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帝国有诸多参军入伍而获得成功的例子。
帝国成立之后,帝国对于烈士家属的补偿最为丰厚,抚恤金年年都有增加,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钱自然一定程度上是慢慢贬值的,加上个人劳动收入的增加,烈士的抚恤金自然也是年年在加。
每一次提高抚恤金,那些已阵亡的烈士也都有增发。
不过那些是帝国成立之前的烈士们享有的待遇,那些烈士可谓是开国功臣,帝国自然不会让人寒心。
同时帝国对于那些没有阵亡的开国功臣们的封赏也是很丰厚的,不过主要是对普通士兵的奖励。
那些军官,多都是以升军衔来进行奖励,那些奖励对于普通士兵来说是很丰厚的,对那些军官来说并不是很多。
这也是帝国一贯的手段,团结底层,制衡上层。
跟随元首在建安起家的士兵,最差的此时都已经是个中尉了,不过在职务上,有的还只是排长。
能力上不去,自然不会提太高的职务,但跟随元首草创事业的功劳又不能不赏,所以把军衔提上去,等于是把军饷提上去。
而那些有能力的,只要一打仗,马上把职务提上去。
虽然说如今参军已经错过了最好的时机,但却并不意味着参军就没有前途。
此时帝国还未开始封爵呢!
以帝国的很多现象表明,真正的封赏还未到来。
“等我们中华帝国称霸全球,才是帝国大封天下的时候。”
社会各界普遍都流传着这样一个说法,毕竟无风不起浪,这样的说法确实是夏钧所许诺的。
当初帝国成立时,本应大加封赏的才是,不过夏钧觉得时机还不成熟,此时封赏了将士,只会消除他们的上进心。
帝国成立之后,三军将士并非没有目标,新的目标只有一个――称霸世界!
夏钧给将士们画了个大饼,从而再次激励全军的奋斗精神。
这样的做法也收到了不错的效果,反效果倒是没有,毕竟夏钧说不到享受的时候,而自己做了很好的带头楷模作用,下面的将士自然没有什么想法。而且帝国三军是有理想的,共同的理想可以使人团结。
虽然说,此时参军并非能够想当初那样很容易就能当上军官,但也并不是没有机会的,只要有能力,还是可以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华帝国的内陆省份的那些错过了受教育年龄的青年,都将参军入伍看作一个良好的出路。
而在沿海省份,以及一些早期就纳入华东政斧管理的省份,那些错过了入学年龄的青年有的已经被招入军伍,有的则进了诚仁学校,然后学了一门技术,成为了工人,基本上已经消化掉了。
往年,帝国招兵的要求是很严格的,毕竟往年入伍的人也不少,而兵额有限,自然是选了又选。
而如今情况不同了,帝国对于报名参军的青年,只要是身体素质上差不多就召入军伍,甚至是身体素质差一些的也要。
因为帝国今年将扩招生产兵团,那些身体素质差一些的,则招入生产兵团之中。
这些生产兵团主要从事的生产项目,除了传统的农业,目前还加入了工业生产。即便是传统的农业生产,也都是用了最先进的技术。
帝国在招收这些生产兵团兵员时,主要的目的也就是为了让这些没有文化的青年能够在军中学到文化,并且学到有技术含量的生产技术,以便他们退伍后能有一技之长,给他们提供晋升中产阶级的阶梯。
这个政策主要是面对内陆地区,而沿海地区,目前入伍的都是义务兵,全是学校里出来的。
华东各省,算下来已经各有十年的教育发展,目前适龄的兵源都是学生了。
内陆地区的青年,就算是进了夜校,也不如入伍学习,毕竟入伍之后可以接触到来自全国各省的战友,而且可以去边疆等地区,可以让他们开拓眼界。同时军队对人的改造,并不是夜校能够相比的。
生产兵团的建立有一个巨大的好处,那就是可以减轻军备负担,毕竟这些生产兵团平时的生产也是可以产生效益的,这些效益将花在生产兵团的装备、训练消耗等花费上。
作为回报,帝国给生产兵团的士兵们一个良好的发展平台,退伍后可享受更高级的创业指导。
同时培养这些内陆的子弟兵们创业,是有助于发展内陆经济的,为此帝国还专门出台了各种内陆退伍士兵回乡创业的扶持政策。
义务兵制度,目前只适用于沿海等地区,针对的是在校学生。而内陆地区,则暂时没有采取义务兵制度,这还需要再等几年。
在沿海地区,义务兵制度也不是说每一个人都得参军,而是身体素质过关的才招入军中,只需服役两年。
这些学生在学校里已经接受过了一定程度的军事训练,在列队等方面都没问题,对基本的枪械艹作上也没有什么问题,入伍后重点训练项目就是一些更深入的军事战斗技巧。
随着科技的发展,战争已经演变成了陆空一体的运动战,战争的形式已经改变为使用空军、火炮、战车进行强行突破,然后进行纵深穿插、包围的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步兵已经退为次要位置,主要的战斗就是对敌人进行穿插包围后的近距离战斗。
因此传统的练兵模式已经成为了过去,应对新时代的战争需求,士兵必须学会近距离的战斗技巧。
这是普通士兵的任务,而职业兵种,则是装甲兵、空军驾驶员,以及炮兵部队这些首要的兵种。
在这种战斗模式下,单兵火力变得比较重要,毕竟包围歼灭战比的就是近距离火力,但也不是说太近。
在中曰战争,以及苏俄内战中,都暴露出一个问题,那就是冲锋枪确实有很大的作用,但有时射程不够却也是缺点。
当前这也就是一个不是缺点的缺点,因为其他国家的火力不如中华帝国,以中华帝国的09式步枪来说,火力比任何一个国家的步枪都要猛,而且精度也高,因此没有谁认为这是缺点。
不过需求还是有的,军方已经有提出了相关的武器装备改进方案,那就是制造一种威力适中,射程适中,火力猛,又便于携带的步枪。
中华帝国是第一个意识到这一发展趋势的国家。
帝国今年扩招生产兵团,主要的目的就是培养普通士兵。
这些普通士兵上了战场,任务就是向前冲,然后消灭敌人,并不需要太强的技术姓,但危险系数极大,因此这是最容易消耗兵力的地方,帝国既然要做战争准备,就得多培养普通士兵。
两年时间足够培养一名合格的冲锋士兵了,退伍之后就转为后备役,等战争一到,马上对这些后备役进行动员。
说白一些,那些后备役,实际上就是炮灰预备役。
但战争就是如此,总得有人来当冲锋陷阵的炮灰,那些职业兵所面临的危险同样也很大,以装甲师来说,得进行正面强行突破,空军得进行空战和敌后轰炸。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5472
5473
5474
5475
5476
5477
5478
5479
5480
5481
5482
5483
5484
5485
5486
5487
5488
5489
5490
5491
5492
5493
5494
5495
5496
5497
5498
5499
5500
5501
5502
5503
5504
5505
5506
5507
5508
5509
5510
5511
5512
5513
5514
5515
5516
5517
5518
5519
5520
5521
5522
5523
5524
5525
5526
5527
5528
5529
5530
5531
5532
5533
5534
5535
5536
5537
5538
5539
5540
5541
5542
5543
5544
5545
5546
5547
5548
5549
5550
5551
5552
5553
5554
5555
5556
5557
5558
5559
5560
5561
5562
5563
5564
5565
5566
5567
5568
5569
5570
5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