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项目好,人们都会争着入股。

    如果说是有些名气的,那招股就更容易了,例如抱了华东自治政斧大腿而发达的刘锦山,以及夏钧的岳父李世霖,他们一说要办什么工厂要钱,马上就人争着拿出资金入股。

    刘锦山代表的是徽商,资本十分雄厚,这次办农垦公司,背后有许多徽商在支持他,同时也有许多徽商前来华东自治三省经商。

    李世霖代表的则是闽商,在资本上显然比刘锦山要逊色许多,不过就个人资本来说,李世霖由于之前胃口大,倒是让他赚的钱比刘锦山还多。

    同时两人都在往一屁股债务的方向上走,除了赚到钱就投入到实业中去,还大量进行借贷,除了向民间资本借贷,还向华东银行借贷。

    逐渐形成‘中盛’、‘华盛’两大集团。

    李世霖因为是夏钧的岳父,儿子又在主持华东银行,李诗婧和李盛国要说不帮那是不可能的。

    所以李世霖的‘中盛’在李诗婧和李盛国两个留学过的子女指导下,采用的管理模式很先进,这方面李诗婧会时常会选一些工商学院中成绩优异的学生去中盛实习,技术上有女婿提供,同时在资本上是儿子批的,也无需担忧。

    不过李诗婧和李盛国两姐弟倒是很能体谅夏钧,毕竟身为元首不能太顾着自己人,所以李盛国对那些不良资产的抵押贷款基本上不批,不过在管理、技术、资金的三重综合下,中盛集团的不良资产甚少。

    刘锦山的‘华盛集团’在管理上则是重金到工商学院挖人,管理的模式与中盛基本相同,技术上也有夏钧的支持,夏钧在技术上从来不偏袒谁,毕竟中盛和华盛已成为他的两大重要打手,是华东集团进军国际市场的左右护法。

    而‘华盛集团’的资本上有徽商的支持,华东银行也给他们批钱,因此资本上还要稳压中盛集团一筹。

    除了这两大集团,浙江的龙游商帮以及盘踞上海的宁波商帮则是加入兴办实业潮流的新生力量。

    这两大商帮的实力虽然没有徽商那么强,但资本上也都不容小觑。

    无论是龙游商帮还是宁波商帮,在华东自治政斧的地盘上都很快发现了新世界,一个空旷又充满希望的新世界。

    表面上市场被洋人所占据,但华东自治政斧上台后,诸多徽商和闽商的成功案例证明,洋人的市场已经不稳了,甚至如同一层纸一样一通就破。

    现在华东自治政斧收回了关税,更是如虎添翼。

    没有了洋人,这就是一个空旷的世界,到处都是空白的领域等着他们去占据。在华东自治政斧的支持下,只要管理到位,基本上没有亏损的可能。

    其中最为热门的投资行业就是农业,以及相关联的农产品加工、养殖业。

    此次组团前往江苏圈地,其中就有龙游商帮和宁波商帮的资本,他们的资本加起来有六千万元。

    很快林德宝他们就在江苏南通等地圈下了千万亩旱地,由于这些农垦公司给出的条件很优厚,不管是地主还是农民都比较满意。

    五家农垦公司面对地主时,给的是和他们租给佃农一样的租金,所以地主不反对。

    在面对佃农时,五家农垦公司承诺,会聘用他们在农场工作,工钱不少于每月两元,而且每曰工作八小时。就算是不用那么多人,他们也会在其他地方给他们安排有这样待遇的工作。得到这样的承诺,那些佃农自然兴高采烈,这些棉农大多都十分贫穷,种地还得向地主借高利贷,然后到了收成的时候在还掉高利贷,这样一来一去,一年到头基本上还是个穷哈哈。

    至于那些自耕农大多数也都同意租地,一来是价钱公道,二来是又能拿工钱,收入会很稳定。

    再则在江苏都督程全德的配合下,没几个抗拒的,就算有也很快迫于来自官方的压力而顺从。

    在南通创办大生纱厂的张謇望而兴叹,这样的资本,实在不是他能得罪的。他的大生纱厂虽然经也有自己的棉花种植土地,但依旧无法自给自足,很大一部分还要靠买,这五家从自治三省来的农垦公司显然不能得罪。

    (未完待续)
------------

第四十四章:中国人的机械制造厂

    2月9曰,冯如被‘请’到了杭州,方式很特别,冯如的面色很古怪,说不上什么感受,因为南京政斧没有了。

    现在天下是袁世凯的,当然,华东三省是华东临时政斧的。

    不过南方一些省份还是在革命党手中控制的,江苏、安徽、广东三省是革命党的地盘,他还是可以留在广东的,他还是可以为革命做出贡献的。

    很遗憾的是,他被绑架了。

    事情发生在元宵节那天,一群人进了他的家,二话不说把他强行装进了一个大箱子里,等他被放出来的时候,已经是在一艘货船上了。

    不过冯如在这艘大货船上碰到了另外一个人,那就是安东尼?福克,显然这艘货船刚从德国回来。

    两人发现对方是个飞机设计师后,安东尼?福克与冯如在船上兴奋的谈起了飞机,一直谈到了杭州。

    冯如与福克都是机械师,又热衷于飞行实业,因此很有共同话题,很快便成了好朋友,福克对冯如被绑架的事情深表吃惊,不过却拍着冯如的肩膀安慰他。

    “给华东自治政斧效力有什么不好呢?你不是说,他们也是中国的革命势力吗?而且我在报纸上看到,各国已经承认华东自治政斧的地位了。”福克对冯如说道。

    “是的,可是……”冯如有些犹豫,福克打断他说道:“中国只有他们能造出发动机,而且也肯下大本钱。”

    “嗯!”冯如点了点头,怀着复杂的情绪,冯如来到登上了码头。

    不一会,马上就看到了一辆轿车开了过来,后面还跟着一群穿着复兴党党卫军军服的士兵。

    夏钧从车上走了下来,上前欢迎福克与冯如的到来。

    在热烈的握手中,夏钧对冯如说道:“冯大哥还真是难请啊!不过我和下面说,冯大哥是我中国最有本事的机械师,也是我中国飞行先驱,我们无论如何都要请到。若是有怠慢之处,还望冯大哥海涵啊!”

    “委员长严重了。”冯如很不自然的应道,看着眼前这个十分年轻的委员长,他有些无奈,不过生气也谈不上。

    “先不说这个,咱们先上车,我带你们去一个地方。”夏钧对冯如和福克说道,翻译马上给福克翻译了一下,福克笑着点了点头。

    三人上了车,夏钧让伺机去内燃机制造厂。

    冯如听是去内燃机制造厂,不由提高了精神。夏钧在车上和冯如谈起了机械上的事情,而不谈飞机。

    夏钧觉得,冯如是机械上的人才,让他去造飞机,显然有些大材小用。相比起飞机,夏钧更注重机械。

    现在华东自治三省的机械制造业的规模还很小,也仅能制造一些简单的机械,大部分机械不是要到欧美购买就是从兑换平台上购买。

    冯如之前纽约攻读机器制造专业,他学习非常刻苦,为探讨一个问题,经常研究到深夜。

    尽管生活紧迫,他为了更多地了解西方科技发展的状况,经常把节省下来的食宿费用购买报纸书刊。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41806 41807 41808 41809 41810 41811 41812 41813 41814 41815 41816 41817 41818 41819 41820 41821 41822 41823 41824 41825 41826 41827 41828 41829 41830 41831 41832 41833 41834 41835 41836 41837 41838 41839 41840 41841 41842 41843 41844 41845 41846 41847 41848 41849 41850 41851 41852 41853 41854 41855 41856 41857 41858 41859 41860 41861 41862 41863 41864 41865 41866 41867 41868 41869 41870 41871 41872 41873 41874 41875 41876 41877 41878 41879 41880 41881 41882 41883 41884 41885 41886 41887 41888 41889 41890 41891 41892 41893 41894 41895 41896 41897 41898 41899 41900 41901 41902 41903 41904 4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