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九一三年的第一天,韩争收拾好了自己所有的心情,他知道,这一年是值得认真对待,而又极其重要的一年!

    在这一天,韩争把留守士兵的军官和利辛以及守着亳州方向驻扎义门的两位主官向杰和陈锋也被调了回来,参加了这次新年开始的会议。

    在会议上,韩争审核了去年一年的财务报表以及地方发展报告,军队建设报告。

    根据财务报告,韩争要求在经济方面加快面粉等轻工业的发展,尽可能多才储存一些辎重,并要求在义门方向和利辛方向囤积起来,加快商会和上海等地的合作,重新调整了农业政策,解决农业到目前为止出现的一些问题。。

    军队方面,韩争向所有的军官,提出了一个要求,那就是在尽可能快的时间里,让军队初步具有战斗精神和作战能力!军工厂也要加大生产力度。

    ・・・・・・

    韩争的会议上提出的一些列的规划要求,让下面的众人暗暗心惊,因为从韩争的安排中,似乎察觉到,军队似乎又要打仗了,尤其是那些军官们,之前韩争曾经通过气,他们已经有了心理准备,这时候知道,战争似乎已经不远了。

    这样一来,众人不敢怠慢,赶紧几下韩争的要求,不敢有丝毫的疏漏。孙仲武和郑荣两人,则是眉头微紧,思索着如果发动一次战争,需要作出多少预算,以及提前作出什么样的准备。

    这次会议之后,涡阳和义门两地练军步伐蓦然加快,同时大批的辎重被送往两地,一批批的弹药和枪支在后勤队的组织下,不断的以军事训练为由,运送至两地军中,同时,又有一部分士兵从其他地方调过来,加入到两地军中,充实两军兵力。

    韩争的这种动作,很难隐瞒住周围基地,时刻关注着韩争的那些人的查探,虽然表面上韩争所作所为,似乎都是合情合理,但是鼻子敏锐的几人,已经察觉到了什么,在背地里默默的准备着。

    周边局势,似乎忽然之间出现了诡异的平静,平静中又带着一些压抑之感。

    但是韩争却是没有顾忌到那名多,因为时间已经不允许韩争犯下错误,而且他也知道自己现在不是考虑那么多的时候,随着危机感越来越近,韩争他不得不加快脚步。

    军队一天天成长着,士兵一天天的健壮起来,韩争现在就像是蛰伏在皖北的一条幼虎般扫视着自己的周围,寻找着自己的猎物!

    果然不出韩争暗中所料,河南一地已经渐渐的出现乱象,随着大旱到来,颗粒无收,韩争当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竟然不知道是什么滋味,眼看着,自己等待这么久的机会到来了。

    河南一地受到袁世凯集团北洋军的统治,但是这种统治,不知道是不是什么原因发生了变化,北洋军当前对河南一带的统治并没有像后世那样强大。

    这样一来,河南只能算是北洋军控制区域的外围,作为南北之前的缓冲地带,在自然灾害面前,根本得不到太多的关注。

    随后,饥饿的人们慌乱起来,小规模的民乱随之发生,然后慢慢的蔓延,逐渐有燃成一片的趋势。

    涡阳和河南交界的一些地方,受到韩争的命令,开始打开关口,吸引掠夺逃难涌进涡阳一地。

    同时,亳州方向终于反应过来,派手下军队驻扎在了两地交界处,防止人们趁机离开这里,开始和韩争两方,在没有任何提示下和可套下,抢夺人口,但是亳州方向用的是枪,韩争用的是粮食,韩争这方却是占据了最好的优势。

    而此时的袁世凯依然在和南边撕扯不清着,利益冲突逐渐变得激烈。

    当一两个月之后,一九一三年的二月份,北方政府中的参众两院选举和权利争夺中,袁世凯已经陷入被动之中,并逐步的被国民党等一些党派逼到了角落,而在这时候,恼火的袁世凯,却是终于露出了自己的獠牙!

    三月份,已经忍无可忍的袁世凯最终指使人,把宋教仁刺杀,并取得成功,而就这样,战争开始了。

    韩争这两个月,已经全身心的投入到军队增强战斗力和装备方面的建设之中。

    兴业商会在和上海方面沟通之后,付出了比第一次高出两倍的价钱,再次买下了一条步枪生产线和子弹生产线,这样以来,让韩争已经有底气开始再次缓缓的扩军,在三月份刚过,已经把作战军队增加到了三千五百人,各团之间开始慢慢的补足了人手。

    其中,又整整的有一千人多人被韩争投放到了利辛地区,以待守护着自己的后花园,五百人留守涡阳本地,其余的两千余人,则是被韩争亲自带领向义门方向进发,保证灾民的顺利逃亡。

    整个皖北,在韩争一系列的动作之下,局势越发的微妙,不过在韩争亲身到义门一地之后,南方的几地,这才有些缓过气来,至少知道韩争没有把矛头对准自己。

    他们从来没有想到,韩争会在短短的时间里,发展的如此之快。

    不过与南方几地情况相反,亳州方向情势却是紧张起来,河南内部不稳,开始发生叛乱,而这时候韩争屯兵义门,明显的是不安好心。

    双方的对峙一直持续到四月,当四月到来的时候,袁世凯善后大借款的消息也随之传到韩争这里,终于让韩争松了口气。

    韩争知道,自己的太平日子结束了,一年的发展时间,也走到了尽头,今后再也不见太平日,当大乱一起,自己这里的小小庙宇,估计不会再招到那么多人的关注,而自己就可以在这一个浑水坛中狠狠的摸上几条鱼。

    同时,不久之后,河南一地另一个消息传来,河南民乱已经渐渐的扩大,韩争让民情处重点关注的白狼等人也开始出现在河南等地,拉起了一支规模不小的队伍,慢慢的在河南北部几地纵横。

    这样以来,亳州地区不得不把军队开往和河南交界处,分兵三路,一路防御河南方向,一路和韩争军对峙,而最后一对,则是守住县城,并随时出去支援。

    河南的动乱终于引起了北洋军队的注意,面临这种情形,北洋军直接出动五六千全副武装的军队,开始在河南等地讨匪。

    这部北洋军进入河南以后,初期取得了很好的战绩,但是接下来,却是并没有像北洋的那些高层想的那样很快的扑灭河南各地的动乱,那些叛乱在镇压之下,反而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而镇压起来越来越吃力。

    而白狼此人就是在这时候,抓住机会,竟然在手下号召的几万的乱民,号称有十万军队,驰骋在河南大地上,顿时河南一地被祸害的一团乱麻。

    再也遮掩不住此事的一些人,终于把这件消息报告了袁世凯。

    此时的袁世凯,由于自己的一次错误出招,已经和南方口水仗打的焦头烂额,没想到自己这边又出了这件事情,这不是给南边的那些赤佬借口不是?!

    袁世凯顿时大怒不已,把手下的一些人骂的是狗血喷头,并在袁世凯的关注下,开始集结重兵往河南一地进发,想要一举平定河南一地的匪患!

    这次,已经不再大意的北洋军,终于体现出了中国最强陆军的狠劲,一步一步的把白狼等人往南赶去。

    白狼此人的“十万大军”也被打散,开始一股股的向各个方向逃窜。

    而南边的安徽等地就成了他们的目的之一。

    在这之前,韩争已经接到上面传达给自己的命令,让自己配合剿匪,防止乱匪窜入安徽,祸害一地,这次韩争更是有了向亳州方向进军的借口。

    不过亳州方向一直都没有向自己这边求援,韩争只能先等下去,在亳州一地撑不下去的时候就是自己占去亳州之时!

    韩争并不担心自己的这次机会白白的散失掉,他已经打探清楚,这股往安徽一地逃窜的乱匪足足有四五千余人,虽说是装备落后,但是胜在人多,足够让亳州方向的当地不足千人的守军吃上一壶的,正好也借此机会消灭一些乱匪,给自己这边减少压力。
------------

第一百零二章:出匣猛虎

    时间在韩争耐心的等待中缓缓的过去,四月二十二日这天,义门练兵场上,韩争正在营中检阅着陈锋和段年训练的新兵,看着精神旺盛,斗志十足的军士们,韩争满眼的欢喜。

    以前这个地方出国纵横全国,闻名天下的淮军,自然也能出现一支纵横天下,闻名中外的韩争军,韩争对于那一天充满了期待!

    随着军队的建设,家底慢慢的丰厚起来,而军中再也不像以往那般编制混乱,已经全部整编完毕,一切进入了正轨。

    尤其是韩争在涡阳建立了第一所地方军校,虽然简陋,但是已经开始注重人才的培养,为将来的发展打下基础。

    这所军校,是在军中和地方支持下,建立起来的一所初级速成军校,专门培养基层军官,而军中原本的文化班已经取消,而出来的那些人,已经慢慢的渗入到了各个军中,在这些人的带领下,军中的实力上涨的很快。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9970 9971 9972 9973 9974 9975 9976 9977 9978 9979 9980 9981 9982 9983 9984 9985 9986 9987 9988 9989 9990 9991 9992 9993 9994 9995 9996 9997 9998 9999 10000 10001 10002 10003 10004 10005 10006 10007 10008 10009 10010 10011 10012 10013 10014 10015 10016 10017 10018 10019 10020 10021 10022 10023 10024 10025 10026 10027 10028 10029 10030 10031 10032 10033 10034 10035 10036 10037 10038 10039 10040 10041 10042 10043 10044 10045 10046 10047 10048 10049 10050 10051 10052 10053 10054 10055 10056 10057 10058 10059 10060 10061 10062 10063 10064 10065 10066 10067 10068 10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