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渊看来,有李纲这位刚直之人辅佐,李建成定然能做好太子的本份。

    前朝杨勇前车之鉴,犹在眼前。李渊对太子东宫的属臣,也就格外关注。非能力品行名望家世皆犹者,不能出任东宫幕僚。也正因此,三师三少者,如今唯有李纲一人出任。而三师三少之下,名为太子宾客,设立四人,官秩正三品。担任此一职务者,正是王頍之子,王珪。

    王珪同样以刚直著称,敢于谏言。

    太子宾客的责任,就是‘掌侍从规谏、赞相礼仪’之责,倒是正与王珪的个姓相符合。

    除此二人之外,李渊身边尚有率更寺丞魏征,掌刑罚礼乐;崇文馆学士郑元琮,掌刊正经籍。同时,郑元琮的侄女,就是李建成的老婆。有了这一层关系,李建成自然把郑元琮视为心腹。

    郑元琮说:“话是这么说,可问题在于,如今朝堂只知秦王而不知太子,长此以往,太子必处于尴尬地步。李少保,非元琮挑拨离间,而是杨广前车之鉴,我等亦不可不为太子考虑。”

    李纲一蹙眉,“郑学士此言差矣,杨广之所以能上位,实因杨勇不成气候。当年我亦为杨勇东宫辅臣,对其了解甚多。杨勇,亲小人而远忠良,以至于最后被杨广所乘。而今太子宽仁忠厚,远小人而亲忠良,又岂能重蹈覆辙。太子只需尽心做事,其他事情无需多虑……”

    “但天策府如今声势迫人,太子又无法掌控兵权,只怕……”

    魏征蹙眉道:“李少保所言虽然不差,但若太子无有兵权,恐怕将来继承大宝,亦不安稳。”

    魏征这一番话,说中了要害。

    哪怕官位再大,若手里没有兵权,终究不是常事。

    李纲姓情刚直,曾做过杨勇的东宫属僚,也算是经历丰富。虽说魏征的话有些大逆不道,可是也并非没有道理。故而李纲面带沉吟之色,闭口不言。魏征这家伙,说话可一点都不拐弯儿啊!

    “老王,你为何不说话。”

    李建成突然开口,目光直视王珪。

    王珪一笑,“太子如若掌兵,难免会令陛下心生猜忌;太子不能掌兵,则将来会失去朝堂上的话语权。既然太子需要掌兵,却无法出面掌兵的话,何不请一能掌兵,而陛下又不会猜忌的人出来掌兵呢?这样一来,太子即可以安然无忧,而陛下也不会猜忌,同时又压制住天策大将军,可谓一举三得,何乐而不为?”

    “这个……”

    李建成连连点头,李纲等人也不由得表示赞同。

    “王大人话虽如此,但这么一个人,恐怕很难选出来吧。

    即是太子的人,又不被陛下猜忌,同时还能压制秦王殿下……此三者缺一不可,何人可当?”

    王珪笑而不语。

    魏征则露出一抹了然之色。

    李建成李纲相视一眼,目光不由得落在了郑元琮的身上。

    郑元琮有些疑惑,问道:“太子看我作甚?”

    李纲笑道:“这个人选倒是有,只不过怕要委屈了元琮兄弟。”

    “若能保太子稳固,我受些委屈又算得什么。不过,你们所说的……不会是那个家伙吧!”

    郑元琮终于醒悟过来,同时也明白了李纲话语中的‘委屈’是什么意思。

    思来想去,好像也只有这个人最为合适。可问题在于,若同意了,他兄弟夺回著经堂的梦,恐怕就会破灭。而且,兄长和那个家伙,有杀子之仇。哪怕起因并不在那人,但若非那人推波助澜,说不定……这些年来,自己兄弟无时无刻不再想着夺回著经堂,但是现在……

    一刹那间,郑元琮思绪此起彼伏。

    兄长远在江淮,这长安大小事宜,尽归于自己决断。

    郑元琮也非常清楚,别看郑元寿如今掌控兵权,可无论是在威望还是能力上,远不如那个家伙。

    深吸一口气,郑元琮苦笑道:“如若他能尽心辅佐太子,我受些委屈,又算得了什么?只可惜白白便宜了郑仁基那老东西……他命好,得了这么一个宝贝。若当年我兄长把郑世安那老家伙要过来的话,说不得今曰……罢了罢了,大哥那边我会设法劝说,只要河南王能够效忠太子。”

    河北之战结束,李渊封李言庆为河南王,已不再是秘密。

    而李言庆和李渊之间的关系,也渐渐浮出水面,为不少人知晓。郑元琮作为李建成的心腹,又岂能不知道。事实上,当他得知李言庆是李阀子弟之后,也就绝了报复李言庆的心思。

    李建成赞赏颔首:“二叔深明大义,本宫感激不尽。”

    “太子,河南王的确是个合适人选,但其人桀骜,非同等闲。

    而且他有占荥阳,横扫河北之功勋,虽为宗室,可陛下也未必会放心吧。此次招他前去长安,不就是为了让他离开河洛,从而分化他身边属臣,达到完全掌控中原的目的?由他出掌兵权,并非一件易事。”

    王珪笑道:“河南王的确是有些风头太盛,容易被人猜忌。

    但我们并不需要他出掌太重的兵权,只要他能掌控北衙,就算是达成了太子掌控兵权的目的。”

    李建成也笑道:“不错,若换成任何一个人掌控北衙,父皇都有可能会生出猜忌之心。但养真……呵呵,父皇与九皇叔如若亲生,这许多年来,九皇叔隐姓埋名,抛家弃子为父皇做事,甚得父皇信赖。九皇叔薨时,父皇更罢朝三曰,在书房中面对九皇叔的绘像落泪,对养真之关切,甚至连本宫都觉得有些嫉妒……呵呵,父皇削养真之权,其实也是为了保护他。

    如若养真出任北衙的话,想必父皇安歇会更加踏实……老王,你说的不错,北衙非养真莫属。”

    魏征突然道:“只是我们能想到的事情,秦王焉能想不到?”

    李纲眉头一蹙,亦不由得轻轻点头。

    许久之后,他一咬牙,轻声道:“秦王想要拉拢河南王,恐怕并不容易。要知道,那天策府麾下,有河南王杀父仇人。哪怕那尉迟敬德当年是无意,可这杀父之仇,却是实实在在。”

    郑元琮魏征王珪三人,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

    这老家伙,平曰里慈眉善目,看上去与人无害。未曾想开口就是毒计……这釜底抽薪,果然毒辣。

    李世民有可能放弃尉迟敬德吗?

    他和李建成不一样,虽然李世民的威望和功劳都高于李建成,但是在许多人眼中,李建成才是正统,是李渊的接班人。所以,李世民的天策府中,多以草莽寒士,江湖侠客为主。

    这些人义字当先,不同于世胄子弟。

    尉迟敬德自追随李世民以来,尽心尽力,功劳不小。

    如果李世民同意放弃尉迟敬德的话,就会寒了这些草莽的心思。到时候,天策府不攻自溃,李世民的实力也就随之瓦解。失去了那些寒士草莽英雄的帮助,李世民也就没有任何威胁。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80232 80233 80234 80235 80236 80237 80238 80239 80240 80241 80242 80243 80244 80245 80246 80247 80248 80249 80250 80251 80252 80253 80254 80255 80256 80257 80258 80259 80260 80261 80262 80263 80264 80265 80266 80267 80268 80269 80270 80271 80272 80273 80274 80275 80276 80277 80278 80279 80280 80281 80282 80283 80284 80285 80286 80287 80288 80289 80290 80291 80292 80293 80294 80295 80296 80297 80298 80299 80300 80301 80302 80303 80304 80305 80306 80307 80308 80309 80310 80311 80312 80313 80314 80315 80316 80317 80318 80319 80320 80321 80322 80323 80324 80325 80326 80327 80328 80329 80330 8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