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这些夏钧扶持起来的新兴实业家购买了劳工保险,从而起到了模范作用,其他实业家接到通知后,纷纷也买了劳工保险。
为此夏钧让司法部出台的《劳工法》中规定,所有经营者都必须给员工购买劳工保险,就算是临时员工。三个月内不购买者,发现后给与双倍处罚。
《劳工法》中还规定,工人最低工资不得低于2元,必须施行8小时工作制,加班薪金加倍,使用黑工者将受到罚款。
对于那些企业来说,监督起来十分简单,宣传一下,那些没买劳工保险的工人自然会去举报或者找记者反映,监督难度较大的还是农村的那些长工。那些地主可能会有一些比较顽固。
由于春播之前夏钧做好了较为充分的准备,虽然在规划上稍显不够精细,但各种农作物的产量也都在掌控之内,不会出现产能过剩的情况,自然也就不会引发农产品价格下跌。
同时在今年的春播,那些农民、佃户若是没钱播种,可以向自治议会申请贷款,自治议会将上报所需的春播物资。
这样的政策可以说杜绝了地方上的高利贷,那些地主通常都是以这样的方式来聚敛财产。
春播时贷款给农民和佃户,到了收获的时候再连本带利的收回来,还不起就用地来还,自耕农的抗灾能力很弱,一旦碰上什么天灾病痛,基本上只能出卖土地。
现在政斧以实物贷款给他们,半点利息都不收。整个华东自治三省的贫苦百姓现在都看得出,自治政斧是一个为他们着想的政斧,底气也足了起来。
若是碰上什么冤屈,被人欺负了,他们第一个反应就是找政斧,地方政斧不处理妥当,他们就去上访,或者去找记者来,有多种渠道可以还他们一个公道。
这也得益于宣传部整天跑上跑下的宣传,各地宣传部基本上每隔个五六天就会到那些乡村去反映宣传片。
在这样的风气下,那些富户也不敢动不动就欺负人,那样随时可能惹上官司,地方上一般都不受贿,就算打点了,人家跑去上访一下,那后果将更加严重。
从年初开始,各地曝出的受贿案就达到了上百起,而这些受贿案大多数都是被那些官员在别人贿赂他们的时候揭露出来的。
那些行政人员多是从华东大学挑选出来的热血青年,此时一朝得到舞台,自然要将心中抱负好好施展一番,去贿赂他们不是找死吗?
现在夏钧高薪养廉,那些热血青年一心想着发展民生和经济,上任后带着人跑上跑下,无比卖力。
整个华东自治三省的行政气氛自夏钧修改了《刑法》,以及那次演讲之后,便开始向清廉、高效的方向发展。在各种监督制度落实下去后,基本上没有哪个行政人员敢乱来。
这些监督制度可不是挂羊头卖狗肉的,绝对是说到做到,而媒体在其中发挥了最为重要的作用。
毕竟有些监督制度就算确定下来了,处罚机构庇护的话,也就等于是没有,而有了媒体的监督,那些处罚机构若是乱来,就将面临被曝光的危险,到时候委员长将对他们高举屠刀了。
地方上最热闹的项目此时就是修公路、修铁路、修水利,以及办教育。
无论是公路还是铁路,都有银行资本的身影,不过银行修的只是省级、县市级的公路和铁路,之下的乡镇级公路则是地方政斧组织修建。
为了修路,夏钧在各地发起了募捐,同时还发行了债券。
教育方面,由于夏钧给教育部拨了巨款,各地的学校已经在抓紧修建,教育部也发行了教育彩票。
自去年开始,教育部就在加紧培训师资,自南北议和之后,教育部更是派遣了大量人员到外省去挖其他学校的墙角,反正学生、老师都要,来了都有补贴和比他们原先更高的薪水。
目前夏钧的财政状况大为好转,复兴币几个月内发行了四亿元,华东自治三省的市面上都开始使用复兴币,没有谁再去用银元。
复兴币精美方便,防伪能力高,没什么再愿意去用比较麻烦的白银了,白银大多流入了中央银行。
这时候,华东自治政斧已经完成了纸币发行的初步过程,接下来就是增发纸币的时候了,夏钧第一步打算增发两千万元纸币,教育部再发两百万元辅币。
这两千万元纸币发行后,将用于水利设施等基础设施的建设。
对于增发货币上,夏钧目前比较谨慎,当前市场是并无货币紧缩的趋向,因此夏钧不敢发行太多纸币。
不过下次增发纸币应该就在夏收前夕,夏收之时华东自治三省农业产值将会暴增,到时候不发行货币的话,农产品价格将会下降,也就出现货币紧缩。
目前华东自治三省的工业因为夏钧用多方面的手段来刺激,所以工业发展也很迅速,工业产值一增加,货币也必须增发,否则出现货币紧缩。
是用来应对工业产值增加的,当前白银购买力在华东自治三省已经显得有些过高,多发行个一千万纸币可以解决这样的现象。
德国人的贷款方面,夏钧也将投入到基础设施的建设中去,就修公路和铁路,这都是有利润的。
到时候收一收路费,这些投资就可以收回。
就在这个时候,夏钧开始了他的下一步计划,那就是加大贷款数额。
此时中国的局势已经稳定了下来,夏钧手上的那些工厂、铁路都可以用来抵押,以换取到贷款。
夏钧再次让李盛国去和那些外国银行谈贷款的事情,夏钧有个很疯狂的想法,那就是把手上能贷的东西都贷出去。
另外这些贷款只贷款6年,因为6年后差不多就是第一次大战结束,第一次大战中,那是一个黄金发展阶段,那时候工厂将进入暴利时期,基本上这些贷款可以在这个阶段还掉。
如果此时能贷到巨额资金,那么就能为一战的爆发做准备了,钱越多,到时候捞得越多。
(未完待续)
------------
第五十二章:巨额借贷扯皮
为了贷款的谈判,夏钧开始清点自己的资产。
夏钧目前所拥有的资产很多,就华东集团来说,已经显得十分庞大了,涉及的领域从基础到零售都有。
其中华东银行以及钢铁、建筑材料、矿业这些领域最为庞大,造船、机械制造、化工等领域正在急速扩张。
为了能争取到最大额度的贷款,夏钧把刘锦山和李世霖二人找来,商谈用他们的产业去贷款。
他们的产业大股份都抵押在华东银行,意思也就是把他们抵押的那一部分再拿到洋人的银行去贷款。
两人并无异议,反正是政斧贷款,他们也不怕夏钧还不了钱,真的把他们的产业卖了,毕竟现在华东自治三省的发展速度有目共睹。
对于一个合格的经营者来说,贷款连利息都赚不回来,那基本上没必要再做经营,何况到时候就算是亏损了,但就是用华东自治三省的税收也能还得起贷款,对于他们来说并无什么风险。
贷款要趁早,到了一战爆发前夕,外国资本将陆续抽回本土以应对战争,到时候各银行对贷款的事情就没什么精力来应付了。
同时袁世凯也要贷款,所以夏钧也必须提前做好准备,夏钧自然不会把宝贵的资金全部贷款给袁世凯,只是在旁边插一脚,让外国银行降低条件,否则袁世凯与六国银行的谈判只能是节节败退,最终便宜了那些银行。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65862
65863
65864
65865
65866
65867
65868
65869
65870
65871
65872
65873
65874
65875
65876
65877
65878
65879
65880
65881
65882
65883
65884
65885
65886
65887
65888
65889
65890
65891
65892
65893
65894
65895
65896
65897
65898
65899
65900
65901
65902
65903
65904
65905
65906
65907
65908
65909
65910
65911
65912
65913
65914
65915
65916
65917
65918
65919
65920
65921
65922
65923
65924
65925
65926
65927
65928
65929
65930
65931
65932
65933
65934
65935
65936
65937
65938
65939
65940
65941
65942
65943
65944
65945
65946
65947
65948
65949
65950
65951
65952
65953
65954
65955
65956
65957
65958
65959
65960
65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