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官长,你也不要太难过,大家虽然一时有些接受不了,但是总要学会接受的,从当兵的第一天起,大家谁不知道迟早会有这么一天?!要怪,就怪他们生在了这个乱世,不过他们能跟着韩营长,却也是他们的福分,没有让他们在浑浑噩噩中死去,韩营长能照顾他们的家人,他们在那边也可以安息啦。”

    **羽这句话说的显然有些动情,又有些感慨,他年纪大了,很多事情都经历过,大清统治这个地方的时候,众人没有过上好日子,但是却也能勉强活命,但是当乱世来临,军阀四起的时候,却是连自己的性命都随时会被剥削。

    其实在内心里,**羽何尝不希望自己的家乡有一个强力的军阀镇守,就是搜刮的狠些,但是只要能活命,也认了,这也就是韩争到来之后,他主动出来帮助韩争的原因,而且韩争的所作所为,已经超出他的预期。

    这时候又看到韩争对于这些普通士兵的关心,心中不由感动,就是以前横行天下的淮军,他也从来没看到过对自己手下的士兵生死这么看重的军官,也没有哪个军官能像韩争这样对阵亡士兵的家属还能够这样照顾,又是免税,又是定时发放养家费的。

    至于前几年曾经联系过自己的那些革命党的大人物们,话里话外也只是想着让大家响应,在他们的心中丝毫没有意识到自己这些家乡子弟们的死活。

    在老人的心中,韩争这段时间的作为,足够称得上有仁心,有能力而且又有实力野心的一个人,他知道,这样的一个人迟早会冲出这片土地,翱翔于天际之上的・・・

    韩争迎着张老,把对方让到台子下面的椅子上坐着,听到对方的话,唯有苦笑一声没有说话,他们可以这么安慰自己,但自己所作的一切也只是但求心安罢了。

    “营长,你来给这些睡着的子弟兵们留句话吧。”**羽说完之后,指了指那块抬到众人身前的大理石说道:“到时候找些好的工匠把字刻上去,也好给后人留个念想。”

    韩争没有拒绝,他来到香案前,忽然想起来一句话,拿起早就准备好的毛笔在身前的一张白纸上写下了一句:“逝者者安息,生者奋发!”八个大字!

    周围的那些几人围上来,看着这八个字所蕴含的寓意,精神不禁一震,对着韩争抱了抱拳。

    把烈士们安顿下来之后,那块石碑也被立在了烈士林园的前面。

    次日,全县在**羽等人的带头下,举行了盛大的庆功宴,并力邀韩争参加,韩争没有拒绝,那晚,韩争在众乡亲的劝酒之下,从军以来第一次喝的烂醉。

    但在这之后,韩争重新投进了繁忙的各种事物之中,军队要建设,经济要发展,地盘要巩固等等一切的一切,都要求韩争必须抓紧起来,因为在韩争的印象中,一年之后,将会是另一个新的开始・・・

    这一段时间,韩争不断的总结最近的带兵经验,和军中中下级军官反复商讨,终于一个军队的模型构架,慢慢的建立起来,同时,韩争也开始了真正的军队改制。

    对于现在的韩争来说,似乎已经脱离了北洋的束缚,在征求众人意见之后,开始在自己的军中着手早已准备的计划。

    在新的军制中,韩争自己担任司令员一职,往下就是军长、师长、旅长、团长等,这是一个根据后世和德国陆军建设,以及当前军队指挥体系综合考虑的大的框架。

    不过在当前韩争军中,由于兵力的原因,团长和司令之间的所有职位都被空缺了下来,韩争打算,在一年的时间里,把军队正式扩建成三个团、九个营的编制,并且加了一个炮兵连,一个工兵连,以及司令部的卫生连,在下面的各自编制中又有一些小的编制,如卫生队等。

    同时,韩争还根据后世的标准设立了军衔制,军官设置了三等,分别是1、将官:上将、中将、少将;2、校官:大校、上校、中校、少校;3。尉官:上尉、中尉、少尉。而兵士们分为了三个等级,分别是士官和士兵。

    而对应的军职主要是:

    上将:军队司令长官、总参谋长、总政治部主任的一些编制军衔;

    中将:有特殊贡献军官,并且职位达到军长级别;

    少将:正军职、副军职的主要军衔;

    大校:正师职的主要军衔;副军职、副师职的辅助军衔

    上校:副师职、正团职的主要军衔

    中校:副团职的主要军衔;正团职、正营职的辅助军衔

    少校:正营职的主要军衔;副团职、副营职的辅助军衔

    上尉:副营职、正连职的主要军衔;副连职的辅助军衔

    中尉:副连职的主要军衔;正连职、排职的辅助军衔

    少尉:排职的主要军衔;

    士官:授予班长职位的主要军衔。

    当然,韩争现在还用不了这么多,他也没有公布这么多,在军中的军衔只是公布到了中校和上校职位,但在韩争的心中,却是已经定位好了这种军衔制度。

    而对于军队再次大肆扩编之事,得到了军官上下的一致支持,在和白氏兄弟之间的战争,以及后来收到的压制,彻底的让韩争的手下军官们认识到了军事力量的重要性,因此这次扩军,虽然阵容盛大,但是也没有人对韩争的扩军计划提出异议,况且随着自己这边地盘的扩张和人口的增多,这些事情也变的理所当然起来。

    而军中各级指挥机构的下辖军队建设,按韩争提出来的“三三制”进行扩军和建设。这样以来,韩争将要在设立三个团的前提下,下面会有共九个营的编制,按照“三三制”计算的话,一个排设置成三十六人,一个连就是一百零八人,一个营就会有三百二十四人,那么全军的合计作战士兵数量将要达到二千九百一十六人!

    而经过这次扩军改编之后,韩争的军力和战斗力,将会再次提升一个档次,从而再不久的将来,正式成为皖北地区最大的地方军阀!

    这也预示则,韩争离走出安徽的步伐再次跨进一步。

    对于职位的安排,由于陈锋和段年以及向杰三人,在上次作战中的优秀表现,向杰正式的出任新编第二团的团长一职,军衔中校,以林翔为副,军衔少校,两人率领本团的现有二百多人赶往利辛驻扎,并在利辛就地招兵,在一年的时间内补充和训练新兵。

    另外,由于陈锋和段年两人已经配合多时,对于统兵训练也有经验,因此这次韩争安排陈锋为新编第三团的团长,中校军衔,以段年为副,少校军衔,两人继续搭伙,被韩争安排两人带着同样的二百多老兵前往义门阵驻扎下来就地招兵。

    而新编一团,则由韩争亲自担任团长,曹德彪为副,少校军衔,而韩争并没有给自己加任何的军衔,依然是穿着没有任何军衔标志的军服,率领大本营,在涡阳本地县城驻扎。

    至于下面的小军官们,大都是从已经渐渐走上正轨的军办学班中挑选出来的,被安排到各个团中,并逐渐适应自己的岗位,开始了发挥各自的作用。

    这次,韩争虽然扩军颇为盛大,但是却并没有向外界透露太多的信息,这次主要在三弟扩军,减少造成的不良冲击。

    实际上,韩争之所以敢这么大规模扩军的底气,就是来自由韩争正式的打败白氏兄弟,占领利辛,管辖的人口迅速增长,就连周围各地的逃难者也开始往韩争的领地开始渐渐的汇聚,人口基数增加,军队兵源自然躲起来。

    而且,随着韩争投入的经济建设逐渐产生良好的效益,对于军队负担,也已经能够承受一个新的高度。

    此次,本地人对韩争扩军一事大力支持,优厚的待遇和良好的军纪使韩争这次的招兵大受欢迎,只是在涡阳一地,初审时就有将近二千人参加报名的青壮合格!

    陈锋段年两人,在义门一地招兵相对少些,但也有四百多人,剩下缺少的二百多人,由韩争从涡阳县城招收的士兵派往他们军中,一个团的战斗编制正式满员,甚至在韩争的计划之下,又给增加了一个工兵连,一个运输连和一个机枪连。

    而李峰等人在利辛方向的招兵就有些不怎么理想,毕竟韩争对于利辛一地也是刚刚的接收统治权,纵使韩争给予了他们和涡阳一地同样的优待和政策,但在短期内,仍然难以看到很明显的效果。

    最后,李峰等人在利辛一地招收二百多人参加军队,剩下所缺兵源,同样是韩争从涡阳方向抽调新兵填充进去,而对于在利辛驻扎的李峰部,韩争也是同样增加了一个工兵连,一个运输连和一个机枪连。

    地方方面,根据之前警察部队在地方治安管理方面的作用,韩争决定正是定下警察部队部门,仍然是由表现良好的许田担任刚刚成立的警察总署的总长,在正式的地方政府建立起来之前,代替军队实行军管。

    并开始在利辛一地设立了警察局,各乡镇之间的警察驻点,也开始缓缓的铺开,虽然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是却也是一个良好的开端,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警察系统在韩争支持下,必然会快速的成型并健康的发展起来。

    民情处明处看来,这次没有大的调动,只是对立面增加了部分投入,但是韩争军中的上层军官们却是知道,在暗地里,民情处新增的投入,无论是人力还是物力,都不比其他方面投入少,甚至可以比拟警察部队建设的初期投入,但民情处仍然是只对韩争一人负责。

    整个四月份,韩争的所有的精力几乎就是在这几件事情上忙碌着。
------------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4397 14398 14399 14400 14401 14402 14403 14404 14405 14406 14407 14408 14409 14410 14411 14412 14413 14414 14415 14416 14417 14418 14419 14420 14421 14422 14423 14424 14425 14426 14427 14428 14429 14430 14431 14432 14433 14434 14435 14436 14437 14438 14439 14440 14441 14442 14443 14444 14445 14446 14447 14448 14449 14450 14451 14452 14453 14454 14455 14456 14457 14458 14459 14460 14461 14462 14463 14464 14465 14466 14467 14468 14469 14470 14471 14472 14473 14474 14475 14476 14477 14478 14479 14480 14481 14482 14483 14484 14485 14486 14487 14488 14489 14490 14491 14492 14493 14494 14495 14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