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这人倒是不错,有没有什么异常?”袁世凯说了一句,段祺瑞早就跟着袁世凯了,直到袁世凯如此一问,看来是准备用韩争,来牵制安徽南方,这样以来,看来韩争是好运来了。
“这倒没有,不过此人倒是和革命党人间接打过交道,而且两方打的也算是热火朝天的。”
袁世凯脸色一变,张口说道:“哦?这话怎么说?”
段祺瑞:“就是革命党人曾经试探过此人,想要拉拢过去,不过这人却是仿佛不知道一般,却是转头又把南方定在安徽北边的一颗钉子拔掉了。”
袁世凯扭了扭身子道:“这倒有点意思了,此人现在的手下战力如何?要是不行的话,咱们还要在安排人过去安稳些,你说倪嗣冲部如何?”
听到这句话,段祺瑞知道自己今天这一趟看来是成了,虽说袁世凯后面有换将的意思,但是他却是理解袁世凯的意思,如若调部前往,对于现在力求稳妥的袁世凯来说,并不怎么合适。
而且他拿了对方数十万块的孝敬,做到这一份也算是够了:“据我所知,现在倒是有三千多人的兵力和周围几地在对峙着,不过弹药却是有点缺乏,打过乱匪之后,现在颇有些力不从心的感觉,要是补充一部分过去,他应该能够增强一些实力,至少会拖住安徽那边的革命党,而且还能省下不少的军费,应付安徽北部的局面倒也是够了,对了,此人还向张统领去过书信。”
袁世凯听到这话,嘴角笑了笑,没有多说,对着段祺瑞说道:“说说,这个韩争的年轻人给了你多少好处?你可不能藏私。”
段祺瑞听到这话,倒也没有什么紧张,笑呵呵的说道:“我这也算是意外发了一笔小财,这年轻人打败乱匪之后,获得不少的好处,贼赃收了不少,给了送来了一万块,倒是够我那几个败家小娘们花一阵子啦,总统可不能在要回去啦。”
袁世凯大笑:“你呀你,什么时候能收收你的性子,都这么大年纪了,还整天的收小老婆,好好,不要了,我要真是把钱要回来了,估计你家的那些娘们该造你的反了,哈哈。”
段祺瑞尴尬的笑笑,没有说话,眼中却是适时的流露出感激之色。
“那张统领那边怎么说的?”袁世凯收了笑容,这才问道。
段祺瑞回道:“听说是张统领那边也同时收到了韩争周围那些人的一封信,后来倒是把韩争请求弹药的事情给驳了,好像还生了不小的气,甚至曾说韩争是胡闹。”
段祺瑞可是看着张勋的那帮子手下流涎不已,况且对方在北洋军中并不算受到待见,自是抓住机会上点眼药。
“他呀,可能是被那些人的一封信唬住了,算了,就给韩争那边拨点弹药过去,不过银钱方面就算了,毕竟他们是就食地方的,要是给了,其他人也会闹。”
袁世凯听到张勋收到一封信之后,眼神闪烁了一下,接着却是好像没有注意到一般,这才说了一句。
段祺瑞赶紧应是,看到袁世凯闭上了眼睛,这才轻声了退了出去。
而正在涡阳一地的韩争,自是不知道自己送去的两封信果然起到了作用,而且自己给段祺瑞送去的孝敬也有了回报。
这次也算是韩争走运,就在五号,湘、粤、赣、皖四都督联名发出通电,严词反对大借款。而安徽省都督正是控制安徽南部的柏文蔚。
柏文蔚可不是一个简单人物,也算是一个革命前辈,在武昌起义的时候就曾经参加,后来更是在革命党那边立过不少的功劳,尤其是在南北和谈期间,更是不顾南京方面的要求,擅自向北方持续进攻,让北边深恨之。
在南北议和之后,被南方安排进安徽一地,并在一二年四月下旬就职于安徽都督,而他的强势政策,让北方众人警醒起来,而此时在这关键的时候,安徽北部又出现这种情况,袁世凯自是认为是柏文蔚在这里面横插一脚的结果,况且柏文蔚的却是有逐渐的想要向安徽北部渗透势力范围的意思。
而且柏文蔚此人在五月份,公开发表过通电反对袁世凯借款,这就成了这次北方波动原因的最好注释!
这种情势下,韩争的要求自是得到了许可。
苦苦等待着回信的安徽北部的几位,自是不知道自己几人不但没有把韩争陷入难堪境地,反而因为自己等人以前的前科和往南方送的那封信,让他们彻底的陷入了被动,也注定了自己的命运!
韩争是在五月中旬收到段祺瑞那边消息的,五月下旬的时候,北边就送来了十多万发子弹和六百支步枪,而更让韩争兴奋的是,北方竟然慷慨的给自己送来了数十门克虏伯65mm山炮以及马克沁重机枪十五挺!
而有了这些东西,韩争的手下战力足足提升了一倍,同时韩争也从这些东西中看出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南北方向很有可能起了龌蹉,而自己也被当成了在北洋军在安徽北方维持稳定的一颗小卒子,既然是小卒子,而且是重要的小卒子,那开战之前自然是要喂饱的。
而韩争就不怕被当成小卒子,要是每次自己都是小卒子,每次都送来如此丰厚的装备,自己宁愿每次都当小卒子!
而就是因为这,让韩争看着那位一脸傲然的押运官都是顺眼了许多,韩争难得的出手大方了一次,给了这位押运官整整一千块大洋,当然这一千块大洋并不是那么容易拿到的,就比如现在在韩争面前已经傲色进去,满脸谄媚就是很好的注释。
但是这并不足够,这位押运官在保证回去之后,保证大力宣传韩争军队条件艰苦,但是杀敌凶猛之后,再次在郑荣一脸肉痛的注视下得到了一千大洋。
而此时韩争的军队终于正式形成一个举足轻重的力量,五千善战之兵,五千杆杀人之枪,将近二十门大炮和五十支重机枪,足以让他在淮河以北横扫所有拦路之人。
刀已经磨好,子弹已经上膛,而目标就是整个的淮河以北的安徽地区!
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韩争不知道的是,自己的收获竟然是自己都没有想到的,那个时候,他是做梦都能笑醒!(未完待续。)
------------
第一百二十三章:巡阅皖北!
韩争现在是时间有了,装备有了,军队也有了,然而在战争前的一段时间中,在各方默契之下,似乎每日都很平静,就像暴风雨来临之前的安静一般。
对于这种似乎能感知到的气息,韩争却是利用这段时间的平静期,开展详细的准备、安排和规划,为自己的下一步,定下一个明确的目标,并且为了这个目标,制定下来相应的筹备和措施。
远的不说,韩争的目光一直就没有从阜阳这个地方挪开过,而与此同时,周围的太和和蒙城两地也是势在必得,只要这样,韩争才能彻底的打破被包围的状态!
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当时间慢慢的来到了一九一三年六月,韩争终于盼来了自己的机会。
一九一三年六月,袁世凯忽然向南方下令,撤销安徽都督柏文蔚职务,而跟着倒霉的首先就是蒙城、太和、涡阳三地的头头脑脑,一次性跟着点名被撤职。
而与此相反的是,韩争这个一直是在国内默默无闻的,却是异军突起,出乎所有人预料的,被袁世凯抬上了一方大员的位子,被任命为皖北巡阅使。
这次,比起以前的职务,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而且最为重要的是,韩争依着这个名声,可以彻底的掌控皖北的军政大权,同时,为将来制霸皖北,提供了极其有利的平台!
这时候,不管南方承不承认,或者是甘不甘心,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北洋政府,仍然是当前中国唯一受到国际认可的国家政权,如此一来,琴音的这份任命,在法理上也变得的格外有效力。
当然,对于这次韩争的忽然升迁,最高兴的莫过于韩争的那些手下们,以及政府里面的势力,同时,他们也在为韩争暗自高兴,为自己将来憧憬的同时,也不免在心中有些吃惊于这份命令来得太突然。
但是,这件事情仍有知情的人,比如心中又是高兴又是为钱心疼的后勤官郑荣,以及锋等这些主要军官,他们多少知道这里面有韩争民情处的发力。
而且从政治角度来说,不仅仅是因为韩争是皖北地区北洋的一个钉子,更重要的是另一个原因,前一段时间韩争和手下几人商议之后,送出去的将近十万大洋起了更大的作用,还有就是表面上他们已经站进了段祺瑞的阵营!
而且就为了这十来万大洋,当时却是差点把后勤处的流动资金搜刮了一半,幸好几个工厂当前收益不错,而且下辖的各级地方政府,也开始有了能够支撑运作的收入来源,倒是让韩争缓过了气。
还有就是在和匪兵作战胜利之后,又从刘麻子那里得到的对方没有来得及转移的将近五万大洋。
若说刚开始众人还有些心疼,但是当这份任命下来之后,再也没有人觉得此事不值。就是难受到心疼的郑荣,此时都是痛并快乐着。
然而这种心痛在随着袁世凯命令下达之后,尤其是周围几地被免职的消息传来,这种心痛,很快也消失殆尽。因为这个职位对于现在的皖北来说,是如此的重要和及时,而且从袁世凯此时的命令来看,已经默许韩争掌控皖北了!
什么是“皖北巡阅使”?自然是巡阅皖北,皖北有哪些呢?首先阜阳、太和、蒙城、林泉等等几地还要往南再往南,一直到长江流域才行,最起码淮河以南,是别想跑了!
当然,这些地方并不是一纸任命就能得到的,但是韩争在得到正式任命之后,却是有信心把这些地方掌控到自己手里。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8335
8336
8337
8338
8339
8340
8341
8342
8343
8344
8345
8346
8347
8348
8349
8350
8351
8352
8353
8354
8355
8356
8357
8358
8359
8360
8361
8362
8363
8364
8365
8366
8367
8368
8369
8370
8371
8372
8373
8374
8375
8376
8377
8378
8379
8380
8381
8382
8383
8384
8385
8386
8387
8388
8389
8390
8391
8392
8393
8394
8395
8396
8397
8398
8399
8400
8401
8402
8403
8404
8405
8406
8407
8408
8409
8410
8411
8412
8413
8414
8415
8416
8417
8418
8419
8420
8421
8422
8423
8424
8425
8426
8427
8428
8429
8430
8431
8432
8433
8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