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争虽然前世到处都是工厂和机器化生产,但回到现在已经有半年的时间,在这半年里,几乎都快忘记了以前的这种场面,在国内也从没有在看到过这种画面,恍恍然然间似乎重又回到的二十一世纪一般,直到过了好一会之后他才反应过来。

    韩争看了一旁仍被震撼的王闲,拍了拍他的肩膀,有些恶狠狠的说道:“看到了吗?这就是为什么西洋国家能够占我领土,欺我百姓的原因,等着吧,总有一天,我们的祖国也会变的更加强大,再也不用受到欺凌,这也是我的梦想,我们要一起开创一个新的中国,比这要更强大的中国,你有信心吗?”

    王闲回过神来看了看身边的这位好友,又看了看远处舰艇形成的钢铁的森林和发出隆隆声的巨大厂房,在脑海中幻想着他们巨大的战争输出能力,不禁怦然心动,但是随之想到国内一穷二白的工业,却无法想象出中国若出现这种胜景将如何如何,不由的变得犹豫起来:“可我们……”

    然而不待王闲把话说完,抬头却看到韩争眼中自信和坚定的火焰,转而又狠狠的点了点头,疯狂就疯狂吧……

    负责接待的德方军校的人员来了,是这次他们将要就学的柏林军事学院此次的负责接待的联络员。

    联络员用德国人性格中特有的倨傲看了他们一眼,在他的眼中,这群中国人和没开化的野蛮人差不多,自己也选择性的忽视了华夏曾经拥有的文明曾让世界汗颜。

    对于他来说,此时要不是学院硬性安排给了他这个谁都不愿接下的任务,他才不来呢。

    即使被逼着学了一些中文,但也懒得用,直接用德语说道:“你们好,欢迎来到德国就学。”就不在说什么了,转身往商船船长那里去办交接去了。

    幸好由于学堂有一些德国的教官,为了出国,也学习过一段时间的简单德语,基本交际还是能听懂的。

    不过不听懂还好,听懂了反而这也更让他们气愤。

    “少武,这就是军校方面的联络接待员?基本的礼节都不懂吗?这也太气人了。”王闲刚刚从刚才的震撼中清醒,这时候看着走开的联络员,此时也忍不住了。

    其他学员夜深有同感的点了点头。

    “有什么值得生气的?他们无论是军事实力还是经济政治实力都比我们要强,弱肉强食的世界就是这样,而我们此时来这里要做的的就是要学习,这点委屈都受不了了?等到我们有实力了,早晚有一天我们要让他们重新认识我们。”韩争回道。

    联络员办好交接倒也没用太长时间,只是不情不愿的慢慢的走过来,接着对他们说道:“这里离柏林还有一段时间的路,所以你们先要做一段时间的火车才能到达,你们先准备准备,马上就要出发了。不过要快,我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在这里浪费掉。”

    对于韩争来说,不管德国方面对待他们冷淡也好,热情也罢,但将近两个月的海上航行终于结束了。

    德国,这个世界他看到的第一个工业国家就这样呈现在了他的面前,带给他的不仅是震撼还有野心。

    那么,德国,我韩争来了――
------------

第十二章:图书馆记事(求收藏)

    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是德国着名的陆军战术“闪电战”和“坦克战”的首先开创和提出者,被后世尊誉为“德国装甲兵之父”。

    古德里安出生于一八八八年六月十七日,在原本后世的历史中,他曾先是毕业于柏林陆军军官学校,后来最终一步步成为德国二战时期陆军总参谋长。

    而从一九零一年到一九零七年的六年时间里,古德里安却是一直读于军事学校和柏林陆军军官学校。

    并在古德里安学成毕业后,以一名中尉的身份,参加了他父亲的指挥部队。

    在一九零八年,自感自身不足的古德里安,曾经到梅斯的军事学院学习,并在此时晋升为少尉,至于后来,又回到了原来的部队。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在骑兵部队担任指挥官和参谋。

    一九二二年,古德里安被调到德国的陆军运输处,并在此时开始确立了自己机械化观念。

    一个优秀的人才,总不乏耀眼的时候,青年时的古德里安,就极其的具有创造性和丰富的想象力,而且他在接触过德国现有的各种制度之后,并不满足于德国陆军当时现有的战术、技术和兵器之间的配合,内心好强的他,决定自己去趟出一种全新的战术思想。。。

    因此,在闲暇之时,古德里安就常常利用战术演习和兵棋推演的机会,多次发表自己的关于战车将成为地面战场主宰的全新观念和最初的理念,并得到了军队之中的肯定和支持。

    在一九三一年,正是由于古德里安的不断努力,成功出任德国首个摩托化部队总监部的参谋长,并于一九三四年七月,德国组建了装甲部队,希特勒派古德里安为装甲兵的第一任总监,他在这时候,自己的机械化作战思想逐步完善,并开始提出自己较为详细的战术思想:坦克集群的高速进攻!

    一九三九年,古德里安升任为第十九军军长,并在闪击波兰的战役中把自己提倡的“闪击战”理论应用于战场之中,并获得了惊人的成功,从此机械化作战理念纳入军队训练的日程表上。

    直到一九四五年五月十日,古德里安才被美军所俘虏,终结了自己风起云涌的一生。

    其实,在整个二战期间,无论是在西线的对法战争,还是后来在东线的对苏战争,身后都有他的影子,并在这些战役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运用自己的军事才能创造了一系列史上空前的胜利。

    但是现在,这位未来的德国古德里安上将却不知道是否是由于韩争的到来引起的蝴蝶效应,亦或者是因为其他的原因,总之使得原来的历史发生了一些不知名的改变,致使古德里安并没有在一九零八年离开其父亲的指挥部队之后,回到到梅斯的军事学院学习。

    而是由于在部队中古德里安看到了种种军队由于作战行军速度而产生的种种弊端而陷入了迷茫之中,而这种迷茫促使着古德里安下定决心辞别了父亲的指挥部队,并且他在家赋闲一年之后,于一九零九年时离开其父亲的指挥部队,回到了柏林陆军军官学校继续进修学习,想要在这里解开自己的困惑,更希望在这里找到自己一位和自己志同道合的友人。

    而他最喜欢去的地方,莫过于就是在图书馆看一些最先进的军事理论教程和研究一些军事思想,学习一些先进的军事理论,而他却不知道的事,他能在这里结识了一位来自远东的中国朋友。

    韩争这些人总算是在军校之中安定了下来,虽然不怎么受待见,但是对于他们这些学员来说,却不得不说,在这里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

    自从到陆军军官学习后,韩争最大的发现,就是了解到了自己在国内所学的军事理论和知识在和世界先进国家相比的时候,之间巨大的差距和不足,为此,韩争不得不找到自己的现任教官,获得了一张图书借阅证。

    教官维斯,虽然看起来是一个有点清瘦而又冰冷严肃的一个人,但在训练中,韩争却能够感受到对方身体内部隐藏着的那种强烈的爆发**,这并不是教官冰冷的面孔能够遮掩下来的。

    维斯是柏林本地人,以前也是毕业于陆军军官学校的一个高材生,对方并于一九零六年和一九零八年期间,在德军陆军部中服过两年兵役,由于在服役期间表现优秀,而且当时没有发生战事,在陆军军官学校的要求下,又被陆军部调到了这里当起了教官。

    维斯不像那些年轻的学员一样,他对于那些东方来的军校留学生,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歧视,当然,更谈不上高看,但骨子里的骄傲也没有使他能对韩争等人真真正正的平等对待。

    但是韩争在军事训练和理论学习过程中的认真劲,却是赢得了维斯的欣赏,慢慢的转变了他对这批东方学员的态度。

    所以,当韩争有些忐忑的找到维斯帮忙申请办理图书证之时,这位维斯教官倒也没有难为他,还极其难得的鼓励了他,并告诉韩争今后如果有什么需要或者其他帮助,可以去直接找维斯教官本人。。。

    由此可见,维斯对于韩争倒是颇为欣赏的。

    对于韩争来说,这位德国本地的教官维斯是值得别人尊重的,不仅仅是他的军事知识和理论的高素养,还有他对待所有学员尤其是他们这些东方学员的最起码的尊重,而正是这种尊重,总是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和爱戴。

    这日上午下课过后,韩争匆匆的和王闲打了一声招呼,拿着到手没多久的图书证往校图书馆跑去,自从拿到图书证之后,韩争大多数空闲时间,就是在图书馆度过的,这么好的资源不用,那时候可就是真真的浪费。

    而且对于韩争来说,德语虽然说的不是很好,但看一些书籍还是基本看懂是没问题的。

    在韩争刚进图书馆,各种书籍带着阵阵的油墨香味,直冲韩争视野之中,自从来到这个世界还是第一次看到这么大规模的图书馆,即使在前世也不是常常能看到的。

    虽然说在国内的保定陆军军官学堂也有自己的藏书室,但无论图书规模还是图书种类和内涵都没有什么可比性。

    这种时候整个图书馆里静悄悄的,充满了借阅书籍的年轻人,而在这里读书的每一个人都各自找到自己一个位置静静的阅读着。

    韩争把图书证交给管理员登记过后,对于其惊异的眼神,自己这段时间也渐渐的习惯以至于免疫对方的这种眼神了,因此倒并没有什么不自在,自顾自的向图书馆内走去。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6672 6673 6674 6675 6676 6677 6678 6679 6680 6681 6682 6683 6684 6685 6686 6687 6688 6689 6690 6691 6692 6693 6694 6695 6696 6697 6698 6699 6700 6701 6702 6703 6704 6705 6706 6707 6708 6709 6710 6711 6712 6713 6714 6715 6716 6717 6718 6719 6720 6721 6722 6723 6724 6725 6726 6727 6728 6729 6730 6731 6732 6733 6734 6735 6736 6737 6738 6739 6740 6741 6742 6743 6744 6745 6746 6747 6748 6749 6750 6751 6752 6753 6754 6755 6756 6757 6758 6759 6760 6761 6762 6763 6764 6765 6766 6767 6768 6769 6770 67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