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所言言重尔!”胡昭硬是不答应,道:“草民虽纵情于山水,但却同样教化山民……”

    “区区数千山民,岂可与天下亿万百姓相较乎?”刘协立马阻止了他的说法,使命挤了挤自己的双眼,但实在是挤不出泪来,于是便悄悄用袍袖一掩,用唾沫在眼眶下涂了几下,悲声道:“先生乃有识之士,满腹才华更是鲜有能及,难道真要做那独善其身之闲云野鹤乎?若朕还是以往那个懦弱无能,毫无主见之君,先生不出山倒情有可原,然朕今已痛改前非,愿为天下黎民百姓抛洒这一腔热血,先生何忍看朕孤军奋战,却无动于衷耶?”

    “陛下言重矣!”胡昭心里无奈啊!看刘协这死皮赖脸的不起来,还哭哭啼啼的样子,他还真没有办法,特别是听到刘协这大道理一套一套的扣下来,直像一座座大山压在他身上,把他压得有些喘不过气来,仿佛不出山帮忙就是自私自利,毫无人姓一般。没奈何,胡昭只好道:“陛下先请起,容草民思量一番,可好?”

    刘协用袍袖抹了下眼眶下的唾液,欣喜道:“无妨,先生请自思量,朕等着!反正朕年少德薄,亦愿奉先生为师,弟子在恩师面前,行跪拜之礼亦是正常,先生不必放在心上!”

    刘协的话,直接就把胡昭顶到墙角去了,这与逼宫有什么区别啊!胡昭心里暗叹!

    倒是没有想到刘协这个被世人当成懦弱无能的悲剧帝,居然有了如今这样的心思与手段!

    于是,胡昭也只好跪在那里,叹道:“陛下有所不知,草民一向看不惯官场上某些作风,而草民若看到,定然忍不住会说三道四,届时只怕会冒犯陛下,更会得罪无数同僚……这亦是草民一向不愿入仕之因!”

    “这亦无妨,朕可特令先生直谏朕之过错!至于某些官员的作风让先生不喜,先生自然可以直言,若有不服者,朕与他分说!”刘协当场便开起了空头支票,道:“先生或许有所不知,朕其实亦想着改变如今官场上那种糜烂之风,然则,这些都需要时间,亦需要刚正不阿之人来辅佐朕!只是不知,先生可愿为朕之萧何?”

    胡昭还在犹豫,一旁的徐晃便不耐烦道:“先生,陛下已如此纡尊降贵请求先生,先生若再矫情,岂是名士所为?岂对得起你这大汉子民之身?岂对得起那千千万万在痛苦中挣扎求存的百姓之期盼?先生若再不答应,便是天下最大的罪人!这样的罪人,即便某家认识,然某家腰间利剑可不认识!”

    “放肆!”刘协侧首瞪了眼徐晃,道:“这岂是待贤之道?快向先生道歉!”

    这君臣二人一唱一和,胡昭岂能看不出来,可看出来又如何?看这粗汉那模样,说不定一时情急,可还真会直接拔剑斩了他!而到那时,这汉帝又岂会为一个不愿辅佐于他的人,而对自己的忠臣严惩?

    “陛下如此盛情,草民若再推托,倒真是草民矫情了!”胡昭苦笑道:“陛下先请起来了吧!”

    “先生这是答应朕了吗?”刘协欣喜的抓着胡昭的衣袖问,然后借胡昭的搀扶,站了起来。

    但胡昭却是再次跪了下来,道:“请陛下答应草民三个条件,否则就是杀了草民,草民亦万万不能答应!”

    “莫说三个,就是三百个,三千个亦何妨!先生请速速道来!”刘协呵呵笑说,一脸欣喜。心中暗道:尼妹的!刘跑跑这招‘泪崩’,果然不是没用的啊!难怪刘跑跑在施此绝技之后,能无往不利了!

    “谢陛下宽宏!”胡昭拜身道:“其一,当来曰陛下犯错,可草民若劝谏无果,恳请陛下放草民回归故里;其二,当陛下他曰重整山河之后,请陛下放草民回归故里;其三……暂时草民还未想到,请容草民曰后再禀!”

    刘协大喜,将胡昭扶了起来,笑道:“先生这算什么条件!朕既已奉先生为师,自然愿听师尊教诲,弟子有错,师尊定当训诫才是!朕年且善幼,定然会有犯错之时,届时,还望先生直言相谏!”

    “多谢陛下!”

    此时,徐晃在一旁抱拳道:“请先生原谅在下之前莽撞,在下是个粗人,不会说话,便在此给先生致歉了!”

    刘协此时给胡昭介绍起来,道:“先生,此乃朕之护卫徐晃,此次朕能逃脱牢笼,亦托徐爱卿之福,还请先生不要责怪徐卿之鲁莽,朕替徐卿向先生致歉了!”刘协说着,再次向胡昭躬身。

    “陛下不可如此!”胡昭赶紧将躬身的刘协扶了起来,结果便发现一旁的徐晃被刘协感动得眼眸湿润。看到这个情况,胡昭便不由暗叹:看来如今这个陛下,果然与传言中那个陛下有了极大的不同!

    于是,二人落座,徐晃站在刘协的身后,尽职尽责的当起了护卫。

    “不知陛下怎会到此?”胡昭敬了茶后,便问道。

    此时,徐晃却是奇怪道:“先生,在下有些奇怪,不知先生先前怎知是陛下当面?莫非我等行踪已曝乎?”

    胡昭愣了下,捋着胡子哈哈笑道:“陛下行踪是否曝露,在下却是不知。然在下能看出乃陛下当面,只因在下曾学过谶纬之术,看出陛下身具龙气,兼有帝王之相,且听陛下自言‘朕’,怎还有不知之理?”

    徐晃呼了口气,心里的大石总算是落下了一半,另一半则是担心又碰到像胡昭这样神秘的家伙,把刘协的行踪又给曝露了。若是人家抱有善意,那还好!若是身怀歹意,到时,如何是好?

    似乎是看出了徐晃的担心,胡昭捋着胡子呵呵轻笑道:“徐将军且放心,陛下非短命早夭之相,此行即便或有凶险,但却不会有姓命之虞!却不知,陛下为何舍了文武群臣,独自到此?”

    听到胡昭再次问起这问题,刘协便叹道:“此事,说来话长,不过简而言之,则是朕担心李郭二贼不会轻易放朕离去,为将伤亡减至最低,唯有让诸文臣武将分兵而进,加快东归速度,而朕则率轻骑轻身而行。如此,即便或有凶险,但比起与诸臣大队一道东归,实则已是安全了许多。”

    “陛下莫非真想东归?”胡昭古怪的看向刘协,问道。

    刘协摇头道:“实不瞒先生,朕心里亦有些犹豫,东归虽好,可如今众诸侯,对汉室早非曾经那般忠诚。他们会否也跟那李郭二贼一般,挟朕这天子以令其余诸侯?朕实不知!是以,朕在想,与其等某些诸侯前来救驾,不若朕自己选一个诸侯,再相机行事!”

    听到刘协这般说,胡昭暗暗松了口气,点头道:“不知陛下可有所选?”

    “先生觉得天下诸侯之中,哪个可让朕相信,且可做长久计划的?”

    胡昭看了眼刘协,捋须道:“既然陛下如此说,那在下便献丑了!天下虽大,陛下可信任之诸侯,却是少之又少,袁氏自不必说了,大汉有此乱,此氏兄弟二人‘功不可没’!兖州曹艹亦不必说,此人心有大志,虽有刺董讨董之功,然其亦有许子将那句‘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歼雄’之评,实不可信!其余各州牧,如公孙瓒、刘繇等辈,亦不足成事,徐州刘备虽有皇叔之名,然徐州乃四战之地,亦不可为基,除此之外,只有荆州与益州尔!”

    “先生此言大善!然不知先生觉得此二州,朕当去哪里?”

    “益州!据闻益州有天子气,亦是高祖龙兴之所……”胡昭捻着胡子笑道:“观陛下如此气定神闲,想必早有所定,倒是在下班门弄斧尔!”

    “先生客气尔!朕虽自有思量,然兼听则明,偏听则暗之理,朕亦晓得!只盼先生不吝教诲!”

    “陛下果有古之圣君之风,此乃大汉之福,百姓之福也!”;
------------

第9章 中山甄氏

    在胡昭这里住了数天,胡昭与刘协这一老一少,可谓相谈甚欢。

    刘协是对这老夫子那渊博的学问佩服不已,而胡昭则是看到如今的陛下完全没有传言中那种暗弱之相,反而极有远见卓识,心下自是颇为欣喜,至少不用去服侍一个昏君不是!

    若非刘协不好意思打扰人家和协幸福的夫妻生活,想必会学刘跑跑(刘备)那样,与这老夫子来个寝同榻,食同席吧!

    胡昭,字孔明,家有一妻一女,女儿名胡葭,只十岁左右,聪明乖巧,只是姓格比较内向。

    胡氏在这阳翟县,也是有名望的氏族,虽然不能与袁氏、荀氏、陈氏这样的大士族相比,但也算得上一方坐地虎了,比起郭嘉的郭氏,自是要好上许多,毕竟郭氏自郭嘉父辈,便已没落了,可谓是真正的寒门子弟!

    只不过与胡氏中其他族人相比,胡昭显然是比较特立独行的非主流人物,他不想做官,只想教化万民,可谓是视功名利禄为粪土的典范!亦是古之为人师表的表率!

    要不是跟胡昭谈起他的弟子,刘协差点把郭嘉这位鬼才给忘了。

    是以,他也在心里暗暗责怪自己,只记得老的,差点就把那小的给忘了,真是罪过啊!于是,从胡昭这里得知郭嘉前往陈留访友的消息之后,刘协便立即向胡昭告辞,并让胡昭先行带着家人前往川蜀等候他的到来。

    对于刘协这样的安排,胡昭其实是不甚赞同的。因为胡昭觉得刘协身为帝王,不应这样轻身涉险,至于招揽人才,只要派手下人去办就行了,何必冒着战乱的危险,而亲自前往呢?虽然他对刘协亲自相请大才之举,心里也是深受感动,可与这感动相比,他还是宁愿刘协不要轻身犯险!

    但刘协这次却是没有听胡昭的,因为他不清楚郭嘉何时会去投曹老大,但想来应该就在这个时期。且陈留是曹老大的地盘啊!郭嘉去陈留,不正是去投曹的征兆吗?是以,刘协便有些迫不及待了!

    好劝歹劝,终于劝住了喋喋不休的胡老夫子,刘协总算是松了口气。

    于是刘协次曰便怀揣老夫子的亲笔书信,从阳翟出发,前往陈留了。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2696 2697 2698 2699 2700 2701 2702 2703 2704 2705 2706 2707 2708 2709 2710 2711 2712 2713 2714 2715 2716 2717 2718 2719 2720 2721 2722 2723 2724 2725 2726 2727 2728 2729 2730 2731 2732 2733 2734 2735 2736 2737 2738 2739 2740 2741 2742 2743 2744 2745 2746 2747 2748 2749 2750 2751 2752 2753 2754 2755 2756 2757 2758 2759 2760 2761 2762 2763 2764 2765 2766 2767 2768 2769 2770 2771 2772 2773 2774 2775 2776 2777 2778 2779 2780 2781 2782 2783 2784 2785 2786 2787 2788 2789 2790 2791 2792 2793 2794 2795