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臣们感觉有些不可理解。昨夜听到捷报,这位爷似乎并不是太高兴。怎么这一大早,又对虎牢关的战况,如此感兴趣?不过心里奇怪归奇怪,嘴上却不敢说。毕竟,这是郇王,荥阳之主。
“辛郎君在黎明时派人传讯,虎牢关大捷已经确定。
瓦岗蚁贼先锋军共六千人,已全军覆没……斩杀两千余人,俘虏近四千人,并将瓦岗匪首吴黑闼斩首,吴黑闼的首级,如今就悬挂于虎牢关城头……辛郎君还说,请殿下速回府衙。”
“混蛋,为何不早告之我?”
杨庆勃然大怒,不过其中做戏的成分居多。
他连忙命人为他整备衣装,刚迈步下了台阶之后,又突然拉着那一脸委屈的家臣道:“李府君可说过他的打算?
是要主动出击?还是坚守虎牢?”
这个问题非常重要!
如果李言庆要主动出击,如同早先张须陀所做的那样,杨庆定然会重新考虑。毕竟,张须陀给他带来的教训实在是太大……万一李言庆出击不果,和张须陀一样战死,他该怎么办?
战,可以战!
但必须以虎牢关为主,不可擅自出击。
这是杨庆的底线。
那家臣想了想,道:“辛郎君倒是提起,说李郎君也有吩咐,若要取胜,需依城而战,坚守不出。蚁贼外无援助,难以支撑长久。只需凭雄关守御,待来年开春,蚁贼定然不战而退。”
坚守?
这个战法,我很满意!
杨庆脸上露出灿烂笑容:休看李言庆年纪不大,却是个老成持重之人。那张须陀只知道出击,却不晓得种种利害……哈,李言庆说的不错,来年开春后,瓦岗蚁贼还能保持如此态势吗?
所谓宁守薄田,不与争纷。
老百姓的思想其实很简单,有田种,有衣穿,有房住,有饭吃,足矣!
去年天灾,中原大旱,故而许多人流离失所。然而只要能有可能,这些老百姓宁可守住家中两亩薄田,也不会去涉险造反。如今瓦岗声势的确很大,号称有百万人。可一俟开春,还能有多少人继续跟随?这可就不好说了……杨庆非常欣赏言庆的主意,这才是兵不刃血,大将之风。
“立刻备马,我马上返回府衙。”
****
也许在李言庆眼中,汜水畔的一场伏击,不过是一场小小的胜利而已。
但在许多人而言,这一场胜利的意义,却代表着不同寻常的意义。首先,全歼瓦岗来犯之敌,使得本来有些搔乱的荥阳郡,立刻平静下来。有些地方,比如新郑,箕山,巩县,可能还不清楚张须陀已经战死,就得到了李言庆大获全胜的捷报,于是乎将张须陀战死的影响,减弱到最低的程度。而这,却归功于麒麟[***]特的情报系统。王頍在第一时间将消息发布,并通过各地酒肆驿馆,将迅速传递出去。如箕山张季珣,几乎是在同一时间得到了张须陀战死,李言庆大获全胜的讯息。如此一来,张须陀的死,就这样近乎于波澜不惊的渡过。
汜水大捷第二天,杨庆在荥阳县发出征召令。
在与李言庆商议之后,杨庆决意施行二十抽一的征召比例,并且在征召的同时,对荥阳户籍进行整顿。这两年来,由于各地烽火不断,也使得流民不绝。荥阳郡虽然相对安稳,但同时又聚集了无数来自四面八方的流民。这些流民,对荥阳郡,已经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和压力。
李言庆建议,彻查户籍,以增添兵员。
荥阳郡原有七十余万人,如果再算上这些流民的话,人口恐怕已超过百万。
二十抽一,那最少也有五万兵力。
凭借虎牢雄关之险,再有五万大军,足矣令虎牢关高枕无忧。
这个建议,对荥阳只有好处,没有坏处。虽说清查户籍颇为麻烦,可杨庆还是答应下来。
毕竟虎牢关越安全,他岂不是更安全?
同时,李言庆的这次胜利,也把翟让逼到了骑虎难下的境地。
你看看,李密在的时候,张须陀被干掉了……人李密刚走,你翟让就损兵折将,岂不是更衬托出,翟让无能?这固然会令翟让颜面全无,同时又使得瓦岗寨内部的矛盾,更加激烈。
看着眼前被军卒抢救回来,却至今昏迷不醒的牛进达,翟让咬牙切齿,却说不出话来。
出师不利啊!
翟让在心里哀叹不已。
原以为张须陀一死,这荥阳郡唾手可得。
然则现在看来,似乎并没有他想象的那么美好。张须陀死了,又来了一个李无敌;李言庆死了,会不会又有其他人出现?难道说,自己真的比不上李密吗?否则上天又何必给他这许多磨难?
“大将军,李言庆派人,在营外挑战。”
单雄信走进军帐,压低声音,对翟让说道。
兵临虎牢关,已有十余曰。
翟让数次对虎牢关发动攻击,但最终都无功而返。
在经历过最猛烈的攻击后,瓦岗军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倦怠的情绪。翟让不得已,只好暂停对虎牢关的猛攻,决定休整两曰。却不成想,他要休整了,李言庆却派兵,轮番出城挑战。
翟让若不出战,隋军就开始骂阵。
如果翟让倾巢而出,隋军立刻退回虎牢关内,不与交锋。
李言庆摆明态度,不与你大队人马交锋。咱们斗阵,看谁更厉害……
当然,你翟让也可以强攻虎牢,那咱们就来攻防战。反正我虎牢关城高墙厚,辎重也充沛。加上从荥阳各地,源源不断有援兵抵达,且看谁能打得过谁。更让翟让憋屈的是,李言庆竟然依托虎牢关天险,利用瓦岗军展开了大练兵。凡有新军抵达,就必须要立刻参战。
反正府兵制下,征召来的郡兵,都经过简单的训练,可以随时投入战斗。
言庆把新军打散,编入各营之中。之前参与过战事的老兵,协同新军一同作战,等过三五曰,新军变成了老兵,原先的老兵就退下来,由另一批新军登场。打完攻防战后,就开始斗阵。
于是一批批新军变成老军,而老军变成悍卒。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6119
16120
16121
16122
16123
16124
16125
16126
16127
16128
16129
16130
16131
16132
16133
16134
16135
16136
16137
16138
16139
16140
16141
16142
16143
16144
16145
16146
16147
16148
16149
16150
16151
16152
16153
16154
16155
16156
16157
16158
16159
16160
16161
16162
16163
16164
16165
16166
16167
16168
16169
16170
16171
16172
16173
16174
16175
16176
16177
16178
16179
16180
16181
16182
16183
16184
16185
16186
16187
16188
16189
16190
16191
16192
16193
16194
16195
16196
16197
16198
16199
16200
16201
16202
16203
16204
16205
16206
16207
16208
16209
16210
16211
16212
16213
16214
16215
16216
16217
16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