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随着辛亥革命的爆发,疆省汉民再次遭到清洗。
就这样的屠杀,在清朝就有发生,曾有上千万的汉民被回人所杀,这些回人信仰的伊斯兰教,多是由汉人演变而成,但他们脱离了汉族行列,已经形成了一个新的形态与意识,一个新的民族也就诞生了。
就算是华东自治政斧派遣了三千人到疆省,依旧没有成功遏制屠杀的进行,夏钧对前线部队的指示是:“以牙还牙,以血还血。”
三千华东军在疆省大开杀戒,却使得局势更为动荡。
“校长,学生以为疆省会乱,不是方法不够正确,而是兵力和投入方面不够,三千人分散开来,密度低到一塌糊涂。”刘文洪对夏钧建议道:“我们应该继续向疆省派遣兵力,并且组织疆省汉民进行军事训练,并发给武器自保。另外需要成立一个专门的区域,把那里的问题重点对待。”
“嗯!”夏钧点了点头,“现在肯定是要增兵了,就是增兵多少的问题,另外谁来负责这一地方的军事指挥?”
“委员长,刘效国前来军部报道。”这时周顺泽走了进来,对夏钧报告道,作为夏钧的卫队长,他同样兼任一些秘书的职责,毕竟夏钧现在并未配备专业的秘书。
“效国回来了,倒是及时。”夏钧笑了起来,刚才还在想派谁去经略疆省军事,刘效国却是不错的人选,对周顺泽说道:“让他进来吧!”
不一会,刘效国便走进了办公室,只见他目光平视,对夏钧敬了个标准的军礼,“报告校长,刘效国前来报道。”
“嗯!稍息。”夏钧点头道,“坐吧!”
“是。”刘效国座到了椅子上,期待着委员长给他调派新职务,最好是能去山东战场,之前他在拉希德阿拉伯主持军事援助任务,为此错过了山东的对曰作战,如果是在国内的话,他肯定有份的,毕竟他是华东军校第一届的学员,并且成绩名列前茅。
“这次你回来,是有一个艰巨的任务要交给你。”夏钧也不啰嗦,直接对刘效国说道:“疆省方面现在有很多动乱份子,年初开始我们向疆省派遣了三千名士兵以保护汉民,但因为兵力太少,计划不够周全,所以效果不佳。”
疆省?
不是山东!
刘效国听了有些郁闷,但军人的天职就是服从,略微失神后便十分专注的听起了委员长对疆省局势的阐述。
“现在我们要向疆省增兵,并且成立专门的军事区域来保护汉民的安全与利益,同时我们还将以疆省为跳板,在解决疆省问题的同时,也需准备解决藏省问题。”夏钧仿佛看出了刘效国的心理,对他开导道:“疆省的重要姓,关乎着我们的国家统一与安定,也是我们收复失地的一个重要跳板,所以重要姓方面并不亚于对曰战争。你在阿拉伯半岛担任了近三年的军事援助计划,我想在这方面你的经验应该比其他人要高,也最适合主持疆省的军事行动。”
刘效国不由激动起来,身为一个军人,梦想就是建功立业,疆省显然将是他的舞台。
“当然,如果你不想去的话也没什么,山东那边也缺少人手,你的意见呢?”夏钧对刘效国说道。
“校长,属下没有意见。”刘效国连忙说道,到山东去打仗,未必比疆省更具挑战姓,毕竟他去山东战场的话,最多只是担任师长,作战任务等等都是上面安排的。如果到疆省去则不同,那里可以更好的让他自由发挥。
“那你有信心解决疆省问题吗?”夏钧对他问道。
“有。”刘效国毫不犹豫的回答道,就武力上来说,华东军平定疆省没有任何问题,只在于能不能完美的完成目标。
“好,我给你放半个月的假期,你回家好好陪陪家人,半个月后立即上任,军部会在三天内商定疆省的具体战略与布置。”夏钧点了点头,对刘效国的果断很是满意。
说着,夏钧拉开抽屉寻找了起来,很快他拿出了一张红色的精美请帖,脸上露出了个玩味的笑容,对刘效国说道:“另外你年纪也不小了,尽快把家室问题确定下来,男人有了家室才能稳定。”
刘效国困惑的接过夏钧递给他的帖子,翻开看了看。
这是一张茶话会的帖子,这让刘效国想起来,一些同学给他的信里说,华东军的军官平均年龄还不到二十五岁,因此存在诸多光棍,所以委员长夫人定期组织茶话会,茶话会上有很多单身女同志。
“是,校长,学生尽量效率。”刘效国脸上有些发红的应道,夏钧笑道:“不过也不能草率,看你自己把握吧!”
……刘效国拿着这张颜色上就显得带着一些暧昧成份的请帖出了军部大楼,顿时充满了斗志。
他的确是老大不小了,是该把家室确定下来了,只是三年来都在阿拉伯半岛,那里的女人裹着头巾,完全不合他胃口,这让他没找到什么理想的对象。
这张请帖并不算什么,但却让刘效国心中也更加的感激校长的栽培之恩。
不得不说,夏钧聚拢人心的手段比袁世凯高明太多,他从来不用钱来笼络部下,但却能让人心牢牢的建立起以他为中心的体系。
(未完待续)
------------
第一百五十七章:蔡锷到来
经过三天的讨论,就疆省问题方面,华东军部给出了最终的应对方案。
华东军将在一个月内向疆省增援一个一万七千人的加强师,加上已派往疆省的三千人,加在一起也就是两万人。
同时华东军部还将向疆省汉民提供二十万支各类枪械以做自保,并成立疆省军区,军区定期对疆省汉民进行军事训练。
与此同时,建设部应在一年之内修通前往疆省的铁路线,以此来确保交通上的绝对通畅与快速。
铁路修通后更可以使得华东政斧可以开发疆省的矿产,并且在疆省发展农业。
疆省是一个很适合种植棉花的地方,那里非常适合棉花生长,产出的棉花不仅质量高,而且产量也高。
疆省军区的成立,也是夏钧解决藏省、蒙古问题的前奏,并且可以作为进攻沙俄或者苏联的桥头堡。
所以这条铁路具有重要意义,不仅是经济上的,也是军事上的。
此时从山西往西修的铁路已经修到甘肃境内了,一年内修到疆省去虽然有点挑战,但也不是不可完成的任务。
夏钧这五月初将各地的军事布局实施了下去,初步完成了几个军事计划的布置,现在要的就是等待了。
白文升这天打电话给夏钧,对他报告了一个重要情报。
“校长所料非虚,蔡锷此时对外宣称病重,其实并未发病,而是正在转道华东,根据情报人员探听,估计三天后就会前来华东。”白文升报告道,军情局对蔡锷的调查源于两个月前,自袁世凯意图称帝开始,夏钧就对原本历史上反对袁世凯称帝的蔡锷十分关注,所以听说蔡锷病重,马上让军情局前去刺探情报。
军情局调查了两个月才查出实情,蔡锷此次做戏实在是做得极为缜密。
“嗯!你让人继续关注蔡锷的动向,最好派几些人保护他的安全。”夏钧对白文升吩咐道。
“是。”
挂了电话,夏钧开始思考后续的动向,显然中国已经进入了一个是否恢复帝制的道路,而他的态度则稍显暧昧。
反对是肯定的,毕竟袁世凯当皇帝他很有意见。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24001
24002
24003
24004
24005
24006
24007
24008
24009
24010
24011
24012
24013
24014
24015
24016
24017
24018
24019
24020
24021
24022
24023
24024
24025
24026
24027
24028
24029
24030
24031
24032
24033
24034
24035
24036
24037
24038
24039
24040
24041
24042
24043
24044
24045
24046
24047
24048
24049
24050
24051
24052
24053
24054
24055
24056
24057
24058
24059
24060
24061
24062
24063
24064
24065
24066
24067
24068
24069
24070
24071
24072
24073
24074
24075
24076
24077
24078
24079
24080
24081
24082
24083
24084
24085
24086
24087
24088
24089
24090
24091
24092
24093
24094
24095
24096
24097
24098
24099
2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