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那些经济发展程度不高的地区的工人转移到印尼去,去了印尼即可加入印尼国籍,享有和国内一样的公民福利,还有一些对土著的特权。
虽然挖矿不是轻松的活,不过相比那些落后国家,甚至是那些列强,中国的挖矿技术绝对是最机械化的,多数采取露天采挖的方式,即不断往下挖,挖出一个巨坑出来。采矿是直接用大型的挖掘机,一铲子下去就是上百立方的土块,然后用汽车运走。
至于土著工人,干活甚至是无偿的。华东集团也不会去招募土著工人。
铝土是要多开采一些储备起来的,因为战争时期是要用铝合金造飞机的,多储备就有更多的战争潜力。
镍是用来造不锈钢的,关乎经济和军事,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同样也要多采挖一些以储备起来。
至于铜矿,那是中国缺少的矿产,应用领域也很广,更是要多加储备。
由于是要储备,加上为了给国内企业提供价格更低廉的原材料,因此夏钧又兑换了两亿点积分的采矿机械。
如今华东集团已经能够制造出一些小型工程车了,但大型工程车的技术依旧还没有掌握。
像这些挖矿设备,挖掘机是那种上百立方米的大型挖掘机,这才叫效率,华东集团现在自然没办法造出来。
因此夏钧只能靠兑换,在这些方面他可花了不少积分。
在农业方面,南洋共和国主要发展的就是热带经济作物,以前中国一直缺少热带经济作物种植地。
现在印尼成了自己的地盘,那么自然是要大力发展热带经济作物。
不过这些热带经济作物种植方面,用工一律都得用华人,土著不在雇佣范围,印尼的华人种植园主要想种植这些经济作物,就必须遵守这个规定。
夏钧提供的经济作物品种是很巨大利润存在的,因此就算是雇佣成本较高的华工,也不会让种植园主亏本。
渔业肯定也是要发展的,不过同样也需要像国内的捕捞方式一样,不能过度捕捞,每年最少得有半年的休渔期,而且禁止一些大型拖网船。
在渔业资源这种不容易恢复的资源方面,可持续发展是一定要坚持贯彻的思想。
远洋捕捞虽然在这个年代利润比较大,但王道还是近海捕捞,虽然海洋很大,但很多地方都是海洋沙漠,没什么鱼的。
森林资源方面也可以发展,主要种植速生木材,不过华东政斧是有规定的,速生木材不能单独种植。
速生木材耗水、耗肥,起初夏钧不明白,在福建种了一大片下去,结果造成了土地出现贫瘠化。特别是夏钧当初弄出来的速生杉树更是耗水、耗肥大户。
如果把整片山都种上这种速生杉树,那么过不了几年这片山将变得非常贫瘠,而且地下的水资源将被大量消耗。
不过也不是因为耗水、耗肥就不种,速生木材的经济效益的确是很高的。
因此华东政斧立法规定速生树种必须和其他树种混搭着种,而且每亩不能超过一定数量。
像印尼这样降水量多的地区,种点速生木材是没事的。
(未完待续)
------------
第两百三十七章:打包医学技术
当段祺瑞和黎元洪跑到印尼去恭贺南洋共和国成立的时候,中国国内的政治形势马上发生了变化。
总统和总理都出国了,自然也就变成了夏钧说的算。
地方上的行政人员替换速度加快了,因为之前夏钧大力培养优秀行政人员,因此如今已经不缺人了。
北洋政斧所掌管的行政区域一律遭到渗透。
河南、河北、陕西、甘肃、东北三省、内蒙地区,这些省份逐一被华东政斧派出的行政人员所掌控。
替换的命令是议会通过的,议会当中党派多,而要当上议员又得看华东政斧的脸色,华东政斧占据了中国多数省份,他们在参选议员时是需要各省名额的。再加上华东政斧开始大力宣传复兴理论,很多议员被同化了,认为这是正义和无比正确的,至于那些不买账的,华东政斧则暗中塞钱。
虽然华东政斧没有艹纵议员选举,但在这样的手段之下,华东政斧控制了很大一部分议员。
多数人此时都明白,华东政斧才是中国的中央,而北洋政斧只是一个傀儡。
毕竟中央不是名义上就可以确定的,现在华东政斧越来越强,在国际上的地位越来越高,作为方面更是越走越远,北洋政斧就是拍马也赶不上。
因此很多议员并不抵触华东政斧。
不过也有很多议员不买华东政斧的帐,他们算是看出来了,华东政斧正是让北洋政斧长期存在而把他们排除在真正的权力中心之外。但华东政斧控制了议会是不可争议的事实。
华东政斧除了控制了议会,还控制了联合监察院,联合宪兵大队,军政上拥有审判权,谁若是真心的不合作而惹恼了华东政斧,华东政斧可以直接将其逮捕,到时候就是弄个莫须有的罪名出来,国民也会相信的,因为华东政斧的声誉之好,百姓根本不会生出任何质疑。
现在华东政斧比中央更有权势得多,替换些行政人员算什么。
这些行政人员到了地方,名义上虽然归北洋政斧管理,但实际却是听从华东政斧的指示的。
在这样的手段之下,夏钧很快就掌控了河南、陕西、甘肃以及东北三省,这些省份是完全的掌控。
而在内蒙和河北,则是部分的掌控。
此时中国已经初步的完成了大统一,领土范围北至外蒙,西至疆省,东至马绍尔群岛,南至印尼群岛。
领土面积比后世的中国大得多,这些都是夏钧乘着第一次世界大战吞并的地盘,如何消化这些地盘是接下来的重要问题。
在内蒙和外蒙以及东三省,华东政斧很快打出了环境保护和治沙的旗号,以此旗号对人口进行迁移。
而施行到下面,则变成了对少数民族的迁移,夏钧打算把他们迁移到库页岛去。
然而一些[***]官员,他们在贯彻政策的时候克扣了经费,导致那些无敌的少数民族在路上没有食物和车辆而让他们跋涉漫长的路途,不过以他们的无敌程度,这点路途也不算什么的。
而在对蒙古草原的开发上面,华东政斧采取的是保守的开发策略,将大片的草场封锁起来,禁止放牧和开垦。
那些已开垦的地区,则退耕还草。
不可否认的是,中国的农业方式对环境的破坏力是很大的。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60374
60375
60376
60377
60378
60379
60380
60381
60382
60383
60384
60385
60386
60387
60388
60389
60390
60391
60392
60393
60394
60395
60396
60397
60398
60399
60400
60401
60402
60403
60404
60405
60406
60407
60408
60409
60410
60411
60412
60413
60414
60415
60416
60417
60418
60419
60420
60421
60422
60423
60424
60425
60426
60427
60428
60429
60430
60431
60432
60433
60434
60435
60436
60437
60438
60439
60440
60441
60442
60443
60444
60445
60446
60447
60448
60449
60450
60451
60452
60453
60454
60455
60456
60457
60458
60459
60460
60461
60462
60463
60464
60465
60466
60467
60468
60469
60470
60471
60472
60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