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秋池回头看了看马车上正探头观望的宋芸儿和红绫,挥了挥手,二女赶紧跳下车。
彭老七这才看见原来马车上还有两个年龄相仿的女子,都约莫十五岁左右,一个穿一件粉红色的皮毛斗篷,长得是十分的水灵,只是那双眼睛亮晶晶甚是冷峻,让人不敢多瞧。
另一个丫环打扮,彭老七一眼望去,眼前猛然一亮,仿佛整条街道都被那女孩的美丽照亮了,她是那样的妩媚动人,一举手一投足,无不柔到了极致,无不美到了极点,只看得彭老七都呆住了,他一辈子可还没见过这么美的女孩子。
妩媚绝伦的俏丫环红绫引起的这种状态,杨秋池已经很习惯了,轻轻咳嗽了一声,那彭老七这才反应过来,觉得自己这样瞧着贵客的小丫鬟,真是太也无礼了,连忙垂下眼帘躬着身瞧着地面。
杨秋池这次到恩阳镇来,可谓机缘巧合。上次经过一场血战,在云露重装铁甲骑兵的增援下,一举断掉了保宁府陆渐离的船帮,原想着借这机会铲除整个船帮,没想到这保宁船帮仅仅是整个船帮的一个分支,其他的分支未能查清。更不用说船帮总舵。
由于贩运私盐只是保宁府船帮干的,并没有证据证明其他船帮分支参加了贩运私盐,锦衣卫北镇抚司衙门没有支持杨秋池在密报里将整个船帮全部定姓为非法组织,然后予以取缔的建议,这让杨秋池很失望,心中也更加警惕,这样看来,船帮背后肯定还有更大的靠山,连锦衣卫北镇抚司都颇为忌惮的人。要彻底查清船帮的罪行还任重道远。
上次血的教训让他学会了更加的谨慎,他下决心以后对付船帮,没有十足的把握,宁可错过机会,也绝对不能冒进。
送走宋晴之后,一切又都平静了下来。杨秋池将那些无聊的政务差不多都交给了金师爷和龙师爷两位师爷处理,自己过目签字就行了。一切倒也处理得井井有条。
这一天,杨秋池收到了四川省右布政使吴慈仁写来的信,说巴州恩阳镇大财主彭贺喜是他的表叔,冒昧邀请杨秋池到恩阳镇参加那里一年一度的“仙女会”,后面附了一封彭贺喜的金柬请帖。
杨秋池没见过这个四川省右布政使吴慈仁,但人家是自己的顶头上司的上司,叔侄两盛情邀请,这目的显而易见,自己在巴州和保宁府闹了这么大的动静,这布政使已经知道自己不是寻常人物,如果他堂堂布政使给自己这小小知州直接拍马屁太过显眼,正好他的亲戚在自己的辖区,便借了这个什么“仙女会”邀请自己去,目的当然是借此联络感情了。
杨秋池是不太喜欢这种联谊活动的,本来不想去,但是毕竟人家“省长”邀请自己这“县级市市长”去玩,总也不好驳面子,左右无事,便带着宋芸儿和俏丫头红绫,在南宫雄、夏萍护卫队的保护下,来到了恩阳镇。
彭老七将杨秋池等人引进彭家庄,一路上简单介绍了恩阳镇的一些典故,让杨秋池大感兴趣。
彭家庄很大,挂着长长的红色灯笼,看起来很大气,尽显了主人家的豪气和富贵。
杨秋池发现这里的房屋以两层居多,阁楼雕花建筑,下层为防火墙,上层全为木质建筑,有木质走廊和镂花窗棂。
说话间不留意,已经来到宅园中堂。中堂前,一个清瘦的大约六十多岁的老汉,带着一群人正在堂前等候。
这老人身材清瘦,满头银发,但是精神看起来很好,深邃的眼神有一种穿透力,让人马上想起了鹤发童颜这个词。杨秋池见过无数精神抖擞的老人,但都比不上这老人有精神。
“老朽彭贺喜,拜见杨爵爷。”那老人抢步上前就要跪下。
杨秋池赶紧上前将对方扶起:“老人家,使不得。快快请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这可是中国故训,古代老人一般情况下,见官是不用下跪的。
那老人躬身道:“爵爷乃咱们的父母官,一路辛苦,彭某未曾远迎,还请爵爷恕罪!”杨秋池客气了几句,彭贺喜将杨秋池请进了中堂,请到上座,自己坐在了左手方,宋芸儿在一侧坐下。丫鬟红绫站在杨秋池身后。
彭贺喜的两个女儿坐在另一侧,长得倒也乖巧。彭贺喜介绍了两个女儿之后,歉意地说道:“贱内偶感风寒,身体不适,所以不能出来迎接贵客,还请爵爷恕罪。”
“无妨无妨。”杨秋池客套了几句,指了指正在那东张西望的宋芸儿:“这是小妹宋芸儿,有失礼的地方还请彭翁您不要在意。”
“呵呵呵,爵爷过歉了,令妹英姿飒爽,让人敬佩,连爵爷的这小丫鬟,也都是美丽绝伦,比起老朽的两个女儿,那可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了。哈哈哈”
杨秋池看了看身旁的宋芸儿和红绫,也附和着彭贺喜大笑了起来。
杨秋池说道:“没成想彭翁是咱们省右布政使吴大人的表叔,我们巴州还有您老这等人物,真是我们巴州的骄傲啊。”
彭贺喜哈哈大笑,捋着长髯道:“爵爷真是太客气了,我听表侄慈仁经常说起过爵爷您,说您年轻有为,少年才俊,颇得皇上赏识,年纪轻轻就当了镇远伯,将来出将入相,那是顺理成章的了。老朽听了很是佩服,有心结识爵爷,又恐太过唐突。这才通过表侄连络,希望爵爷不要怪老朽不耿直才好啊。嘿嘿。”
“彭翁说的哪里话来,这可真让杨某汗颜了。”
说罢,两人都是哈哈大笑。
说罢闲话,请入酒席。这宴席丰富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连杨秋池这等已经见多识广的都有些咂舌。一顿饭吃下来,杨秋池给这顿饭简单的算了一个帐,如果自己仅仅是个一般的知州,恐怕要花去自己半年的俸禄。看来这个彭贺喜还是很有钱啊。
第二天,杨秋池早早就醒了,乡下比城里清静得多,只有偶尔的几声鸟鸣,一切还都是静悄悄的。他很喜欢这样的早晨。
杨秋池轻手轻脚要起床,虽然他的动作已经很是轻柔,可红绫还是醒了,揉了揉眼睛:“老爷,你已经醒了啊!”歉意地一笑,“这地方太好睡觉了,没有衙门的云板响……我都……我都睡过头了,真是的。”说罢就要起身。
杨秋池在她光滑的香肩上一按:“好了,你们奶奶已经回武昌了,现在就咱们两个人,你不用象以前那样早早起来伺候我们的。”
“那怎么成啊,奶奶走之前吩咐了的,要绫儿好好照顾老爷的。”红绫微微一笑,躲过杨秋池的手掌,翻身下床,背着身匆匆穿好了衣裙。然后服侍杨秋池穿好了衣袍,打来热水服侍他洗漱。
(未完待续)
------------
第343章 码头横尸
外面的晨雾还好浓,杨秋池很喜欢这样的早晨,信步出门,红绫跟在他身后,南宫雄等六个贴身护卫,四下散开,跟着各自小心警戒。
杨秋池漫步走着,让他有些意外的是,头一天是夜里来的,没有好好的看周围的景,如今看起来,就眼前所见的,虽然不及自己武昌的豪宅,却已经远胜自己的巴州知州府。
他和随行的人被安排住在一个叫“池敬斋”的单独小院里,院子本身不大,但是处处体现了主人的细心,就连院中那一株杨秋池最喜欢的栀子树,好象也是刻意为杨秋池准备的,还有正在盛开的各色花卉,把这个院落装点的甚是美丽。
走出院子,杨秋池信步走到一个长廊,这个长廊最吸引杨秋池的地方除了精美的雕刻和镂空的花纹,便是这些长廊石碑上的诗词了,大都是前朝的大家手笔,看来这个土财主彭贺喜还不是一个粗人。
长廊还没有走完,杨秋池就发现彭贺喜穿着一身白色的长衫,手上握着两个铁球,微笑着健步向他走了过来。
“爵爷,昨夜睡得可好?”彭贺喜躬身施礼,问道。
“呵呵,彭翁的庄园拾掇的真是让杨某没有心情在卧榻之上来耗费时光啊,这样的美景定要出来一一的领略过,才算没有白来一遭。”
“呵呵呵,爵爷谬赞了。”
两人一道走出长廊,在一处景色绝妙的假山前坐下。
坐在石亭上时,朝阳已经穿出云雾。这样的天气坐在户外,品着彭贺喜特意准备的龙井,真是惬意得很。
两人正聊着,这时一个家丁急匆匆地跑了过来,见杨秋池在,赶紧退到一旁,也不敢声张,彭贺喜眉头一皱,盯了他一眼,示意那人过去说话。
那家丁走到彭贺喜身边,俯首在他耳朵边正准备说话,彭贺喜摆摆手:“有什么事情在杨大人面前说就是,有什么大不了的。”
家丁喏喏连声:“是……是……这样的,方才彭四的一个手下来报告,说是彭四昨天晚上死在码头上了,尸体现在……还在……在老场码头。”
“什么?彭四死了?怎么回事?怎么死的?”彭贺喜吃了一惊,问道。
那家丁畏畏缩缩道:“小人也不清楚。老爷您快去看看吧。”
彭贺喜看了看杨秋池,见他面色平静,并没有什么惊诧之处。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27412
27413
27414
27415
27416
27417
27418
27419
27420
27421
27422
27423
27424
27425
27426
27427
27428
27429
27430
27431
27432
27433
27434
27435
27436
27437
27438
27439
27440
27441
27442
27443
27444
27445
27446
27447
27448
27449
27450
27451
27452
27453
27454
27455
27456
27457
27458
27459
27460
27461
27462
27463
27464
27465
27466
27467
27468
27469
27470
27471
27472
27473
27474
27475
27476
27477
27478
27479
27480
27481
27482
27483
27484
27485
27486
27487
27488
27489
27490
27491
27492
27493
27494
27495
27496
27497
27498
27499
27500
27501
27502
27503
27504
27505
27506
27507
27508
27509
27510
27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