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那个首领魏延,更是让他有种不敢直视的感觉。吴懿一直觉得自己实力与才华都被埋没了,可是看到那个赤龙卫首领魏延的时候,却又觉得,自己跟人家比起来,差的,还真不是一点点。
人家只要往那一站,那股慑人的气势,就不是他所能比拟得了的。
在他身旁的吴班不太清楚兄长心中所想,但是看到这个情况,吴班心里也是暗自乍舌,陛下这支部队,真是太厉害了。这让吴班心里,多少有些对这支部队心生向往起来。
在这里指挥的人,除了他们,还有费诗,费诗心里也同样忐忑。再加上刘协还在滇池逗留,更是让费诗觉得自己前途无光。刘协不来不韦,不正代表着他对他们的失望吗?
而让费诗心生羡慕的是,那个本来与狼为舞的吕铠,居然得到了刘协的重用,让他重新筛选郡兵,似乎有种让他代替这永昌郡守的架势一般。永昌郡守没了,费诗倒还不是最忐忑的,让他难受的是,他不知道刘协会如何处理他的失职。至于吴懿与吴班兄弟,费诗就没心情去理会了,而且这两人也不是一点后台都没有。
……
只是费诗不知道的是,刘协没去不韦,倒不是因为对他费诗失望,而是他正在给这些蛮族首领施压,同时准备着,如何将这些蛮人汉化!蛮人汉化,这个工程不可谓不大,而且问题也多,刘协不得不亲自盯着。(未完待续。)
------------
第43章 知情不报亦是罪
蛮人汉化,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虽说许多蛮人仰慕汉人,仰慕汉族的文化,但也同样有许多蛮人瞧不起汉人,就像看到别人比自己强,比自己厉害,于是心里便生出一股吃不到葡萄说葡萄是酸的心理。
当然,这种人所占的比例虽不少,但还没有另一种觉得自己应该保持着祖先的传承的人多。这个时候还没有后世那种民族文化的保护措施,也没有多少人能够明白,或者坚持自己的民族精神。
但不得不说,让这些人摒弃自己的古老传承,全部汉化,有着难以想像的难度。
刘协的态度也比较强硬,谁叫这次蛮人闹得太过分了呢!是以,在与那些首领人商量的时候,刘协直接就勒令他们汉化了,不汉化,那就不是汉民,那就是想玩国中国了!那就抱歉了,打吧!
看到刘协这种强势态度,那些蛮人们有些直接就蔫了,而有些,则是很想赌气的跟刘协硬抗。虽然他们没有直接明言,但从他们沉默以对就可以看得出来,他们并不接受刘协对他们这种强硬的态度。
诸哥看到这个情况,便不由私下跟刘协商量起来。
诸哥也没有去永昌不韦,他只是将计划告诉了吕凯跟魏延,让他们自己去执行就行了。
吕凯跟魏延也不是普通人,一个城府极深,胆大心细,能够隐忍;另一个则同样胆大心细,且还有着非常强悍的执行能力。这两人合作,虽说算不上天作之合,但也绝对让刘协放心了。
吕凯的能力暂且不提,这方面,魏延就有着足够的能力。再加上,他又将刘璝带着三千郡兵,以及吕蒙跟关平带着五百神武卫一同前往助阵。如此这般,他们还不能搞定不韦的事情,那就真是他们的无能了。
至于刘协这边,此时也没有谁会敢跳出来捋他的虎须,而且之前滇池的守兵就不少,少掉三四千兵马,也不算什么。没有人会觉得刘协会因为少了一些兵马就变得不再可怕了。
而吕凯与魏延因为有了这些兵马为后盾,便展开了行动。先是吕凯将那些世族的族长约出……其实就算吕凯没有约他们,他们也是迫不急待的想要从吕凯那里得到刘协的条件。
吕凯一脸欣喜的告诉他们,那位陛一虽不愿原谅他们,但是只要将他们手中的八成田产交出的话,这件事就当成没发生过。这个条件,让他们很肉疼,疼到恨不得咬死刘协。
不过也正因为是这个让他们肉疼的条件,才让他们觉得刘协是真的愿意跟他们谈判。但这跟他们之前所想要的条件,可就相去甚远了。本来他们是想从刘协那里得到好处的,可如今局势居然反了过来,哪能叫他们痛快?
于是,大家的目光又都集中到了严老的身上,让那严老颇感压力。最后唯有推诿说是需要想想,毕竟荆州使者那边,还需要看看情况。当然,他会催促那些人,务必在明天给大家一个满意的答复。
严老这么说,大家也唯有相信他了。但谁也不知道,严老自己都在想着刘协那个条件,是否答应。
事实上,严老也知道自己其实不需要去想那么,因为不想死,唯有答应这个条件而已。
但结果是,他们都晚了。就在这天晚上,一群黑衣人潜入他们的宅院内,实行了‘杀光’政策。于是只是短短一夜之间,那几个世家,就这样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烟消云散了。
而吕凯则联合其中两个家族,配合刘璝与吕蒙以及关平他们,将蛮族士兵与郡兵控制,接着放出费诗与吴懿。
所有的一切,都在按着他们事先安排的剧本在演绎,其中中的关键就是魏延这一关。但魏延并没有让他们失望,率着他那不足三百的赤龙卫,上演了一出血腥屠戮的戏码,一夜之间,让不韦城几大世家血流成河。
这些隐在黑暗之中的赤龙卫,在任务结束之后,便仿佛在人前蒸发一般,消失在众人眼前。
……
这边暂且不提,话说诸哥私下里跟刘协建议,让蛮族汉化,其实不需要如此快速,完全可以慢慢来。如果一味的态度强硬,那些蛮人就算口服,心里也会不服。而且,这不利于将来的管理。
人,都是有一种古怪心理的,只要有压迫,便会有反弹,尽管这压迫其实是好的,而反弹是没有道理的,可有时总为了反弹而反弹。想要改变这种情况,只能顺着来,反正这种事情,也不急在一时,不是吗?
看到诸哥如此劝自己,刘协便笑了,“此时态度不强硬一点,回头又怎么开口要好处呢?蛮族虽苦,但是他们的苦力也多啊!草药,兽皮兽骨这些东西,都是可以用来换钱的嘛!你别真以为这些首领们真的一个个都是苦哈哈。看他们身上的首饰吧!一个个不是穿金便是戴银的,比朕这身皇袍还耀眼!”
听到刘协这话,诸哥愣了愣,也不由苦笑了起来。他这才发现,自己把目光都盯在蛮人汉化上了。
顿了下,刘协看向诸哥,微笑道:“孔明,敢不敢替朕去跟他们商谈?朕这一国之主,跟这些蛮族首领谈这破事,真是自降身份啊!他们可是朕的臣子,有何资格跟朕讨价还价?”
诸哥点了点头,觉得刘协说的没错。那些人既然投臣了,那就是刘协的臣子了,身为臣子,居然这样跟主子讨价还价,也确实是有些失礼。可这时候,刘协却又不能真个跟蛮人全面开战,西凉战场上,还有一两万蛮兵呢!
“微臣定竭尽所能,全力以赴!”
刘协看着诸哥,微笑道:“朕是相信你那三寸不烂之舌的!太学内的那些儒生都辨不过你,何况是这些蛮子!”
听到刘协的夸赞,诸哥有些腼腆的咧了咧嘴,看得刘协不由轻笑起来,果然还是个孩子啊!
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刘协走到窗子前,道:“蛮民汉化,这是迟早的事情,不过正如你所说,这事其实也不需要着急,就按你自己心里所想的那样去谈吧!先把愿意汉化的汉化,不愿意的,也可以用各种政策慢慢腐蚀他们。咱们汉族的文化,是包容万象的,汉化,不等于灭绝他们自己的传承……这才是‘有容乃大’。”
听到刘协这话,诸哥心里不由对刘协肃然起敬,他现在终于明白,为何刘协要‘以儒为首,百家为辅,重拾百家荣光’了。这是如今太学中许多大儒正在研究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治世之道,是刘协提出的观点。
一开始,有许多儒家思想严重的人对这个观点带着强烈的抵触情绪。因为大汉四百多年来,一直都是以儒为尊,以孝治天下。可如今刘协居然隐隐向‘以法治天下’的迹象靠拢,这让许多心里多少有些不安。
不过许多人虽然觉得不安,但也不得不被刘协的那种大气魄所拆服。特别是,刘协并没有排斥儒家,而是以儒家为首,慢慢吸引其他各家所长,法家,墨家……等等。
事实上,只要有点眼光的人都知道,其他各家,并不是没有他们的长处。只是因为所处的位置不同,所考虑的问题也有所不同而已。如今被刘协这种大胸襟与大气魄所影响,许多人都愿意去尝试。
而如今的儒家,跟后面的儒家,还是有着很大的不同的。如今的儒学,还保留着相当强悍的血姓,与后世那种仿佛阉割过的儒家文化,有着极强大的区别。特别是明清之后的儒学。
而汉化蛮族,只不过是刘协在这条道路上所迈出的第一步而已。虽然他没有将汉族文化撒播全世界的庞大野心,但至少在自己大汉的赤龙大旗所插之地内,汉族文化的荣光得能播撒到才行。
至于这样做之后,后世那种四分五裂的局面是否还会出现,那就不是他所需要担心的。他的手没那么长,他的命也没那么长,哪管得到那么远呢!正如那句话所说的那般——我死后,哪管它洪水滔天!
……
“陛下,益州郡各县的豪强望族族长都来齐了!”
就在诸哥带着一股兴奋劲退下不久,董和便亲自前来了。虽然如今的他,其实还有许多事情要忙,比如滇池城内那些世家所留的田产与家财;比如那些佃农的入户,蛮族中愿意汉化的人也需要入籍……等等。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7090
7091
7092
7093
7094
7095
7096
7097
7098
7099
7100
7101
7102
7103
7104
7105
7106
7107
7108
7109
7110
7111
7112
7113
7114
7115
7116
7117
7118
7119
7120
7121
7122
7123
7124
7125
7126
7127
7128
7129
7130
7131
7132
7133
7134
7135
7136
7137
7138
7139
7140
7141
7142
7143
7144
7145
7146
7147
7148
7149
7150
7151
7152
7153
7154
7155
7156
7157
7158
7159
7160
7161
7162
7163
7164
7165
7166
7167
7168
7169
7170
7171
7172
7173
7174
7175
7176
7177
7178
7179
7180
7181
7182
7183
7184
7185
7186
7187
7188
7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