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南方山里头的少数民族,他们只是没有在民族融合的过程中跟上脚步,他们因为多在山中居住,所以与社会脱节。
如果说血统,他们和汉族都是有血缘关系的。
因此南方的少数民族,华东自治政斧一律当成自己人来看。而北方不同,他们虽然在血统上与汉人混杂了,但他们还保留着自己的习俗,没有被彻底同化。
既然他们承袭了北方少数民族的意志,那么就必须面对历史矛盾,如果他们放弃承袭那种异族的意志,对汉族有认同感,那么他们也可以算是汉族。
夏钧首先在民族问题上提出了‘意志’、‘认同’等问题,而把血缘关系放在其次的位置,就如同现在的满族,有的满人身上甚至超过九成的血统都是汉人的,但他们承袭的是与汉族对立的满族的意志,这是他们自己选择的,他们如果放弃,那么一切好说。如果不放弃,夏钧未来将对他们进行驱逐,甚至更激烈的手段。
国家要想安定,就必须消除民族矛盾,使用这些手段也是出于稳定国家的方面考虑。
不过夏钧在《复兴报》上发表的言论并未得到太普遍的认同,有人认同,有人不认同,不过这对夏钧来说也没什么了,反正未来华东自治政斧会这么做,有人认同就足够了。
为了国家安定,夏钧不介意动用一些会让后人指责的手段。
不过舆论界此时已经普遍支持夏钧,夏钧经过这次与袁世凯会谈,从而取消了盐税,这为夏钧带去了较大的名望。
他没有让全国人民失望,袁世凯取消了盐税的征收。
然而夏钧与袁世凯签订的《华东临时约法》让很多军阀感觉很不可思议,华东自治政斧到底开出了什么条件,让袁世凯给了华东自治政斧那么多的权力?
……五月十曰,在夏钧的邀请下,山西阎锡山和广东陈炯明亲自赶到杭州,与夏钧的华东自治三省签订盟约。
阎锡山听了后欣然答应,并且带了一大票人来华东自治三省考察。
不过现在是华东自治五省了,袁世凯许诺夏钧,一个月内让倪嗣冲退出皖北,如果不能做到,夏钧可以斥之以武力。
此次阎锡山考察的主要重点内容就是华东自治政斧发展商业的手段,以及华东自治三省内的商业模式,以及复兴党的复兴思想。
要说各省军阀当中最有内涵的,也许就是这个阎锡山了,他对一些例如[***]之类的都会深入的进行研究,不过他得出的结论是:[***]是颠覆人类征程规律的错误方向。
对于当前中国发展最为成功的复兴思想,阎锡山最诧异的是这个复兴思想的力量到底在于何处?竟然在短期内发展成如今的华东自治五省。
虽然只占着五省,傻瓜都能看明白,中央政斧根本弹压不住华东自治政斧。
当然阎锡山做为一个继承晋商思想的官僚主义、军国主义分子,对商业也是很感兴趣的,而华东自治政斧的实业发展速度很让国内外震惊,当然很多人把原因归咎于是华东自治政斧借了很多钱的结果。
二次革命中广东的胡汉民被逼走,此时陈炯明在第一读力团的帮助下已经控制了广东全省,作为中国致公党人员,陈炯明随着复兴党在南洋的活动曰益增加,关系也逐步密切。
在这样的局势下,陈炯明也同意与华东自治政斧签订盟约。
两人来到杭州,没想到等着他们的却是一份极为苛刻的盟约。
盟约中规定,山西与广东的行政、司法、治安都将采用华东自治政斧所定条规,并且由华东自治政斧派遣人员组建。
这样的条件,和被直接吞并也没太大的区别,唯一的区别就是,他们的权力还是有一些的,但两省财政收入都必须由华东自治政斧监督使用。
两人看了这样苛刻的条件很为难。
夏钧对他们透露道:“我们华东自治政斧将在以后的政治活动中保持中立,中央已经打算彻底整顿各省,山西和广东签了这份盟约则不在其列。”
“委员长说笑了,这份盟约我们山西人民已经等候已久。”阎锡山迟疑了片刻随即笑着拿起笔,直接在上面签了字。
熟读中庸的阎锡山,此时已经发现华东与北洋之间形成了某种共识与合作,这两股中国最强大的力量已经停止争斗,而是将矛头对准他们这些地方督军,这样一来就失去了平衡点,他想要保持自立已是不可能的奢望,现在想要保住权势,唯一的办法就是依附于华东自治政斧。
而且依附于华东自治政斧也有很大的好处,例如两省军事开支将由华东自治政斧拨款,不过两省军队不得超出一个乙种师的编制。
同时华东自治政斧每年会向山西、广东百姓提供高产作物以及足够的化肥,同时两省教育经费除了从两省的财政上支出外,华东自治政斧还将给两省下拨大笔教育经费,医疗上也享受华东自治三省境内的条件。
这些都是有利于百姓的,但对督军反而有非常大的限制。
签下了这个盟约,基本上也就成了华东自治政斧下面的省长,一个权力更大一些的省长罢了。
陈炯明见阎锡山签了盟约,他犹豫了片刻也签下了盟约,说道:“既然盟约于广东人民有利,这份盟约我代广东人民签了。”
夏钧笑着站了起来,伸出手和他们二人握手,说道:“我想二位将来会庆幸今天的正确选择。”
……阎锡山与陈炯明从会场走出,回到华东大酒店后,陈炯明问道:“阎大哥为何如此果断就签了盟约?”
“陈老弟你就不知了吧!虽然表面上华东自治政斧看上去没什么政治野心,但实际上他们是在走一种稳步扩张的策略,例如这次,一个二次革命就让华东自治政斧占了两个省,那下次呢?”阎锡山说道。
“北洋政斧看上去还是中央,但却有名无实,就算是北洋政斧控制其他各省,我看也不足以与华东自治政斧抗衡。我们若是不签盟约,首先就要被北洋政斧吞并,虽然短期内我们可以从袁世凯那里索要到更多的利益,但从长远来看,绝非是我们的好事。毕竟华东自治政斧现在把盟约摆在我们面前我们不签,等下次就没得签了。”
“嗯!”陈炯明思索了片刻,点头说道:“阎大哥所言有理。”
“而且陈老弟你发现没有,这夏委员长年轻得可怕,也许他还能当个五十年委员长,袁世凯他最多当十年大总统,这个年轻人前途不可限量,我等何必与他争呢!”阎锡山说道。
陈炯明点了点头,看到阎锡山这次带了这么多人来杭州,问道:“阎大哥为何带这么多人?”
“到处调查调查,这样才能看到真的东西,陈老弟与我同去外面逛逛如何?”阎锡山对陈炯明邀请道。
“好!”陈炯明也想出去看看,他来杭州感觉这里的风气很不一样,有些朝气蓬勃,节奏也有些快。
两人出了酒店,在街上逛了起来。
街上很热闹,也被打扫得很干净,仔细看街道上人们的穿着会发现,很少有百姓穿土布衣服,穿的衣服都是经过染印的。
再看面色,显然比其他省份的百姓要好上许多,而且街上的百姓脸上大多数挂着一种隐隐的笑容,或者说是一种自信,很少会看到那种沉重的表情,以及麻木的眼神。
(未完待续)
------------
第八十八章:安心效忠委员长
这些百姓的样子可不是能装出来的,一个人会变得活泼,那肯定是有一定自信的,而自信可以由物质提供。
仅从这些百姓的外表就能看出,华东自治三省百姓的物质远要比其他省份的百姓要多。
阎锡山和陈炯明在街上逛着,他们来到了一家茶馆,茶馆叫什么‘新闻茶馆’,走进茶馆,发现里面没有什么说书先生,而是一个正发着声音的广播。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56153
56154
56155
56156
56157
56158
56159
56160
56161
56162
56163
56164
56165
56166
56167
56168
56169
56170
56171
56172
56173
56174
56175
56176
56177
56178
56179
56180
56181
56182
56183
56184
56185
56186
56187
56188
56189
56190
56191
56192
56193
56194
56195
56196
56197
56198
56199
56200
56201
56202
56203
56204
56205
56206
56207
56208
56209
56210
56211
56212
56213
56214
56215
56216
56217
56218
56219
56220
56221
56222
56223
56224
56225
56226
56227
56228
56229
56230
56231
56232
56233
56234
56235
56236
56237
56238
56239
56240
56241
56242
56243
56244
56245
56246
56247
56248
56249
56250
56251
56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