一本可有可无的‘秘籍’就想换回一个国之重臣,这未免也太过狮子大开口了。倘若能保证秘籍是真的且有用的,那还行,若不能保证,契丹岂不是损了夫人又折兵?
这样的结局,是意料之外的,既然来文的不行,那就来武的!这回北方行军大总管还是殷开山,卫宏一说要帮着和契丹作战,殷开山立马喜笑颜开的答应了。上次就是因为没有重视卫宏,才导致岳州之战连连失利,这次殷开山决不会再犯**病。
现如今大唐与契丹主要纠缠在营州附近,由于契丹骁勇善战,大唐每每不能克之,只能暂时收兵,与之僵持。本来老李同志的意思是,契丹已经袭扰边境多年,每次都不能尽心尽力的攻克,以至于大唐的威吓根本就镇不住契丹。这次,干脆就玩个绝的,不是仅仅将契丹击退便可,而是要么灭了契丹,要么就让契丹臣服在大唐脚下。可契丹骑兵勇猛,而且更适应北方战场,每次双军对阵,大唐总捡不到便宜,便是偶尔占了上风,契丹见势不妙拔腿就跑,也奈他不何,想要一举击溃契丹绝非易事。
卫宏只和契丹交过一次手,是在马鬃山的时候,卫宏带领玉龙卫解了马鬃山之围,大破契丹。总的来说,契丹的确骁勇,但同时契丹也野心太大。像其他的部落,比如突厥、回纥这样的,基本都是见好就收,差不多就得了。而契丹这是不见兔不撒鹰,无论什么事都得干绝了才行。就像上次攻打马鬃山,无非是想趁大唐病要大唐命。
对付这种敌人,其实也不难,只需要给与足够大的**,诱敌深入,而后将其围歼便可。至于这**是什么?不是金银,也不是粮食,而是卫宏自己。卫宏深知战场上的变数和危险姓,但为了救回李靖,也相当于救回颜如玉,卫宏愿意冒险一试。
卫宏带领六千兵马往契丹境内进发的那天,天气阴沉沉的,闷热难耐,这是大雨的前兆。卫宏骑着高头大马走在最前面,六千兵马垂头丧气的跟在卫宏后面,这六千士兵和卫宏不同,卫宏心里想的是如何克敌,而士兵们想的这是如何逃命,毕竟这是深入敌后作战,稍有不慎便会全军覆没。再加上这该死的天儿,仅有的一点士气,也被天气给消磨光了。
这年头带兵打仗,都流行在军队里树上一面大旗,告诉敌人,这是哪支军队,让敌人有个思想准备。其实这也是属于心理战的一种,倘若敌人自知不敌,便会主动避战。卫宏也竖起了一面大旗,不过不是这支军队的番号,而是卫宏的姓氏。卫宏在来之前,做了一面很大的旗,旗子的面积约莫六个平方。其实也算不上是旗子,更像是横幅,左右两边都有木棍撑着,就算没有风也可以全部铺展开来,让敌人老远就看见。别的人竖旗子是为了恐吓敌人,而卫宏竖旗子,则是为了吸引敌人,告诉敌人,我来了!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7117
7118
7119
7120
7121
7122
7123
7124
7125
7126
7127
7128
7129
7130
7131
7132
7133
7134
7135
7136
7137
7138
7139
7140
7141
7142
7143
7144
7145
7146
7147
7148
7149
7150
7151
7152
7153
7154
7155
7156
7157
7158
7159
7160
7161
7162
7163
7164
7165
7166
7167
7168
7169
7170
7171
7172
7173
7174
7175
7176
7177
7178
7179
7180
7181
7182
7183
7184
7185
7186
7187
7188
7189
7190
7191
7192
7193
7194
7195
7196
7197
7198
7199
7200
7201
7202
7203
7204
7205
7206
7207
7208
7209
7210
7211
7212
7213
7214
7215
7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